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敖不为所动,又问:“上将军项籍,大王欲封何地?”
楚怀王一是语塞,过了一会儿道:“项籍伐秦有功,却诛杀反秦有功之臣沛公,此为大过,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共敖知道这是楚怀王故意这样说的,虽然怀王心里极度想这样做,却也不敢真的这样做,当下也不吭声,站在那里低头不语。
过了一会儿,楚怀王自己长叹一声道:“我亦知此行不妥。
项籍此人,素有反志,之前强秦当前,他手中兵马不足,尚有反叛之心,现今前秦已灭,他坐拥兵马近二十万,若真如此行事,此竖子定然会挥师东还。
以秦之强大,尚且不敌此竖子,我楚国近来虽也多募兵马,但操练时间尚短,一旦开战,难抵其兵锋。”
说道这里,默然不语,过了一阵又道:“项籍所依仗者,兵马耳!若能将其手下兵马散去,区区项籍,我何惧之!”
说罢不等共敖开口,自己倒是先叹了一口气,显然也知道自己说的是屁话。
之后望向共敖道:“柱国以为当如何?”
共敖朝着怀王施礼道:“大王相问,共敖不敢不言,大王也道,项籍不可不封,臣下私以为,项籍封关中,并非祸事,于大王而言,利大于弊!”
楚怀王微抖一下眉毛道:“柱国还请明言。”
共敖道:“项籍,我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也,楚国复立,项籍叔侄出力着实不小,楚地之人颇多敬畏。
而今破秦,虽多依仗大王谋略,但世人知之不多,却尽道项籍钜鹿一战,破釜沉舟,带领兵马,一路破关降将,直捣关中,尽除秦国余孽之事迹。
论起伐秦,皆道项籍功居第一。
若不封王,天下则无人可封王也!故项籍封王乃为必然。
项籍,楚人也,若不封王关中,则必归楚地,封地亦在楚地。
大王本为楚王,到时该如何自处?
割封地以相让?
或是于楚地边缘另外置一地归项籍?”
割地相让,楚怀王自然是不会同意的,至于在楚国旁侧另置一地封给王庆,更是不可能!
项籍出去伐秦这一年来,他终于过的松快一些,吃饱撑的才会将其再度召回身边,让自己睡觉都睡不安稳。
楚怀王思索来思索去,总觉得将这项籍放在哪里都不合适,都觉得碍眼,是个大麻烦,只有将其弄死了,才算心安。
可偏偏他又没有这个能力,而且还不敢将自己仇恨表现的太过明显,担忧他会领兵杀回。
真真是憋屈的不行。
思索一阵,觉得共敖说的有理,虽然他极度不愿意将关中之地封给项籍,但两者相比之下,还是让他留在关中更为合适。
只是一想起关中秦地那样一大块地方将要让封给项籍竖子,心中觉得难受。
这样想着,忽然灵光一闪,一个绝妙的主意猛然跃出脑海。
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细细的推敲,越想越是激动,越推敲越觉得可行。
共敖见楚怀王思索之中忽然面上有喜色一闪而过,知道他或许是想到什么办法,也不催促,就立在那里静静的等着。
只是心里对楚怀王和项家之间的糊涂账也是颇感无奈,内心深处,他是比较向着项家叔侄的,若无他二人,楚国想要复国着实不易,即便是复国,面对章邯王离的攻势,天下抗秦之人,也极有可能会被尽数镇压!
先前他说,抗秦大业之中,项籍功居第一并非敷衍,而是发自肺腑。
抛去这些不说,他能够担任楚国柱国,一部分是自己的能力,更多的却是武信君项梁的大力推举
现在这个事情啊
过了一阵,思索完毕的楚怀王看着共敖道:“我欲封项籍于汉中,柱国以为如何?”
共敖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思索了一会儿才道:“项籍之志在关中,封于汉中恐其不。
况大王也曾言,先入关者王之,而今沛公身故,众人皆曰应以项籍代之,若改关中为汉中,有些有些”
楚怀王笑道:“柱国不必忧心,先时我确曾言,先入关者王之,但却未说封地就是整个关中。
汉中之地虽然略显偏僻,却也是秦时故地,一样归于关中。
况众将为项籍所请封号为汉,既为汉,封地不在汉中又在该归于何处?”
