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洋超级帝国-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华王国这么一威胁,不少人顿时吓得腿都软了,这怎么能行!
  他们只好答应了下来,可其中还是有不少人想要顽抗到底,这下彻底把李江给惹毛了,这几千人直接被李江装上了船,送他们回大明,而财宝,那就不好意思了,直接扣下。
  很快,这些人就开始哀嚎起来,可不管他们怎么哀嚎,李江也不为所动,强制将他们送上船。
  于是,就这样,在众人的注视下,这群人被扣下了财宝,送回了大明去了。
  如此威慑下,剩下的人老老实实的将财宝交给了专门人员进行登记,而后只拿着凭证登上了船。
  。。。。。。。。。
  安排这些人移民,是一件十分复杂且耗费时间的事情,李江一共在东番岛上待了接近一个月,才把这些人转运走,而且这些人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了旧港,只有少部分人到达了东阳城,毕竟时间太短了,转运上还是存在困难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此时的大明京师城内,皇宫当中。
  朱祁镇正在召见回到京师的于谦。
  此行,于谦率领大军不仅清理了江南的士绅力量,还在回归途中,扫清了中原各府县的反抗势力。
  此刻,他正在给朱祁镇做详细介绍。
  “陛下!如今大明士绅力量已经被削减了大半,但是臣以为,若是陛下您。。。。。。。”
  “爱卿不要再说了!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此事势在必行,绝对不能因为担心而不去施行!现在正是最好的机会,如果错过了,朕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朱祁镇口中所说的事情其实正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事情,那就是从上至下彻彻底底的改革,将各地的权利包括士绅的权利都集中到朝廷来,而准确的说是集中到他这个陛下身上,这样他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各地方,而且是彻底的贯彻,中间不会出现阳奉阴违的这种现象。
  然而,朱祁镇的想法是美好的,他想彻底改革大明,但是大明可不是汉华王国,如今的大明已经开国许多年了,如今朱祁镇虽然改变了许多,但是他还是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本人的身体。


第七百零四章:汉华王国的医疗改革!

  身体的重要性才是作为一个统治者最为紧要的,历代皇帝都祈求长生,但是长生只不过是一个梦幻罢了,而真正要想长生,只能是少纵欲才行,否则身体必定会垮掉。
  而且医学也是一大决定因素,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汉华王国的医药学了。
  作为一个重生穿越者,李江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谁都要重要。
  所以对于医药学,自建国之初,他就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各种珍贵的孤本药方,大肆提升医疗水平,培养医官、医师。
  官面上,他将医学提升到了与儒学、工学等齐平的地步,更是在学院当中设立了完善的教学制度以教会更多医师。
  除此之外,官职也是促进医学大发展的原因之一,为了激励这些医师大夫的积极性,赐予其高官俸禄,是李江特意恩准的。
  而且,在挖掘大明的各科名医上,他也是不吝惜各种钱财,就算是绑也要将其绑到汉华王国来。
  有了名医,那自然得需要各种珍稀药材,对于这点,李江也是亲自下达了命令,利用兰芳社来专门收集各种药材,而且他还让医师利用澳洲、美洲等地,试着种植药材。
  如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李江还组织了一批名医对当今的各种最为常见、也最容易死人的疾病开始了攻关,比如瘟疫、比如疟疾,还有其他各种热带病。
  这样一来,汉华王国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如果按照原本历史时空来算,如今汉华王国的医疗水平已经达到了十九世纪末期水平,而且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二十实际初期水平。
  要知道,这可是近现代医学水平,这样的高度除了中医的博学之外,还因为李江大力支持,否则医学的发展是很难的。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李江对医学的特别看重,不少读书人都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从后继有人上来看,是无需担心的。
  。。。。。。。。
  事实上,汉华王国的医疗体系也是十分完备的,自建国十几年来,汉华王国在东阳城内设立了太医院,这里集中了最好的医师,也负责管理全国的医师,甚至对负责教授医师的名医进行考核。
  经过考核的人会分别授予三级名医制度,一级名医是最高的,而三级也是不少医师梦寐以求的,这就跟现代人获得职称是一个道理。
  只有经过了太医院认可了,颁发了相应凭证,你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肯定。
  今后不管是自行开馆行医,还是进入地方医学体系都是极为有利的。
  除了东阳城首都的太医院,在各个地方上,比如各府各县,都设有医师衙署。
  这个医师衙署就相当于医药协会,是专门负责管理当地的医师医馆的。
  而且,医馆有当地衙门开设的,相当于公立的医馆,有私人开设的,但是这种私人开设的医馆一般较贵,且需要一定的资质,不如老板必须财力雄厚,至少能够负担得起赔偿,其次就是医师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与人数,否则是不允许开医馆的。
  这种制度当然是李江想出来的,为了以防穷人看不起病,他还特定要求,各地衙门的必须拿出一部分钱来专门帮助那些看不起吃不起药的穷人。
  当然,这些只是基本保证,关键还在于疾病的大小,若是不治之症,这笔钱会更多一些,但若是下小病会更少。
  而处理这些事情的,依旧还是各地的医师衙署。
  而各地的医师衙署又总署地方与上面太医院进行双重管辖,算是一个官方机构。
  再说这医疗手段,目前中医手段还是汉华王国最大的一种医疗治疗手段,而且不管是官方医馆还是私人医馆皆都是如此。
  但是因为李江的存在,汉华王国还是有一些对于西方,哦!不!应该是现代西医的治疗手段的一些尝试,只不过那基本上都是在太医院或者学院内进行,目前还未在地方各医馆进行人体试验。
  何况,目前西方的医药治疗基本上就等于为零,他们只知道放血治疗以及各种奇怪治疗,毫无逻辑可言,其治疗手段极为低下,比起中医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李江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直接让中医们选择的是一些现代西医的治疗手段。
  比如输血!
  这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研究课题!
  还有各种人体器官功能的研究!
  只不过这个研究方向并不是从中医理论上去研究,而是从解剖学的角度去研究的!
  李江的预期目标当然是如何做手术,虽然历史上对于外科手术有过不少记载,比如华佗的开颅便是其中之一,但是说真的,中医对于这种医疗技术还是欠缺的。
  外科手术是一方面,另外制药专业化,成品化,也是一大研究方向,李江需要一大批可直接食用的药物,就如西药那般,以胶囊或者药丸的方式,直接可以服用。
  这种东西在战场上,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必须要研制一批常用的药丸出来,不仅可以止血涂抹,还可以吞下去。
  当然,还有妇科与儿科了!
  这也是李江关注的重点,接生婆虽然看上去十分厉害,但事实上如今接生时出事的机率很高,这些接生婆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培训,而且常常仅凭着自己的经验办事,孩子出生时往往会因为大出血导致母亲死亡,这是李江很不想看到的。
  而在当今,孩子出生之后,夭折率也十分高,这固然有因为各种疾病的因素,但根源还在于没有系统的儿科医师。
  小孩不同于成年人,不管是治疗方式还是其他,都与大人稍有不同,而就是这种不同,往往会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
  所以,说了这么多,李江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提升汉华王国的整体医疗水平。
  这不仅关系到他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汉华王国的发展!尤其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第七百零五章:两大帝国的麻烦!

