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说有事让他做,还很重要,却又不直说,让他明天请见。
这是故意吓他,还是的确重要,要和他单独说?
张济说不清楚,一会儿觉得天子器重自己,要倚以重任;一会儿又觉得天子可能给自己挖坑,应该多加小心。
邹氏却有些兴奋。
她一边看着接受诸将庆贺的天子,一边想着天子刚才说的话,越想越觉得前途光明。
李傕、郭汜已死,丈夫张济就是官职最高的将领,天子加以笼络也是自然的事。如果张济立了功,自己就会成为诰命夫人,将来若是生了儿子,还能荫泽子孙。
想想都开心。
唯一的遗憾就是她还没生儿子。
邹氏斜眼看了看张济,悄悄地抿了抿嘴唇,挑起一抹浅笑。
张济之后,段煨、杨奉等人依次上前敬礼。
比起心神不宁的张济,他们明显要轻松得多。
从座次的安排上,他们便心中有数,功劳有多大不好说,至少不会有过。
酒过一巡,太常王绛刚准备宣布下一个流程,刘协打了个手势,将王绛叫到身边,耳语了几句。
王绛迟疑了片刻,走到赵温、张喜身边。
“司徒,司空,陛下要向文武家眷致意。”
“为何?”赵温眉头微皱。
“陛下说,此战能胜,不仅得益于将士用力,也得益于家眷支持。若不是他们忍饥挨饿,每日仅食一餐,将粮食省出来供应将士,未必能坚持到最后。”
赵温和张喜交换了一个眼神,又起身走到九卿席中,与士孙瑞商量了几句,最后点了点头。
王常回到刘协身边,点点头,转身面向大臣,清清嗓子,大声说道:
“陛下有诏,此战能胜,一是将士不惧牺牲,与敌死战;二是家眷齐心,节省资粮。今日庆功,既赏将士,亦赏亲属。”
文武官员见赵温等人商议,便知有事,而且是大事,否则不会让三公九卿如此郑重。现在听说是天子要向他们的家眷致意,多少有些意外。
但没有人会反对。
刘协向伏寿示意。两人起身,穿过文武官员之间的通道,来到御营外。
文武大臣不敢怠慢,纷纷起身,随着天子走出大营。
王绛抢先一步,派人到各营通报。原本就有不少人在营外观望,如今听说天子要专程出程,向他们表示感谢,个个兴奋莫名,都从帐中赶了出来,摩肩接踵,挤在一起,等着欣赏天颜。
既为了安全,也为了大家能看得更清楚,王绛安排一些郎官手持火把,站在天子两侧。
塬上的官员家眷大多都见过刘协,对皇后伏寿也不陌生,可是此时此刻,见皇帝、皇后盛装而来,雍荣华贵,与平日的平易近人大不相同,顿觉大开眼界。
这才是皇家气派。
王绛连声招呼着,让一些大臣的家眷近前来,又让人给他们倒上酒。
刘协举杯,发表致词,向这些大臣们的家属表示感谢。
虽说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是听到天子亲口向自己表示感谢,这些家眷们还是非常激动,捧着酒杯,热泪盈眶,一时间山呼万岁。
大臣们见了,心中也有些异样,觉得之前吃的苦都值了。
敬完大臣家眷,刘协又来到塬边,向普通将士的家眷致意。
站得这么高,又没有扩音器,他就算喊破嗓子,也没人听得见。好在王绛反应迅速,及时派人到各营宣布消息,表达了天子的感激之情。是以无数人站在塬下营中,看着塬上的刘协、伏寿,不用他们说一个字,便激动得欢呼起来。
正与家眷一起庆功的将士尤其开心,尽情享受着妻儿崇拜的目光,就连身上的伤疤都成了荣耀。
塬上塬下,欢呼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气氛达到了高潮。
——
杨定勒住了坐骑,惊讶地看着前面的御营。
夜色之中,塬上火把成列,像是一道金边。
在这道金边的中心,站着一群人,虽然隔得太远,看不清身影,杨定还是猜出了那是谁。
“杨侍郎,这是……”杨定转身看着杨修。
