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课本走向历史-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皓说了一阵,心情从一开始的冲击中,变得平静下来一些。
    他住了嘴,望向钟会道:“顾公子何出此言?从何而得知?”
    钟会给黄皓倒了一盏酒,笑道:“黄内侍将这杯酒喝了,我再与你分说。”
    黄皓急于知道结果,也顾不得推辞了,闻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将酒杯翻过来让钟会看看,然后一眨不眨的盯着钟会。
    钟会面上的神情变得郑重和犹豫起来,过了片刻方才道:“此事也是我在吴国时曾经听家主以及其余人所言的只言片语,在加上这段时间在益州的所见所闻而推测的,本不欲与任何人提及,但此行,小人虽与诸多蜀中官员有交往,但都不如与黄内侍亲切。
    今日相会甚欢,小人不日就要离去,不忍见到黄内侍卷入这场大动乱,还是忍不住的开了口”
    钟会这话说的黄皓是进感动又着急,感动的是这个顾臻能够这样的看待自己,着急的是他扯了半天都没有扯到正题上。
    钟会说完了开题,又左右看看,压低声音对黄皓道:“我将要说的也只是我的猜测,黄内侍听听做个防备也就是了,可万万不能与外人道,不然小人可就惹祸上身了。”
    抓心挠肝的黄皓的自然是连连点头。
    钟会露出追忆之色道:“我在江东之时,曾听家主说过,说是魏蜀吴三足鼎立,看似三分天下,实则蜀汉最弱,而且还最是不稳。”
    黄皓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钟会接着道:“我当时很是不解,蜀汉内有大片沃土,外有天下难及天险,又有鼎鼎大名的卧龙先生辅佐,将士奋身于外,忠臣不懈于内,如此国度怎会不长久?
    我便问家主为何,家主笑而不语。
    后来我又遇到一些饱学之士,就此事相询问,有不少人都是如同家主一样笑而不语,直到后来,一个人才缓缓的道出四个字:“主弱臣强。””
    这四个字钟会也是一字一顿的说出来的。
    凝神细听,等待结果的黄皓被这四个字惊得打了一个寒颤,主弱臣强,道尽了他们蜀汉的现状。
    对于这,黄皓可是深有体会,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主公连一个小小的七宝溺器都保不住,自己这个主公贴身的人,在陛下多次求情之下,方才免掉一死,就这还被打的十来天下不来床。
    陛下待在宫中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权力全都在诸位大臣手中,做君主的没有做君主的该有的样子,这
    黄皓越想越是心惊,冷汗岑岑而下。
    钟会看着面色苍白,眼神恐惧的黄皓,心中微笑,自己猜的没有错,有了之前种种的铺垫之后,现在将这话说出,对这人的冲击确实极大。
    到现在,自己的这份计策,算是成功了八分。
    “不对!你说的不对!”
    黄皓忽然想起什么,如同溺水之人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的猛然从席上站起来,尖声的喊叫起来。
    钟会没有想到这个该死的宦官会是这样大的反应,连忙也站起身来,低声道:“黄内侍!黄内侍!低声!低声!”
    黄皓这才意识到不妥,连忙将声音压住,打开雅间的门看看左右,将听到静静前来询问情况的侍者打发走之后,他缓缓的关上包厢的们,然后直视着钟会低声一字一句道:
    “你说的不对!我蜀汉主弱臣强是不假,但是事情跟你说的不一样!
    丞相领兵在外为国征战,侍中长史在内尽心辅佐,先帝遗志众人未曾忘却。
    我蜀汉的主虽然幼,却无人敢欺,我蜀汉的臣虽然强,却都是忠义之士!你休要胡言,凭空污我蜀汉的清白”
    钟会冷笑一声:“所以蜀汉之民只知丞相而不知幼主,所以百官行事可以百无禁忌而幼主一直憋在宫中,所以丞相在外收缴无数,而幼主却穷困潦倒!
    所以蜀汉百官都唯丞相命是从,而不谈皇帝。所以将士都只听丞相之命,而不知宫中之言!”
    黄皓一时说不出话来。
    随后他想起什么似的,又忙道:“丞相乃是先帝托孤之臣,对先帝忠心耿耿,对蜀汉更是全心全意,受命之后,夙兴夜寐,丝毫不敢懈怠”
    钟会不再言语,只是端着酒盏,神情异样,面含冷笑之色。
    黄皓见他这副模样,也逐渐住了口,望着钟会缓缓道:“顾公子缘何这副模样?”
