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课本走向历史-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没有追求功名的心思,名声也该早就传扬出去了才是,怎会一直默默无闻声名不显?
    也只有长成这样,才会专心把学问做到这份程度之后,不知鼓起多大的勇气前来参加州试。
    他们几人都是经历过科考的人,自然知晓这里面到底要下多少功夫,常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这个天生有些弱势的人了。
    在追求学问的路上,恐怕是没少遭受别人白眼,吃的苦要比一般人更大。
    梅东林摆手道:“无妨无妨,你常年求学,付出诸多辛苦,今日一朝成名,一切辛苦都不曾白费,心绪激荡也是应当,老夫几人又怎会责怪?”
    一旁的东平府尹陈昭和司马子兴二人也是出言说了一些勉力的话。
    不远处刚刚从震惊中缓和了一些的李畅等人,闻言心中更是怪异。
    那里来的常年求学?他总共学的连一年时间都没有好不好?!
    但在这个时候,自然是不敢出声,说些什么。
    只是看着那身材矮小武大郎在前方与三位考官谈笑对答,有些头晕。
    “这不是卖炊饼的武大郎吗?他他不是娶了张家那侍女搬到了别处,怎么怎么”
    有清河县的学子认出了王庆的身份,一时间不知道还说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这声音虽然不算太大,但因为离前面比较近的缘故,还是落入了梅东林几人耳中,当下对王庆的评价变得更高了。
    原以为他已经够不容易,原来还有这番隐情,乃是一边卖炊饼一边读书
    当下免不了又多勉力了几句。
    随后开始念剩余的中举之人,李畅这次发挥的不错,名列第三,沈明第十。
    这样的成绩没,若是放在往常,他们恐怕在就兴奋不已,呼朋唤友的准备庆祝。
    但现在,看着那个站在最前面的矮子,却是怎样都欢喜不起来

第一七二章 没有跳好的鲤鱼
    如果天晴,不刮风的话,夜色降下的时候,总会给人带来一种别样安静,特别是夏日的晚上,更是如此。
    喧闹了一天的东平府随着夜幕的来临,也终于安宁下来。
    天上的繁星和从一家家门窗透露出来的灯火相映成趣,夜晚的街道上,有惦着灯笼行走的人。
    河边的柳树下,有人背靠着树干,面对无声流淌的河水暗暗流泪,酒馆之内有人喝了酒放声高歌,行为狂放,一番狂乱之后,没了力气,趴在桌上失声痛哭。
    之前有被惊扰到的人,原本想要上前理论一番,见到这副模样,心中反倒升起了一丝戚戚然。
    一场州试过后,总会留下众多的失意人。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忧。
    今晚没有月亮,世间依旧在上演着一幕幕的悲欢离合。
    与外面诸多失意的学子那种悲伤抑郁不得志所不同,东平府府尹陈昭府邸后面的花园里,此时被一片的灯烛照应的通明。
    花园里摆放下了七八张桌子,上面放着一些酒食,一条鲤鱼,一盘子羊肉,还有几盘子青菜瓜果,这就是今晚上东平府尹几人为新中举的学子们准备的烧尾宴,远没有传说中的那般夸张,令王庆有些失望。
    传说中黄河之上有龙门,鲤鱼跃过之后,就能化龙。
    不过其中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把尾巴烧掉,不然变得不彻底。
    三个等级不同的科举,对于众多学子来说,无疑就是三道拦在面前的龙门,跃过去,自然就是迎风化龙,翱翔九霄。
    如今的王庆他们,算是一群通过第一道龙门,头上刚刚鼓起包来的小鲤鱼,今晚上的这道烧尾宴,寓意就在这里。
    只是桌子上的这几条真正的鲤鱼就比较遗憾了,龙门没跃好,反倒跳进了锅里,被做成了菜端到了桌子上。
    举行这场宴会是传统,也有道理在其中。
    一来是对考过的考生的祝贺,二来一个州县的学子也可以在一块聚聚,借着这个机会,相互之间多认识认识,交流交流。
    今晚上这顿烧尾宴,滋味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所代表的意义。
    三位考官自然坐在主桌子上首,能够跟他们坐在一桌的,只有三位,就是这次的前三甲,分别是王庆、清河县韩公元,以及阳谷县的李畅李云飞。
