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星神晶,这种材料说白了就是那些拥有星斗相关权柄的神的神格。弑神这事对黄烁来说,还太遥远,神格这种东西,就别奢望了。
第二种其实也好不到哪去,和星神晶对应,煞怪骨。星力不分阴阳,只分吉凶。星神主要对应的是一些吉星,而在冥土的怪,有几种却拥有凶星星力,被称为七煞怪。这七种煞怪无不是从开天辟地就存在的古老生灵,远不是黄烁招惹的起的。
好在还有第三种选择,陨晶,虽然不如上两种,但也勉强能达到最低要求。所谓陨晶是灵材中的一大类,其实就是陨石中的一个分支。
一般来说陨石的材质,无外乎石,金属,或者冰。其中陨铁是剑宗最熟悉的材料之一,属于最低都是五品起步的高端材料。只不过好是好,就是性质太随机,只有顶级的炼剑大师才有资格随机应变,根据材料的特性炼制,完全发挥出其特性来。
相比而言,石质的陨石数量更多一些,但是却没什么用。毕竟陨铁经过星力淬炼和天火煅烧,性质往往有了本质的提升。而陨石,底子太差,就算淬炼也很难有本质的提升。
除非陨石中有类似于玉石一类的晶体,这类晶体普遍有着对灵气惊人的吸纳和储存能力,储满星力的晶体经过天火煅烧,产生质变,就形成了陨晶。
只不过这种材料,和剑宗的路数不合,剑宗并没有存货。
不过黄烁也没当回事,给内务院和剑庐的采购人员提交了一份需求,让他们帮忙留意。这就是势力的方便之处,进了剑庐之后,黄烁还没为材料发过愁,一直以来制约他的都是门贡的不足。
结果,反馈很快传来。内务院虽说现在不敢再轻易得罪黄烁,但也没什么人情,完全的公事公办。回复很简单,剑宗现有渠道没有陨晶的信息。直接就把路堵死了。
好在黄烁也没指望内务院,别看这帮人交易量大,但主要服务的都是剑宗的中下层次的弟子,说白了接触的都是普通货色。真正的好东西,很少流入内务院。
剑庐的反馈慢的多,显然是用心调查了。
甚至给黄烁回信的都是李清乐本人。这也能理解,对于这位商人来说,黄烁的价值很大,总是能捣鼓出新东西来。所以一问询新材料,这位闻着味就找上来了,回复消息的同时,言语里都是对新产品的打听和合作的意愿。
只不过传回来的消息却并不算好。
陨晶这种材料和一般的材料不同,过于靠天吃饭了,并没有稳定的产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宗门把自家的修行体系寄托在这种材料上。用的人少了,虽然材料品质不错,但价格并不贵,也不算罕见。
但麻烦的是,随着修行体系的逐渐完善,还真就有宗门开发出了以星力为根基的修行体系。
就像之前洪轲说的,天下修行,除了剑修这个战争中诞生的特殊存在,天下宗门无不出于四大上宗的传承。
这个天星宗其实也是易宗弟子发展出的支脉,只不过步子迈的有点大,已经有了一些自成一脉的气象了。
第三十六章 南域仙宝会
易宗阵法的缺点,之前都说过了。
为了弥补这些缺点,易宗弟子个展神通,做出过不少尝试。绝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了,但是总难免有天才,机缘巧合下,走出新的路。
这天星宗就是其中之一。在他们看来,阵法过度依赖山川河流和灵脉,受制于大地。即便有了阵旗,也不过是方便了一些,限制还是有的。
起码一个防御有余,攻击不足的缺点就几乎无法弥补。
于是天星宗的祖师创造性的放弃了对大地的依赖,把眼光转向天空。几乎亘古不变的星空,微弱但无处不在的星力,成了他们新的阵法来源。
创立出的周天星斗大阵,上映天星,勾连星力,完全没了以往阵法的局限性,可以随时随地施展。唯一的缺点就是,白天在太阳真火的压制下,星力稀薄,大阵威力凭空打了个对折。只有晚上才能发挥出大阵的全部威力。
也正是这个缺点,天星宗在没有突破前,一直被压在四品宗门,不入上宗。
这些本和黄烁没有关系,但却因为陨晶,不得不产生了联系。
天星宗因为出身易宗,核心手段还是阵旗。只不过为了布置周天星斗大阵,他们的阵旗也必须拥有星力。所以陨铁为体,陨晶为心,就成了他们炼制真气的标准。
随着天星宗的强盛,原本还算常见的陨铁,陨晶,行市大涨,不但价格翻着倍的涨,更让这种靠天吃饭的材料,几乎从市面上绝迹。
