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课本走向历史-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不信我等一介老人,会连曹孟德的孙子都奈何不了!”
    费祎大喜,捧酒为孙权祝寿曰:“如此,吴、汉二国无忧矣!”
    费祎退去,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应对之策。
    都督陆逊道:“司马懿战死,关中失陷,这事魏国一直未曾公开,士卒不知其事,如今司马懿首级在此,到可以拿来一用。
    当下细说一番之后,便再次兴起三路大军,都督陆逊、大将军诸葛瑾、吴主孙权三个各领一路,朝着魏国再次进发。
    陆逊兵围合肥新城。
    对此满宠早有防备,虽然被围,但也能做到见招拆招,不乱阵脚。
    不过当两军再次对垒之时,陆逊这边忽然将大都督司马懿的首级祭出,并且大力宣扬魏国关中惨败,丞相诸葛孔明夺潼关,领兵至捣洛阳。
    魏主曹睿匆忙撤军不是胜利班师,而是去洛阳救火之后,满宠所苦心经营的一切,立刻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魏军惊闻此事,慌乱不堪,陆逊趁机命令大军一举而上,征战一天之后,魏国新城陷落,魏兵死伤无数。
    魏国前将军满宠龟缩于合肥旧城,不敢轻出。
    猪队友、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受到了弟弟诸葛亮这惊人战绩的刺激,又有陆逊对付最为难缠的满宠。
    领兵攻夏口的他,居然也给刘昭打的有来有回,将其死死缠住,让其救合肥不成。
    满宠此人确实有本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来了一次绝地反击。
    他让人从城内挖了一条地道,直通城外,派出兵马去,趁着夜色,对着东吴一处存放粮草之处烧了一把火,同时又烧百十辆战船。
    他则趁着这个机会,打开城门,引兵杀出一战而解了合肥之围。
    并且乘胜,收复不少被吴军的占领的失地。
    都督陆逊,收拢兵马
    魏国和东吴,在大江这一带,展开了斗争。
    满宠虽然处于劣势,但是东吴一时半会儿的想要将他给解决,也是不可能,两国之间的战争陷入了胶着状态。
    当然,这都是之后好几个月内发生的事情。
    如今让我们把视角转到山明水净的蜀中。
    蜀中的山多秀美,当然,雄奇的也不少,雄、奇、险、秀、幽,全都能够囊括。
    秋天看时,更是别具一格。
    自从怒龙一般的岷江,被李冰父子用都江堰给锁住之后,以前的泽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成为了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不是白叫的,要不然的话,也不将后主刘禅养的白胖。
    白胖的刘禅在接到这惊天的喜讯之后,不由的笑容满面,笑过之后,接着吃去吃自己盘子中的饭食。
    对于战争的胜败什么的,他不是很在意,因为不论是胜还是败,对生活在皇宫之内的他,影响都不大。
    他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其实他内心深处是不愿老打仗的,汉国现在所拥有的这么多的土地,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不想跟别人争抢什么,只想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日子。
    蜀中的山川足够险峻,成都平原的土壤足够肥沃,足可让他活的滋润。
    烧掉栈道八百里,蜀中自成一洞天。这事他曾经不止一次的在心里想过。
    当然,也只是想想而已。
    因为从他很小的时候,他老爹就一直告诉他,自己刘家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蒙尘,他们作为皇家后裔,一定要兴复汉室。
    这话不仅仅是他的老爹说话,就连其他人也都经常这样对自己说。
    既然众人都这样说,那么此事应该就是对的。
    虽然他本意并不喜欢争来争去的打仗,但大家都想打,他也就不时表达一下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每当这个时候,包括丞相在内的人都会变得很高兴,既然大家都高兴,那不时表露一下也就是对的。

第四七六章 笑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刘禅
    刘禅吃了几口盘中的食物,想想这样有些不妥,便对侍立在一旁的一个宦官道:“快些将董侍中请来,与朕分享这天大的好消息。”
    一旁的宦官名叫黄皓,年纪与刘禅差不多,不过却远比刘禅有心机,而且对刘禅的心思把握的极好。
    此时听到刘禅的话,他并没有直接领命而去,而是开口出声道:“此时正值午时,董侍中有午睡的习惯,主上不妨先将饭食用完,吃些果子,奴婢再去召侍中。”
    刘禅其实就是想这样的做的,但转念一想,一个更好的想法跃入他的脑海。
    他正色的摇头道:“丞相北伐取得天大胜利,此乃大事,怎可因区区饭食而延误?你快快去招董侍中。
    对了,长史蒋琬也要招来。”
    见他这样说,黄皓便不再言语,依言匆匆而去。
    在他离开之后,刘禅便停止了用饭,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之后,便连着啃了四个果子。
    四个果子下肚,他不仅不饿了,反而还有些撑。
    这样等了好一阵,黄皓进来通报说是董侍中蒋长史都来了,在外面等候,刘禅说了一声召见,便拿起勺子往嘴里送饭。
    董允、蒋琬已经从黄皓口中已经得知了事情,因此上一路上笑容不断,脚步轻快的朝皇宫赶来,想要快些听到具体的消息。
    见到蒋琬、董允二人前来,刘禅连忙把刚塞进去的饭吐了出来,一把拿起桌子上的奏报,笑着起身亲手递给董允、蒋琬。
    口中道:“二位不用多礼,快快看丞相捷报!”
