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嘴上说的严重,但脸上并没有太多的紧张。
宋江闻言笑道:“这蔡京为了他女婿,果然是肯下死力气,这才多久,兵马就要调集完了,就是不知道这关胜会不会也行围魏救赵之计。”
吴用脸上也显得轻松,接话道:“天平军不过厢军而已,之前何涛那次,被山寨打的溃不成军,死伤近半。
如今里面,多半去年那场大雨所招收的灾民,即便是被那姓武的军官拉着剿匪,打出了一些名气,也难有太多战力。
若真是觉得剿灭了一些百十人的小寨子,就敢来到我梁山撒野,却也真是”
说道这里,吴用轻挥羽扇摇头笑道:“蔡京果然是急昏了头,昏招连出,即便是要用围魏救赵这等计策,也要找一些有实力的人来做,让天平军前去,所为何般?真以为我梁山是这般好欺辱的?”
戴宗见他二人这样说,也笑着接话道:“山寨有公孙先生坐镇,还有众多兄弟以及孩儿们在,定然无事。
不说其他,单单是有张家二位哥哥,以及阮家三位哥哥在,这些官兵不下水便罢,若是下水,都教他等有来无回!”
在江州亲眼见识了张顺如何淹的李逵这样的猛人只有翻白眼的份之后,戴宗就对张顺在水上的功夫深信不疑。
宋江止住笑道:“如今就看关胜如何行动,若是他也领兵前往山寨,我等必须回师,山寨才是我等根本,不容有失。
若是关胜等人领军前来这里救援,先不说在他到来之前大名城还能不能在,即便是大名城不破,也不是不能在攻打大名的同时,将他杀一个丢盔弃甲!”
说完望向吴用道:“学究以为如何?”
吴用思索一会儿挥挥羽扇道:“哥哥所言,与用一般,且看关胜如何行动,若是真来大名,我等再做具体计较,管教他人城两失!
破了这大名府,救出卢兄弟与石秀兄弟,再杀了奸夫。我等再回还,杀天平军一个丢盔弃甲!”
三人说了一阵,戴宗离开,接着打探关于关胜这边的消息。
宋江与吴用一起在这里又看了一会儿骚扰战,也没了兴致,一起回了营。
宋江本想睡下,但想了一会儿,还是坐下写了一封信,准备明日安排人送回梁山,交给公孙胜,大致的内容就是要他约束山寨人马,在这些时日里,不要轻举妄动,收住山寨,不要轻易出兵。
一切事情,都等他与众兄弟破了大名城,回还之后在做计较,定然要将不知天高地厚的天平军斩杀一个干净。
看着写好的书信,宋江不由得摇头笑笑。
自己还是太小心了。
且不说公孙胜本就不是一个乱来的性子,知道事情轻重缓急,即便是真的领兵下了山,凭借留守的众山寨弟兄,对上不知死活的天平军,一样能够将其灭掉。
不过凡事小心一点还是没错,虽然两方战力不成对比,但再多交代一些,也不多余。
他这样想了一阵,这才睡去。
第二一三章 愤怒的宣赞
秋风吹过,卷下片片半青不黄的树叶,北国秋天凉爽的风,也没能散去丑郡马宣赞的满腔怒火。
因为愤怒,宣赞的一张黑脸,现如今完全变成了猪肝色,若是抑郁而终的郡主见到他这副模样,说不得还要再死一次。
“砰!”
精美的茶壶被他摔在地上,崩得粉碎,茶水撒了一地。
“宣兄不必如此,能够带领一万二千人马,为国效力,已是托了我兄之福,少了天平军六千兵马,倒也无妨。”
一旁一个身穿铠甲,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须长二尺,身高八尺,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男子,出声劝道。
此人正是从蒲东赶来,被蔡京走关系任命为指挥使,将要领兵开赴大名府的大刀关胜。
仅仅是看他的长相,就没人不会承认他不是关二爷的嫡系子孙。
“宣哥哥,不必恼怒,六千厢军也无需放在眼中,有你我兄弟在,带领一万两千兵马,一样能够让梁山贼子伏诛!”