    三位考官一改之前考场之时的严肃,在席间跟众学子说些勉力的话,没有什么架子,气氛倒也不错。
    众位中举之人,自然捧场,虽然说话不敢太过随意,但不失恭敬的言辞中,还是带着不少风趣。
    正话自然不会说太久的,该走的程序走了完,该说的基本上也都交代到之后,梅东林三位,就有意识的把话题往诗词章上面引。
    读书人嘛,自然是对这个比较感兴趣。
    王庆对这上面也了解不少,但毕竟没有这些常年钻研此道的人理解的深,让他偶尔做做抄公还可以,但真的论到赏析什么品评什么,还是不太内行,因此上也就不怎么开口,只是在一旁听着。
    在加上他本来就不是太爱出风头的人,今日意外的得了一个解元就已经够惹眼的了,此时也不准再有其它动作。
    同桌的韩公元以及李畅二人,看来对这方面比较擅长,说了不少关于诗歌的理解。
    特别是李畅,灵感来处,还当场作出一首出来,请三位考官品评,话说的谦卑,到诗却着实不错。
    再加上今日是个喜庆的日子,三位考官倒是也给出了不错的评价,其余人也都附和着说些好话,让李畅出了不少风头。
    李畅接着这个势头,端起酒杯敬了三位考官酒后,又端起酒杯看向王庆道:
    “武兄居住阳谷,之前从来声名不显,也不曾听说武兄学如何,去岁听得有人言,说武兄要凭不足九月之努力,来参加今年州试。
    小弟初听之时已惊为天人,原以为武兄能够通已属极为难得,不想却是到底是云飞小看了武兄。
    我兄此次州试,一鸣惊人,荣获解元,着实令人惊叹!至此小弟方知世上原来竟真有奇人!
    不足九月之功,就远超我等十年寒窗,与兄相比,我等实在有愧先贤,有愧每日所食饭食。
    我兄大才,倒不妨露上一些才华,也好令我等涨涨见识,今后也好有一个目标。”
    他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就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望向王庆这边。
    可以说,李畅所言,正是今晚在座众人想说的。
    之前还没有多少人在意王庆,但获得解元之后,王庆不想引起关注也是不行,所以关于他的事情,在这些士子中流传的很快。
    不过与之前所不同的是,不少人不再认为这是一种狂妄和痴人说梦,而是觉得人家是真有这个本事,毕竟解元的事实在这里放着。
    也有一些人觉得不公,凭什么我们十年寒窗,历经这么多的困难,你只花费了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将我等甩在身后?
    不管惊叹也好不平也罢,不论抱着那种心思,他们都想亲自来见识一下这人的才学,到底有多大本事。
    王庆经历的事情多了,再加上人又不傻,稍一思索,也就明白了李畅的意思,再看看一旁三位一脸惊讶看着自己的考官,王庆有种想要揍这家伙的冲动。
    对方这话,看起来是恭敬,实际上还是对自己不相信,先把自己捧的高高的,然后在将自己逼的不得不为之,若是自己真的没有什么才学,那乐子可就大了。
    王庆心中暗骂,娘的,就你们苦!别人什么都没干!
    你们出去郊游踏青的时候,老子在学习,你们办会写诗词互吹互擂的时候老子在学习,你们在青楼寻欢作乐找姑娘的时候老子还是在学习,这个时候倒嫌老子超过你们了?
    老子付出了这么多,凭什么就不能压你们一头?
    也不接李畅的酒,王庆站起身来,对着三位考官施礼又朝着众位学子拱手示意之后,开口道:“”

第一七三章 能说的武大
    王庆脸上带着不敢如此的笑,道:“在下有甚才学,怎敢得云飞兄此般夸奖?
    在下出身不好,自幼孤苦,少年时读过两年私塾,想要继续深造,却遭逢不幸,双亲故去,家中没甚钱财留下,又有一年幼兄弟,武大只得割舍圣贤之书,为生计奔波,赚些钱财,养家糊口。
    诸位有不少都是清河阳谷二县之人,想必有不少都曾见过,或是听说过武大,说不定还有曾吃过武大所做炊饼之人。
    武大原以为,此生就此与学问无缘,只得每日为生计奔波忙碌,不想去岁时来运转,救下一老乞丐,反被他告知一酿酒方子。
    武大因此有了一些钱财,不必每日早晚去卖炊饼,也能养家糊口,不至于冻饿。
    也是因此,原本已经忘记的读书心思,又重新升起。
    武大自知无甚资质,又经历种种艰难,知晓学问宝贵,学习机会之难得。
    因此,自决心重新学习之日起,就将所有杂事全部交与浑家及兄弟操劳。
    武大闭门不出八月有余,夙兴夜寐,每日苦读圣贤之书,未敢有半分懈怠。
    武大自知愚钝,攻读学问时日又短,怎敢口出狂言?
