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庆绪显得极为不解。
严庄苦笑一声道:“崔乾佑才能确实难得,只是再难得的人才也必须要能为我所用才好,倘若不能用,这样的人才反而是极大的祸害!即便是遭其反噬也不是不可”
“严相的意思是说,崔乾佑会投降李隆基?”
安庆绪的身子直了直,望着严庄,声音显得有些低沉压抑。
严庄沉默一会儿,有些艰难的点点头,随后有摇摇头道:“有八成的可能。
崔乾佑一向受到先皇重视,乃是先皇股肱心腹之臣,先皇对其极好,而崔乾佑又重情义先皇虽然是突然暴毙,但不少人心中还是存有疑惑,以为是陛下
以崔乾佑之才,必定也会往这边猜想,不然在得知陛下登基之后,也不会只派一个手下而不是亲自前来恭贺面君了。
如今又有李隆基在关外鼓动人心潼关乃我大燕最后一道屏障,陛下不可不防啊!”
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
严庄的一番话,把安庆绪说的也沉默起来。
潼关实在是太重要了,真的是他们大燕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潼关被破,虎视眈眈的李隆基便能领兵直接东下,直逼洛阳。
而且崔乾佑手中的兵马,也是洛阳附近最大的一支兵马了,作为大燕都城的洛阳,也只有禁军两千五百人。
一旦崔乾佑倒戈,那他这大燕是妥妥的要亡。
这让才刚刚坐上皇帝,没有过够皇帝瘾的安庆绪极为的懊恼。
他根本没有丝毫的办法去限制在潼关的崔乾佑,能做的只能是将希望寄托在崔乾佑会为他们大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他不是蜀后主,崔乾佑更不是诸葛武侯这样的贤相
将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在崔乾佑是否会对大燕忠诚之上,实在是没有半分的的安全感。
他沉默一阵,抬头望向严庄,有些犹豫的开口道:“严相以为该当如何?”
严庄捋着胡须道:“臣也不能确定崔乾佑会不会起二心,但此事重大,不可不防。
微臣倒是有一个法子,可以折中行事,不至于使事情变得糟糕。
陛下可以下旨,让崔乾佑回京面圣,若是崔乾佑闻此消息不加犹豫的回来,便说明他心无鬼,一心为国,若是不肯回来,只怕会有变。
陛下便可以让前去传旨的心腹之人,当即将崔乾佑拿下,以迅雷不接掩耳之势,控制住潼关守军,将此次危机解除。”
这是严庄思虑良久的计策。
安庆绪有些意动,他想了一阵又道:“只是李隆基势不可挡,潼关若少了崔乾佑坐镇,只怕难以抵挡李隆基兵锋。”
严庄也是显得有些沉默,过了片刻他才显得有些沉重的道:“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况且潼关有雄关横列,李隆基难以逾越,只要大军固守潼关不出,坚持到田承嗣援军前来,应该不成多大问题”
“如此便以君之言行事吧。”
安庆绪思虑再三之后,叹口气,只得同意严庄的提议。
严庄领命而去,去安排各种事务。
安庆绪一身麻衣,跪坐在灵堂之内,看着安禄山的灵位有些发呆。
他的美梦被严庄的一番话破坏了一个七七八八,之前他一直以为,只要当上了皇帝便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现在他才猛然发觉,皇帝也不是这样好做的。
成为皇帝之后,便再也没有退缩的地方,也没有了天塌下来个高的顶着的心思,因为他自己已经成为大燕最高的那一个了。
这些事情,不管是不是他情愿的,他都需要做出决断,并且承受随着而来的后果,或好或坏
看着在香烛的烟雾中显得有些虚幻的父亲的牌位,他忽然间有些后悔将他给弄了。
登基之前的雄心万丈,和登基后的步步维艰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
果然,做事情并非只是靠着一腔的热血或者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就能行的
