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虽然号称坐拥徐州,其实势单力孤,真听他命令的人不过关张而已,而且听说关羽也离开了徐州,刘备现在只有张飞一员大将,剩下的都是陶谦旧部。
当然,他也不赞成袁绍亲自攻击袁术,袁术不配。主公还是率领主力进攻近在咫尺的曹操比较合适。拿下曹操,就可以进兵河南,直抵大汉旧都。
言下之意,进攻袁术的任务由他淳于琼代劳就行了。
众人吵成一团,有支持淳于琼的,也有支持田丰的。
但袁绍拒绝了所有人的建议,坚持要亲征淮南。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亲征淮南,不仅是为了袁术,更是为了孙策。
孙策虽然是袁术的旧部,却与袁术相处并不愉快。袁术多次食言,已经让孙策寒心。孙策过江之后,又与吴会大族多次冲突,举步难艰,现在正是争取孙策的好机会。
但是想招揽孙策,就必须先解决与孙坚的旧怨。
当初为了争豫州,他曾与为袁术效力的孙坚有过不愉快。后来孙坚战死襄阳,又导致孙策恨刘表入骨。如果不解决这些矛盾,孙策称臣的可能性极小。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他亲自出面,临江耀兵,恩威并施,逼孙策低头。
其他人谁有把握战胜孙策?
田丰、沮授目瞪口呆。
田丰随即起身,大呼道:“主公,江淮乃南北转换之地,南人操舟,北人乘马。主公虽有铁骑千群,能横渡大江,与孙策争锋乎?既不能战而胜之,威从何来?孙策与其父孙坚一般,贪残好杀,屠戮豪杰,庐江一战,陆氏半门被杀,江东士族为之扼腕。主公不杀孙策以谢江东,难道还要贬换江东士族,换取孙策称臣?恕臣直言,此举非但不能得江东,亦将失中原及河北也。”
袁绍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第四百零八章 远交近攻
袁绍虽然对田丰的当面反驳很恼火,却还是接受了田丰的部分意见。
刘备拖延着不肯称臣,难免令人生疑。再联想到袁术号称要指挥刘备、曹操、孙策作战,更让袁绍担心刘备有诈,与袁术有了交易。
毕竟刘备的身段灵活也是出了名的。如果袁术或者朝廷肯下本钱,刘备转换门庭也不是不可能。
袁绍决定,自己亲征淮南的决定不变,同时派淳于琼率一万步骑,赶往郯县,与陈登汇合,迫刘备做出决定。
如果刘备称臣,就裹胁着刘备一起进攻淮南。
如果刘备不肯称臣,就直接灭了他,由淳于琼领徐州牧,再率徐州兵进攻淮南。
审配监大军三万,镇睢阳,以备曹操。
这个命令一宣布,以淳于琼为首的汝颍人欢欣鼓舞,冀州人却冷笑不已。
不出所料,到了中原,袁绍就肆无忌惮的扶持汝颍人了。
田丰仰天长叹。“争霸天下,当远交而近攻。如今猛虎在侧,不斩草除根,先靖肘腋之患,却因怒而兴师,远征淮南,焉能不败?”
袁绍听了,非常愤怒,更听不见田丰的建议。
——
十月初,袁绍统大军五万,顺淮水而下,杀奔淮南。
严阵以待的曹操听到消息,惊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确认消息无误后,他抚额大笑。
“这路中悍鬼,不仅劫人财物,也能劫人危难。甚善!”