李清乐知道的这么清楚,原因也很简单。剑庐炼剑需要各种属性的顶级灵铁,而陨铁也是炼剑的顶级材料之一。这些年为了抢材料,李清乐可是没少和天星宗打交道。知己知彼嘛,所以也对陨晶有了不少了解。
说打交道是好听的,商场上那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李清乐那老狐狸,为了顺利获得陨铁,没少下狠手。两家说不共戴天夸张了,但也算得上积怨已久。
不得不说李清乐有着天然的优势,天下剑修不少,剑庐的灵剑一向供不应求。相比而言,天星宗却缺少核心产品,只能靠仙国范围内的普通材料和他人交换。没少被李清乐截胡。
不过因为剑庐不需要陨晶,而李清乐时常故意用陨晶消耗天星宗的财力,让他们无力竞争陨铁。所以剑庐也没有陨晶的存货。
不过如果只是这些信息,李清乐当时就回复黄烁了,也不会等这么久。李清乐来信重要的信息却是邀请黄烁一起去参加一场半个月后举行的南域仙宝会。
这类仙宝会几乎每年都有举行,只不过组织方不同,囊括的地域也不同,自然层次也有差别。总的来说其实就是宗门或者高手之间的交易会。
对于修行者来说,基本金丹以后,对修行资源的需求不但量大,而且质量也高,正常的宗门产出已经很难满足他们了。所以当初兽场那几位才对门贡不屑一顾,因为他们需要的东西早已不是门贡这种只在宗门内流通的货币能购买到的了。
但是人们各有机缘,很多时候机缘巧合获取的上好灵材却不是自己需要的。这就促成了各种交易会的产生,无论宗门还是个人,都有不少交易的需要。
这次的南域仙宝会,听名字就知道了,只能算是一场中档的地域性交易会,主要就是南域的数十个宗门和高手的一场交易会。李清乐之所以晚了这些天才回信,正是找人打探了,本次交易会有一定数量的陨晶交易,确认了消息后,才邀请黄烁参加的。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这次仙宝会,剑庐除了招牌产品灵剑外,主推的就是新完善的青铜具装。
所谓的青铜具装,其实就是在黄烁的青铜剑装的基础上,结合新获取的易宗阵法,进一步完善的全新装备。
目前主推的有三种,低档的三十六具疾风具装,自带罡风阵,能借助阵法勾连,让武者释放出不亚于开光初期的风刀术法。中档的七十二具炎龙装,同样自带炎龙阵,能够释放炎龙吐息术法,威力堪比开光中后期的修士。
还有一套高档的一百零八具冰狱装,威力虽然提升不大,但是无论是释放频率,还是额外的限制能力,都有着不小的提升。
不得不说剑庐和易宗换取阵法的选择太正确了。通过阵法勾连,阵法直接从武者体内抽取神力,再不需要那些武者用自身真气硬挤出神力,生成攻击。无疑极大的延长了武者们的战斗时间。只不过更大的压力却集中在了身为阵眼的个人身上,需要一个筑基修士作为阵眼,才能完整的发挥出具装的威力。
所以剑庐的具装比黄烁的剑装更近了一步,把黄烁原本武者自力更生的设计原则转变成了,让武者辅助筑基修士的原则。相当于一套外挂,直接让原本并没有多少战力的筑基菜鸟一下子拥有了开光期的战力。
这既是认知的差别,也是出发点的不同。对于宗门来说,武者…都算不得人,而筑基弟子,尤其是没有顶尖天赋的筑基弟子,其实也好不了多少。就看剑宗对外院弟子的漠视就知道了,都是炮灰,也就没必要分个高低了。
但是一个炮灰级别的筑基弟子和一群武者,稍稍花些钱,就能拥有开光战力,这可就是个合格的高级炮灰了,也算勉强能看入眼了。起码面对一般的散修邪修,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了。正好现在邪修在各地极为猖獗,正是大力推广的良机。
所以李清乐本就有意拉上黄烁一起。在他看来,黄烁这小子脑子灵,想法多,近距离接触一下各方客户,获取一些反馈。也许就能激活灵感,再有什么新的想法也说不定。
主要是这具装太让李清乐满意了。身为商人,他的想法和那些大师傅不同。那些大师傅追求技术,追求完美,一把灵剑往往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技术,还要承受可能的失败。所以正常来说一把六品的灵剑,李清泉对外销售起码要卖出十倍的价格才能保本。这其中既包括了实验失败浪费的材料钱,还有剑庐技术和品牌的溢价。
