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平阳一见兰陵公主欠身施礼道:“姑姑在上,平阳有礼了!”
李平阳为什么叫兰陵公主为姑姑呢?
原来杨坚的老婆独孤皇后,和李渊的母亲是琴姐俩,按照辈份关系,李平阳得叫兰陵公主表姑。
兰陵公主一把拉起李平阳的手说道:“平阳,这么些日子没来找我,在家里都忙些什么?”
李平阳道:“姑姑有所不知,妹妹近日身体欠安,这不特来请姑姑陪我一起道观音山祈福,不知道姐姐可愿意?”
兰陵公主生性纯良简单,她不知道李平阳暗地里对她有谋划。
兰陵公主闻听李平阳之言道:“既然平阳想去观音山祈福,我自当陪你一起了。反正一个人在这将军府内闷的慌,正好和你一起出去透透气!”
李平阳闻听兰陵公主答应自己一起去观音山,心中大喜,她赶忙说道:“姑姑,我已经让家奴马三宝备好了马车,不如我们现在就去如何?”
兰陵公主也没有怀疑,当即答应道:“既然你已经备好马车,等我稍微收拾下跟你去便是。”
兰陵公主回到房中,稍微准备了一下,就跟着李平阳出得将军府。
只见将军府外果然停着一辆三驾马车,那马车端的是豪华舒适,赶车之人正是马三宝。
这平阳公主李秀宁之所以要拉上兰陵公主一起去观音山祈福,为的就是好让自己逃离长安。有兰陵公主在,一路之上根本没人敢阻拦。
你想,那兰陵公主既是当今天子 杨广的亲妹妹,又是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的妻子,沿途的守军护卫,问都不敢问。
就这样马三宝快马加鞭,可就离开了长安。
欲知后事如何,但见下文分晓
第179章 :兰陵公主怒斥李平阳,马三宝逼死弱女子
上回书说到,李渊在太原府起兵反隋,他在长安的女儿李秀宁也就是平阳公主,早已做好了逃离长安的计划。
平阳公主把所有的家资变卖,聚拢了二百多个家丁,让他们乔装打扮到长安城外的观音山等她。
李秀宁为了脱身,她就哄骗兰陵公主陪她一起到观音山祈福。
有了兰陵公主的陪同,从长安城到观音山二百多里的路程,没有一个官兵敢阻拦盘问。马三宝驾着马车是一路狂奔,就来到了观音山。
在路上,兰陵公主可就起了疑心了,她问李秀宁道:“平阳,此去观音山路途并不远,因何跑的像逃命一样?”
李秀宁并没有回答兰陵公主的话,她掀开帘拢向外看了看,知道已经离长安城很远了,这才让马三宝在一处小树林内将马车停下。
等马车停下之后,两个人下得马车,但见山幽林静,一片好风光。
李秀宁冲着兰陵公主微微一笑道:“姑姑,实不相瞒,我并非要去观音山祈福,而是要借姑姑的脸面逃出长安。如果没有姑姑陪我,恐怕我也出不了长安城。”
兰陵公主闻听李秀宁之言,大吃一惊,她赶忙问道:“平阳,你日子过的好好的,为何突然要逃离长安城?难道发生什么变故了吗?”
李秀宁看了看兰陵公主,叹了口气说道:“姑姑,你可真是久居将军府,不问世间事,难道你不知道大隋快完了吗?”
兰陵公主一听李秀宁此言,她惊声问道:“平阳,大隋怎么快完了,你是一个女流之辈,这与你又有何干?”
李秀宁冷笑一声道:“姑姑啊,你不知道吗?当今天子荒淫无道,百姓无不纷纷起义,现在杨广已经被困在扬州,我的父亲李渊也在太原起兵反隋了!”
李秀宁话音刚落,兰陵公主不觉倒吸一口冷气,她似乎完全明白了。
兰陵公主用手指着李秀宁道:“平阳啊平阳,我们杨家对你们李家不薄,你的奶奶和我的母亲更是亲姐俩,难道你父亲李渊真的要夺走我大隋的江山不成?别忘记了,我的哥哥杨广,可是他的亲表弟呀!”
李秀宁闻听平阳公主之言,冷笑一声道:“姑姑,这天下并非你们杨家的天下,而是有德者居之!如今杨广施暴政而获罪天下,我父亲在太原起兵只不过是吊民伐罪罢了!”
