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茂公一脸严肃,李世民笑了,“朕只想**之美,休妻,尊夫人贤惠之名,朕也有所耳闻,更干不出拆散人家夫妻的事,所以伊香公主做你的平妻,如何?”
这还不叫拆散人家夫妻?徐茂公不痛快,但他也冷静了下来,这样总顺着李世民走,吃亏得可是自己。
静下来思路就清晰了,徐茂公试着找反击的空子,“伊香公主知道这件事吗?”他先问另一个当事人。
“当然。”李世民笑道。
“那她也同意平妻的安排。”徐茂公继续问。
“当然。”李世民这回答得好像不如刚才痛快,这让徐茂公心里有数了。
“那突利可汗呢?”徐茂公继续问另一个关系人。
“他当然乐见其成,能和李大将军联姻,他可是求之不得。”李世民这话说得有底气多了。
“那陛下,要是我和伊香公主完婚了,也带她回并州?”徐茂公以退为进问道。
“当然。”总算李世民反应够快,答完后他马上又问道,“你不会担心伊香对并州有什么不利吧?”
“我是担心突利。”徐茂公实说。然后又开了句玩笑。“可不是每个大舅子都能像长孙大人一样。”
提到自己地心腹加亲戚地长孙无忌。李世民也笑了。不过他也宽慰了徐茂公一句。“依朕看。突利并没有不臣之心。”
徐茂公摇头:“老实说。臣对突厥人信不过。他们现在是被我们打怕了。但能不能让他们记住教训。又是另一回事了。”现在私事上升到国家大事。看李世民怎么办?
李世民其实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不过他对自己更有信心。认为突利对自己这位天可汗确是心悦诚服地崇拜。所以才想促成伊香和徐茂公地婚事。算是奖赏和拉拢突利。但看徐茂公在美色当前时还能保持这么高地警惕性。他更欣慰。
“你要真不放心。就把伊香留在长安地府里。反正你一两年也会回来一次。这样两边都有妻子照顾你。你看怎样?”李世民事先已经答应过突利。所以不能悔婚。便提出折中地主意。依他看。伊香在长安当国公夫人。不比去并州看袁紫烟脸色好。
“谢陛下。”这主意确实不错。徐茂公谢恩道。
太白居,
“安允辰,我看错你了!”罗莎丽亚一听徐茂公答应了和伊香的婚事,便急了。
“在这里你得喊我李大人,或大人,说了多少遍你怎么还记不住?”徐茂公却是好整以暇。
“我要告诉谢师姐!”罗莎丽亚犹自愤愤不平。
“行。”徐茂公毫不动摇,他把空杯子递过去,“你再帮我倒杯茶。
“我已经不是倒茶地小妹了,我已经转正了。”罗莎丽亚郑重提醒他。
“倒茶的小妹怎么啦?你师姐也是从倒茶的小妹升上来的,而且她现在还在给我倒茶呢。”徐茂公忍不住感慨,“要不怎么说,还是自己老婆最好。这外面的女人,就是指不上。”这折腾起来,他真的非常想紫烟了。
“就是嘛。”罗莎丽亚反而高兴起来,“我就不懂,家里有那么贤惠的老婆,为什么男人还总希望能三妻四妾,趁现在还来得及,你好好跟谢师姐道个歉,我也可以帮你说说好话。”
徐茂公一点反悔或惭愧的意思都没有,正色看着罗莎丽亚,说道:“你既然知道古代的男人都三妻四妾,就不要对他们报有什么幻想,还是乖乖和我回并州,我和你谢师姐想办法送你回局里。”
他刻意强调古代地男人,罗莎丽亚怎会听不出来徐茂公说得是谁,支支吾吾道:“我给你倒茶。”倒了一半茶,她突然想起来,“安副科长,你不是为了向我证明,古代的男人都三妻四妾,才答应和伊香公主成亲的吧?”真那样,她罪过可就太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你说呢?”徐茂公板起脸看她,看得罗莎丽亚忐忑不安,才微笑着说道:“我可不会拿我的幸福给你当试验品,这事和你没关系。我之所以答应下来,是不想由我来背抗旨不遵的罪名,这件事,既然是突利他们起头的,当然也应该由他们先提出退婚。”
退婚?这两个字让罗莎丽亚眼前一亮,“安副科长,你又有什么好主意了。”她笑嘻嘻问道。
徐茂公成绣在胸地和她详细说明,李世民说地“两地分居”办法,是古代男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考虑女方的感受,徐茂公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回长安一次,住不了一个月就得回去,哪个妻子愿意和自己丈夫三年才团聚一个月,而且这其他时间,丈夫还是和别地女人在一起共度的?
