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喊我去盗墓-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打仗传令与他之前实验不同。

    必须确保绢帛上的字迹万无一失,否则便是花了一个字,传递的信息也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将小圆管中的绢帛取出,吴良立刻打开查看。

    只见两小块绢帛上面都只写了八个小字:“遇张辽,困谷城,速援。”

    张辽!?

    吴良又是一愣。

    这可是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三国猛将之一啊。

    此人只率800将士就敢冲击东吴十万大军,还一直杀到主帅旗下,险些生擒孙权,自此留下了“张辽止啼”的历史典故!

    绝对大意不得!

    谷城位于鄄城东北面,如今夏侯惇正在濮阳据守吕布,那么这飞奴便应该是曹禀与程昱放出来的。

    看来这两个家伙在兖州北部平乱的时候,吕布所部也并没有闲着,已经派张辽来到敌后笼络兖州叛军,准备以此成合围之势给濮阳、鄄城的夏侯惇、荀彧增加一些压力。

    ……

    与此同时,谷城城外。

    “太守,是否下令攻城?”

    一名将领站在张辽身边,侧身问道。

    张辽虽然“以兵属吕布”,但他是以北地太守的名义,在吕布军中仍保持相对的独立地位,两人并非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合作人。

    “不必。”

    张辽凝神望着元城城墙,沉吟着说道:“先派人前去叫阵,问清城内之人是谁,再看他们敢不敢出来应战,稍后我自有评判。”

    张辽打仗经验极其丰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那“观阵料敌”的本事。

    这本事可了不得,每每开战之前张辽只需来到阵前多看几眼,便可通过敌军的反应与布阵情况洞悉敌军的意图,令人胆寒!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商业互吹(第一更)

    半个时辰后。

    张辽带领几名将领重新返回军帐,脸上已经多了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

    “太守,如何?”

    几名随行将领这时才终于凑过来问道。

    “面对我军的叫阵,敌军据守不出,又不加以回应,甚至主将连都不曾露过一面。”

    张辽笑了笑道,“不过根据最近收集到的消息可以判断,如今守于谷城之中的兵马,九成便是曹禀与程昱所部,若是其他人,与我军立场并不相悖,就算不肯打开城门迎接我们,城内守将也定会出来与我会晤,言明中立立场,尽快教我军离去避免冲突。”

    “倘若城内正是曹禀与程昱的人,太守只需将其全数剿灭,那驻守濮阳与鄄城的夏侯惇和荀彧便没了后方,到时太守再南下与吕将军成合围之势,兖州便是吕将军与太守的囊中之物了!”

    几名将领皆是喜上眉梢,满面红光的道。

    “太守,即刻下令攻城吧,早一日灭了曹禀与程昱所部,便可早一日打下兖州,到时我们也总算有了一处栖身之地。”

    有人当即上前一步,抱拳大声说道,“末将愿做先锋,请求出战!”

    “末将也请战!”

    其余几人也是纷纷响应,不愿错过这个立功的机会。

    “不急。”

    张辽却是微微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此次北上我军只有三千兵马,据悉曹禀与程昱所部也有几千,未必便比我们人少,如今又占据守城之利,倘若我军贸然攻城胜算极小,到时损兵折将也未必能有所建树。”

    “既然曹禀与程昱所部兵马不少,为何却不敢出城迎战?”

    一名武将诧异的问道。

    “方才叫阵时我观那城上官兵纪律严明,无一人私自回应,更无慌乱表现,曹禀与程昱又偏偏不露面,如此故弄玄虚,恐怕是缓兵之计。”

    张辽捋了下胡须,继续说道,“依我所见,此二人定是知道与我军实力相当,正面一战未必能胜,因此才想保存兵力另作图谋。”

    “这……他们能有何图谋?”

    众人更加不解。

    “援军。”

    张辽言简意赅的说了两个字,见众人还是不太理解,这才又解释道,“倘若有援兵来救,敌方以两倍甚至数倍于我军的兵力,来个里应外合,便可在损失极小的情况下对我军造成重创,如此一来,兖州北部便再无对手可与这二人争锋,稳如铁桶!”

