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问吹箫-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是躲,现在的唐朝,内忧太多,实在没有办法全力以赴应付突厥,谁知道有多少幸灾乐祸的想捡便宜?

    到了三月,唐朝又受降了不少地盘。

    可到了四月,王世充在洛阳称帝了。

    这下黎阳也紧张起来了。谁知道王世充吃着兴洛仓,眼睛会不会还盯着黎阳仓不放呢?郭孝恪和魏征都在忙活,徐茂公干脆自己过来。

    徐茂公当然不会假戏真做认为这里真埋着李密和王伯当。不过对于葬在这儿的人,他是打心里佩服。这是真正的忠臣义士,也许,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能让人把死亡进行得这么慷慨激昂?

    徐茂公自觉自己无法做到这点。就算明知李世民是真命天子,就算李世民现在对自己格外器重,但要他这时为李世民去死,他只有,绝对,会拒绝!

    无法做到,但并不防碍自己去佩服这些人。连名字也不知道,知道了也无法为这些人名正言顺地立碑,徐茂公只有用隆重的葬礼来表示自己的敬意,虽然,葬礼上用得还是别人的名。

    看到坟前早摆好的香烛和祭品,徐茂公感到意外。还有人记得今天是百日祭?

    站在坟前的人背影冲着他,一身道装打扮,却仍让他觉得眼熟。

    “映登?”徐茂公试探地问,“是你吗?”

    那人转过身来微笑,不是谢映登是谁?

    徐茂公眼眶微红,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别这样好不好?”谢映登的表情比他自然多了,“就为了怕再刺激你,我可是特地选择你病好了才出现的。”他说道。

    “连这你都知道了。”徐茂公失态也只是一刹那。

    “你在魏公墓前伤心呕血,这事都传开了。其实,”谢映登看他,“既然茂公兄能未卜先知,又何必这么伤心。”

    “什么都知道,却什么也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这种无力感,还不够让人心痛?”终于碰上个能让自己吐露心迹的了,徐茂公自然向他诉苦。

    谢映登想了想,说道:“茂公兄不觉得自己这种能力是不属于这个尘世的吗?”

    “所以呢?”让我和你一样出家?

    “我叔父听说了尊师紫阳真人,甚为仰慕,茂公兄若是有意,不妨和我们一道去拜访令师如何?”谢映登确有此意。

    “那只怕让令叔失望了,家师,我找不到他。”徐茂公苦笑,相隔了一千多年的距离,让他怎么找?

    “茂公兄还是留恋红尘了?”谢映登笑笑,也不强求。

    “不是留恋,是不得不留下。”徐茂公更正他的说法。

    ……

    谢映登居然出家了!?

    郭孝恪和魏征知道后都很惊讶。

    “他人呢?”魏征问。

    “走了。”徐茂公两手一摊。

    “你没请他到黎阳坐坐?”

    “我说了。可是他说不用了。看来他是真的不想再涉足红尘了。”

    据谢映登本人说,那日金墉城被破,他在乱军中和众人失散,然后却碰上了他叔父谢弘,跟着叔父这段日子,他发现自己更喜欢这种清心寡欲的生活,索性出家和叔父一起修行。只是听说徐茂公在到处找他们这些瓦岗旧部,几番思量,还是决定来告个别。

    “你就没有再劝劝他?”魏征感慨万端,他迫不及待从青灯黄卷中出来,有人却用更快的速度跳进去。

    “他心意已决,我除了祝他早成正果,还能说什么。”徐茂公没觉得出家有什么不好,如果不是牵挂太多,他也想隐居过日子。

    “你真的和他这么说?他不会是被你气跑的吧?”郭孝恪失笑。

    注1:见《唐大诏令集武德二年正月宗姓宫在同列之上诏》;

    注2:明代徐文长做〈〈频婆诗〉〉,说一个苹果要一百钱,我想唐代应该也不便宜吧?
………………………………

第四十九章 荒唐王爷

    郭孝恪生在有钱人家,自幼吃穿不愁,可毕竟不是官宦人家,走在路上还是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他自懂事起便喜欢舞刀弄枪,希望能在这方面找到改变自家门庭的方法,却被父兄看做是不学无术。

    等他带着一帮人投奔了李密,当了“山贼”,父亲竟气得要和他断绝关系!