    州试之事,武大从未曾想能够如何如何,也不曾对人多多提起,倒不知因何在阳谷县中流传甚广?”
    他说着,笑望着李畅,李畅面色有些不自然起来,一时间不知道到该说些什么。
    坐在上手的梅东林,眉毛微微挑了挑,陈昭目光扫视了一下其余人,伸手捏着胡须缓缓的动。
    他们都是久经官场的老官吏,早活成了人精,从两人的话,李畅的反应,以及今日自放榜以来众人对着武大的态度里,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对这李畅,不免有些看的轻了。
    王庆微微停顿片刻,转身对着巩县方向施礼肃容道:“况科举乃是大事,为国选贤才,先帝有言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武大自不是什么贤才,也没甚学问,但多少也有一些想法,因此也就来了,应该也未曾违犯哪项规定。”
    见他提起先帝之言,其余人也都起身,对着巩县方向躬身行礼。
    “武大不是狂妄之人,来之时也未曾想过便能中举,不想蒙得几位大人错爱,不仅让武大中了举,还点了武大做了解元!
    武大初听之时,也是呆立,直到兄弟叫我,方才回魂。
    以武大之才,如何能与云飞兄相提并论?不过是侥幸罢了。
    得蒙几位大人错爱,已是幸事,如何敢与云飞兄比拼?
    只怕做出不堪入耳之言,反倒搅扰了诸位同窗兴致。”
    李畅应该是没有想到这走了狗屎运中了解元的武大郎居然如此能说,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一直在贬低自己,但说完之后,却让他下不来台。
    今日有众多同期学子,还有三位考官在场,若是是不反驳一番,把道理扳到自己这边来,面子上如何过得去?
    他面色有些不自然,随后笑着开口对王庆道:“武兄着实太过谦虚?今日放榜之后,谁还敢质疑你才学?
    三位大人自然法眼如炬,明察秋毫,选出解元,自然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云飞才想真心讨教一番,别无他意,武兄何必如此”
    “老夫三人阅卷自然秉公持正,不敢有丝毫偏颇。
    诸生答卷,有专人抄录糊命之后,方才交于老夫三人之手,即便有心偏袒谁,也是有心无力。
    在答卷未曾揭开,加总之前,即便是老夫,也不知诸位成绩为何。”
    李畅正在说话,却不防有人开口直接将他打断。这人正是坐在一旁的梅东林。
    梅东林秉性本就耿直,虽然知晓官场上的门门道道,却不肯怎么去做,也正是因为如此,以往经常在汴京负责会试的他,才会来到东平府这样的地方。
    他不喜那些弯弯绕,从之前众人反应与王庆二人谈话之中,虽不明白具体情况,却也知晓了这里的缘由,心中本就有些不满。
    此时又见这李畅不依不挠起来,丝毫没有读书人该有的风范,心中更是不快,直接出声将其打断。
    李畅正在说,听到是梅东林开口连忙住了嘴,朝着梅东林躬身施礼表示请罪,心里已经开始懊悔了,知道自己因为一时的意气之争,今天算是把事情办砸了。
    梅东林却不管这些,接着开口道:“在得知武柏就是解元之后,老夫三人从四科答卷中找出各自答的最好的一份,让胥吏取来武柏原答卷来看,其中三科,都是武柏所答!
    里面所言,即便是老夫都曾为之拍案叫绝!
    今日老夫观不少人似乎对武柏得解元有所不服,如今州试已过,榜也放了,也就无需再像之前那般保密,现在就将武柏考试所做,说上一二,与诸生知晓。”
    说完没有直接开口,而是把头转向一旁道:“老夫心绪有些乱了,不适再吟诵此诗,不妨就由子兴代替一二。”
    子兴点点头,吸了一口气去,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