    一人听罢说道:“可据我所知,他们距离此处最近的援军也在鄄城,鄄城距离此处有近300里地,若曹禀与程昱此刻派人前去求援,如此一来一回,便是急行军,最少也需要3日才能等来援军。”

    “不错。”

    张辽点了点头,道,“所以我们就在此处以逸待劳先围他三日,倘若曹禀与程昱已经派人求援,三日之后援军到时,我们便立即撤军避其锋芒。”

    “倘若曹禀与程昱尚未派出信使,这谷城只有前后两个城门,我们只需派重兵在这两处城门之外埋伏,一旦有人出来便立即射杀,绝不给他们送出消息的机会,如此等三日一过,城内官兵始终等不来援军必定心浮气躁。”

    “到了那时,曹禀与程昱明白求援无望为时已晚,想要再出城突围,士气已与如今大不相同。”

    “而我军方可一鼓作气层层堵截,乘胜追击,虽未必能将其全歼,但亦可对其造成重创。”

    “从此兖州北部再无曹禀与程昱的容身之所,那些仍在观望的城守士族自会转而选择支持我们,我军又可迅速壮大,到时再集结兵马向南与吕将军成合围之势攻打鄄城、濮阳,兖州安矣!”

    张辽将心中的两全之策说了出来。

    众人听过皆认为此策进可攻退可守,几乎无懈可击,当即拱手拜道:“太守英明,此战我军必胜!”

    “去传令吧,三日之内必定无事发生,只需在前后城门安排重兵埋伏,再派些斥候在外巡视即可,剩下的兵士就轮值歇息吧,养足了精神与士气,好生应对三日之后的变故。”

    张辽挥了挥手,自信说道。

    “是!”

    众将士拱手退下。

    ……

    第一日。

    果然无事发生。

    “报!今日城内共派信使出城三次,除第一次被我军悉数射杀,身上果然搜出送往鄄城荀彧处的求援信之外,其余两次皆是试探了一番便退回城内,不敢再来!”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看来曹禀与程昱还未派出信使,如此一来,城内官兵恐怕已经开始焦虑,此战胜势已定!”

    张辽信心满满,不疑有诈。

    何况就算有诈,他也已做了两手准备,一切都要看三日之后的变化,见机行事。

    ……

    与此同时,谷城城内。

    “哈哈哈,飞奴早已放出,程县令竟还要不断派出信使麻痹张辽,可真是老谋深算呐,安民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

    曹禀神色轻松的笑道。

    “我听说那张辽很是了得,对于这样的人,做戏自然要做全套,否则很难蒙蔽于他。”

    程昱的精神也是不错,已经长了不少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据我推算,如果飞奴顺利将消息送达,鄄城援军最晚会在明晚赶到元城郊外,到时不论张辽是否有所防备,也断然想不到我军的信件竟长了翅膀,援军支援速度能如此之快!”

    “毕竟按照常理来算,哪怕我们提前派出信使,求援信件也是明晚也才能送到鄄城,更不要说援军能在那时候赶来,这简直便是天降神兵。”

    “明晚我军需时刻准备,一旦城外张辽营内出现厮杀,我军便立即打开城门,冲入张辽大营与援军里应外合,定可重创张辽所部!”

    曹禀点头笑着夸赞道:“这是自然,近日多亏程县令在旁出谋划策,否则我军如何能如此顺利?”

    “非也非也,还是多亏曹校尉勇猛无前,敌将无不闻风丧胆,这才是我军攻城略地的关键。”

    程昱连忙谦虚笑道。

    “非也非也,程县令乃谋士无双!”

    “非也非也,曹校尉有大将之才!”

    “非也非也,程县令当居首功!”

    “非也非也,这功劳曹校尉才是当仁不让!”