受传统教育,以三从四德为标准的女人还好说,可在草原上,性格本就不羁,以公主身份做平妻她就不大愿意,何况让她独守独房?突厥女子的行事准则本就和汉人女子不一样,只要她稍有不慎,就算不愿意,也能给徐茂公找到退婚地理由。
“真是,人家好歹也是喜欢你的,真要被你抓住什么把柄,岂不是怪了她的名节,伊香公主以后还怎么再嫁人?”听徐茂公这么一说,罗莎丽亚反倒同情起伊香公主来了,被喜欢的人算计,可不是什么好事。
“是他们先给我找麻烦的,怎么能怪我反击?其实只要他们先提出退婚,不就什么事都没了吗?”徐茂公看着罗莎丽亚,觉得好笑,“你到底是哪边的?”刚才还义愤填膺,现在又同情起伊香来。
“我当然是谢师姐那一边地。”罗莎丽亚说道,这还用问吗?
“那你就老实待着,乖乖配合我就可以了。”徐茂公就怕这小妮子同情心太过泛滥。
……
事实证明,徐茂公对伊香的判断一点也不差。
知道李世民让她留守长安,伊香就不干了。但她刚开始还是想心平气和地与徐茂公谈谈,希望徐茂公能带她回并州,毕竟徐茂公答应了和她地亲事,这说明徐茂公还是喜欢的,不是吗?
但伊香去长安城外地军营,去普宁坊的曹国公府,每次去徐茂公都“凑巧”不在,再一打听,徐茂公这些日子都在和罗莎丽亚出双入对,没道理自己一个突厥公主还比不上饭馆地一个老板娘,伊香急了,又跑到太白居去堵人,可罗莎丽亚也不在,她了一顿脾气只好悻悻离开。
但这种两女争夫的事,自然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谈。正妻找妾室的麻烦,这几乎是每个大户人家都司空见惯的,但还没过门的正妻,就拎着鞭子去找同样还没过门的小妾的麻烦,就难免让人觉得这女子不是那么贤淑了。为这事,连长孙皇后都旁敲侧击劝过伊香。
长孙皇后自知,男人三妻四妾是不可避免的,她身为皇后,只能以贤德管治众嫔妃,做到后宫无乱事就不错的。她也知道伊香是突厥人,对伊香直爽的性格也很喜欢,但也清楚这种性格不讨男人喜欢,更不符合男人心中贤妻的标准,所以她特地把自己还没完稿的《女则》一书拿出来,指点伊香,希望伊香看到从前这后宫争宠的惨剧,能引以为戒。
伊香虽然在薛冶儿的教授下,认识不少汉字,但对《女则》这类书不敢兴趣。她自幼丧父,所以没看过母亲和别的妻妾是如何争斗的,嫂子也会告诉她这种事,加上她又是一国公主,一直被人宠着长大,哪里会知道这女人之间的斗争,更胜过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长孙皇后看她这样,也只能摇头,对她和徐茂公的婚事,也不怎么看好了,毕竟这是皇帝做媒,若两人真成了一对怨偶,那最丢面子的人还是李世民。
……
太白居,
徐茂公最近也真是闲居家中,所以没事总爱往太白居跑。
“你说最近怎么没有御史参我呢?”徐茂公颇为费解,这样的风流韵事,也该告他个其身不正吧?
“大人你人缘好吧。”罗莎丽亚边炒花生米边说,居然还有人希望被人告状?
