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朝对宗室压制太重,宦官陷害宗室的事屡见不鲜,的确很难让宗室有忠诚可言。至于刘和本人,倒未必是不忠,他应该是被报仇的执念所累,身不由己。”
  贾诩将军报收了起来,递给一旁的蔡琰。“荀攸没有足够的步卒,无法攻克易京,需要从其他方向牵制一下袁绍。”
  刘协沉思不语。
  他理解荀攸的用意,但他不觉得现在是牵制袁绍的时候。以易京的布局来看,袁绍很难轻易取胜。再者,在幽州人表明态度之前,他也大可不必做出反应。
  袁绍能够率主力北上,不可能不做好准备。上党、太原的兵力有限,自保有余,进攻不足,就算出兵也只是骚扰而已,不会有实质性的意义。
  除非命韩遂出关。
  这是计划中的事,但现在还不行,时机尚未成熟。
  “再等等吧。”刘协说道:“袁绍攻东武阳都用了一年,攻易京只怕更慢。如果幽州人与之决裂,他能不能有攻克易京都是个问题。趁此机会,迫降乌桓和东部鲜卑,剪其羽翼,才是正理。”


第四百六十五章 最强吕布
  刘协对袁绍、公孙瓒的胜负不敢感兴趣——反正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人——倒是对易京兴趣颇浓。
  他让贾诩将此作为一个战例,让学员们进行探讨,看看他们面对这样的堡垒将如何取舍。将来大军东出,他们将是基层将领的骨干力量,攻城是必须掌握的战术。
  当然,借此机会,也将公孙瓒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他们残暴不可取。像这种滥杀无辜的人,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
  好杀者,人必杀之。
  演习结束,贾诩赶回去做课后总结辅导,也带走了易京的示意图。
  吕布率部上阵,开始做演习前的准备。
  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研究长途奔袭的相关问题。在花了不少功夫,反复阅读李广、卫青、霍去病的传记后,他得出一个结论。
  想和胡虏在草原上争锋,就要先将自己变成胡虏,而且是更强的胡虏。
  具体而言,就是要适应草原的生活方式,将物质要求降到最低,以减少对辎重的依赖。与此同时,还要有草原上生存的技能,包括识别地形,打猎取食,以增加在草原上的存活机会。
  李广为什么不能建功?是因为他适应不了草原上的环境。在塞内作战还行,出塞作战就很难取得战果,甚至经常迷路。
  卫青取得了不少的战果,但他有一个特点,目标固定。一旦没有既定目标,就很难得有效的战果。而且他同样依赖后勤补给,难以持久。
  霍去病的战绩最好,对后勤的依赖也小,但他是以精锐力量的大量伤亡作为代价的,同样不可持久。
  吕布的方法是以精锐骑兵出击,循着胡虏经常出没的路线,一路扫荡过去。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绕过去,下次再来。
  这个战法看似荒唐,但仔细分析,却有一点道理。
  草原上能够养活一定规模部落的牧场是有限的,沿着特定的路线杀过去,总会有收获,以战养战,就足以养活自己。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来一趟,让对方不得安生,时间越久,对方除了躲得远远的,没有更好的办法可想。
  刘协将这种战法总结为一句话: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喜欢入塞抢劫,我就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出塞抢劫,让他们自顾不暇,难以自保。
  以中原拥有的技术条件、训练水平,只要肯吃苦,肯用心,同等兵力下,汉军可以击败任何一支游牧民族的力量。
  之前两次对鲜卑人的作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汉军出塞作战之所以胜少败多,并不是汉军打不过鲜卑人,而是汉军无法适应草原,败于后勤不足,或者干脆迷路。
  如果汉军真能像吕布说的那样适应草原,比胡虏更像胡虏,胜负不言自明。