兰陵公主呸了一声道:“平阳,即便是我哥哥有罪于天下,却无愧于你们这些王公贵胄。你父亲说的好听是吊民伐罪,说白了还不是趁火打劫,想抢夺我杨家的天下,真是可恶可耻!”
兰陵公主气的满脸通红,可是她一看周围突然出现了两百多号人,正是提前到达观音山的柴绍府的壮丁。
兰陵公主用手一指李秀宁,高声喝道:“好你个臭丫头,你把我骗到这观音山意欲何为,难道你要像你的父亲一样呈凶不成?”
还没等李秀宁说话,一旁的马三宝对她说道:“夫人,这兰陵公主如此骄横,不如就在这个地方把她杀了,免得日后有麻烦!”
李秀宁闻听摇摇头道:“三宝,不管怎么说兰陵公主是我的姑姑,我不能对她下毒手!”
马三宝闻听李秀宁之言,急声说道:“夫人,如果放走了兰陵公主,恐怕她会带人前来清剿我们。现在朝廷已经知道唐王起兵了,一定会不会让我们逃出长安境地。
我们不能留兰陵公主活着,否则她会泄露我们的行踪,如此我们更不好脱身了!”
马三宝的一席话,一下惊醒了平阳公主李秀宁,她当下心一狠道:“三宝,兰陵公主就交给你了,该怎么处置,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罢李秀宁转身出了小树林,将兰陵公主交给了马三宝。
马三宝和李秀宁的对话,兰陵公主听得真真的,她见李秀宁和马三宝想要谋害自己,当下反而平静了。
兰陵公主对马三宝说道:“马三宝,你不过是柴绍的一个奴才,本宫岂能让你近身,不劳你们这些败类动手,我自行了断便是!”
兰陵公主知道,今日自己断难脱身,与其遭受马三宝等人的凌辱,不如自己自寻短见。
只见兰陵公主跪倒在地,冲着扬州的方向哭道:“哥哥你好糊涂!大隋的江山被你白白葬送了!成都,来世再见了,可怜咱们的孩子还未出世,就要跟我走了!”
哭罢,兰陵公主解下腰间的绸带,挂在树上,是自缢而亡。
欲知后事如何,待见下文分晓。
第180章 :李平阳举义观音山,马三保拜山司竹园
上回书说到,李渊的女儿李秀宁为了逃出长安城,假借道观音山祈福,把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的妻子兰陵公主从长安骗出。
等逃离了长安到达观音山,刘秀宁这才向兰陵公主说了实话。
兰陵公主知道真相后是怒斥他们李家背信弃义,最终兰陵公主在观音山下自缢而亡。
兰陵公主在小树林里自缢而亡,平阳公主李秀宁心里也是很难过。
毕竟都是女人,而且这个兰陵公主生性纯良,还有身孕,可惜谁让她遇到了一个大乱的时代。
李秀宁吩咐马三宝令人,就地挖了一个坑,将兰陵公主草草掩埋,可叹一代才女兰陵公主,就此香消玉殒。
等掩埋好兰陵公主,李秀宁和众人商议如何去太原。这时只听壮丁说道:“夫人,我们来观音山时,发现通往太原的路已被朝廷封堵,相比唐王起兵的事情朝廷已经知道了,恐怕我们现在很难脱身!”
马三宝闻听,急忙问李秀宁道:“夫人,既然到不了太原,我们该如何是好!”
平阳公主李秀宁沉思片刻,然后站起身高声说道:“众位兄弟,如今我父亲唐王李渊已经在太原起兵反隋,既然咱们到不了太原,莫不如就在这观音山举义,咱们在关中地区打下一片天地,正好于我父王遥相呼应,他日如我李家夺了江山,一定让众位兄弟封官进爵!”
此时,只听有一壮丁说道:“夫人,我们就两百多人,如何与朝廷对抗!”
还没等刘秀宁说话,只听马三宝高声喝道:“夫人以女流之躯,尚且不惧朝廷的大军,难道我们七尺男儿还怕了不成!”
众人闻听马三宝之言,一齐高声说道:“我等愿听夫人差遣,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
李秀宁见众人都愿意跟着自己在观音山起义,心里非常高兴。
这时只听马三宝说道:“夫人,据我所知这观音山早已为盗匪何潘仁所占据,他与自己的两个结义兄弟李仲文、向志善,长期盘踞在观音山的司竹园与官军对抗,莫不如我们先和他们联络下,以图安身!”