来报告消息郭嘉也松了一口气。“如此,我军又多数月准备时间,骑兵也有了熟悉马镫的时间,战力大增。”
曹操笑容满面,连连点头。“可惜马甲还是少了些。若能有一百甲骑,冲阵便又多了一分胜算。”
郭嘉表示同意。
甲骑最大的作用就是冲阵,一名甲骑能当两到三名轻骑。一百甲骑集结冲阵,足以撕开大部分的步卒阵势。尤其是在袁绍拥有河北强弩兵的情况下,甲骑远比普通骑兵更具杀伤力。
曹操曾向朝廷请求一百副马甲,但朝廷只给了三十副。
比起袁术,这已经是好的了。
袁术送女儿入宫,但朝廷却只给了他一个扬州牧的虚衔,没给他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这可以理解成朝廷实力有限,拿不出更多的战马和军械。也可以理解成朝廷觉得袁术不顶用,给袁术也没意义,最后都成了袁绍的战利品。
“主公,送一些战马给刘备吧。”郭嘉提议道。
“分给他?”曹操颇为不解。
天子虽然派人送来了两千匹战马,但他的战马并不富裕,只能装备千骑左右。相比之下,袁绍至少有三千骑,甚至可能更多。
郭嘉笑道:“刘备出自幽州,有用骑之能。但他久居中原,与幽州联系断绝,只怕战马缺损严重,骑兵的战力大损,不利于与袁绍接战,被迫称臣的可能性很大。若主公能送一些战马给他,补其不足,则刘备或许有所犹豫。有他在徐州牵制袁绍,主公便又多一分机会。”
曹操觉得有理,随即命人挑了两百匹战马,再加上两百刚刚淘汰下来的战马,命人送给刘备。
考虑到兖州、豫州已经被袁绍占领,这些战马的运送极其不易,曹操先送信给刘备,请他派人接应,免得这些来之不易的战马落入袁绍之手。
换句话说,如果刘备不肯来接,那也怨不得别人。
与此同时,曹操又命郭嘉安排人散布消息,只要刘备的回复一到,就透露给袁绍,挑起袁绍与刘备的冲突,让袁绍难以兼顾。
——
收到袁绍亲征淮南的消息,刘备与曹操一样又惊又喜,有过之而无不及。
很快,他又收到了淳于琼率兵赶来的消息,知道来者不善,连忙请陈登相见,试探陈登的意思。
陈登脸色不太好,忍着不快说道:“使君心意有变么?”
刘备一声长叹。“元龙,我也为难啊。若袁盟主只是想称霸山东,也就罢了。万一他将来还要再进一步,我如何向列祖列宗交待?”
陈登脸色微变,抚须不语。
刘备的担心,他也有,而且不比刘备轻。
刘备这个宗室只能唬唬人,下邳陈氏却是实打实的大汉名臣,世仕二千石的大族。
如果大汉将亡,袁氏必兴,下邳陈氏转投袁氏也没什么。改朝换代嘛,天命难违。可若是大汉还有中兴的机会,袁氏不过是和王莽一样的痴心妄想之辈,那陈氏今天的选择就可能大错特错。
当年追随王莽的家族,为世人不耻,有些到现在还没喘过气来。
事实上,就眼前的形势而言,天子远比孺子婴强,袁绍却可能不如王莽。
王莽至少还是称帝以后才暴露出其无能的,袁绍现在就有些不对劲了。放着刘备、曹操在身后不管,他居然亲率大军进攻袁术。
就算是兄弟反目,也不至于这么着急吧。
陈登沉吟良久,一声叹息。
“当初向袁绍称臣,是使君的命令,我已经遵照执行了。如今袁绍的使者已经到了,使君又有变化,想向朝廷称臣。身为汉臣,我也没有意见,当为使君忠义鼓与呼。”
刘备眼神微闪,笑得有些勉强。
陈登接着说道:“只是为人当有信义,不能反复无常。我之前作为使君的使者,与袁绍结盟,现在不能再为使君前锋,与袁绍交锋。若使君想结盟,我可以去见陈琳。若使君想迎战,还请使君自行,莫使我失信于人。”
刘备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根本不指望陈登能为他迎战淳于琼,只要陈登不反对就行。哪怕陈登有观望之心,也比现在就翻脸为好。
只要陈登不翻脸,他就还能利用徐州的人力、物力,不至于立刻成为丧家之犬。
“那元龙能否镇守广陵,以防袁术犯境?”
陈登躬身施礼。“敢不从命。”
刘备与简雍交换了一个眼神,如释重负。
将陈登支到广陵去,换回张飞,是他们现在能想出的唯一办法。
陈登父子与袁术已经翻了脸,互相勾结的可能性不大。相反,换回张飞,全力迎战淳于琼,则关系到他们要不要立刻放弃徐州,退守泰山,落草为寇。
但凡有一丝机会,他都不想走到那一步。
刚刚送走陈登,刘备又接到了朝廷的诏书和曹操的书信。
刘备正中下怀,随即命人传话陈琳。我无意与袁盟主为敌,只是想得到袁盟主的一个承诺,他可以称霸,不可以代汉。如果他能接受这个条件,我立刻称臣。如果他不肯接受,那我也只能婉拒。
在此之前,如果淳于琼踏入徐州境内一步,就视为袁盟主拒绝了我的请求,立刻开战。我将不惜一切代价,血战到底。
第四百零九章 大汉忠臣袁公路
刘备的强硬态度让陈琳非常意外。
他不敢直接回报袁绍,先找到了陈登。
陈登即将调任广陵太守,见陈琳来访,一点也不意外,反倒早有准备。
不等陈琳发问,陈登先问道:“盟主为何不攻近在肘腋的曹孟德,不攻势单力孤的刘玄德,却去进攻远在寿春的袁公路?”
