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有些尴尬,心道你与我同龄,就算是天子,以这种语气和我说话,也未免不妥吧。
  但他没敢多说什么。
  刘协起身,来回踱了几步,放松坐得僵硬的身体,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听说你要成亲了?”
  诸葛亮的脸一下子红了,窘迫地点点头,随即又道:“其实黄君送亲只是名义,来观瞻陛下玉容才是真正的目的。”
  刘协瞅了诸葛亮一眼,哈哈一笑,为周忠叫了一声好。
  不得不说,周忠这次去荆州立了大功,不仅说动了刘表,还让荆州豪强了解了朝廷的政策,消除了误解,这才有黄承彦送女成亲这样的事。
  “这位黄君是真名士,我喜欢。等他到了,你带他来见我。”
  “唯。”诸葛亮心中欢喜,连忙答应。
  天子这么给面子,他求之不得。以他对黄承彦的了解,他相信黄承彦会和天子谈得来,说不定能因此入仕,因此拥有属于他的用武之地。
  “听说有个襄阳还有个庞统庞士元,你可熟悉?”
  “臣与他是好友,自然熟悉。”诸葛亮笑道:“而且他也在赶来行在的路上。”
  “是么?”刘协又惊又喜。
  不经意之间,卧龙、凤雏就齐全了。
  “陛下听何人说起庞统?”诸葛亮很是好奇。天子对庞统的兴趣这么高,让他大感意外。据他所知,庞统的名声并不大,周忠在荆州时就没关注过庞统。
  刘协目光一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你交好的,应该差不到哪儿去。”
  诸葛亮将信将疑。
  他有一种感觉,天子在掩饰什么。


第六百二十二章 兵不厌诈
  黄承彦、庞统的到来让刘协感受到了朝廷不断增强的号召力,也让他坚定了尽快赶往关中的决心。
  虽然他很想让杨修的政绩让更多人看到。
  汉阳的经济实力还不够雄厚,支撑不起纷至沓来的游士,频繁的接待也会消耗杨修的精力,甚至可能干扰他的施政思路。
  刘协让诸葛亮去请杨修。
  杨修很快就来了。
  刘协与他长谈了一番,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做好长期扎根汉阳的心理准备,尽可能做到最好。什么时候你觉得汉阳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再将你调往他任。
  杨修有些意外,但他爽快的答应了,没有多说一个字。
  他心里清楚,天子对他期待甚高,绝不会辜负他。
  这一点,旁观的诸葛亮也看得很清楚,不由得心生羡慕。
  这样的君臣关系,简直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典范。
  与杨修长谈后,刘协随即宣布起程,赶往关中。
  诏书抢先一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关中,送往镇西大将军行营。
  ——
  正如贾诩所料,韩遂收到诏书之后,陷入了无穷的纠结之中。
  他很想将这个机会留给儿子韩银,但他又担心韩银控制不住部下,闹出滥杀无辜的事来,弄巧成拙,反而落下污点,甚至影响他本人的名声。
  反复思考之后,他请来了黄猗。
  黄猗曾担任温侯吕布的长史,随狼骑出征,一战封侯。吕布对他非常满意,几次请示天子将他调回狼骑,却被天子拒绝了。
  天子将他安排到了镇西大将军营中,与姜冏一道,指挥十名军谋,参韩遂军事。
  相比于同是西凉人的姜冏,韩遂更愿意和黄猗商量事务。
  毕竟是世家子弟,黄猗熟悉礼仪,有着姜冏没有的谦逊,说话也相对委婉些,更容易入耳。
  时间不长,黄猗就来到韩遂面前,躬身施礼。“大将军有何吩咐?”
  “子美,东出的计划做得怎么样了?”韩遂笑容满面,比看到儿子韩银还亲切。
  “计划已经完成了,只待河东和南阳的粮食起运,就可以出发。”黄猗走到地图前,将做好的计划讲解了一遍。
  大军已经整训完毕,就等秋收结束,各地的粮食入仓。
  关中的户口还不多,天子又将至,必须留下足够的存粮,韩遂东征只能寄希望于河东与南阳的粮食。考虑到河东还要供应太原、上党以及幽燕都护府,韩遂能否按照计划出发,更多的取决于南阳。
  好在张济、丁冲也清楚这些粮食的重要性,张济亲率大军,赶往邓县,与刘表对峙,防止刘表抢收或者搞破坏。
  但韩遂本质上并不信任张济。
  听完黄猗的报告,韩遂夸了几句,随即又问道:“南阳的粮食能及时送到吗?”