李秀宁一听,点点头道:“三宝,你说的对,如果我们把观音山这些盗匪收伏,咱们在这关中地区可就有落脚之地了。”
马三宝说道:“夫人,事不迟疑,咱们这就去司竹园去见那大寨主何潘仁。”
当下,李秀宁和家将马三宝,领着这二百多人直奔司竹园。
那司竹园本是汉武帝时期所建,是让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和大将军卫青居住的地方。
到了隋朝的时候,这里成为了道家圣地,建有竹林园和竹林宫。
不想炀帝末年,天下大乱,长安城周边盗匪横行,这司竹园也被何潘仁哥三个,带着几千匪首占据了。
平阳公主让两百多个壮丁在山下等候,她和马三宝,来到司竹园附近,李秀宁举目观瞧,然后对马三宝说道:“三宝,这司竹园一带竹林遍地,曲径幽深,虚实难测,于此屯兵作战,易守难攻,为军事上天然屏障,如果我们在此据守,朝廷的人马绝难对我们形成威胁。”
马三宝说道:“夫人说得不错,这司竹园的确是屯兵的好地方,但愿那何潘仁能与我们联合共同举义,如此咱们就能在这关中立足脚跟了。”
两个人边走边说,突然只听前边有人高声喝道:“什么人,敢擅闯司竹园,还不停下脚步,否则开弓放箭了!”
说罢,从竹林中窜出几十个喽罗兵,一个个是紧身打扮,有人持刀,有人抗枪,有人张弓搭箭。马三宝心说,这一定是何潘仁的人了。
当下马三宝冲着那帮喽罗兵一拱手说道:“各位兄弟,我们是柴绍府的,现在被隋兵追杀,特来观音山投奔何大寨主,还请兄弟们给禀报一声!”
这时,只见一个小头目模样的人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下李秀宁和马三宝,然后问道:“你们真的被隋兵追杀?”
马三宝说道:“千真万确,这是我家夫人,我们刚从长安城逃了出来!”
那个小头目看了看,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当即说道:“你们稍等,待我禀报大寨主,再做定夺!”
说罢,那小头目让几十个喽罗兵看住李秀宁和马三宝,然后自己直奔竹林深处。
欲知后事如何,但见下文分晓。
第181章 :李秀宁初见何潘仁,观音山盘踞真英雄
上回书说到,李秀宁和马三宝到司竹园拜见大寨主何潘仁,他们打算联合司竹园的这帮盗匪一起反大隋。
两个人跟着那个小头目穿过几条竹林小道,又上得观音山的半山 腰,眼前出现一竹木搭箭的山门,两边都高搭两座竹木箭楼,甚是威严。
箭楼上有不少喽兵站岗了哨,张弓搭箭,各执刀枪,一个个虎视眈眈,监视着外边的动静。
李秀宁、马三保和那小头目刚到山门外,就听箭楼上有人高喊:“什么人?胆敢擅闯司竹园,快站住!再往前走可要放箭了!不许往前来,站住!”
马三宝闻听,对那小头目说道:“兄弟,喊一声吧,要不他们可真要开弓放箭了。”
只见那小头目喊道:“兄弟们,别放箭!我是负责巡山李三,今天有柴绍的夫人前来败回大寨主,请给通禀一下!”
李三话音未落,只听箭楼上有人喊道:“李三,是你小子呀,好,那你们等下!”
只见箭楼之上有转身往里边禀报,约莫有半盏茶的功夫,只见山门大开,从里边涌出上百个喽罗兵,全都是短衣襟,小打扮,赤手空拳,兵分四队,规规矩矩往两旁一站。
中间有三个人,为首的那人平顶身高足有九尺开外,头戴虎头巾,黄抹额,身上穿虎头色绑身靠袄,腰扎犀牛皮壮带,正中扣着一个虎头,下穿虎皮色蹲裆滚裤,足蹬虎头战靴,外披元青色英雄大氅,走金线,掐金边,上绣花草玉兰。
三十多岁年积,端的是一副英雄好汉的模样,此人正是大寨主何潘仁。
在何潘仁的左边一人,长脸深目,面如白粉,瘦骨棱棱,约莫四十岁左右年纪。
头戴纶巾,一袭白衣,像一个书生,此人正是何潘仁的军师向志善。
右边战立一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高过仗,浓眉大眼虎背熊腰,正是观音山司竹园的三寨主李仲文。
在他们身后还有不少小头目,一个个高矮胖瘦不等。李秀宁一看中间那人,心里暗道:看来这个人必定是司竹园的大寨主何潘仁了。
这时,只见那大寨主大步走到李秀宁面前,一拱手道:“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