    钟会笑道:“这本就是小人的猜测罢了,只是觉得与黄内侍投缘,担心黄内侍会被牵连,所以才开口提醒一下,既然内侍不信,那小人自然也就不说了,免得坏了你我之间的这份情谊。
    来,饮了这杯,其余的暂且抛诸脑后,不去想他。”
    黄皓听钟会这样说,心里反而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和更加的心惊胆战了,他嘴上说的坚定,心里可一点都不平静,蜀汉的事情,他要比眼前这个商贾知道的更清楚。
    以前的时候,没有多想,如今被这顾臻一说,真的细思极恐。
    他跟钟会对碰了一杯,而后道:“方才是我失态了,顾公子一片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觉得顾公子所言,实在是有些不符我蜀汉国情”
    钟会摆明了不会再接着谈论这件事情的态度,但禁不住黄皓拐弯抹角的询问,最后只得又说了一些他的见解,黄皓是越听越心惊,以至于筷子都掉了三次。
    羹残酒尽,该说的话,也都说完了,两人开始起身作别。
    “小人此次回还,长则半年,短则三月,就会再次前来,黄内侍若是想好了事情,下次不妨与我一起放舟东去,做个富家翁,也比在宫中困苦上一生强。”
    带着八分酒意的钟会,执手对黄皓说道。
    黄皓笑道:“如此就先谢过顾公子美意了。”
    钟会送黄皓出门,两人就此别过,看似已经喝得产不多的黄皓,在转过街角之后,立刻就变得清新起来,他东西也顾不得买了,就匆匆的往皇宫赶去。

第五零一章 乘快舟钟会离蜀,听谣言刘禅乱心
    钟会站在酒楼门口,看着逐渐远去最终消失不见的黄皓,脸上离别的伤感渐渐散去,被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所取代。
    他静静的站在这里,看着这繁华的城市,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穿梭的人,有些不舍。
    再多看两眼吧,不然这一切都会被破坏干净的
    他在这里站了好一会儿,这才离开,此时再看他的,哪里还有半分的酒意?
    他离开这里,径直来到江边,蜀锦都已经装好了船,所有的东西也都准备齐全了。
    在他回来登船没多久,船工便在船老大的呼喝下,起了锚。
    船只离开江岸,告别了码头,渐渐的驶入江心,顺着不舍昼夜的岷江水,往下而去,渐渐的远离了这个明净而又古老的城池。
    钟会褪去商贾的装扮,穿上一身青色长衫,立在船头,看着碧绿江水,吹着带着凉意的风,听着船只破开水面的响动,整个人都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他当然是要放舟东下,早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该做的事情自己已经做完,剩下的,就需要时间来发酵了,不管成与不成,他都不会再次前来。
    他想要以此次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才干,争取功名不假,但相对来说,对他而言保住性命,比这些更重要。
    他出身世家大族,身世显赫,不用如同那些苦哈哈一样的豁出命去死命的拼搏。
    江风吹动着他的衣衫,舞动着他的发丝,他回头朝着那已经看不到的城池,看了一会儿,脸上有笑意流露
    钟会乘着船一身轻松的走了,却将一大堆的麻烦留在了山明水净,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蜀中。
    最先感到烦恼的是黄皓,钟会对他所说的那些话,他极力的想要忘掉,但却做不到,这些话有毒,在他脑海里翻来覆去的挥之不去。
    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是越想越是心惊,越想越是惊骇,短短的三天时间,他就足足瘦了一圈。
    再三的思量、经过无数的反复考虑,他终于做出了将这一切告诉刘禅的决定。
    至于钟会一遍遍交代的不要对别人讲起的话,早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那姓顾的商贾对他确实不错,但却远远不能跟吃的白胖的皇帝陛下刘禅相比。
    “陛下,丞相以前确实未曾表现出什么反志,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丞相连战连捷,尽得关中之地。
    关中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自古便是龙兴之地。
    而今关中都属于丞相,而丞相所得无数钱粮不曾给陛下一分,全都用在了关中,并且还从蜀中调走了大量的人手和农具、耕牛前往关中,这是要全心全意经营关中的意思。
    关中与蜀中不同,蜀中有先帝留下的痕迹,而关中之民是重新经营起来的,只知丞相,而不知陛下。
    有了这大片的肥沃之地,又有这样多的百姓供丞相驱使,这事情,想想就令人心忧”
    皇宫之内,黄皓苍白着脸,打着寒颤小声的跟后主刘禅分说着事情。
    这些大多都是当时钟会跟他说的,还有一些是他经过了钟会的提点之后,自己悟出来的。
    刘禅本来就白的脸,现在变得更白了,他脸上的肥肉,都如同那颗心一样,在不停的颤抖。
    “这不可能,丞相乃是父皇托孤之臣,这些年朕亦是未曾亏待于他,他怎能做这样的事?
