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喊我去盗墓-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能在吴良疏忽的时候赢下一两局了。

    “咯咯咯……”

    账内时不时传出少女愉悦的笑声。

    终于在又一盘棋结束之后,白菁菁忽然神色轻松的问了一个与五子棋不相干的问题:“公子,我见你对医理似乎有些独到的见解,此前可是学过医道?”

    “你问这个做什么?”

    吴良抬头,警惕问道。

    虽然白菁菁身上的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但吴良并没有完全打消心中的怀疑。

    就像现在,白菁菁便有套话摸他底细的嫌疑,这是与郝萌所部遭遇的这场瘟病息息相关的问题……

    “只是随口问问,我爹也行医,因此我平时耳濡目染也知道一些,故而有此一问。”

    白菁菁俏脸又微微一红,避开吴良的眼睛略有些局促的道,“若是公子不方便说,便当我没问过吧,不打紧。”

    这回答与表现同样滴水不露。

    吴良撇了撇嘴,笑着反问道:“知道华佗与张仲景么?”

    “自是知道,两位老神医足迹遍天下,救死扶伤无数,谁会不知。”

    白菁菁重重点头,一脸钦佩的道。

    “华佗与张仲景,不及我十一。”

    吴良傲然一笑。

    当然,这个牛不是乱吹的,他有自己的目的。

    倘若白菁菁的身份真有问题,有试他长短的意思,听了这话必定混淆视听,总要考虑自己够不够深浅,或许便不敢在他面前玩瘟病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手段了。

    倘若守墓人真的还有余孽,吴良也担心发生与郝萌所部类似的事情。
………………………………

第六十六章 比你快多了

    “噗!”

    一听这话,白菁菁竟没忍住喷笑起来,仿佛见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妄人一般,掩嘴笑道:“公子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呢,华佗与张仲景两位神医悬壶济世,不知医好了多少人的性命,公子若是真比这个两位神医厉害,为何不为世人所知?”

    说完大概又觉得现在的处境不允许自己这么怼吴良,连忙又红着脸低头道:“小女一时失言,请公子见谅……”

    “无妨。”

    吴良倒脸不红心不跳,大方的摆了摆手,世外高人一般笑道,“公子我不为世人所知,只是志不在此罢了,否则这神医之名定会有我的一份。”

    “咯咯……”

    白菁菁抿嘴笑而不语。

    “你不信我?”

    吴良瞪眼。

    “我信……”

    白菁菁连忙说道。

    “你就是不信我!那我问你,你既对医道有些了解,可知道触恶(霍乱的古称)?”

    吴良又故意问道。

    郝萌所部染上的瘟病,基本可以判断就是饮用浸泡过腐尸的污水引发的触恶。

    吴良虽对医学没什么深入研究,但触恶这种田野考古中常见的传染病,却也在他的学习范围之内,不论预防还是紧急救治方法都知道一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后世日常生活中早已普及的医疗常识,也不为这个时代的人所知。

    因此吴良自诩“神医”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若是他遇上郝萌所部的情况,虽然受条件所限可能会麻烦一些,但肯定能够很快控制下来,绝不会出现那么严重的死伤。

    听了吴良的话,白菁菁神色微变,却也是转瞬即逝,连忙点头说道:“自是知道,我爹说触恶乃是瘟病的一种,若染此疾吐泻不止,几个时辰内便有可能不治而亡。”

    “那么请问姑娘,若是触恶出现,华佗与张仲景来了,是否能够及时医治?”

    吴良再问。

    “这……”

    白菁菁顿时愣住,下意识的问道,“难道你能?”

    “自然。”

    吴良点头笑道。

    “如何医治?”白菁菁连忙追问。

    “嘿嘿,你猜。”

    吴良神秘一笑,已经站起身来在白菁菁惊愕的目光中走出了帐外。

    见典韦正在帐外守候,这才将他拉到一边,压低了声音耳语道,“典韦兄弟,这个女人大有问题,最近你不用再管杨万里,盯紧她,绝不要让她离开你的视线,不过暂时也不要惊动了她,有任何情况速来向我汇报。”

    呵呵呵呵,张无忌他娘说的没错,果然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可惜刚才吴良故意提到“触恶”时,白菁菁脸上那短暂变换的表情还是出卖了她……吴良既然有心反套路,又怎会注意不到?