  刘协与吕布约定,你挑选愿意吃苦的人,加强训练,我尽可能的想办法为你提供优良的装备,让你能够以更少的兵力拥有更强的战斗力。
  吕布一口答应,希望能在秋冬之际进行一次尝试。
  他精心挑选了一百多骑,有一些是他之前的旧部,有一些是新招募的亡命之徒,其中不乏草原上的马贼。他们之中有人和吕布是旧相识,听说吕布要重操旧业,做有朝廷支持的大马贼,到草原上去抢胡人,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来了。
  这些人的挑选标准很高,至少要能开一石弓,六石弩,百步以内十发七中以上,精通刀、矛武等武器,步骑皆能。不仅如此,还要能忍饥挨饿,必要的时候可以不吃不喝,长途奔袭。
  至于在草原上辨别方向,追踪对手,更是必备技能。
  吕布下了不少功夫,信心满满,要一战成名,成为天子手中最锋利的长剑。
  为了表示自己不是吹牛,今天特意安排部下演习,对手是张绣率领的羽林骑。
  羽林骑有千余骑,张绣表示不能太欺负人,只派出三百骑围追堵截,并由他的亲卫将张威指挥,而不是亲自出马。
  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大意了,这些马贼的强悍超出了他的想象,而且滑得像条鱼,队形忽分忽散,往来如飞,难以捉摸。骑士们在马背上左右驰射,几乎每发必中,而且骑术好得不像话,一个个像是和战马连成一体似的,做出各种眼花缭乱的动作,甚至在换马的时候都不减速,直接从一匹战马上跳到另一匹战马上。
  他们已经不是在演习,而是在表演。
  羽林骑不幸成了背景板,张绣的脸都气白了,恶狠狠的咬牙,发誓回营之后收拾这些不成器的东西。
  演习以张威被包围,奋起孤勇,连挑三名骑士,最后与吕布大战数合被擒告终,总算为张绣挽回了一点颜面。
  刘协也发现,吕布的个人武艺有了明显的提升。如今郭汜不死,再与吕布单挑,估计不会再有机会生还。
  与演义中的吕布不同,现实中的吕布最擅长的武艺不是持矛突击——虽然这一点也不弱——而是骑射,他是真正的神射手,开得三石硬弓,百步穿杨。
  说得直白些,他有很强的游牧民族作战风格,以骑射为主。如今补了持矛突击上的些许不足,点满了所有的技能,当之无愧的最强。
  能在各方面和他一较高下的只有赵云,其他人要么是射艺略逊一筹,要么是矛法稍差一些。
  以一敌三,轻松获胜,吕布意犹未尽,请求与散骑较量一回,以展示真正的实力。
  刘协否决了。
  现在的训练成果已经达到了他的要求,没有必要再试。散骑的任务不是到草原上抢劫,培养目标不同,标准也不同,没有比试的价值。
  真要比,让这些骑士冲击甲骑试试,看看谁更刚。
  “温侯,你做准备一下,进行一次远征,以狼居胥山为终点,看看你能有什么样的收获。”
  “唯!”吕布兴奋地答应了,随即又提了一个要求。“陛下,臣能带上女儿小环吗?”
  “带她作啥?”刘协不解。
  “再过两年,小环就要成年了,臣希望她能在成年之前立点军功。女营训练虽然刻苦,可是没有实战的机会,立功很难啊。”
  刘协一口否决。
  你这护犊子也护得太明显了,这些人挑选出来是为了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不是捧你女儿上位的。
  接连被天子否决了两次,吕布有些讪讪。


第四百六十六章 近朱者赤
  演习结束,吕布安排部下休整,并做好出征的准备。
  狼居胥山在漠北,是霍去病征伐匈奴,立石纪功之地。天子选择此地为第一次远征的地点,寓意明显,吕布同样不敢掉以轻心。
  此战若能成功,他不仅可以立功,而且能开创一种新的战法,结合了李广、卫霍优点的新战法,青史留名。
  再三嘱咐部下好好准备后,吕布返回大营,派人请魏夫人回营一趟。
  得知吕布将远征,魏夫人也很高兴,难得的鼓励了吕布一番。
  吕布有些遗憾。“可惜小环不能随行。”
  魏夫人一听,脸上的笑容顿时散去。“糊涂,小环岂能随行。”
  “为何不能?”吕布大惑不解。“这是多好的立功机会?这要是打赢了……”
  “要是打输了呢?”魏夫人没好气的打断了吕布。“这是第一次尝试,困难远比你想象的要大。你们现在有把握的只是对阵,可是到了草原上,最大的困难不是临阵击败对手,而是找到对手。如果找不到对手,你们为了生存下去,会……”
  魏夫人顿了顿,狠狠地瞪了吕布一眼。“小环怎么能参与这样的战事?再怎么说,她也个女子,将来还要嫁人的。一个女子,跟着一群马贼在草原上求生,传出去好听么?”