旁边另外一人劝道。
这人名叫郝思,是关胜结拜义兄,当初他母亲梦井木犴投胎,因而有孕,后生此人。
这人武艺不错,和关胜很是投缘,但和他一样,在蒲东不得重用。
当日宣赞前去请关胜,关胜到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当下就拉着他一同前来,被任命为后援。
宣赞面色依旧难看,但听两人劝慰,却也不好再砸东西,稍微缓和了一下声音道:
“二位兄长不知,宣赞并非为少这六千厢军而愤懑,六千乡兵,二位兄长不曾入眼,宣赞也是如此。
而是在为蔡太师不识兵马,还不听人劝而气愤。
梁山近四万兵马围困大名城,若想解围,最好办法就是我兄所言围魏救赵之计。
这点蔡太师想的同样不差,却用错了人,想那天平军有何战力?也能担此大任?
按照他所言,天平军至少已经达到梁山泊十日有余,大名梁山贼子必然已得到消息,然却不退,依旧围攻大名甚紧,何也?
贼子也知天平军战力不够,无需担忧,这才放足了胆子,准备一鼓足气,攻下大名。
太师交代,二位兄长也清楚,此次出兵,解下大名之围为第一要务,剿灭梁山匪患,是为第二。
若要解救,围魏救赵最为有效,太师却用这等人前去,着实令人气破肚皮!”
关胜、郝思闻听宣赞之言,也是微微沉默,这点他们二人如何不知?
但是蔡太师这样安排,他等位卑言轻,才到京师,因为蔡京缘故,方才有了如今领兵出征的机遇,因此也不敢言太多,只能点起兵马,一路往大名杀去。
郝思笑道:“哥哥倒也不必恼怒,不用如此,我等一样能冲散擒拿梁山匪寇。
待我等救下大名,斩杀匪首之后,且看天平军如何自处。”
宣赞想了一下,摇摇头道:“哥哥二人久在关西,对于这梁山匪寇知之不多。
这伙匪人与一般山匪不同,是真有一些本事,不能当作寻常盗匪对待。
如今贼人气势正盛,我等这般过去,以二位兄长能力,破掉山匪自然无事,只是要困难一些,死伤必然会多。
我这里有一计,若是用出,想来可以少花费不少功夫,只是不知二位哥哥能否同意?”
“但说无妨,你我兄弟,何须这般谨慎?”关胜二人道。
“我带领一些人马,先行出发,却是前往梁山泊,二位哥哥留在营地,暂时不动,对外宣称,我等点起全部兵马,一起杀往梁山。
如此之下,梁山贼子闻听巢穴被围,必然匆忙退兵回援,二位哥哥引兵,埋伏途中,出其不意杀出,贼必乱!
到时不仅解去大名城之围,更是能斩杀梁山盗匪主力,我等几人,皆能因此建功立业,更好报效国家。”
宣赞说完,目光有神的盯着关胜、郝思,等待他二人回应。
过的片刻,关胜开口道:“此计不错,只是有些弄险,蔡太师那里,恐怕不好交代”
“哥哥此言差已,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这般犹豫,几时才能功成名就?”
宣赞本人性格,有些偏激,不然也不会干出没事与顶头上司童贯对着干的事情了。
此时想出这样自以为绝妙的计策,哪里还会让步?一心想着要这般行事。
关胜与郝思两人劝了几句,见劝不下来,也就只好同意。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宣赞与王府还有些关系,不似他们二人没有跟脚。
另一部分则是两人这次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提拔,全靠宣赞一人在蔡太师面前举荐,关胜与他关系虽好,却也欠着老大人情,不好真拂了他的面子。
再一部分,也觉得宣赞这个计策不错,一旦施行,极有可能成功,所以最终也就同意。
宣赞是个急性子,确定了之后,当即就点起两千兵马,扯起大旗,一路往南去了。
临走之时留下一封书信,是向蔡京解释缘何会如此行事的。
关胜二人送别宣赞,回到营中,心情复杂,不知道到底该如何与蔡京报送此事。
当然,最为担心的还是蔡京蔡京知道此事之后的反应,毕竟他们此时的做法,可是违背了蔡京的命令
就在关胜犹豫半晌,终于拿定主意,又写了一封认罪的书信,在里面清楚的写了他们这些人的想法,以及这样做的好处,同时诚恳的表达了对未有遵从蔡太师命令的愧疚和功成之后甘心领责罚的态度。
这样的一封书信,很耗费心力,直到将近傍晚方才写完。
关胜不敢怠慢,待到墨迹干了之后,就装进信封。
招来亲信,连同宣赞的那封一起交给他,让他去京师送与太师府。
亲信还没来的及走,忽然有人匆匆忙忙来报,说是有大队人马朝着驻地奔袭而来!