    白菁菁八成与守墓人有关!

    而之所以没有立刻将其揭穿拿下,则是因为吴良心中另有计划。

    他担心除了白菁菁之外可能还有其他的守墓人,像这么一个已经被他抓获的弱女子,想要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翻出花来已经不太可能,因此暂时留着问题也不大。

    但若是还有其他的守墓人存在,可就有可能影响到瓬人军的行动与安危了。

    因此吴良决定将白菁菁当做手中鱼饵与人质。

    若果真还有其他的守墓人存在试图与白菁菁里因为和,有典韦盯着或许便能够提前洞悉他们的行动,从而作出相应的反制,同时还可用白菁菁令守墓人投鼠忌器。

    倘若没有,那自然最好……

    ……

    几个时辰后,外出查探的兵士终于拿着地图回来复命。

    吴良将所有地图上标记出来的坑洞整理了一下,一张排除过错误答案的地图便顺利完成了。

    “安民兄请看。”

    将地图平铺在曹禀面前,吴良指着说道,“当前没有被郝萌挖掘过的只剩这两片区域,其中一处是北边的那座山麓,另外一处则是我们入谷时经过的那片密林,我们就从这两个地方找起。”

    “好,我这就命人去挖!”

    曹禀点了下头便要去做安排。

    “不必,我们先找到墓再挖不迟,给大伙省些力气。”

    吴良却伸手拦住他道。

    “先找到墓?”

    曹禀顿时愣住,一脸怪异望着吴良,“这些古墓历经百年千年,外部早已经面目全非,不先挖怎么找?贤弟不是糊涂了吧?”

    上次发掘梁孝王墓,他也是像郝萌一样命人在砀山到处乱挖,如此挖了一个多月,快要放弃的时候才终于找到墓穴入口,就那还得算运气好的。

    如今吴良却说要先找到墓再进行挖掘,这流程可不就是颠倒了么?

    难道……

    吴良能够提前判断出墓穴的确切位置!

    但这怎么可能?

    莫说是他,就算是当初修建墓穴的工匠转世亲临,恐怕也未必能够一口说出墓穴的位置,最多指定一片区域,命人先挖开看看再说。

    吴良微微一笑,终于将洛阳铲拿了过来,说道:“安民兄还记得它么,此物我特制的乃定穴神器,有了它,此前需半月才能探明的区域,如今只需半日即可完成。”

    “哦?真的假的?”

    曹禀之前在陈留的时候便看过洛阳铲,那时并不明白它的用途,然而现在吴良已经说出来了,他却依旧听得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请安民兄带上几个人跟我走,稍后一看便知。”

    吴良笑道。

    见吴良如此说,曹禀只得将信将疑的出去叫了几个人,跟在吴良身后率先前往位于不归谷北边的山麓。

    典韦一方面要保护吴良周全,另一方面又要监视白菁菁,自是有些为难。

    没想到吴良竟主动邀请白菁菁一起前往,倒解决了这个难题。

    其实吴良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要让白菁菁看到他们的进度,此举不但能够通过此女的表现来推断探查方向的对错,还能够刺激到其他可能存在的守墓人,令他们乱了阵脚提前暴露,简直一举两得。

    不多时,众人已经来到山麓之下。

    吴良将洛阳铲组装起来,垂直对住地面,利用体重用力向下一压。

    铲头大部分插入土地之中,如此再拔出来时,便将地下的土带了起来,在地上留下了一个直径10公分、深约30公分左右的小洞。

    清理掉铲内的泥土,吴良刚要故技重施。

    这挖掘的效率……

    曹禀莫名感动,却是已经看不下去,忍不住上来劝道:“我说贤弟,你不会就是打算用这……‘神器’挖个坑洞出来吧,这得挖到什么时候?要不还是让他们来吧,他们可比你挖的快多了。”

    这货直到现在依旧不明白洛阳铲的精髓所在,还以为吴良也是要挖个大坑出来呢。
………………………………

第六十七章 分金定穴

    不只是曹禀不明白,其他人也同样不明白,全都一脸疑惑的望着吴良。

    “安民兄稍安勿躁。”

