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作以前,还有三府并辟之类的超擢机会。以现在的形势,没人敢这么明目张胆,即使是杨彪、周忠也要三思而后行。
袁夫人出面,依然要按规矩来,便是明证。
虽然心有不甘,反复权衡之后,荀谌等人也只能接受现实,嘱咐袁谭勤习文武,准备接受考试,争取能做一个等级高一点的郎官。
最好能成为散骑侍郎。
计议已定,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向袁绍通报免职的诏书。
按规矩,袁绍接诏之后,要上缴印绶,并且谢恩。他们可以以袁绍病重为由拖一两天,却不能拖得太久。否则惹怒了天子,后果更严重。
这个任务落在了逢纪的身上。
荀谌早就因为韩馥的事和袁绍翻了脸,郭图也因为支持袁谭软禁袁绍,失去了袁绍的信任。如今还能让袁绍听得下去的,只有逢纪和袁夫人。
袁夫人嘴太毒,他们怕直接将袁绍气死了。
原本他们希望袁绍早点死,免得连累人。现在则不同,袁谭入仕在即,如果袁绍死了,袁谭就要回去守丧,入仕的事又要无限期拖延。
所以袁绍现在不能死。
逢纪也很无奈,硬着头皮来见袁绍。
出乎他们的意料,袁绍的反应很平静。听完诏书,他拿出了一直压在枕头下面的印绶,交给逢纪。
“元图,年过五十不为夭。我虽有一气尚存,心却已如死灰。伯求死于董卓之狱,子远废于公路之手,当初追随我的南阳俊杰凋零将尽,只剩你一人。你不必再追随我了,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南阳逢氏考虑。”
逢纪一时动容,不禁落了泪。
当初他们聚于袁绍麾下,人才济济,意气风发。谁想到十年之后,竟会落到这般田地,令人唏嘘。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主公当振奋精神,努力加餐,早日康复。”
袁绍轻笑了一声,眼睛看向远处,出奇的平静。
“听说天子征四方兵,将大阅于平乐观?”
“确有此事。”
“你说,景升会来吗?”
逢纪一时愣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是经历过中平年间那些事的人,自然知道天子选择在平乐观阅兵的用意。在当年的故旧之中,也只有刘表会让袁绍如此牵挂。
但刘表的能力、威望远不如袁绍,在袁绍都一败涂地,灰头土脸的情锐下,刘表又能如何?
退一步说,刘表来与不来,又与袁绍有何干系?
他不会指望刘表率部来救他吧?
“主公,张济、丁冲在南阳,景升来与不来,都没什么区别。”
“我知道。”袁绍咳嗽了两声。“我只是想看看他如何向天子称臣。”
第八百一十三章 同病相怜
刘表没有来。
他病了。头晕目眩,很严重,不能见人,需要休养。
带着两千步卒赶到洛阳来参加校阅的是他的长子刘琦和章陵太守蒯越。
蒯越和袁绍曾是同僚,都在何进的大将军府任职。蒯越曾劝何进先下手为强,杀掉阉党。何进不听,蒯越觉得他不能成事,就主动请求外放。
袁绍也一心希望何进铲除阉党,对蒯越的态度很欣赏,从中运作,安排蒯越做了汝阳令。
汝阳是袁氏故里。做了汝阳令,就算是袁氏父母官,等闲人没有这样的机会。
后来刘表外放为荆州刺史,蒯越也辞官返乡,与兄长蒯良、蔡瑁等人协助刘表控制荆州。在此过程中,蒯越出力最多,被刘表任命为章陵太守。
章陵是从南阳郡割出去的几个县组成,户口不多,但位置极其重要。刘表将蒯越安排在这里,既是对蒯越的酬谢,也是对蒯越能力的信任。
到了洛阳后,蒯越第一时间来见袁绍。
看到袁绍的第一眼,蒯越就吓了一跳。
眼前的袁绍白发苍苍,眼窝深陷,面带灰色,瘦得皮包骨头,被厚厚的锦被裹着,一动不动。
这哪怕里还是他印象中那个意气风发的世家子。
“本初兄?本初兄?”