共敖捻须,停顿一下道:“项籍功高,若只封汉中,恐难服众,项籍此人性如烈火,倘若”
说道这里停下,但意思已经很明确。
楚怀王也觉得有些不妥,若之给一个汉中,依照项籍的性子,以及他的实力,极有可能会领兵直接反叛!
他想来一会儿道:“那就再加上巴蜀!
自秦人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以来,泽国变成千里沃土,关中粮仓,实为天府之国,项籍得此,应无怨言。”
收藏下降,均定不增反降,心态忽然有点崩了
第三一四章 莫不是天道循环?刘老三在天有灵?
“关中之地,大王将要如何处置?”
共敖出声问道。
楚怀王笑道:“暴秦之所以能够覆灭如此之快,除去项籍、沛公之外,另有三人同样功不可没!
如今项籍诸人各自请封,却将此三人略去,着实不公!”
共敖想了一下道:“大王所言,莫不是秦降将少府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
怀王笑道:“柱国所料不差,正是此三人。
若非有司马欣、董翳二人从中周旋,秦国二十万精锐如何能够轻易投降?
倘若章邯不降,拥二十秦卒与项籍相抗,胜负尚未可知。
章邯降服,领兵西进攻秦,秦才轰然覆灭,若非如此,想要覆秦,还要诸多周折。
此三人功劳如此之大,怎能不封赏?
倘若不封,岂不是要令的天下反秦之人寒心?”
说着就找来一张绘制在锦帛上的地图,提起笔将关中之地一分为三。
道:“章邯应为雍王,封地关中西部,司马欣为塞王,封地关中东部,董翳为翟王,封地关中北部。”
共敖凑过来一看,心中不由微微冷笑,楚怀王这还真是对项籍仇大苦深。
先将项籍赶往巴蜀汉中闭塞之地,再以秦三降将三分关中,以扼项籍,欲令其无出头之日。
怀王以为,章邯三人为秦国旧将,且章邯又有勇有谋,统领秦地,必能得秦人之心。
而项籍又曾不按约,强行坑杀二十余万降卒,章邯等人必定恼怒于他,得领秦地之后,定会与项籍死磕。
却不知二十余万秦卒因他三人而降,然后被坑,关中秦人早就将他三人恨到了骨子里,以他三人为王,秦人怎会归心?
闻听项籍入关之后,秋毫无犯,关中之人颇为爱戴,有意令其长统关中,怀王此举,怕要落空。
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以他对楚怀王的了解,此事到了这里,也就要定下了,即使多言,他也不会采纳。
说的多了反而容易引起猜忌,怀疑自己是不是有意帮助项籍。
楚怀王做完这些,颇为得意,看着地图上移至巴蜀之地,被三位秦国猛将死死遏制住的王庆,只觉的心情舒畅。
自顾自的看了一阵,才有些不舍的将目光从地图上收回。
共敖指着另外一张地图的齐地道:“大王以为齐地被如此分封稳妥否?”
这张地图正是被王庆他们划分之后送来的那张。
对于齐地,楚怀王早有考虑,此时见共敖提起,就开口道:
“确实不妥!田市不过齐国假王田儋之子,如何能做胶东王?
田荣更是不济,乃为田儋之弟,尚不如田市,况且救赵伐秦此人一兵不发,未曾有半分功绩,让他封王,岂不视封王为儿戏?
田安田都二人,一为齐王建之孙,攻下济北数城,并北上救赵,西进伐秦入关,一人为齐国猛将,顾大义,起兵伐秦,不似田荣那般,此二人封为济北王、北齐王,却是名副其实。”
怀王这样说,却是已经知晓了当日王庆等人在鸿门商议封王事宜时,王庆和田安田都二人之间,因为分封而闹出的不愉快。
如果其中没有这样的内情,依照他的想法,是要将至今还停留在楚国的原齐王田假,封为齐王,统领齐国故地。
但现在田安田都二人与项籍有隙,不似先前那般为项籍所用,他自然也就不会将其二人封国取消,相反,还要想方设法拉拢一二。
一来可以增加自己的盟军力量,奠定自己楚国的霸主地位。
二来则是齐国故地过大,若只让齐王田假一人统领,发展起来之后,他再想控制齐国恐怕不易,不若三分齐地,令他们之间相互牵制,自己在居中调停,不论是拉拢还是打压都扶持,都容易的太多。
“大王之意是将田荣田市二人封地尽皆除去,同时将田荣封地三分,归济北、胶东、齐三地,同时令原齐王田假为齐王,改封田都为胶东王?”
