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以为是的关东人。”马云禄的声音远远的传来,消散在风中。
  臧洪面红耳赤。
  他很想扭头就走,反正他还没有领印绶,不算正式上任。但天子的话在他心中回荡,一次次的撞击着他的尊严,直到将他的引以为傲的信念撞得支离破碎。
  思前想后,臧洪决定去见一见荀攸。
  臧洪见到荀攸时,荀攸正在河边游泳。
  看着荀攸赤着身体,仅着一条牛鼻裈,挥动手臂,在清流的河水中劈波斩浪,臧洪的信念终于分崩离析,碎了一地。
  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子身边没有一个正经人,连荀攸都变得让人不敢直视。
  看到臧洪,荀攸游回岸边,有随从赶上去,送上一件轻便的大氅。
  荀攸走到臧洪面前,一看臧洪那纠结如便秘般的脸色,便忍不住笑了。“子源初来乍到,不太适应这北疆的蛮夷之风吧?”
  “原来你还知道这是蛮夷之风?”臧洪忍不住嘲讽道。
  “以后你就明白了,和蛮夷打交道,坐而论道是不行的。要打败蛮夷,教化蛮夷,就要有一副比蛮夷更强壮的身体。”
  “你是说以力服人?”
  “是的,以力服人,以德教化。”荀攸从容说道:“你来得正好,天子就等你呢。见过你之后,他就要起程西行了。”
  “天子……等我?”
  “张辽、高顺都是天子熟悉的将领,他很放心,唯独没见过你,不知道你能否胜任雁门太守的重任,所以想亲眼见一见你。你远来辛苦,先休息一下,我尽快找机会……”
  “公达,我……我见过天子了。”
  “见过了?”荀攸再次打量了臧洪两眼,有点明白了。“不太顺利?”
  臧洪窘迫地点点头,把与天子见面的经过说了一遍。
  荀攸沉吟片刻,又道:“你怎么打算?是接受任命,还是另有打算?”
  臧洪听出了荀攸的意思。“我倒是有意,只怕天子对我不满意。”
  荀攸笑了。“的确不太满意,但还不至于罢免你,总是要给你一个机会证明自己。子源,作为故交,我有必要提醒你,雁门太守不易做,尤其是与鲜卑人野战,仅仅能守城是远远不够的。”
  臧洪再次涨红了脸,但他却无法反驳。
  他的父亲臧旻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在扬州平叛时屡立战功,到了草原上却一败涂地。
  见臧洪犹豫,荀攸劝道:“子源,我知道你不是知难而退的人,试试吧。这样的机会不多得,也让天下人看看,关东不仅出相,也能出将,只是在刑德之间更重德而已。”
  臧洪怦然心动。
  愿不愿意为将,和能不能为将,这是两个概念。
  面对关西人的不屑,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一个名将,而且是一个允文允武的名将、儒将。
  高诱那样的书生除了咬文嚼字,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
  应荀攸之请,刘协吃午饭时,再次召见了臧洪。
  新入职的散骑侍郎曹昂正好当值,站在一旁,看向臧洪的眼神有些不安。
  臧洪则从头至尾没看曹昂一眼,全当他不存在。
  “雁门最近户口增多,蛮夷是大多数,管理起来会很复杂,仅靠德行是远远不够的。”刘协一边喝着鱼汤,一边说道:“朕不给你具体的安排,你自己思量着办,以德以刑都可以,朕只看结果。公达是监军,你们可以商量。关东、关西,口舌之争大可不必,拿实际政绩说话。”
  “唯。”臧洪虽然很不喜欢天子说话的语气,却还是躬身领命。
  要想发表意见,先要有成绩。他初来乍到,没有实际成绩,说得再好听也没人理他。
  荀攸已经说得很清楚,张辽、高顺都是有战功在身的将领。比起他守东武阳的战绩,张辽、高顺与鲜卑人野战的成绩无疑更有说服力。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辱得失,更关系到关东人在朝堂上的话语权。
  虽然如此,臧洪有句话还是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臣冒昧,敢死问陛下,是否欲以《孟子》与五经并列?”
  刘协咂着鱼骨,瞅了臧洪一眼。“令尊是名将,你想必从小读过兵书?”
  “略知一二。”
  “守东武阳时,你是依照哪部兵书里的哪一句设防?”