  吕布张了张嘴,没敢再接话。
  对马贼的生活,他并不陌生,清楚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你啊,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魏夫人伸出手指,狠狠地戳了一下吕布的额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岂能掉以轻心?你要是不当回事,干脆就不要去了。反正你有爵位,抓时时间生个儿子……”
  吕布连忙打断了魏夫人,正色说道:“天子信任我,付我以重任,我岂能辜负天子?”
  魏夫人白了吕布一眼,忍着笑,又用手指戳戳吕布的心窝。“那你就把读过的书记在心里,别只挂在嘴上。孙子兵法第一句,是全书之眼,岂能当儿戏。”
  吕布不免奇怪。“夫人,我也正奇怪呢,你怎么读上兵法了?莫不是你也想做女将军?”
  “我做什么女将军,一把年纪了,拉不得弓,提不得刀的。是荀贵人闲来无事,读些兵法,我跟着听了几句,觉得有些道理。啧啧,不愧是世家子,就是会读书,一通百通。”
  吕布大感好奇,让魏夫人给他讲讲。
  他最近下了不少功夫读书,自觉受益匪浅。可是后来听贾诩一讲,才知道自己的读书真的只是读读而已,根本没领悟到其中的精髓。如今听魏夫人说起荀贵人会读书,自然想偷学两招。
  魏夫人便将自己陪荀贵人时听到的一些事说给吕布听,比如这《孙子兵法》的第一句,很多人都会当作泛泛之谈,略过了。魏夫人当时也是如此,后来听荀贵人一说,才知道这第一句是提纲絜领之言,全书之眼。如果没有领悟这一句,后面的书都是白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括。
  赵括能将兵法倒背如流,实际指挥能力也很出色——毕竟能指挥数十万赵军与白起对阵四十六日,可见赵括绝非庸手——但他缺乏对战争的敬畏之心,有轻敌之举,这才导致他中了白起的圈套,以致惨败。
  如果赵括之前能意识到这一战的意义,不是草率的进攻,而是更谨慎一些,这场秦赵之战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模样。
  说完了赵括,魏夫人又自由发挥了起来。“你说,天子此刻若是率并凉大军东进,能击败袁绍否?”
  吕布仔细想了想。“应该有五六成的机会吧。”
  “你只看到了五六成的成功机会,天子看到的却是那四五成失败的可能。一旦败了,并凉刚刚恢复的生气就可能毁于一旦。所以天子不急于出兵,而是耐心地等,等这五六成的机会变成七八成,再变成八九成,最后变成万无一失。”
  吕布哑然失笑。“既是作战,必有风险,哪有万无一失的?”
  “所以你是你,天子是天子。你虽然号称飞将,却被李傕、郭汜打败,不得不逃往关东,东奔西走数年,又狼狈而归。天子虽然一举击破李傕、郭汜,取得华阴大捷,却不急于东进,而是游走并凉,积聚力量,等待一战而胜的机会。”
  吕布被魏夫人揭破往事,恼羞成怒,转过身,不和魏夫人说话了。
  魏夫人走到吕布身后,抱着他的腰,脸贴着他的背。“行了,行了,我只是希望你小心些,不要太大意。这次远征,说得小些,是你一个人的前程。说得大些,是大汉重振雄心的尝试。天子将这个机会给了你,你就要紧紧的抓住。”
  “嗯。”吕布握着魏夫人的手,轻轻点了点头。
  ——
  夜色深沉,一灯独明。
  刘协站在大帐地图前,一动不动。
  虽然经过非常用心的搜集、整理,但漠北的地图还是大片的空白,就连标注的那几座山、几条河,也不能保证精确度,只能说是大略。
  吕布出征能否顺利,刘协心里其实没有底。而吕布表现出来的盲目乐观,让他更不敢寄予太高的希望。因为条件限制,现在能验证的项目有限,更多的问题需要在行军过程中发现,予以调整。
  几乎可以确定,这一次远征狼居胥山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能详加记载,就是珍贵的资料。但吕布能否注意到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