在听了楚怀王的话后,共敖出声询问。
楚怀王笑道:“正是如此!田假乃齐襄王之子,齐王建之弟,田儋死后,齐人自发立田假为王,可见田假深的齐人之心。
只因田荣迫害,方才无奈来我楚国暂避。
如今暴秦覆灭,分封天下,田假为齐国王室之正统,怎能不受分封,而依然客居我楚国?”
共敖道:“大王言之有理,田荣依仗兵力,狂妄无礼,数度冒犯我楚国,理应惩戒!
只是只是田荣在齐国一家独大,势力颇多,若真如此,恐其叛乱,会危及我楚国。”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毕竟从当年田荣能够领兵将田假从齐国赶出,并且了立自己的侄子田市为齐王,自己为相,将军政大权尽皆握在手中,就可以看出田荣实力的强大。
而且,田荣掌握政权之后,就开始了类似闭关锁国一般的对外政策,在所有势力都忙着出钱出力怼秦朝的时候,他所统御的齐国却不曾出力。
仅此一项,与其他几个诸侯国相比,齐国就积蓄了不少的力量和财富。
而且齐国位置靠东,与被章邯推过打的稀巴烂的西魏,赵国等几个国家来说,齐国除了田荣领兵怼田假那一战之后,整体上是处于安稳的状态。
只要安稳,不动刀兵,即便是为政者政策不算太好,国家也一样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
当然,像始皇帝那样修长城、建皇陵,营造阿房宫等一些列大型徭役整的飞起的除外。
楚怀王对于这些自然也是知道的,若是田荣懦弱无能,他也不会这样在王庆他们分封的基础上,狠怼田荣。
他想了一下道:“田荣这里确实有些麻烦,但也不用太过忧虑,田都田安二人跟随项籍救赵伐秦,多临战阵,手下兵马经此历练也是精锐颇多,有此二人在,田荣想要反抗并不容易。
况我与齐王田假交情莫逆,齐王归国必然危险重重,我怎放心令齐王独自回国,定然要派两万将士追随护送方可!”
第三一五章 分封之事最终定形
楚怀王拎起笔在新的一张地图上,把齐地一分为三,将王庆刻意给田荣划分出来的地盘重新归还三国,同时将现任齐王田市胶东王撤去,又将北齐王田都改为胶东,田假任齐王。
齐国之事,暂且定下,然后目光又重新落在地图上,片刻后用手点着铺在案几上的地图一处道:
“项籍欺人太甚!目无尊长!竟割我楚国之地,封与外人!”
共敖看去,果然,楚怀王所指点的,正是楚国西南侧的一块地。
那里原是楚国之地,现在却被生生的隔开,上面写有南阳王,彭越的字样。
这分封天下的地图,他初看时就知道此处不妥,依照楚怀王的性子,定然不会同意,如今看来,果然不错。
“彭越?一介打鱼匪盗也能封王,真是笑话!”
楚怀王轻蔑的哼了一声,出声说道,同时抬起笔很随意的就将彭越的名字以及南阳王的封号抹掉,就像是随手捏死了一只蚂蚁一般轻松。
在接到封王的人选之后,他便遣人收集了这些人的资料进行观看,对于彭越这个打鱼后又当盗匪的人封王记忆颇深,毕竟他的封地是楚国的一部分。
当时他就想将其从地图上画掉,后来想想,还是忍住了,此时在柱国共敖面前这样做,心中确实要比独自画掉时要显得舒畅。
“彭越此人,虽出身不好,但伐秦中颇有战功,不比申阳、司马印差,况且又是项籍力荐之人,若是将其除名,怕有些不妥”
共敖身为柱国有辅政的职责,在不少时候都要查漏补缺,有些事情,不管楚怀王听不听他都要说,毕竟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楚怀王哼了一声:“项籍身为楚国臣子却将我楚国之地封与他人,是何居心?
至于彭越,左右不过一卑贱盗匪而,也敢谋求重器?真是可笑!柱国不必将其放在心上。”
共敖便不在过多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