    后来看着李密的势力越来越大,似乎江山有份,父兄又通过母亲和他悄悄“恢复”了关系。

    现在他投了李渊,正式成为官吏,而且还是开国功臣那种,据母亲托人带话,让他早点回去相亲,说上门说媒的都要把郭家大门踏破了。

    郭孝恪和谢映登不熟,也无法理解谢映登为什么会这么做。照他看来,向他这种出身的都拼命往上爬,而生下来就是名门望族的谢映登居然说出家就出家,他不懂,也不想懂。

    “算了,”魏征往好处想,“映登总比祖君彦幸运吧。”一想起这个文学馆的老同事,总让他感到痛心。

    金墉城破,混乱中,祖君彦被王世充的军队所杀。

    提到祖君彦,徐茂公也感到难过,祖君彦这个人,文笔锋利,嘴皮子却不利索,人还是不错的。

    “可惜在王世充眼中,只有能领兵打仗的人才是宝贝。他哪想到要善待文学馆中的人。焚琴煮鹤啊!”徐茂公叹道。

    “所以说,葬礼那天就不该轻易放王世充的人离开。”郭孝恪最先投的是李密,对祖君彦还算熟悉,印象也不差。所以他现在后悔,当天为什么自己那么便宜王世充的使者?

    “那天地变数还真多。”一提到那天。魏征更是叹气。自己花费心血写了篇声情并茂地祭文。却读了个断断续续。更别说让人从中悟出什么了。

    “你们不会是在怨我吧?”徐茂公一脸无辜。“那天我可是差点去了半条命。哪还顾得上别地?”

    “唉!”魏征和郭孝恪同时叹气。那天。那天还真是

    ***

    金秋十月。

    北雁南飞。

    黎阳城迎来了唐朝真正的一位李氏宗亲——淮安王李神通。

    对这位王爷的到来,以徐茂公为首的黎阳高层将领是打心里,不欢迎。

    淮安王李神通,被李渊封为右诩卫大将军、山东道安抚大使,由黄门侍郎崔世干为副使,率兵出潼关,专门负责河南,山东一带,为唐国接收地盘。

    对这位王爷,在黎阳众人还没有正式投唐时就听过他的“事迹”。

    李神通乃是唐主李渊的堂弟,名寿,字神通。他是海州刺史李亮(李虎第八子)的儿子。

    当初李渊于太原起兵时,李神通正在长安。消息走漏,李氏族人被追杀,李神通侥幸逃出了长安,一直在山里躲着。直到后来听说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在附近替父亲招募军队,才下山投靠。大概是觉得亏欠了这个堂弟,李渊对他一直不错。

    当然,这并不是黎阳众人不喜欢他的原因。让众人在意的,是这位王爷其后的作为。

    淮安王李神通新官上任后打得第一场大仗,就是打宇文化及。当时的宇文化及,已经和李密交过手,大败而归,躲在了聊城。

    依众人看,这时打宇文化及,简直是手到擒来,分明是唐主李渊要送功劳给自己弟弟。

    可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就好像,是一出闹剧。

    宇文化及当时死守不出,同时还用大堆金银财宝珍宝招人帮忙。其中被金钱引过来的人中就包括“知世郎”王簿,(就是《无向辽东浪死歌》的作者。)

    然后听说窦建德也准备率军过来打宇文化及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

    宇文化及大概寻思,好歹李神通他们也是官军,落在他们手上比落在窦建德这种土匪的手里强,加上城里的粮食不够吃了,于是准备降唐。

    但李神通居然不同意。

    于是唐安抚副使崔世干就劝他,结果李神通说,如果宇文化及投降了,那城中的财宝我就不能尽情去拿,想拿多少拿多少了,总要顾点面子。所以还是由我们把聊城攻下才好。

    估计崔世干当时一听之下是给气着了,口无遮拦了几句,结果叫淮安王把他关了起来。

    这一拖延时间,宇文士及自济北运来了粮食,重新守着城池不动了。

    没办法,重新攻城吧。

    贝州刺史赵君德自告奋勇,率先攻上城墙,眼看这城就要破了,突然听见鸣金收兵,赵君德无奈回来,再一看,什么事也没有。原来是淮安王怕赵君德抢了头功,赵君德怒极,可又有什么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啊,何况对方还是王爷。

