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郎步骑兼备,下马是虎贲,上马是羽林。
  可惜郭武、徐晃都不在,只能由实力稍逊一筹的王昌带队。
  王越不敢大意,给史阿使了个眼色,师徒俩一左一右,一手持长刀,一手持盾,随时准备为刘协挡箭。其他人则大半在刘协的左前方列阵,准备迎战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
  刘协也拔了出长刀,做好了拼命的准备。
  他一会儿看看正在冲杀的魏杰,一会儿看看正面的士孙瑞,偷空再看一眼远处杨奉的大营。
  就在数百步之外,胡封率领两千步卒列阵,防备杨奉、杨定。
  如果胡封这时候杀过来,他就只有亲自上阵砍人了,能砍几个算几个。
  得到了王昌等人的增援,魏杰一边迎战截击的骑兵,一边顽强地向李式背后楔入。
  战场一片混乱,刘协根本看不清楚人影。他只能靠战旗的位置和战鼓的声音来判断,至少魏杰还活着,还在战斗,还在进攻。
  士孙瑞正在调集兵力加固阵势,尽力拖住李式,等待魏杰合围。
  右翼的射声营射出的箭渐渐稀了,没有了之前的声势,只能隐约听到沮俊的喝骂声。
  刘协第一次发现,沮俊骂起来人也很粗俗、下流,和营中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士卒没什么区别。
  更远处,一片寂静,什么声音也没有。
  ——
  胡封转身看向远处,心中疑惑。
  战鼓声响了太久,超出了他的估计。
  在他看来,李式最多只能冲三次阵。如果三次依然不能破阵,他就算不服气,也只能放弃。
  一是战马无法支撑长时间的奔跑,二是李式控制不住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
  如果能一鼓作气,击破士孙瑞的阵地,自然皆大欢喜。
  三战不克,就没人愿意听李式的命令了。
  可是战鼓声持续的时间已经超出了三阵,而且听起来就像没有第三阵,又或者第二阵与第三阵配合得极好,以至于分辨不出来。
  正在胡封疑惑的时候,有骑兵狂奔而来,报告了一个让胡封又惊又喜的消息。
  李式被士孙瑞困住了,左翼的魏杰正在出击,企图切断李式的退路。
  为李式捏一把汗的同时,胡封意识到自己可能面临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魏杰出击,士孙瑞的左翼空虚,他和他身后的天子都没有足够的兵力保护。
  尤其是天子。
  胡封有些犹豫。
  机会是好,但他骑兵太少,只有近百亲卫骑,用来突袭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如果步骑协同进攻,又会让李式的右翼暴露,一旦杨奉看到机会,突然出击,李式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而且步骑出击的速度不够快,未必能抓住天子。
  没等胡封做出决定,对面的杨奉大营突然响起了战鼓声,营门大开,一队步卒冲出了大营。
  胡封暗叫可惜,顾不上去捡便宜,下令准备战斗,同时派人通知李式。杨奉出击,如果不能及时击破士孙瑞的阵地,就立刻撤出战场。
  两名骑士领命,策马飞奔而去。
  胡封踢马轻驰,在亲卫的簇拥下来到阵前,却惊讶地发现有数十辆大车正从杨奉大营里出来,每辆大车上都是鼓鼓的麻袋,在步骑的保护下,向西南方向急行。
  胡封突然意识到,杨奉出营可能不是增援士孙瑞,而是要给杨定送粮。
  但他随即又否决了自己的判断。
  这……怎么可能?
  天子危急,杨奉不去增援,却忙着给西凉人杨定送粮食?
  这一定是计,里面装的不是粮食,而是土。
  权衡利弊后,胡封决定按兵不动。
  ——
  杨奉横戟立马,看着远处的战场,一言不发。
  眼前的场景,多少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胡封就在视线可及之处,但他既没有前来阻截,也没有后撤,而是在原地立阵,保持警戒。
  在胡封的身后,鼓声隆隆,喊杀声震天,搅起的烟尘直冲云霄,战况之激烈,可想而知。
  但他更清楚,天子御营的兵力就那么多,能打成这样,想必已经尽了全力。
  他觉得天子有些傻。
  为了一个杨定,值得么?