    “……”

    两人说着说着,脸皮终于还是有些撑不住,又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说起来,还是多亏了吴有才(吴司马)的飞奴,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昏侯墓(第二更)

    第二日,依旧无事发生。

    程昱依旧派出三路信使出城“送信”,依旧遭到张辽所部阻击之后返回城内。

    对此,张辽并未太当回事,不过倒也并未轻敌,命手下将士夜里和衣而睡,严密关注城内状况,防止曹禀与程昱两天派出信使皆被阻击,以至于逼急了强行突围。

    不过对于援军的事,倒是略微松懈了一些。

    毕竟,就算曹禀与程昱已经提前派出了信使,算起来这时候信使也还未必到了鄄城,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援军……

    除非那信使会飞!

    又或是援军会飞!

    如此时间便很快到了夜里。

    谷城之内一片安宁,除了城墙上一些用来照明的火把与站岗的兵士,看不出前两日有任何不同。

    “太守先去歇息吧,末将今日已遵照命令在两个城门之外分别挖了三条拒马壕沟,又在壕沟之后安排了大批弓手,就算城内敌军想趁夜色突围,也定会被这三条拒马壕沟拖延,我军和衣而睡完全来得及做出反应,到时率先使用弓箭乱射一番,至少可伤敌一半。”

    夜里值守的将领拱手说道,“不怕敌军突围,只怕他们不敢突围。”

    “依旧不可大意,再将我们的主力兵团安排在城门附近。”

    张辽沉吟了一下,实在想不出其他的可能来,便又如此嘱咐了一句,返回军帐歇息去了。

    渐渐的城外也归于宁静,就连火把的亮光也少了许多。

    张辽所部至少一半的将士都进入了梦乡,剩下的一半也有一部分人打起了瞌睡。

    如此安静的夜晚,一旦城门处有任何动静,都会第一时间惊动他们,而那些拒马壕沟,足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

    至于包围圈之外,也就是他们的背后,根本没有人担心。

    因为……不可能。

    结果。

    夜色渐浓。

    大约刚过了亥时。

    “杀——!”

    “杀啊——!”

    大片火光忽然亮起,排山倒海一般的喊杀声自包围圈之外传来,数千兵马在夜色中如同黑色的潮水一般自身后涌向张辽所部。

    !!!

    ???

    张辽所部每一个将士的美梦都在这一刻被猛然惊醒。

    被安排在城门附近的弓箭手与主力兵团瞬间起身。

    弓箭手早已在一场一场的战斗中养成了肌肉记忆,弯弓搭箭一气呵成,但当他们将箭矢瞄准城门方向时,却是一头雾水。

    这……人呢?

    城门根本就没有打开,一个人影都没有啊?

    手持兵刃的主力兵团兵士们也是同样的一脸懵逼。

    是啊?

    为什么一个人影都没有?

    “背后!背后!敌袭!速速回救!”

    ……

    “怎么回事!?”

    张辽手持月牙戟慌张跑出帐外,正巧遇上奔来相告的将领,当即一把揪住他的领口大声问道。

    “回太守!大批人马忽然自我们后方杀来,怎奈我们的主力全部安排在前方,一时之间无法抵挡,末将已经下令将主力兵团调回来全力防守了!”

    那将领连歪掉的头盔都来不及扶正,连忙皱脸答道。

    “搞清楚这批兵马是谁的人了么!?”

    张辽立刻又问。

    “好、好像是来自鄄城的援军……”

    那将领有些不自信的道。

    “不可能!”

    张辽当即大声喝道,“我说过,若非信使或是鄄城援军长了翅膀,这个时候他们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绝对不可能!”

    “……”

    那将领不敢乱说话,这时又有几名将领奔来报道:“太守,我等已打探清楚,这些人确实是鄄城的兵马,只是他们为何能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此处便不得而知了,我等实在想不明白!”

    “哼——”

    张辽发出一个沉闷的鼻音,任何人都听得出他心中的烦闷,但更多的还是不解。

    “太守,我等已命主力兵团回身营救,请太守坐镇!”

    情势紧急,将领们连忙又道。

    “回救个屁!”

    张辽当即喝道,“如今援军已到,我军毫无防备,以致首尾不能相顾陷入混乱之中,城内的守军见此状况必定出城与援军前后围攻,如何回救!”

    “撤军!”

    “廖云,张齐,你二人率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