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进攻了。”
李利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只得举起酒杯,向李应致歉。
李应笑笑,与李利喝了一杯。
“杨奉的阵地很奇怪,我想了很久,也没找到速胜的办法……”李应指着地图,侃侃而谈。
他虽然不是什么名将,毕竟跟着李傕打了十几年,论经验,肯定比李利丰富多了。
昨天打了一天,虽然没能破阵,却看出了一些端倪。
首先杨奉的阵型就很古怪,以前见得不多。
阵前挖壕沟不稀奇,稀奇的是挖了两道壕沟。如此一来,在两道壕沟之间列阵的将士等于被断了后路,一旦形势不利,撤退必然受阻,很可能摔入壕沟,自乱阵脚。
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兵法不假,但那绝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
以杨奉部下的战斗力和纪律,他们能在这种条件下坚持住?
李应一度表示怀疑。
但是两天的战斗表明,他的怀疑错了。
杨奉的部下不仅坚持住了,而且打得有声有色,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面对的杨奉,并不是我们以为的杨奉。”李应说完,喝了一大杯酒。“或者应该说,我们面对的其实不是杨奉,而是天子。”
“天子?”李利没听明白。
“是的,你看杨奉在阵前指挥,东奔西走,就以为他是一军之主?嘿嘿。”李应冷笑两声。“他现在就是一个前阵都尉,真正在指挥大军的是天子。”
李应拍了拍案上的地图。“你觉得这种阵形,是杨奉能想得出来的?”
李利眨眨眼睛,若有所思。
和天子对阵,与和杨奉对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杨奉就是一介匹夫,出身白波贼,有勇无谋。
天子却是天下之主,上帝垂青之人。尤其是前几天的天象出现之后,与天子有关的传言就没停过,不少人说是上天不弃大汉,派年轻的天子来拯救大汉。
要不然天子怎么会那么聪明?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都是又蠢又残暴,比如桀纣,比如秦二世,哪有这么聪明又仁慈的亡国之君?
李利犹豫了半晌,轻声问道:“阿叔,听说贾文和先生向天子称臣了,有这回事吗?”
“我也听说了,但不知是真是假。”李应又倒了一杯酒,握在手中,举到唇边。“上次那两个游骑被杀,前两天传诏的使者又被杀,所有的消息只有大司马一人知道,我们都是听他说的。他说什么,我们只能信什么。”
他顿了顿,又道:“或许,阿式和胡封也知道吧。”
李利的眼珠转了转,欲言又止。
李应不完全相信他,他又何尝完全相信李应。
但李应提到的两件事却是事实,不由得他不深思。
李傕接连杀人,明显有掩饰真相的意思。他们都被李傕蒙在鼓里,只有李傕的亲儿子李式、外甥兼内侄胡封知道实情。
难道这就是李傕派他们来进攻杨奉,却让胡封、李式监视士孙瑞的原因?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灯下黑
刘协站在山坡上,看着不紧不慢列阵的西凉军,心中不安。
日上三竿才出营列阵,又这么漫不经心,你们是来作战还是打卡?
不会是老贾算走了眼吧,毕竟不久前就翻过车。
刘协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要靠自己,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贾诩身上。
“如果李应、李利以进攻为名,行拖延之实,奈何?”
杨修、丁冲都有些头疼,欲言又止。
杨奉摩拳擦掌,主动请战。“陛下,不如由臣出战,挑衅一下他们?李应老成,李利却年轻好胜,也许会被激怒呢。”
刘协犹豫了一瞬,就否决了杨奉的提议。
杨奉说得没错,李应老成,在准备进攻的前阵两翼部署了足够数量的骑兵。再想复制郭武阵斩李维的桥段不太现实,反倒有可能陷入李应的伏击圈。
就算杨奉骁勇,也要看对方给不给机会。如果对方将领足够谨慎,不与他们正面相遇,对方的兵力优势足以缠住杨奉,为步卒创造包围的机会。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协严肃地说道:“将军若有闪失,别说斩了李应,就算斩了李傕,也不值得。不可!”