  “应该能。”黄猗笑着说道:“大将军也许知道,丁军师与曹兖州不仅是少年好友,还是亲戚。”
  “我知道。”韩遂哈哈一笑道:“我还知道丁幼阳出任骠骑将军军师后,曹兖州都不敢纳妾了,生怕丁夫人生气。”
  “哈哈哈……”两人相视大笑,大帐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说了几句闲话,韩遂拿出诏书,让黄猗过目。
  黄猗看完,便明白了韩遂的意思。
  他略作思索。“若是大将军信得过,我陪少将军走一遭?”
  韩遂正中下怀,轻拍黄猗的手臂。“有子美相辅,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若能成功,我必有重谢。”
  黄猗谦虚了几句,算是应了。
  对他来说,这同样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亚于随狼骑出征。
  韩遂随即手书一封,命韩遂挑选一千精骑,一人双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睢阳,增援曹操。其余人马原地不动,等着他来接收。
  黄猗带着韩遂的手书,赶到蓝田,与韩银会合。
  对韩遂的安排,韩银没有推三阻四的勇气,立刻照办,挑选了一千精锐骑兵,赶往睢阳。
  骑兵的数量虽然不多,但黄猗却将声势搞得很大。他一面要求所有的骑士严守军纪,不要肆意妄为,一面又大肆宣扬,号称精骑一万,奉天子诏书,驰援彭城。
  一时间,风云变色。
  最先上当的是驻守陕县的左将军杨奉。
  得知韩银、黄猗是奉诏驰援彭城,虽然心里不爽,却不敢怠慢,命人准备酒食及粮草。这是他的任务,大军过境,他有责任提供大军所需粮草。
  当然,他也耍了个小心眼,只准备了五千骑的粮草。万一韩银问起来,他也可以说秋收还没有开始,存粮有限,时间也仓促,来不及准备。要不你等两天,让我去河东借一些?
  当他看到韩银只一千骑兵,两千战马的时候,他才知道上当了。
  但他只能在心里骂,脸上还得笑嘻嘻的。
  韩银饱餐一顿,带上充足的辎重,向洛阳急行。
  第二个上当的是河南尹夏侯惇。
  虽然他收到的命令是驰援彭城,但他清楚,这支骑兵对曹操的意义更大,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准备了粮食、酒肉。
  粮食足够一万骑兵,但酒食有限,几乎抽空了储备,也只能供应几百人。
  但韩银、黄猗实则只有一千人,夏侯惇准备的酒食虽然不足,但稍微平均一下,还是让将士们祭了五脏庙。有酒有肉,骑士们心情舒畅,连续行军的疲惫也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就这样,韩银、黄猗一路骗吃骗喝,不仅军纪维持得不错,士气也越来越高涨。
  黄猗还三令五申,将士平等,任何人不准多吃多占。
  遵守命令的,将来记功时会有补偿。不遵守命令的,严惩不怠。
  他的命令得到了普通将士的拥护,他开始成为这支骑兵的灵魂,拥有了不弱于韩银的话语权。
  十二天后,他们赶到了睢阳,行程一千八百里。
  正与曹仁缠斗的张郃、高览收到斥候的消息,大惊失色。他们甚至来不及派游骑打探清楚虚实,第一时间下令撤退,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面对曹仁,他们已经没什么优势可言。面对更加强悍的西凉骑兵,他们根本没有一战的勇气。
  曹仁趁势反击,小胜一场。
  张郃、高览撤回大营,向审配报告了最新收到的消息,审配也惊讶于西凉兵来得如此之快,兵力又是如此之多,生怕在野战中受挫,立刻后撤到有利地形,筑营坚守。
  至此,曹操的坚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睢阳已成虎口之食。


第六百二十三章 以静制动
  曹操亲自出营迎接。
  看到韩银、黄猗身后的一千精骑时,他先是愕然,随即又放声大笑。
  “不愧是贾文和的弟子。”曹操拉着黄猗的手臂。“袁公路是个混蛋,却有个好女儿、好女婿,着实令人羡慕。”
  黄猗不好回答,只好装没听见。
  曹操和袁术是同龄人,但一直互相看不顺眼。曹操可以当着他的面调侃袁术,他却不能附和。
  黄猗转身,将韩银介绍给曹操。
  曹操上下打量了韩银两眼。“十年前,我曾与令尊在洛阳相见,甚是愉快。想不到十年后,他会来助我攻取睢阳。”
  韩银有些窘迫,不知如何应对。
  曹操的年龄在他们父子之间,但曹操一见面就抬出了他与韩遂的旧交,他就不得不以子弟礼相见。但曹操不仅只比他大十岁左右,形容也实在称不上伟岸,再加上阉竖之后的名声,让他很不情愿。
  黄猗心里明白,随即说道:“韩将军虽有心,只怕这一千精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壮壮声势。”
  曹操顺势说道:“无妨,骠骑将军已经派大军进入汝南,很快就能带着粮食赶来增援。届时有五六万人,睢阳必下。你们是准备在睢阳休整一段时间,还是继续向彭城进发?”