陈琳无言以对,只能含混过关。
“公路虽不逊,毕竟是兄弟,不能坐由他人欺侮。盟主亲至,也是为了化干戈为玉帛。若能不战而胜,岂不大善?至于刘玄德,淳于仲简率一万步骑而来,难道还不够吗?”
陈登很不高兴。“我视孔璋为至交,孔璋却视我为小儿。淳于仲简何等人也?纵有一万步骑,亦非刘玄德对手。若非如此,你又何必来见我?兵临城下,战而胜之,缚刘玄德而归,岂不大善?”
见陈登反唇相讥,陈琳很尴尬。
但正如陈登所说,如果淳于琼真有把握战胜刘备,他也不会来找陈登了。
“刘玄德兵不过万,将不过张,何能为也?我所忧者,唯有元龙。”
“那你不用担心。”陈登说道:“我马上就要去广陵了。”
陈琳大喜。“何时起程?”
他最担心的就是陈登。陈登不出战,淳于琼击败刘备应该不难。毕竟刘备在青徐这些年,除了几次击败黄巾之外,并无显赫战绩。即使是面对袁术,他在用兵能力上也没什么优势。
淳于琼曾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比袁术君臣强多了。
“送走你以后。”陈登指指身上的衣服。
陈琳心满意足,躬身而退。
陈登坐在堂上,看着陈琳的背影,眉头紧锁。
袁绍的举措,陈琳的反应,都让他非常失望。
关东形势,胜负难料。
——
寿春。
袁术握着酒杯,坐在案后,眉飞色舞的听杨弘讲述出使的经过。听到袁绍要与他断绝兄弟关系时,他不禁拍案大笑。
“谁和他是兄弟?我自是嫡子,他本是妾生,尊卑有别,岂能混为一谈。”
阎象也很无语,上前劝谏道:“主公,话虽如此,袁本初势强,不可不防,当早做准备。”
袁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在嘴中含了片刻,咕噜一声咽了下去。
“孙伯符到哪儿了?”
“在石城。”
“很好。”袁术满意地点点头。“曹孟德可有回应?刘玄德呢?”
“曹孟德尚未有回应,刘玄德怕是来不了。”阎象忍着怨气,强颜欢笑。“听说袁本初派淳于仲简统步骑一万,前往徐州,有逼降刘玄德之意。若是刘玄德俯首,很可能会为袁本初前驱。主公,刘玄德本是反复之人,不可尽信。”
袁术一脸不屑。“这些寒门子,朝秦暮楚,有何奇怪?不过这一次,那妾生子怕是要丢脸了。刘玄德虽反复,却有几分悍勇。淳于仲简那种废物,如何能是刘玄德对手?西园八校尉?我呸!”
阎象装作没听见。
袁术又喝了一杯酒。“传令孙伯符,命他在石城待命。无我手书,不得渡江。命刘子台(刘勋)集结人马,进军芍陂,待妾生子大军过后,劫其辎重。嘿嘿,我要让那妾生子进入九江,出不了九江。”
袁术想到得意处,不禁哈哈大笑。
笑声中,有侍者匆匆进来,报告了一个坏消息。
袁术委任的庐江太守刘勋降了。
袁术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片刻之后,他勃然大怒,纵身而起。“刘子台,你这无耻小人,竟敢背叛我?我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来人,我要亲征这叛徒。”
阎象、杨弘连忙上前拦住。
袁术怒不可遏。他一心希望刘勋能够截断淮水,断袁绍的粮道,迫使袁绍不战而退。没曾想,袁绍还没到,刘勋居然投降了。
这要是传出去,他岂不成了笑话?
他咆哮着,发誓要亲自庐江,将刘勋砍为肉酱。情急之下,他忍不住声讨刘勋忘恩负义。当初为了让他出任庐江太守,还委屈了孙策,逼得孙策最后远走江东。
说到孙策,袁术突然冷静下来。“传令孙伯符,让他立刻进兵庐江,干掉刘勋。”
杨弘刚要说话,阎象使了个眼色,躬身领命。
袁术坐回案后,气喘吁吁,一连灌了几杯酒,才勉强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