杨奉心里美滋滋的,那一丝丝担心也烟消云散。
“命令将士守好阵地,不得轻举妄动。”
“唯。”杨奉大声应了,按着腰间长刀,昂首挺胸,大步去了。
“陛下,士气可用,兴义将军之计或可一试。”丁冲轻声提醒道。“断粮在即,实在拖不起啊。”
“再等等,再等等。”刘协纠结无比,强按心中焦躁。
他也希望杨奉能够主动出击,但是一来没把握,二来他觉得杨奉可能是试探,未必真想主动出击。如果他轻率的答应了,反倒可能让杨奉生疑。
昨晚军议的时候,杨奉就不是很积极。
除了等一等,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郭武主动请缨。“陛下,臣愿单骑挑战,探一探虚实。”
刘协想了想,还是摇头否决了。
李利不是李式,未必会被郭武激怒,派人应战。
万一他不讲武德,乱箭齐发,郭武就死定了。
“郭武,你抓紧时间磨合,等待战机。如果李应一直不攻,我们可能要击破张绣,打通粮道。”
郭武点点头,也转身去了。
杨修咂了咂嘴,叹了一口气。
郭武虽勇,却未必是张绣的对手,而且双方兵力差距太大了。
真要逼到那一步,这一战凶多吉少。
——
一直到正午,李利才发动了第一次进攻。
双方射了一阵箭,李利就下令撤退了。
一心求战的杨奉气得大叫,命令弓弩手不要再轻易射击,浪费箭矢。
等西凉军到阵前,用刀砍死他们。
但西凉军并没有给杨奉这样的机会。哪怕白波军不用箭阵阻击,他们也不肯轻易接触,离得最近的时候还在五十步开外。
一看就知道没有进攻的诚意。
杨奉几次请战,情真意切,刘协也有些意动,但他还是按捺住了,决定等一等再说。
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贾诩的分析有一定道理。
李傕的形势也许更紧张。
虽然都是群狼环伺,他毕竟还有阵地可守,李傕却是在平坦之地,一旦被人围攻,就是灭顶之灾。
眼前这个局面,未必就是李傕本人的心思。
军中还有两三天的存粮,他可以再坚持两天。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易放弃。
——
夕阳西斜,李利鸣金收兵。
西凉军缓缓退去,喧嚣的山坡下恢复了平静。
塬上下的大营中一片欢呼,陛下不仅又守住了阵地一天,而且吓得恶狼一般的西凉军不敢进攻,不愧是上苍保佑的英主。
大汉中兴有望。
皇后伏寿派人送来了问候,还特地告诉刘协,蔡琰编了一首歌谣,教小儿们传唱。眼下人心思汉,士气正旺,都在等着陛下彻底击败李傕的捷报。
听着隐约可闻的歌声,刘协压力很大,心情莫名的焦灼。
但他还得耐着性子,与杨奉及诸将商议,如果明天李利还不进攻,又该怎么办。
方案有两个:一是继续等;二是设法伏击张绣,打通粮道,请段煨再送一批粮过来,哪怕只能支撑三五天也行。
不论哪个方案,都不是理想的方案,都是无奈的选择。
刘协明明自己急得上火,嘴角都开裂了,却不得不一本正经的指示诸将要有耐心。
“你们听听塬上的歌声,诸君的妻儿都在等待你们胜利的消息。”刘协将伏寿抄送来的歌词递给杨奉,让诸将传看。“人心、士气,优势在我。”
大部分将领不明就里,一个个喜笑颜开。
只有杨奉等寥寥数人知道内情,强颜欢笑。
——
军议后,诸将散去。
刘协回到后帐,改变了坐姿,盘腿而坐,闭上了眼睛。
他的心很乱,无法入睡,不得不坐一会儿,让自己定定神。
地图就在面前的案上,但他却不用看。
经过这几天的反复讨论,附近的地形以及双方兵力的部署已经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他调整呼吸,想让自己静下来,各种画面却像走马灯一般,在脑子里不断闪现。
如果明天李应、李利还是不进攻,怎么办?
伏击张绣,能成功吗?
双方的骑兵数量是接近三比一,张绣勇而有谋,为人谨慎,如果不能一击得手,怎么办?
段煨会不会翻脸,与张济合兵一处?