  黄猗和韩银交换了一个眼神。“还是休整一段时间吧。连续行军十几天,人困马乏,不宜立刻交战,还是引而不发最好。”
  曹操表示赞同。
  黄猗、韩银千里驰援,作用在于出其不意。只要消息传到彭城,让袁绍心中不安,让刘备安心坚守,目的就达到了。真让他们与袁绍交战,反而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曹操随即安排他们入营。
  为了继续虚张声势,曹操特意建了一个足够万骑驻扎的大营,在里面插满战旗,远远看去,难辨真假。与此同时,他命人四处散播消息,说朝廷援兵的前锋已经到达,大军也正在赶来的途中,要求梁国各县抓紧时间秋收,并将秋粮送到大营。
  否则就派这一万西凉精骑去催粮。
  在曹操的刻意传播下,睢阳周边各县闻风而动,声势越造越大的同时,形势也跟着越来越紧张。
  梁国虽然没有经历过西凉兵的蹂躏,却与陈留接壤,听说过不少西凉兵的恶行。听说一万西凉骑兵入境,随时会来催粮,不少人都被吓坏了。
  有人开始逃亡,向东逃。
  谣言也跟着这些人的脚步不断向东,迅速传到了审配的耳中。
  审配很焦虑。
  睢阳危急,他不能不救。可是让他面对一万西凉精骑,他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和勇气,哪怕他有引以为豪的河北强弩兵。
  因为他没有麹义那样擅长以步破骑的猛将。
  他麾下的将领不少,但没有人敢直面一万西凉骑兵,张郃、高览也不例外。
  当年董卓以西凉骑兵奔袭河内太守王匡,一战而全歼王匡部,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今他们没有麹义助阵,西凉骑兵却有曹操率领的步卒配合,形势对他们非常不利。
  审配反复考虑,最后决定向袁绍求援。
  ——
  袁绍强按怒火,将审配的军报摆在案上,命人拿给田丰。
  “元皓,天子的援军来了,奈何?”
  田丰接过军报,仔细阅读了一遍,又闭目沉思了良久,才轻声说道:“等。”
  “等?”袁绍诧异地看着田丰。“怎么等?等到天子亲率大军赶到,切断我的退路吗?”
  田丰睁开眼睛,摇摇头。“主公,兵不厌诈,臣以为这一万精骑只是疑兵,为的就是虚张声势,迫使主公撤退。”
  “何以见得?”
  “一万骑兵,至少有一万两千匹战马。以他们如此快速行军而论,也许更多。”田丰眼皮一抬。“一万骑兵,一万两千匹战马,每天要吃多少粮食?”
  袁绍心里咯噔一下,随即有些讪讪。
  即使是考虑到这个季节有野草可食,一匹战马也相当于两个士卒的消耗,这一万精骑就相当于三万五千步卒,甚至更多。
  曹操突然增加了三万五千人的消耗,等于翻了一倍,怎么可能还这么安稳?他要么到处搜刮粮食,要么速战速决,绝不可能长期对峙。
  换句话说,如果几天内没有接到曹操攻击审配的消息,那这一万精骑就是假的。
  “就算这一万精骑是真的,那也不是坏事。”田丰接着说道:“这么多消耗,梁国根本供应不了,曹操必然要向其他郡国征粮。若以千骑为一队,那就是十队。若以百骑为一队,那就是百队。这么多骑兵征粮,难免会闹出一些事来。主公等上几日,形势自然会有变化。”
  袁绍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他已经想象到了西凉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