  “这……”臧洪顿时语塞。
  “治国如用兵,不能泥古不化,纸上谈兵。”刘协将鱼骨吐了出来。“春秋重车战,战国则车骑并重,如今还有谁练习车战?春秋多邦国,战国只剩下七雄,如今天下一统,又岂能尽依五经治国?”
  “那依陛下之见,莫非当尽废五经?”
  “车战虽不行,孙子用兵的思想却还有可取之处。天下虽一统,民为邦本却是不易之理。要说有所不同,也是民所指更广。”刘协站了起来,轻轻地跺了跺脚。“子源,往前数五百年,这里还是蛮夷之国,如今却是我大汉疆土。夫子周游天下,南不过方城,西不过函谷。你又何必画地为牢,不敢逾雷池一步?当继往而开来,方不复先贤之意。”


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行
  见过了臧洪,刘协随即起程西巡。
  随驾的队伍很庞大,除了虎贲、羽林等数千精锐步骑之外,还有千余牧民和大量的牛羊,以便沿途的饮食供给自足。
  简而言之,这是一次小规模的草原行军演习。
  不同的地理环境,必须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想在草原上立足,游牧民族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全部依赖辎重,长途运输的巨大消耗会耗死一个强大的帝国。
  而刘协现在穷得丁当响,近乎无后勤。
  考虑到第一次演习,刘协还是安排了几个补给点,以备不虞。
  一是高阙塞之南,大河两道支流之间的度辽将军驻地,一是位于北地郡灵洲的护羌校尉驻地。再往西,则是位于金城的镇西大将军驻地。
  三个补给点之间相隔数百里至千里不等,对行军、游牧有一定的要求,但要求不算太高。
  相对于刘协计划中横贯万里的草原大行军而言,这只是一次探索性的演习。
  即使如此,他还是充分的准备,包括去除那些乳糖不耐受的中原人。饮食习惯可以改,先天的乳糖不耐受眼下却没有解决的办法,这样的人天生无法适应草原行军,哪怕能力再强,也只能割爱。
  这就造成了一个直接结果,行军队伍中的中原人比例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西凉人最多,其次就是并州人,就连鲜卑、匈奴降卒的比例都排在中原人前面。
  这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担忧,但刘协坚持如此。
  凉州人占主导是历史原因,他这次西巡凉州,也是出于同一个历史原因。目前他拥有的武力大多来自于董卓旧部,其次便是后来加入的马腾、韩遂。
  凉州人依然在左右着朝廷的生死存亡,这是不争的事实,毋须回避,也无法回避。
  只能直面。
  荀攸、臧洪一起为天子送行,直至曼柏,拱手告别。
  看着天子的队伍缓缓西去,消失在沙漠之中,臧洪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半晌没说话。
  荀攸收回目光,翻身上马。“走吧,有什么话,路上说。”
  雁门郡治移到平城,荀攸的治所则设在代郡郡治高柳,两人有很长一段路同行。
  臧洪拨转马头,跟上荀攸。“天子西巡,美稷就空了吧。”
  “差不多吧。”荀攸露出一丝微笑。“去卑领着匈奴人出了塞,呼厨泉随驾,匈奴人算是彻底被肢解了。再过一两代人,将与大汉封君无异。”
  “那北疆发生战事,还有匈奴骑兵可以调用吗?”