  但他又有些佩服天子的傻。
  天子能对西凉人杨定信守承诺,应该不会对我空许诺言。
  跟着他,或许真能光宗耀祖,甚至实现大贤良师未能实现的太平盛世。
  杨奉一边想,一边派出游骑打探消息,谨慎地前行。
  李式正在与天子激战,想必不会有太多的兵力用来侦察。
  毕竟他们的目的就是抓住天子,而不是什么杨定。李式的兵力也有限,只有全力以赴才有成功的可能。
  游骑很快送回消息,前面十余里的范围内除了提供警戒的游骑,没看到其他人马。不仅没看到李式、胡封的部下,也没看到郭汜的部下。
  杨奉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由,郭汜要么被李式挡住了视线,要么是不想惹麻烦,很可能不知道他为杨定送粮的事。
  杨奉心中微动,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既然没有人阻击,送粮也就没什么危险可言,又何必以主力送粮?
  眼前的胡封才是行走的战功啊。
  杨奉稍一思索,随即做出了决定,一边命人通知杨定,准备接应粮食,一边将送粮的兵力抽出大半,准备进攻胡封,捡一个唾手可得的功劳。


第八十三章 老谋深算
  就本质而言,白波军与西凉军没什么区别,具有鲜明的流寇作风。
  见利而聚,见害而散。
  心理负担,荣誉与否,一概不存在。
  面对飞熊军,杨奉发自本能的畏惧,能躲就躲。
  面对没有飞熊军配合的胡封部,杨奉却遏制不住自己的贪婪,立刻霸气侧漏,杀气腾腾。
  与此相对,胡封则谨慎得多。
  他迅速对比了一下双方的实力,觉得自己有一战之力,毋须后撤,随即下令击鼓迎战,并率领亲卫骑赶到阵前,直面杨奉。
  两人想法相似,行动也出奇的一致,不管什么进攻的节奏与顺序,兵对兵,将对将,互砍就完了。
  胡封的想法很简单,发挥自己的骑兵优势,直取杨奉本人。
  白波贼就是一群拿起武器的农夫和庄丁,只要能第一时间击杀以勇悍著称的杨奉,剩下的都是废物,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看到策马而来的胡封,杨奉也有同感。
  只要能干掉胡封,剩下的西凉兵就简单了,甚至可能不用打就自己散了。
  但他没有胡封那么多的亲卫营,身边只有三十余骑,所以他明智的选择了攻击胡封侧翼,避免与胡封正面冲撞。
  原本他还有些担心,毕竟论骑兵战术,胡封比他熟悉,胡封的亲卫骑几乎全部来自凉州,个人能力也远远超出他的亲卫。
  但是双方一接触,他就意识到自己这些天来的训练并非全无用处,甚至有脱胎换骨的感觉。
  三十余骑步调一致,相互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杨奉刚刚发出左转的命令,亲卫骑们已经齐唰唰的做出了反应,紧跟着杨奉向胡封的右翼奔去。
  刹那间,杨奉有一种如臂使指的感觉,整个亲卫骑就像手中的长矛,挥洒自如。
  他随即意识到,自己不需要避胡封锋芒,完全有资本正面硬刚。
  所以,他甚至没有经过脑子考虑,立刻下达了再次转向的命令。
  亲卫骑也没多想,本能的操控战马,再次调整方向,向胡封杀了过去。
  胡封却被杨奉及其身边亲卫骑流畅的动作惊得心里咯噔一声,有一种不安的预感在心头萦绕。
  但他没有仔细思考的时间,双方已经接触。
  杨奉手持长矛,一马当先,直奔胡封。
  三十余骑紧随其后,牢牢护住杨奉两翼,与胡封的亲卫骑展开了直接、粗暴的对冲。
  不断有人受伤,不断有人落马。
  双方一触即分。
  杨奉挥舞长矛,刺杀迎面冲来的西凉军步卒,抽空回头看了一眼,又扫了一眼身后的战场。
  身后的亲卫骑跟得紧紧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战场上有十余匹无鞍的战马,粗粗一看,大半是西凉军,不禁心中大定。
  “转向,转向。”杨奉呼喝着,拨转马头,准备再战。
  骑兵对冲,谁先完成转向,谁就有可能形成追击的局面,占据绝对的优势。
  能在马背上转身而战的人毕竟是少数。
  与此同时,胡封也在大声下令转向。
  目光粗粗一扫,他就知道自己吃了亏,至少损失了十人,其中还包括几个武艺不错的亲信。
  杨奉的实力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
  胡封心中懊恼。
  他对这个情况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准备,现在吃了亏,却无法轻易退出,只能硬着头皮再战,希望有机会凭着人数优势反败为胜。
  他可以带着亲卫骑撤离战场,可是那样一来,不仅他麾下的步卒将遭到杨奉的追杀,损失惨重。正与士孙瑞激战的李式也将面临杨奉的威胁,很可能一败涂地。
  以李式的脾气,届时一定会在李傕和姑姑面前告他一状,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
  明知要吃亏,也只能含着泪,咽下这杯苦酒。
  胡封气极大吼,纵马挺矛,直奔杨奉而去。
  ——
  听到远处蓦然响起的战鼓声,看着越来越浓的黄土烟尘,刘协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对士孙瑞的老奸巨猾佩服不已。
  很显然,这就是士孙瑞期待的结果。
  他将自己的左翼交给了并不在场的杨奉,冒着被胡封插一刀的危险,集中兵力对付正面的李式。
  他赌赢了。
  胡封被杨奉缠住,明知士孙瑞的阵地有破绽却脱不开身。
  老狐狸!