杨定会不会向李傕投降?
郭汜会不会进攻右翼?
想来想去,没有一个方案是保险的,后果却不堪设想。
刘协忽然睁开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他总觉得自己漏掉了什么,怎么也想不出来。
他起身走到案前,拨亮了灯,对着地图细看,查找可能疏漏的那一点。
油灯照亮了地图,李应、郭汜的大营一一在列,被朱砂笔圈着。
刘协来回看了两遍,却没找到李傕的大营,不免有些奇怪,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地图上怎么可能没有李傕的大营?
他定睛一看,原来李傕的大营就在眼前,只是在灯下的阴影里,反而看不见。
李傕的大营没有用朱砂圈住。
李傕有两万步骑,主动攻击李傕无异于自寻短路,即使再大胆的人,也不会提这样的提议。
他心中一动,不期然的想起了贾诩那句话。
贾诩说,郭汜还在观望,没有奋力一击的勇气。
这句话其实还有另外一种理解,只是他之前一直没有领悟到。
郭汜想攻击李傕,只是他没有取胜的把握。
因为郭汜只有一万人,而李傕有两万多。
刹那间,刘协明白了。
李傕率领两万主力,一直驻扎在郭汜与杨定之间,按兵不动。
他在等什么?
或者说,他在害怕什么?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刘协的脑海中渐渐成形。
“来人,请杨修、丁冲及兴义将军来。”
第一百一十五章 过目不忘
杨修、丁冲就在一旁,召之即至。
听刘协说要绕过李应,奔袭李傕,两人惊得目瞪口呆,异口同声的说道:“陛下,万万不可。”
“为何不可?”刘协心跳加速,血往上涌,说不清是兴奋还是紧张。
危险,不言自明,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看得出来。
但机遇,却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出、抓得住。
当然,杨修、丁冲未必看不出,但他们不敢冒这个险。
“陛下……”杨修咽了口唾沫,欲言又止。“陛下所言诚是,只是李傕兵力雄厚,就算我君臣不顾生死,奋力一击,又能奈何?”
刘协笑了。“你们错了,朕不是要打败李傕,而是要证明李傕的虚弱。”
“陛下?”杨修还没反应过来。
丁冲却听懂了,张口欲言,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刘协看了丁冲一眼,接着说道:“李傕有两万人,面对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必胜的把握。可若是众人一拥而上,他必败无疑。郭汜、杨定作壁上观,并非不想进攻李傕,而是不愿先出手,都想等别人先出手,与李傕两败俱伤,自己好捡便宜。”
“原来陛下袭击李傕为虚,扰郭汜、杨定耳目,诱其出手为实,好计,好计。”杨修恍然,随即又道:“若是他们还是不出手呢?”
刘协笑道:“那又如何?反正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丁冲说道:“陛下说得对,之前不是劫了张绣的战旗么,可以冒充张绣。就骑兵而言,甲胄都差不多,夜里也看不清。”
杨修抚掌而笑。
——
时间不长,杨奉匆匆赶来,一看他衣甲整齐的样子,就知道他还没睡。
“将军还没睡?”
“刚刚巡营回来。”杨奉笑笑。“陛下召臣,可是要夜袭。”
“将军与朕真是心有灵犀。没错,朕打算夜袭。”刘协笑了。“夜袭李傕。”
“好,好。”杨奉搓了搓手,笑容刚刚绽放,突然反应过来,顿时惊得两眼圆睁,眼珠子差点掉在地上。“甚?夜袭李傕?”
刘协笑容满面,静静地看着杨奉。
杨修、丁冲在一旁坐着,含笑不语,一副看弱智儿童的关爱眼神。
杨奉尴尬地看着刘协。“陛下,李傕大营有近两万人,千人一垒,就是二十余垒。整个大营方圆数里,只怕没等到我们杀到中军,就被李傕包围了。这……这和赴死无异啊。”
“将军所言甚是。”刘协点点头。“所以,只要还有点理智,都不会这么做,对吧?”
杨奉讪讪地解释道:“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
刘协接着说道:“所以,就算有人攻击李傕的大营,也不可能是朕与将军,对吧?”
杨奉张了张嘴,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