  “没有。”荀攸直截了当的答道:“所以你就任雁门后,第一任务就是清点郡内的户口,搞清楚自己能调动多少兵力,更要搞清楚哪些人可以信赖,哪些人不能轻信。刚刚归化的胡虏或许容易成军,但早就入塞定居的胡虏更有乡土意识,战斗力更强。”
  臧洪、陈容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这里没有外人,荀攸说的都是肺腑之言。臧洪能否在雁门站稳脚跟,做出成绩,对荀攸本人同样至关重要。
  “广陵也有不少才子,可以招募一些人来,助你教化。”荀攸想了想,又问道:“听说孙策身边的二张都是徐州人,你有没有想过与他们联系?”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o m……
  臧洪笑了笑。“我试试,但未必有用。孙策为人虽轻悍,却能得人心,我们之间的那点渊源恐怕左右不了他。周忠先例在前,你也是知道的。”
  荀攸点点头,不再言语,眼中却闪过一丝讥诮。
  ——
  虎泽。
  夕阳西斜,将大漠照成一片血红。
  刘协下了马,走到泽边,掬起一捧水,浇在脸上,洗去满面的尘土。
  “陛下,你也应该戴一个幕离。”吕小环凑了过来,一脸正经的建议道。
  幕离是羌胡女子所用带有轻纱的帷帽,可以用来遮挡风沙。吕小环、蔡琰等人都喜欢用。在实用之外,她们还在纱上绣上或者画上一些纹样,将幕离变成了一件装饰品。
  吕小环的幕离上有一个猛兽,应该是她画的,似龙似虎又似狗,极其抽象,看不出究竟。
  “幕离不便作战。”马云禄走了过来,按着刀环,打量着四周,充当警戒。
  女子之中,只有她不肯戴幕离,而是像男子一样,用布巾围着。
  “现在又不是作战。”吕小环辩解道。
  “行军就是作战。”马云禄看了一眼刘协的侧脸,随即又将目光转移了开去。
  “说得对。”刘协点点头,站起身来。“眼前无敌,心中却不能无敌。否则等敌人到了面前,再反应就迟了。”
  吕小环撇撇嘴,很不服气,却又不敢辩驳。
  刘协起身,沿着岸边向前走。马云禄跟了上去,不即不离。
  “你兄长可有书信来?”刘协问道。
  马超因功拜护羌校尉,统骑兵五千,驻扎在北地灵洲,是此次行程中的补给点之一。
  灵洲原本是屠各部白马铜的驻牧地,由韩遂主导收复。但韩遂在北疆一战中只收获了白马铜的首级,俘虏了千余人,功劳与其兵力不相衬。在接受了镇西大将军和金城侯的封爵后,放弃了对灵洲的控制权,怏怏而归。
  灵洲就成了护羌校尉马超的治所。
  马超的武力没问题,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但能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所有人都有抱有疑问。刘协将他安排在灵洲,本来也有就近观察的用意。
  灵洲离美稷只有一千六百里,离度辽将军营只有六百里,万一有什么事,骑兵三五日内就能赶到。
  “陛下放心,他一定会做好接驾准备的。”马云禄说得硬气,却没什么信心。
  自家人自家有数,马超是什么脾气,她清楚得很。
  “你信心不足啊。”刘协轻声笑道:“要不朕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长史?”
  马云禄眼睛一亮,拱手致谢。“多谢陛下。”
  “等了好久了吧?”刘协转头看了马云禄一眼。最近两天,马云禄总在他身边转,他就猜到她有话想说。
  马云禄含羞一笑。“陛下圣明,臣有什么心思,都瞒不过陛下。”
  刘协笑笑。西凉人大多是直肠子,像贾诩、韩遂那样的人是少数,想猜到他们要什么并不难。马云禄是个聪明人,不像马超那样凭本能做事,却不代表她擅长掩饰自己的心情。
  尤其是在他这种生理年龄十六岁,心理年龄奔四的穿越客眼中,马云禄就是一个中二少女。
  “那朕有什么心思,你能猜得到吗?”
  “天下?”马云禄眨眨眼睛。“陛下志存高远,所思所想,自然是横绝万里,与天下英雄争锋。”
  刘协一阵心酸。
  真是高处不胜寒啊,朕就不能想点人间的事吗?
  “晚上你到朕的帐里来,朕和你谈谈人生,谈谈理想。”刘协很严肃的说道。
  马云禄如梦初醒,突然脸色苍白,失去了血色。
  她低了头,嚅嚅地说道:“唯。”


第三百九十三章 贾诩论凉州
  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最终会成为天子的女人,马云禄还是希望这一天来得迟一点。
  她更喜欢像吕小环一样,成为天子身边的郎官,与男人一样学文练武。
  天子不提侍寝的事,她也就装不存在,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这样的日子会许能一直持续下去。将来有一天,她也有机会像兄长一样驰聘沙场,斩首立功。
  她甚至和吕小环讨论过封侯的事。
  但天子的一句话,打破了她所有的梦想。
  虽然天子的语气很轻松,但她却不觉得天子在开玩笑,或许她可以拒绝。
  接下来是怎么回帐的,马云禄记不清楚,她只记得天子看她的眼神有些奇怪。
  枯坐在帐中,马云禄看着铜镜里那个脸色苍白,失魂落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