严庄很忙,安禄山活着的时候他就很忙,现在安禄山死了安庆绪登基,他成了大燕的右相,需要负责的东西更多,因此上也就显得更加忙碌。
这不,这都已经三更半夜了,他还在接见客人,商议大事。
只不过与之前在书房或者是客厅接见客人不同,这次接见客人的地点是在密室。
密室之内,染着蜡烛,烛光不亮,显得有些昏黄。
严庄坐在上首,在他的对面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老者带着一丝倦意,身体似乎不舒服,但身上却有着一股不同于普通老人气质。
有点金戈铁马不动如山的气度,虽然他的右手已经用不成筷子,嘴脸也显得有些歪斜,但他就这样坐在这里,依然不容让人小觑。
这人正是原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
潼关桃林外一战惨败之后,在部下劝说之下,投降了安禄山。
“某家不过一阶下老囚,而今更是风烛残年的厉害,不敢得严相这般礼遇。”
哥舒翰左手抱拳右手做了一个不标准礼,他因为中风,已经半身不遂,尤其是右手和右腿,不怎么听使唤。
严庄苦笑一声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话,这大燕眼瞅着就要亡了,哥舒节度使也别严相严相的叫了。”
哥舒翰左手端起酒杯,自顾自的饮了一杯,望着严庄笑道:“若是严相现在立即遣人将前去潼关的使者追回,大燕尚能有一战之力。”
严庄摇摇头,不说话,也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而后亲手执壶给哥舒翰以及自己满上。
“哥舒节度使桃林一战损兵折将,自己更是投降了大燕皇帝,这大燕一旦灭亡,陛下追究起来”
他包含深意的看了哥舒翰一眼。
哥舒翰不置可否的笑笑,一杯酒下肚,而后道:“陛下已经下旨,先前被迫投降之人不予追究”
严庄笑着摇摇头:“那是别人,可不是你这个节度使。”
哥舒翰给自己以及严庄满上,端起酒杯示意严庄一起喝一个。
严庄也不拒绝,两人一杯酒下肚,哥舒翰用左手加了一点菜放进嘴里咀嚼,过了了一会儿笑道:“我这个投降的节度使日子不好过,你这个大燕的右相又能好过到哪里?”
严庄将筷子放下,口中食物咽下,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多少特别的神色,他笑笑:“我到不用太过担心,最令人忧虑的还是哥舒节度使你。”
哥舒翰面露笑意,望着严庄道:“没有我这个降臣,到时间你所做的这些事情,陛下信不信的可就说不准了。
陛下会认为这是安庆绪昏庸下的乱命也不是不可能。”
严庄给二人斟满酒,举起酒杯笑道:“所以我便请节度使来了。”
二人端起酒杯再次一饮而尽,而后相视一笑。
“不知节度使还能调动多少兵马?”
“不是太多,但保管成事。”
夜色更浓了,天空无月,墨蓝的天空之上,星辰亮的耀眼。
一顶二人抬的小轿,悄无声息的出了相府的侧门。
小轿没有点灯笼,很快便融入了夜色之内
第四四六章 李猪儿之死
烈日炎炎,炙烤着大地,雄伟的潼关关城横列山间,将关中以及关外之地分割开来。
它屹立在那里,似乎如同两侧的高山以及更北面湍急的黄河水一样不可逾越。
但雄伟只是它的表象,它的内部早已经惶惶不安混乱做了一团。
如果不是崔乾佑军法严厉,用手段进行震慑,只怕这潼关早已经被人给开了献给了驻军在关外的大唐皇帝陛下。
王庆说话算话,他说是给崔乾佑十天时间,就一定会给他十天。
十天过后,即便是崔乾佑不开关纳降,驻守潼关的众位兵卒,也不会有太多的战意了。
十天的时间,足够他用来腐化瓦解他们的军心了。
办法很简单,就是当初他在鸿门宴里用过的那一套,往潼关里面射家书,让人拎着大喇叭在关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宣传对于开关纳降迎接王师将会受到的种种奖励。
今天已经是第六天了,与关外心情不错的王皇帝先比,固守潼关关城的崔乾佑可就显得心急火燎的太多。
他千算万算都没有想到,李隆基居然会在关外不停的施展攻心之策!
这种不要脸的做法,令的他心中格外没有着落。
不过当洛阳的使者到来之后,他才发现,最大的敌人不是外面的李隆基,而是来自于洛阳皇宫安庆绪!