    说罢以目视黄皓,指指桌子上的饭食道:“将之撤下去。”
    黄皓瞬间明白刘禅的意思,忙为难的道:“陛下,您今日饭食用了不过一半,这会儿撤下……”
    刘禅摆摆手显得有些气愤的道:“无知小人!而今丞相大捷,一战而灭司马懿,我汉室兴复有望,此时怎还能惦记区区一饭食?!
    丞相及众将士,披坚执锐,为我汉室血战沙场,朕一顿吃不饱,又有何妨?”
    他说道这里,又加重语气道:“快快撤去!”
    黄皓不敢在言语,将桌案上的饭食撤去。
    董允、蒋琬见此心中欢喜,齐齐对着刘禅施礼道:“丞相及众将士若知道陛下为此欢喜的饭食都不吃,必定会更加舍生忘死,报效陛下!”
    两人确实欢喜,他们都是名臣,自然喜欢看到一个明事理知上进的皇帝。
    今天刘禅的表现,确实是有了一些先帝的影子。
    刘禅也很高兴。
    不是为了丞相打了魏国一个落花流水,兴复汉室有望而高兴,而是为自己的计策成功而高兴。
    自己没有猜错,这些老头果然好骗,自己如此行事,他们果然被自己骗的很是欢喜……
    “接下来该怎么做?”
    笑容满面的刘禅望着看望奏报之后激动身子都在颤抖的董允、以及一边看奏报一边揪胡子的蒋琬,出声问道。
    “陛下!才乃惊天喜讯,合当举国同庆!陛下应到家庙,祭祀先帝,将之告之先帝……”
    蒋琬道:“丞相攻占关中,魏国必然不肯善罢甘休,应当增派兵马粮草援助丞相。
    丞相提出移民关中,计口授田之事也要加紧办理。
    一旦关中得到开发,粮食大熟,前方兵马便可就地而食,不用再从蜀中运粮,不说其他,仅仅是路上消耗,就能省下巨大一笔。
    此乃关乎国本的大事,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
    文臣里面蜀汉比较出名的有四个,被称为蜀汉四相,分别就是诸葛孔明、董允、费祎、蒋琬。
    孔明领兵在外,宫中之事交与担任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的董允。
    董允不仅管着宫中的琐事,还领着守卫皇宫的兵马。
    蒋琬则负责政事,接替孔明,负责丞相府的事务。
    两人可以说是现留在蜀中的最为有权势的人,有他们在,王庆所交代的事情,一定会被办的好好的……
    李严赋闲在家,日子过的看似悠闲,实则内心无限愁苦。
    他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然而,一次运粮上的致命失误,让他的政治生涯沉底断送。
    对于丞相诸葛孔明,李严是敬服的,但也深深的明白丞相的性格。
    自己想要再被启用,几乎是难如登天了,余生只怕都要与这青山绿水作伴,一腔的抱负与满腹的才华,也只能与这闲云野鹤诉说……
    李严坐在河边,当作鱼竿来用的青色竹杖插在河岸边的泥地里,一只蜻蜓,立在竹杖的稍上。
    李严坐在这里看着这一切一动不动,即便是当作鱼漂来用的芦杆已经在水里浮浮沉沉,他也没有丝毫将鱼竿提起的意思。
    有脚步声由远而近的传来,伴随着粗重的喘气声:“老……老爷,官家来人,说是丞相要让老爷去关中……”
    仿佛如同一尊木雕的李严身子一颤,错愕的神情一闪而逝,旋即便换成了笑容。
    他伸手握住鱼竿,蜻蜓飞走,鱼漂出水,一尾半斤左右的金色鲤鱼甩出一串的水花。
    “今天收获不小。”
    他望着这尾鲤鱼笑着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而后将它抛回了河里。
    一个涟漪过后,这条贪嘴的鲤鱼就消失在了水里。
    李严站起身往回走。
    “老……老爷,鱼竿……”