  说了这么多,其实李江对汉华王国医疗改革已经彻底改成功了,目前来看,至少比大明已经强的不止一点!
  而且从出生率与死亡率也可以看出,汉华王国人口正在快速增长。
  就目前而言,汉华王国每一年的外来移民人口大概在三万左右,今年是一个例外,但是从本土孩子的出生来看,却是达到了惊人的五万,而死亡的人数则只有一万多。
  而汉华王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四百三十多万,如果照这样下去,估计再用十年,至少能够超过五百万。
  五百万的人口,这对于当今一个国家而言,那基本上已经算是大国了,但与大明相比,还是有着巨大差距的,不过这已经非常不错了,毕竟汉华王国整体来说就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大部分都是从大明移民的。
  这其中有着百分之八十都是汉人或者说是汉人后裔。
  而其他种族也不是没有,但相对而言,很少,而且居住的相对分散,对汉华王国统治上层构不成什么威胁!
  可尽管如此,李江还是隐隐有一些担心,他担心在他百年之后,这个国度便会瞬间分裂成数块。
  而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地盘太大了。
  目前汉华王国的领地几乎除了南极洲,都有领地或者海外领地了,不管是直辖还是间接管辖的,其领土面积已经超过了三千多万平方公里。
  可这么多领地,却只有区区五百万人口,这着实少了些许!
  而且,这些地方,范围实在太广,就跟后世英格兰的日不落帝国差不多,在全球都有殖民地,但是在当地的人口却很少,所以在特殊的环境下,很快就独立了。
  当然,目前是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的,至少几十年内不会,毕竟当地的土著实在太低端了,可百年之后,那就说不定了,汉华王国在发展,当地土著也肯定会享受到文明的气息,一旦他们也被这些高级的文明辐射到,自然而然就会跟着提升,到那时,如果李江去世之后,那汉华王国会怎么样可想而知。
  不过,这种可能性很低!
  如果汉华王国的人口膨胀到一定数量,比如超过千万,或者上亿,那就完全无需担心了。
  其实李江想岔了,他都百年了,哪还需要担心这些,再说,或许他的汉华王国在不久的将来便会变成一个帝国或者沦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到那时,他考虑这些有什么用,还不如想想当下吧!
  说到当下,其实最近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李江都未曾重点去关注。
  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事情影响就不大!只是跟汉华王国看上去没有什么关系罢了!
  要说这件事,其实就要从十日前说起。
  当时,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在吞并德里苏丹之后,因为所率领的大军在德里苏丹国境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们陷入了当地的战争泥潭,所以急需撤出,可是当时因为搜刮了许多财宝,这笔宝藏很多,几乎是那德里苏丹都城当中所有的宝物了,可因为大军狼狈逃出德里苏丹国,所以这笔宝藏只能埋在了当地某个地方。
  也正是因为消息泄露,引得德里苏丹国境内的许多势力大战。
  而就当这时,帖木儿帝国本来以为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但他们却不曾料到,奥斯曼帝国再次发动了对帖木儿帝国的大战。
  中亚战起,位于埃及地区的马木留克王朝也不甘示弱,立即对奥斯曼帝国开战,这下中亚、西亚打成了一锅粥,而西欧各国也不平静。
  这时候,东方的大国大明,也因为朱祁镇的改革,全国都处于紧张状态。
  但朱祁镇拥有全国的军权,自然不怕这些人乱起来,甚至他希望这些反对他的人都跳出来,尤其是蜀王。
  因为目前,蜀王所在的川蜀大地是唯一没有被朱祁镇下令清理的地方之一了。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川蜀地区局势比较复杂,有汉人势力,比如蜀王,也有土司势力,比如播州等土司。
  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各地因为改革的原因,许多地方的人都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人多了,地一时之间不够分,没错,虽然因为各地士绅被清理了,但是就算如此,每个人人均三十亩地,完全不够分,有些地方比如福建,因为山地比较多,甚至连十亩地都分布到。
  如此,在这个情况被汇报给了朱祁镇之后,朱祁镇连夜起床召集了内阁大臣商议。
  也不知道这朱祁镇是不是打了鸡血,居然连夜召集大臣商议,不得不说他对于改革已经着迷了!
  而商量来商量去,他们最终只是觉得可以将多余的人口移民到边疆或者是未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