“我也这么认为,”徐茂公理所当然地点点头,又叹息,“看来人缘太好有时也让人苦恼,如果现在有人告我的状,我正好能顺理成章的退婚。”
看徐茂公这样苦恼,罗莎丽亚却替伊香公主感慨,“看来伊香公主真不应该嫁给你。”从几日事,罗莎丽亚终于确定,徐茂公不但心里没有伊香,连眼里也没有,看他对伊香这样避之唯恐不及,而伊香却痴痴念他,罗莎丽亚真觉得伊香挺可怜。
“你先看着锅里的花生米吧,别糊了。”徐茂公提醒她,自己还等着吃的。
“知道。”罗莎丽亚从三岁就开始练习掌勺,闭上眼睛都能掌握好火候,她把炒好的花生米盛出来,滤过细沙,才捡了一个,去皮一看,果然花生的白仁已成肉黄色了,“尝尝吧。”她把装花生米的盘子递给徐茂公。
“你的手艺当然没问题。”徐茂公马上改口。
两人正说笑间,后院虚掩的门猛地被人推开。
“三哥!”徐世弼惊慌失措地叫他,后面还跟着风尘仆仆地单旭。
“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看到本来在并州的单旭出现在长安,徐茂公的心一下子提起来了。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是缘还是孽?
到徐茂公问话,徐世弼还没回答就先哭了起来。
总算单旭比他镇定些,见指望不上徐世弼,他只好开口告诉徐茂公:“奶奶派人送信到并州,说爷爷不行了,让您赶紧回去,还能见上最后一面。婶婶已经带着弟弟妹妹赶回去了,她让我来长安通知您和六叔。”他口中的爷爷,自然是徐茂公的父亲徐盖了。
什么!?徐茂公身子一晃,罗莎丽亚忙扶住他。
****
长安宫城,
御书房,
“朕本来还想帮茂公把婚事办了,再派他回并州,却没想到…”李世民叹气,喜事没办先收到徐茂公丁忧(注1)的奏章。
“玄成,知节,你们两个去趟滑州,代表我和太上皇把奠仪送去。”徐盖被赐姓李,算辈分还是李世民的伯父,何况他虽然辞去陵州刺史的职位,但舒国公和散骑常侍的爵位还在,于公于私,李渊和李世民都得表示一下。
“是。
”魏征和程知节领命,这下他们去滑州,也是公私兼顾了。
“虽说现在边关无事。但并州离不开茂公。”李世民再叹气。“朕只有对不起茂公。下诏夺情(注2)了。”
魏征说道:“国事为重。茂公会理解地。”虽然突厥是败了。但旁边地奚族。薛延陀等部。都是不得不防地。魏征深知。并州离不开徐茂公。
“舒国公李(徐)盖。追封为济阴王。配享太庙。再荫一子为舒国公。”这样徐家就等于出了两个国公。李世民这也是尽量在补偿徐茂公了。
魏征和程知节连忙替徐茂公谢恩。
“陛下。顺州阿史那都督求见。”一个内侍进来禀报。他说地顺州阿史那都督。就是突利可汗。
自从唐朝收服突厥。李世民便将突厥地领地划入了自己地版图。在其上设置了顺州、裕州、化州、长州、定襄、云中等都督府。(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以突利为顺州都督。采用地是以夷制夷地办法。
听到突利来了,魏征就准备开口言退,程知节却偷偷扯了他一下,示意他留下来。
“贤弟有事?”李世民没注意程知节和魏征的小动作,问突利道。
突利先看看魏征和程知节,见两人丝毫没有回避的意思,只好开口道:“我听说李都督的父亲过世了,那他和伊香地婚事怎么办?”
李世民感到不快,你再疼自己的妹妹,也不该在这时候谈婚论嫁吧?但他不好直说,只看看魏征。
魏征和李世民配合默契,他上面一步,对突利说道:“阿史那都督,你可能不了解我们中原的风俗,在我们这边,父亲过世了,为人子女要守孝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
魏征的声音很冷,他看不上突厥人的陋习,哪有父亲去世后,就马上把父亲地大小妻妾都变成自己老婆的(当然,亲生母亲除外)。这种人,哪懂得什么叫孝顺?
突利当然能听出魏征对自己的不满,但他不敢惹魏征,一个连天可汗都敢顶撞的人,自己怎么说得过他?
但为了妹妹,突利只能解释,他向李世民解释:“我知道中原人的风俗,但中原不是也有百日内带孝完婚吗?伊香嫁过去,也可以以儿媳地身份为公公守灵,尽一份孝心。
突利说得合情合理,魏征一时无话,李世民也不仅动容,刚有意答应,程知节就开口了:“我看此事不妥,阿史那都督,你不知道茂公的脾气,他这人特别孝顺,当年在黎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