    此时候,窦建德终于率领大军赶来,人多势众,唐军被迫退兵。

    城里面,王簿不知道怎么和宇文化及翻了脸,打开城门投了窦建德。于是,宇文化及从隋宫**的所有财产白白便宜了窦建德。

    不过窦建德好像并不感激李神通,反而追着他打。

    今年八月,窦建德带领十万大军围攻洺州,淮安王李子通抵抗不住,退守相州。窦建德攻下了洺州,洺州总管袁子干投降。然后窦建德又乘胜追到了相州,李神通只好率兵撤退到了黎阳。

    这件事,听起来就像个笑话。可当这个笑话制造者成了你的直属上司,想到崔世干,赵君德或许就是未来的自己,还有几个人能笑得出来?

    既然来了,礼节上是不能有失的。徐茂公率黎阳众将在城门口列队相迎。

    结果才刚见面,徐茂公就亲身体会到崔世干,赵君德是什么心情了。因为:

    “茂公啊,”李神通笑呵呵,态度亲切,“你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怎么样,是不是又惊又喜呀?”李神通甚是得意。

    是啊,是又喜,“惊喜”得想揍你一顿!

    听到罪魁祸首不打自招,徐茂公努力让自己保持微笑,然后向李神通身后的一名老者施礼:“爹,你怎么来了?”

    有道是知子莫若父,徐盖一看儿子笑得勉强,就知他心里怎么想,赶快打圆场:“我在半路巧遇淮安王,所以一道来看你。”这真的只是巧遇,巧遇。

    李神通却好像不明白徐盖的苦心,直把“功劳”往自己身上带,“我一听舒国公说,你们父子好久没见了,就决定一定要把舒国公带来,让你们父子好好叙叙天伦之乐。”

    徐盖不自然的笑笑,看来他刚才的话白说了。

    “有劳王爷费心。”你也不怕累着。“王爷车马劳顿,还请进城歇息。”总不能所有人就站在城门边这么说下去。

    众人陆续进城,徐茂公无意中竟发现一辆马车旁有丫环在随侍,李神通还带了女眷?“可是王妃也一起来了?”他小声询问李神通。

    李神通顺着徐茂公的目光看去,才恍然大悟:“那是我的堂妹同安长公主。她想陛下了,要回长安省亲,这路上不太平,我就一道带上了。刚才忘了给你们介绍。”

    黎阳众人面面相觑,难道跟着李神通就安全?

    那长公主到是大家闺秀的作派,在马车中一声也不出,更别没说让人一睹尊容。

    “替公主另安排一处别院。”徐茂公嘱咐郭孝恪,他们事先竟一点消息也没收到,这淮安王,还真让人措手不及。

    安顿好淮安王和同安公主一行人,徐茂公终于可以和父亲坐下来叙叙“天伦之乐”了。

    “我不是说过,您和娘不管有事没事都不要往我这跑,真有什么事我可以回家啊。”徐茂公张口就是埋怨。

    “是你娘,你娘不放心你,才让我出来的。”徐盖把责任往妻子身上推。

    “我记得,爹才是一家之主。”徐茂公用怀疑的目光看向父亲。

    “可你娘担心你,”徐盖心虚地笑笑,对了,他心虚什么,差点让儿子给糊弄过去,“你怎么样,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徐茂公莫名其妙。

    “你吐血的事啊,怎么搞的,你现在怎么样!?”当初他和妻子听到时,都吓坏了。

    “这个啊。”这下换徐茂公心虚了,“我不是早没事啦。这都过了大半年。”不过,“爹你是怎么知道的?”他敢肯定不是自己身边的人泄露秘密,不然徐盖也不会现在才过来。

    “你还知道过了大半年,出了这么大的事,你爹娘居然是最后才知道的。”见儿子气色不错,显然真没什么事,徐盖放下心开始数落儿子,“你每月都派人回家报告行踪,我和你娘还夸你想得周到,哪知你根本是报喜不报忧,你个不孝子!”他这父亲的真的老了吗?老到孩子把什么事都自己扛着。

    “爹,您消消气。爹,您喝茶。”见父亲真动了怒,徐茂公赶紧服软。他就是怕爹娘担心才刻意隐瞒的,若是再因为这事把父亲气着,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