  什么李式、胡封,包括杨奉在内,都被士孙瑞玩弄于股掌之上。
  当然,可能还包括自己这个天子。
  刘协转头看向士孙瑞的背影,心情有些复杂。
  ——
  士孙瑞也在打量远处的战场,焦急地等待消息。
  他知道杨奉有可能出击,但杨奉能不能缠住胡封,他没把握。
  如果杨奉不能缠住胡封,结果依然堪忧。
  几名骑士已经冲出阵地,赶去查看战况,确切的消息还要一段时间才能送回来。
  士孙瑞回头看了一眼面前的战场,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手心全是汗,指甲都抠进了肉里。
  将士们已经全力以赴,却还是无法彻底制服李式及冲入阵中的近百飞熊军骑士。
  数十匹战马连成圈,已经渐渐转了起来,马背上的骑士挥舞着长矛、战刀,尽情杀戳。
  无数将士奋不顾地的向前冲,却无法冲到骑士面前,更无法阻断战马的加速。
  魏杰也已经尽了力,战旗剧烈摇晃,却无法前进一步。身边的亲卫骑损失殆尽,如果不是天子派去保护他的虎贲侍郎,只怕他已经倒在了飞熊军骑士的马蹄下。
  李式突围而去只是时间问题。
  士孙瑞咬咬牙,招手叫来亲卫将,指指魏杰。“带上所有人,去增援魏步兵。”
  “卫尉……”亲卫将大惊失色。
  士孙瑞的亲卫本就不多,大部分已经派到阵前督战,身边只剩下二十余人。如果他全部带走,士孙瑞身边只剩下几个没有战斗力的书佐、属吏,别说有敌人接近,就算敌人远远的射几箭,士孙瑞都有可能中箭身亡。
  “快去!”士孙瑞目眶欲裂,瞠目大呼。“如果让李式突围,一切休矣。所有人……所有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亲卫将见了,不敢分辩,将手中的大盾塞到一个书佐手中,带上亲卫,飞奔而去。
  书佐拖着步卒大盾,气喘吁吁地抢到士孙瑞的身边,接替了亲卫将的位置。他脸色苍白,额头全是汗珠,费了好大力气,也没能将沉重的盾牌举起来。
  士孙瑞苦笑,喝道:“换小盾!这等步卒用的大盾也是你们能举得起来的?”


第八十四章 强弩之末
  二十余名养精蓄锐的亲卫加入战斗,为已然力竭的步兵营将士注入了新的勇气。
  他们再次号呼向前,猛打猛冲。
  魏杰举刀怒吼,脸上鲜血淋漓,极为吓人。
  若非亲眼所见,谁也不敢相信这个一脸杀气的老头平时会是个沉默寡言的老臣。
  王昌与两名虎贲侍郎举盾护在魏杰身边,其他人三人一组,轮流向前冲击,不断将阵线向前挤。
  这种阵型看似简单,效果却极佳。两人持刀盾在前,一人持长矛、大戟或者弓箭在后,各司其职。前面的盾挡,用刀劈,化解、封堵对方的攻击,保持身后的同伴,后面的人则全力攻击。
  魏杰对这种战术极为欣赏,但他也清楚,自己的人学不来这些。
  这些人本就是各营挑选出来的精锐,又经大剑士王越指点武艺,全员装备铁甲,别说步兵营的普通士卒,就算是他身边的亲卫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勉强去学,也只能是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