所以也就造成了剑宗剑庐灵剑名声在外,却有价无市,能买得起的寥寥无几,极大的限制了交易规模。
而这些具装恰恰相反,最廉价的材料,还算说得过去的技术,还有个道纹提升逼格。这玩意儿就算卖个成本价的六七倍价格,都依旧算得上价廉物美。这样就能买上量了。
剑庐培养弟子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一个实习学徒,上手也要是八品灵剑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浪费多少材料就不说了,关键这玩意儿既卖不出去,也不值钱。要不然为什么剑宗筑基弟子的福利直接发呢,实在是库存太多。
而这些具装不但给了这些实习学徒练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不但不浪费,多多少少还能赚回一些,再完美不过了。
所以李清乐从商人的角度,迫切希望黄烁再多开发几种类似的产品。正好黄烁询问陨晶,就借机准备把黄烁拉去仙宝会。
黄烁看着李清乐的邀请,也确实心动了。不光是买陨晶,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了,也进入剑宗这么久了。但他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对修行界也是两眼一抹黑。借这个机会出去长长见识似乎也不错。
第三十七章 鄙视
上了李清乐的贼船,黄烁就后悔了。
修行界的人际关系现实而冰冷,他现在可是又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回。
按理说,黄烁现在在剑庐的身份地位都不低,就连李清泉和那几位大锤师父们都能有说有笑的。这次出来,也是剑庐自己的商队,他这个真传弟子还兼着技术顾问的,应该有些牌面的。
可惜,上了剑庐的商船,他却发现情况不是那么回事。
在剑庐内部,真正负责技术的匠师们属于传统的剑庐弟子。但随着李清乐另起炉灶,拉起一支销售队伍脱离内务院单干,另一支人数众多,实力不弱的队伍就逐渐独立了出来。这就是李清乐统辖的护商队。
修行界从来不是什么平和之地,商队平日里携带大量珍贵物资,又时常远离剑宗的势力范围,必要的武力防御显然是必须的。一开始,这个活主要是长老院的那些金丹长老负责。但是时间长了,李清乐总觉得不顺手。毕竟金丹长老们战力虽强,却是剑宗的战力,不但每次雇佣要花费不小的代价,而且也不贴心。
后来生意逐渐做大,自身也不缺资源了。干脆另起炉灶,借助剑庐本身就有自主招生的权利,专门培养起了一支护商队。名义上也是剑庐的弟子,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是李清乐的私兵。
说实话,黄烁在搞清这些人物关系后,惊得下巴都快掉了。不过很快也就释然了,剑宗本身就山头林立,各峰各院相对独立。而且这个世界的人族经历还是单纯,不至于像黄烁一样,刚一听说,心底就脑补了一大串谋反的戏码。
在黄烁看来,李清乐的行为绝对是居心叵测,野心勃勃,头生反骨的典型。可惜,在剑宗,这却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绝对的实力带来的是绝对的权力集中,并不是人多就能成事的。所以黄烁也懒的操心,剑宗乱与不乱真不是他现在有资格插手的。
但是对他直接影响的却是这些护商队对他的态度。他在剑庐的那点身份地位,在这里屁用没有。
之前接触这些护商队少,这次近距离接触了,黄烁才发现这些人和剑宗的人区别很大。
怎么说呢?彪悍,野性,杀气大,却又纪律严明,气质上很像当初他最初学武时待的藏锋营那帮人,有点军队的味道,而不像是宗门弟子。
其实这才正常,剑宗弟子除了少数像王动那样金丹期就试剑天下,主动离开剑宗的地盘,经历生死历练的。绝大部分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