    吴良则只是淡然一笑,一边继续施为,一边对那几个兵士说道,“我只做一遍,注意看清楚,一会这种事便由你们来做。”

    这次吴良将一条绳索穿过洛阳铲铲头上预留的小孔,绑了好几个结实的死结之后,才将洛阳铲顺着之前挖出来的小洞垂直插入。

    接着从旁边搬来一块石头,在铲柄上重重砸了几下,使其再次下沉了30公分左右。

    而后又拉住绳索向上一提,又将U型铲头从土中提出来旋转了90度,再砸再提,再砸再提,如此转了一周之后,这次提出来时铲头内便又带起了一管土。

    就这么一小会的功夫,那个小洞已经深入了将近60公分。

    “看清楚了么?”

    吴良回头看向几名兵士。

    “看清楚了。”

    兵士们茫然点头。

    “那就过来干活吧。”

    吴良拍了拍手,果断将洛阳铲交到他们手中。

    这操作本就不太繁琐,几名兵士依葫芦画瓢,学的还挺像那么回事,一小会便已经完全掌握了使用洛阳铲的技巧,相互配合效率自然也快了许多。

    几次下来,连接在洛阳铲后面的木柄便已经不够长了。

    不过吴良早就准备了更多的木柄,又教他们如何将木柄连接起来,继续向下挖掘。

    然而看几名兵士干得不亦乐乎,曹禀心中却是越发不解,终于又忍不住问道:“贤弟,此举究竟何意啊?”

    “安民兄,你看他们如今挖了多深?”

    吴良笑着问道。

    曹禀瞄了一眼洛阳铲后面的木柄,说道:“差不多一丈有余了吧。”

    “寻常挖一个一丈深的坑洞需要多久?”

    吴良又问。

    “十人一同施为的话,差不多需要大半天吧。”

    曹禀沉吟说道。

    “那我这个坑呢?”

    吴良再问。

    “大概近一刻了……”

    曹禀已经明白吴良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过心中仍有其他的疑惑,接着说道,“可是这坑又窄有小,我们非但不能进入,亦无法看到洞底的情况,挖了又有何用?”

    “安民兄多虑了,旁人或许无法看到,但弟却能看到。”

    吴良笑呵呵的道。

    后世的人应该都清楚,洛阳铲打洞可不是为了让人趴在洞上查看的,真正判断地下到底有没有古墓的关键,其实就是那一管一管带上来的土。

    如何分辨土质,从而判断地下是否存在古墓也是一门考古专业必修的学问。

    首先,土主要分为死土与活土两大类。

    死土是以前未经人类活动的古老地表层,如沉积土、冲积土、黏土、沙土层,土层厚薄不等,颜色不一。

    活土指的则是经人类活动、包含遗迹遗物的土壤,人类活动形成的有耕土、夯土、路土、烧土、灰土、花土、淤土、扑腾土。

    寻找墓穴,主要探的就是夯土层与大花土,还有用来填塞墓壁的“青膏泥”“白膏泥”等古墓特有的土层。

    除此之外,不同时期的古墓,夯土层与大花土也各有不同。

    像春秋、战国早期的古墓,常会使用红色网纹土回填,而后逐层进行夯筑,并且一般情况下,春秋墓的夯土层颜色要略浅一些,而战国古墓则略深一些。

    战国晚期的古墓,则开始用红色网纹土与黄土混合拌制回填,并分层夯紧。

    西汉早、中期墓,常用纯粹的黄土回填,这种黄土粘性好,之前的做黄泥生意的土夫子,正找这种泥挖,一挖就能挖出了古墓。

    到了西汉晚期墓,添墓时又回从外地运来一种黄沙泥做填土。

    东汉的墓,填土情况与西汉墓相似,但已经不用黄沙泥做填土,不过夯土不如西汉墓紧密、有点松,俗称为“泡筑板”。

    至于再后面的墓,现在的吴良肯定是没有机会盗了,不提也罢。

    总之,这门观土断墓的学问往浅了说是这些,往深了说还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细节,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与长期的经验积累,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