关胜闻听此言,虽然有些不明白,在距离京师不足百里的地方,会有什么敌人来袭,但还是第一时间下令全军戒备,他则提了青龙刀,骑上火炭马,朝着营寨门口匆匆赶去。
第二一四章 深明大义,大刀关胜
同样得到消息的郝思也全身披挂,带着人匆匆赶去,准备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结果没等两人赶到辕门,就又有军卒来报,说已经探明来者为谁,正是上午十分引兵南下的宣赞。
关胜郝思闻言皆愕然,不明白上午时还非走不行,铁了心要前往梁山将大名府的贼人吸引回去的宣赞,为何会在一日之间带人回还。
不过奇怪归奇怪,关胜还是第一时间就派人叫住准备赶往京师送信的亲信,然后和郝思一刻不停的往辕门赶。
当他们来到辕门的时候,宣赞也引着旗帜飘展的部队,来到辕门处。
此时不是交谈的时候,只是稍微问了两句,就让大军先回营地,将这些事情交给手下副官去做,关胜则一把扯着宣赞,就往旁边僻静处去。
宣赞则挥挥手,有五六个军士,押着十来个被捆成一串的人,跟了过来。
“这是何人?莫非兄弟引领兵马匆匆回还,就是这几人的缘故?”
关胜发现了一些不同,指指那十来个显得风尘仆仆的人,问宣赞。
宣赞面色不是太好看,闻言道:“哥哥明眼,正是如此,这几人乃是梁山派往大名城告急求援的人,刚巧与大军撞上。
见他众人赶得匆忙,见到军队神色尴尬,行动异常,打头的军官就下令将他等尽数捉拿了。
本想着稍微盘查一下也就是了,不成想他等就是匪人!”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开了封的信递与关胜。
关胜没有说话,接过后,看了一眼信封上,见到公明哥哥亲启这几个字样后,就连忙将里面的信掏出来打开看,倒是与宣赞初见此信时的反应差不多。
郝思也凑上去看,宣赞却站在一旁,面色极为复杂。
关胜的神色渐渐的变了,来回看了三遍,这才将信合住,表情极为精彩。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些错愕和不敢置信的道:“怎会如此?一介厢军,何时也这般勇猛?”
一旁的郝思也牙疼一般的吸着气:“一夜之间,梁山五位水军头领,一死四伤,梁山水军,尽数覆灭。
次日一战,梁山点起兵将七千围攻不足六千的厢军,结果人马死伤无数。
梁山头领折损六位,逃回者也人人带伤。
不过一日夜间,就杀得梁山留守人马,不敢开关下山,只等宋江等人回去援救
这这哪里是厢军?即便是西军到此,也不过如此吧!”
郝思喃喃自语。
随后一想又道:“梁山兵马此次攻打大名,必是精锐尽出,留下的多是无能之辈,这才在对上天平军时,损失惨重”
一旁的面色不好看的宣赞摇头道:“并非如此,信上有说,领兵攻打之人,有一个名为杨志的,以前是统制官,为杨令公之后,因为气运不佳,失了花石纲,流落江湖,后来在东京杀了泼皮牛儿,被发配至大名府梁中书处。
梁中书爱惜他才能,提拔他做了提辖官。
又因押送梁中书为蔡太师过寿而准备的生辰纲,在黄泥岗为梁山匪人所劫,最终不知下落,没想此人最终也上了梁山。
这人在东京时,我也曾与他有数面之缘,武艺极高,我自认不是对手。
此人又有带兵之能,是个将才,
信上说他也是带伤而还,可见天平军不是胜在侥幸。”
宣赞这人倒也不错,虽然此时得来的情报打的他脸生疼,在得知事情之后,却也能够本着实事说话,没有刻意的为自己之前的失言开脱。
“看来之前,是我等小觑了天下英豪,此时方知太师用人,并非胡来”关胜有些感慨的叹息。
随后又道:“接下来如何行事?两位可有了什么想法?”
一边说,一边朝营寨走去。
三人一时间都没有说话,直到进了关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