在蒯越的呼唤声中,袁绍的眼皮颤了颤,随即慢慢睁开了眼睛,茫然地看着蒯越,神情疑惑。
“你是……”
“我是襄阳蒯越啊。”蒯越在床边坐下,拉起袁绍的手,心里又是一惊。
袁绍的手不仅瘦,而且凉,还有些湿,就像是要蜕皮的蛇。
“蒯异度啊。”袁绍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转头持向别处,没找到刘表,这才反应过来,眼中的亮光迅速黯淡了。“景升没有来?”
“他病了。”蒯越有些尴尬地说道。“不宜远行。”
袁绍的嘴角扯了扯。
病了?怕是心病吧。刘表虽然没像他那么张扬,僭越的事做得也不少。加上张济、丁冲在南阳,他一旦离开襄阳,只怕就回不去了。
“可惜,此生怕是无缘再见了。”袁绍一声叹息。“也罢,我在黄泉路上等他,再共论天下事。”
蒯越欲言又止。
袁绍都这般模样了,连求死的勇气都没有,还不肯放下那点可怜的自尊心。黄泉路上共论什么天下事,要论也是论地下的事。
蒯越兴趣缺缺,和袁绍说了几句客套话,便告辞而出。
袁绍虽然意犹未尽,但体力不支,也只能作罢。
出了门,正与刘琦说话的袁谭迎了上来,拱手施礼,悄悄地看了一眼屋里。
“显思,令尊怎么病得如此之重?”蒯越疑惑地问道。
他大概知道袁绍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却想不通袁绍为什么会病成这样,而且病成这样之后还不肯死,非要活受罪。
死就那么难吗?
依他的看法,袁绍就不该到洛阳来,早在被袁术俘虏的时候就该舍生取义。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袁绍居然会被袁术俘虏了。
袁谭无奈,敷衍了几句。
他们父子兄弟之间的事太复杂,不足为外人道。
“蒯君,荆州户口殷实,怎么只来了二千人?”
蒯越听了,心里很不舒服。“荆州虽然户口殷实,也不能和冀州相提并论。再者战事未休,大军驻守各地,能抽调得出的也就这么多。”
袁谭闹了个大红脸,只好拱手说道:“蒯君有所不知,天子召四方兵于平乐观校阅,然后就要开赴冀州。二千兵怕是难当一面,只能随天子左右了。不过这样也好,我或许有机会随时向蒯君请益。”
蒯越愣了一下。“你也在天子左右?”
“蒙天子不弃,我将以孝廉为郎,正准备考试。”
蒯越听了,和刘琦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一点,刘琦要比袁谭好很多。刘表从来没有与朝廷决裂,他担任荆州牧也有好几年了,按制度,刘琦可以荫质入仕为郎。
至于能为什么样的郎官,那就不好说了。
刘琦本人少年心性,还想做出一番事业,所以这次主动请缨,来洛阳参加校阅。
可是在蒯越看来,刘琦虽然算不上蠢,却也谈不是聪明,安安稳稳做个郎官,积累资历,将来外放做个县令长也就不错了,没心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倒是他自己,很想借这次征讨冀州的机会一显身手,证明自己的实力。
之前的两个故主——何进和刘表——都不是英雄,没能给他多少施展的空间。天子虽年少,却能力挽狂澜,将来必是一代英主。能在这样的明君麾下效力,对他来说诱惑力极大。
可是听袁谭这么一说,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想多了。
天子麾下兵多将广,他这二千人根本没什么独当一面的机会,只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要想出人投地,必须另外想点办法。
几乎没有犹豫,蒯越就想到了诸葛亮、庞统。
没等他想好怎么找诸葛亮、庞统,就被袁谭泼了一盆冷水。
袁夫人出面求情,也只是为袁谭争取到了为郎的机会。诸葛亮、庞统又能如何?再说了,袁夫人反正是妇道人家,不求入仕,为了袁谭舍得下老脸,诸葛亮、庞统会为他影响自己的前程吗?
蒯越很失落,忽然有点明白了袁绍的感受。
这是一种无法言表的无力感。
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他们的时代。
——
虽然觉得没什么用,蒯越还是托人给庞统、诸葛亮传话,希望能见一面。
蒯越是襄阳士人前辈,其从子蒯祺是诸葛亮的姊夫,诸葛亮、庞统无法拒绝,只能答应见面。可是他们也清楚蒯越想说些什么,两人一商量,先通报了天子。
能答应蒯越什么,最终取决于天子的态度。
刘协听完汇报,神情平静。
他知道刘表心有疑虑,派刘琦、蒯越来就是试试路,但他不觉得刘表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资格。
就你那怂样,还敢造反不成?