    来的仆人见李严没有拿平日里最为宝贵的鱼竿,连忙出声提醒,并且要去收拾。
    李严摆手制止,笑道:“就让它在这里吧,老爷用不上了,留给下一个需要它的人吧。”
    仆人有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喔”了一声,便跟着一身轻松的李严往回走了。
    不时回一下头,对这样的一杆鱼竿被轻易舍弃,显得有些不舍。
    李严回家之后,知道了具体的事情,禁不止的笑容满面。
    他令家人连夜收拾行装,第二天一早便带着几个仆人匆匆上路往成都赶。
    在依次见了汉主刘禅、侍中董允、长史蒋琬,领了命令之后,便一刻不停的往关中赶去。
    “李兄何必这样匆匆,你我多时未曾相见,吃上一杯酒也不用多长时间……”
    送别的人有些不满的说道。
    李严笑道:“快些赶到关中,抓紧时间还能种上一季的晚麦,怎敢有片刻的耽误,至于吃酒,以后再饮不迟……”
    

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王庆站在潼关之上,看着忙碌着修补这座雄关的大量兵卒,以及征召的壮丁,有些感慨。
    乱世果然是比不上盛世啊,不仅关中之地比不上大唐时的繁华,就连潼关也要残破的太多。
    而且现在的潼关,与唐朝时的潼关也不是一个位置,两者之间相差了十余里。
    这次潼关的夺取,远比他想象中的容易。
    潼关这座雄关驻扎的兵马不多,只有不到两千人。
    在王庆没有领军前来之前,潼关的守将就已经得知了司马懿等人的惨事。
    因此上,当王庆率领大军直逼潼关之后,在前有司马懿之鉴,后皇帝曹睿带领大军远在合肥,背后没有援军的情况下,王庆又连威胁带引诱的开出了一些条件之后,潼关的守将,就开关投降了!
    这位名叫曹成的魏国宗亲,献关投降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让王庆保证,在他献了潼关之后,不会接着出兵攻打洛阳。
    王庆本来就没有接着攻打洛阳的打算,一旦把洛阳打下,那可就真的捅了马蜂窝,魏国的人一定会疯了一般的往洛阳涌来,那样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即便是王庆都吼不住。
    哪里有现在这样,守着一个潼关将魏军拒之关外,而后徐徐图之来的舒服。
    这样的条件,他自然是一口答应。
    于是潼关就这样的落到手中。
    这让还想着厮杀一场的魏延颇为的郁闷。
    不过当他想到潼关之外的魏都洛阳之后,立刻便不郁闷了。
    因为此时的洛阳防御空虚,无兵也无险可守,只要领兵而东,便能一股拿下。
    在他看来,丞相先前的话不过是骗骗曹成这个傻小子罢了,放着唾手可得洛阳,丞相要是不取才是怪事。
    自以为猜到王庆心思的魏延这两天一直都在磨刀霍霍,等待着丞相的调令,然而,调令却一直没有来。
    这让魏延颇为的不解。
    最终,到了第三天的时候,等不及的他主动来找王庆。
    王庆原本是打定了主意,守住潼关而后好好发展关中,此时被魏延找上门来这样一说,忽然有些怦然心动。
    洛阳作为曹魏的都城,存货自然不少,当初董卓带着皇帝从洛阳迁都入长安的时候,可是了赚一个盆满钵满。
    如今趁着曹睿等不在京城,洛阳防守空虚,自己要是也派人过去来这样一下子,岂不是也能赚上一大票?
    关中之地残破不堪,想要将真的将它开发出来,不仅仅需要一张嘴,还需要大量的钱财布帛。
    种子、耕牛、农具、初期的房屋建设、保证流民撑到明年粮食收获而饿不死的粮食……
    这一系列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