“崔将军劳苦功高,为国征战夜不解征袍朕每每思之,心中不胜激荡,大燕江河能固,全赖将军之力
如今我大燕风雨飘摇,先皇不幸中道崩猝,更为雪上加霜,朕忝列帝位,虽无大才,却有安定河山之志唯请将军入京与朕面谈,手中军务暂交属下之手潼关天险横陈,飞鸟难渡,将军暂离,雄关无恙”
“崔将军,还请接旨。”
一封来自新皇帝安庆绪的圣旨宣读完毕之后,荣升太监大总管的李猪儿,望着跪地的崔乾佑的开口,声音有些冷淡。
在他的身边有着一队三十人的禁卫。
李猪儿面色平静,但却将崔乾佑的一举一动全都看在眼里,只要发现崔乾佑有丝毫的不臣之心,他便会立即让背后之人下手,抢先将崔乾佑弄死。
自从将老皇帝砍死,新皇帝如约没有杀他灭口反而将他升官,视为心腹之后,再也不用用头顶大肚皮、整日里跟一口肥猪打交道的李猪儿,就对新皇安庆绪死心塌地了。
“臣,崔乾佑接旨!”
崔乾佑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朗声应是,而后对着圣旨亦或者可以说是拿着圣旨的李猪儿拜了几拜之后,起身肃容接旨。
李猪儿见崔乾佑没有丝毫异样,便也没有做出暗示,而是将手中捧着的圣旨交给了双手来接的崔乾佑。
“崔将军,陛下的意思你也已经明白了,既然如此,那便不要多停留,赶快往洛阳去吧,陛下可是一直等着呢,就盼着将军前去。”
李猪儿出声催促。
“内侍说的对,我稍作收拾,将潼关的军务稍微交代一下,便立马赶往长安面圣。”
崔乾佑手中捧着圣旨,不无遵从的说道。
而后亲自给李猪儿斟了一杯茶,手掠过李猪儿的时候,一根金条滑入了李猪儿手中,李猪儿面现笑容。
崔乾佑离开了,李猪儿的心情却很不错,他喝着崔乾佑亲手倒的茶,手里把玩着沉甸甸的金条,心情愉悦。
这待遇,可远不是跟着安禄山这个肥猪时能比的!
“做什么?”
一杯茶水尚未喝完,一群甲士就从远处涌了过来,将房子团团围住,李猪儿心中一惊,将手中的茶盏狠狠的放在桌案上,朝着这些军士大声的喝问。
“你们这可是要造反!?”
他霍然起身,啪的一声将茶盏狠狠的摔在地上,蹦得粉碎,朝着外面的人大声喝问。
然而外面没有人回答他的话,一个声音冷漠的道:“预备!放!”
羽箭从门口窗户飙射进来
崔乾佑坐在大帐之内,沉默的厉害,在他的面前胡乱的丢着刚刚领来的圣旨,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让崔乾佑心痛。
自己终究还是受到了猜忌,陛下对自己还是起了疑心。
自己若真的前去洛阳,能不能有命活下去,都是两说!
安庆绪啊安庆绪!老子从未见过你这样的愚昧无知之人!
他心中狂骂,片刻之后,忽然惨然一笑,无力的靠在胡床之上。
罢了罢了
他们大燕的江山他自己都不稀罕,自己何苦在这里给他打生打死?还要随时搭上自己的性命?
“将军,已经全部处死!”
部将前来报告的声音将他从沉思中吵醒。
“把李猪儿的头割下,当下带着这个去见唐皇李隆基。”
崔乾佑的人前来,令的王庆有些意外,因为这还没有到最后的时限,按照他的理解,一般不是到了最后的时刻,献关投降这事是不会发生的。
不过当他听前来的人说,面前这个面上有不少鞭痕的人便是李猪儿之后,他基本上也就明白了事情经过。
李猪儿啊,又是一个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宦官,唐玄宗后期噩梦一般的存在安禄山就是死在了他的手中。
只是没有想到,如今却被崔乾佑给宰了。
“回去告诉你们将军,先前朕所言的条件不会变,尽管开关纳降便是。”
王庆将目光从李猪儿那颗头颅上收回,看着前来传话的崔乾佑部下说道。
这人原本还想多说些话为崔乾佑以及他们自己多争取一些好处,但不知为何,在见到了这个最近凶名赫赫又有太宗皇帝相助的男子之后,这些想好的话却说不出口了。
最后只得按照皇帝的意思领命而去。
高力士格外高兴,因为这预示着皇帝陛下将少一次拼杀,将士们也会少死许多。
王思礼有些怅然若失。
说实话,在得知了安禄山身死之后,他都有点期待崔乾佑不要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