张济、丁冲会很乐意挥师南下,攻取襄阳。
“刘表快六十了吧?”刘协叹了一口气,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既然如此,就别那么辛苦了,让他来洛阳养病吧。有袁绍作伴,老朋友聊聊天,叙叙旧,也不错。”
诸葛亮、庞统心领神会。
天子的意思很清楚。他可以不杀刘表,但刘表也别想割据荆州,与朝廷讨价还价。到洛阳来和袁绍作伴,是他唯一的出路。
“陛下,蒯越可用。”庞统说道。
刘协想了想。“你觉得他能胜任魏郡太守吗?”
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始善终
“魏郡太守?”
庞统话音未落,蒯越就惊呼出声。
这个结果远超他的期望。
庞统郑重地点点头。
听到天子说那句话的时候,他也很意外。出于同乡的情谊,他鼓起勇气进言,却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蒯越虽然不是刘表,却是刘表的心腹,真要追究起来,至少也是个从犯。如今刘表不肯就范,里面说不定就有蒯越的影响。
但他很快就明白了天子的用意。
蒯越既然率部前来参加校阅,说明有为朝廷效力的意思。对这种人,天子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当然,这个魏郡太守也不是蒯越想做就能做的,他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来。
首先,他要配合朝廷,想刘表弄到洛阳来,和袁绍做伴。
其次,他要以魏郡太守的身份参与对邺城的围攻,并立下战功。
作为袁绍曾经的伙伴,参与对袁绍旧部的进攻,这个影响就值一个魏郡太守。
最后,蒯越本来就是章陵太守。只要他接受了这个挑战,章陵就可以撤销,重归南阳。
襄阳的侧翼就失去了保护,江夏也会暴露在南阳的兵锋之下。
一举三得,不可谓不高明。
更难得的是,蒯越很难拒绝这个诱惑。明知棘手,他也不会放弃。
因为他没有别的选择。拒绝了这个机会,就是拒绝了天子的善意。给脸不要脸,就怪不得天子了。
一看蒯越这神情,庞统就知道稳了。
蒯越立功心切,他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见庞统浅笑,蒯越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在小辈面前失态了。
“久闻天子是少年英主,如今虽未亲见其面,看到孔明与士元的进益,也可想见其风采。”蒯越扶着颌下胡须,欣慰地说道。“你们何其有幸,得遇明君。”
“蒯君不愧是荆楚大才,举一隅而知天下。”诸葛亮说道:“这么说,我与士元可以回复天子了?”
蒯越咂了咂嘴。“能为朝廷效力,我是求之不得。只是刘使君有恙在身,暂时怕是来不了洛阳啊。”
诸葛亮微微欠身。“恕小子直言,他还是来洛阳最好。”
蒯越瞥了诸葛亮一眼。“哦?”
诸葛亮笑了笑。“天下名医,尽在太医院。要养病,自然还是来洛阳最好。且天子最为体恤大臣,闻袁本初抱恙,立刻下诏免其职责,使其安心养病。刘使君不仅是大臣,还是宗室,天子自然待他更厚一些。”
蒯越想起袁绍的模样,心里咯噔一下。
诸葛亮嘴上说得好,威胁的意思却非常明显。
刘表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否则天子下诏,让他免职养病,到时候就要强行接收襄阳以南的荆州了。
真走到这一步,他是支持朝廷,还是支持刘表?
答案不言自明。
“我尽力。”蒯越很无奈。
“要尽快,不能怠慢了刘使君的病体啊。”
那一刻,蒯越想骂人。
诸葛亮本是个内敛的人,怎么到了天子身边数年,就如此咄咄逼人?
——
收到诸葛亮、庞统的回报,刘协心中大定。
蔡瑁、蒯越先后俯首称臣,荆州人心可知,刘表已经没什么讨价还价的资本了。
即使如此,他还是下诏骠骑将军张济,让他派人去接刘表,顺便接收襄阳城,并都督荆州军事,准备对益州作战。
如果刘表不肯奉诏起程,就强攻襄阳,一切后果由刘表自负。
诏书发出两天后,刘协接见了蒯越。
两人见面的气氛很融洽,谈笑风生,看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