    而且蜀中大臣,大多都受过先父恩惠,即便是丞相有这样的心思,他们也不会同意。”
    刘禅沉默一阵之后,开口说道。
    黄皓哆嗦着道:“陛下,可还记得先帝如何取得益州的?刘璋与先帝同为汉室宗亲,可结果又如何?
    先帝于众人有恩是不假,可先帝已经去世多年,朝政全部落入丞相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帝的恩惠,又有多少人记得?
    我蜀汉的官员全部都是唯丞相命是从,可曾有人听到陛下之令?
    至于这些大臣,或许有人忠心于汉室,但如今丞相声威日隆,简直势不可挡,手有大军,而钱粮又不受制于朝廷,如此之下,一旦丞相有异心,哪个能够挡住?”
    刘禅再次沉默,过了一会儿,不甘心的道:“可可丞相不是这样的人!他断然不会如此行事!”
    黄皓也是沉默,他同样也希望丞相不是这样的人,但之前钟会所说的话浮现在心头,让他不得不再次开口。
    他道:“先前陛下年幼,朝政托付于丞相之手无可厚非,如今陛下年长,所有政事还是全在丞相手中,陛下行为受到限制”
    黄皓说起此事,刘禅心里更是一沉,随即想起不久之前的七宝溺器之事,怒气更是上涌,自己这皇帝,做的实在是太失败了。
    居然是被臣子牢牢管住,想要做些其它都不能,究其原因,还是自己手里没有权力啊!
    “丞相若真的一心为国,就该逐渐降权柄交还与陛下,而不是全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刘禅又惊又怒,他心中翻腾的厉害,没有经历过大事,被蜀中的大臣尽心竭力保护成温室里叶子泛黄的花朵的他,完全不敢想象,在丞相将他废除然后领兵自立的事情。
    本就没有主见的他,被这样的恐惧情绪冲击着,变得更加没有了主意。
    “你快些将董侍中、蒋长史他们请来,与朕出主意。”
    在这个时候,他已经顾不得之前董允命人收缴他夜壶的事情了。
    “陛下,万万不可!”
    黄皓连忙出声拦住,神色惊恐。
    “为何?”
    刘禅反问。
    黄皓苦笑道:“陛下,董允、蒋琬等人都是丞相一手提拔起来,对丞相是忠心耿耿,您就此事去问计他们,岂不是自己将自己送到丞相嘴边?”
    刘禅倏然一惊,这才想起这茬。
    但随即又苦下脸来。
    “如此,朕该如何做?找谁商议?朕只想安安生生的做一个皇帝,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麻烦事?”
    黄皓迟疑了一下开口道:“小人倒是有一方法”
    刘禅一喜,忙道:“快快说来与朕听。”

第五零三章 刘大耳托梦
    黄皓犹豫一下道:“只恐陛下会责怪小人。”
    刘禅发急道:“事到如今,哪里还有这许多讲究?你莫要忌讳,只管尽数道来,说与朕听。”
    得了后主这话,黄皓方道:“此计也简单。”
    他压低声音,一字一顿的道:“招丞相回蜀中,收缴兵权!”
    刘禅身子一颤,吃惊的望着黄皓道:“这怎么能行?兴复汉室乃是先父遗愿,丞相数次北伐,就数此次建功最大,有一举铲除曹魏之势,若我此事将丞相召回,必使北伐大业功败垂成。”
    他说道这里,又想起什么似的,面色变了一变道:“丞相若是被朕召回,气愤之下,定然会对朕大加训斥,朕…朕恐慌……”
    刘禅这话听得一旁的黄皓是目瞪口呆,对于自己的这个主子,他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这边丞相都快要夺取你的政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