杨修其实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他听到这响彻云霄的欢呼声,知道不是坏事。
“既是庆功宴,气氛自然热烈些。将军还是快些走吧,若是赶不上,可就白来了。”
杨定尴尬地点点头,催马急行。
杨修来到他的大营,传达了天子诏书,命他立即前去赴宴,他这颗心总算放了下来。再从杨修口中听说张济依然是骠骑将军,只是座次不再在三公之上,他就更放心了。
比起心怀不轨的张济,他最多是消极怠战。
张济都没什么事,他就更不会有事了。
赶到塬下,杨定让亲卫在塬下等候,自己跟着杨修上了塬。
刘协刚刚向将士家眷致完意,回到席上,正准备进入下一个议程:宣布赏赐,见杨定匆匆赶来,不禁笑了一声。
“将军虽姗姗来迟,终究不算太晚。”
杨定神情窘迫,只能佯装听不出刘协的意思,拱手致意。
一旁的张济听得真切,心中暗笑。
天子终究是少年心性,哪怕是不再追究杨定的责任,也要在出言讥讽两句。
不过这样也好。说出来,免得藏在心里,互相猜忌。
刘协给王绛使了个眼色。
王绛着人领杨定入席,与董承同席。
杨定经过段煨面前时,段煨轻笑了两声,转头与身边的杨奉说话。杨定感到了段煨的得意,却无可奈何。
他一向与段煨不和,这一次段煨有功,他却犯了错,今后少不得要看段煨脸色。
入座之后,杨定还没来得及喝口酒,润润嗓子,王绛便大声宣布,由侍郎丁冲宣读功劳薄,以及诸将赏赐。
杨定没太在意,反正封赏都是别人的,与他无关。他自顾自地喝起了闷酒,三杯酒刚下肚,他就听到了他最不想听的名字。
“宁辑将军段煨,迎驾有功,护土有劳,驰援及时,诏拜前将军,阆乡亭侯。”
没等杨定反应过来,王绛又大声读道:“兴义将军杨奉,迎战李应,斩首两千三百余,诏拜左将军,冀亭侯。”
“安集将军董承,迎战郭汜,斩首三百余,诏拜右将军,高阳亭侯。”
杨定愣了一下,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被安排在这个位置。
第一百五十章 赏功罚过
段煨、杨奉、董承起身谢恩。
坐在他们两侧的张济、杨定突然变得极其显眼,无数双目光看了过来。
有鄙视,有快意。
这一切都是他们自作自受,尤其是杨定。
他原本就是后将军,此战若能立功,再进一步,郭汜阵亡后腾出来的车骑将军也许就是他的。
但他错过了这个机会。
看到张济、杨定这两个人,不少人由衷地不屑。
西凉人就是西凉人,粗鄙无礼,目光短浅,更不识天命。
相比之下,段煨简直是异数。
杨定后悔莫及,恨不得自己没有来。早知如此,还不如躲在大营里清静。
段煨三人谢恩完毕,回席归座。
王绛随即又宣布了几名降将的封赏。
郭汜虽有不臣之举,但最终能幡然醒悟,力战身亡。朝廷忘过记功,以其子嗣爵。
副将谢广,力战有功,拜裨将军。
李应拜归义将军。
李桓拜行义将军。
封拜完几个降将,随即封赏立功将士。
功劳最大的是郭武,数次冲阵,斩将夺旗,列为首功,拜骑都尉,都亭侯。
其次是徐晃,拜奉车都尉,高梁亭侯。
其余诸将,各有封赏。
其中魏杰从子魏猛,以身报国,追赠校尉印,以子弟一人为郎。
封赏都是事先与公卿大臣协商好的,虽然有些分歧,但大体上符合赏功罚过的原则。
诏书颁布完毕,群臣齐声祝贺。
舞乐起,真正的狂欢开始。
汉人好酒,善歌舞。在互相的感染下,就连司徒赵温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起身属舞。
看着一群白胡子老臣翩翩起舞,刘协表示承受不来,索性退席,让他们玩个痛快。
——
“陛下,后将军杨定求见。”刚被拜为侍中的杨修跟了进来。
刘协指指坐席,示意杨修就座。“德祖,这些天辛苦了。”
杨修眉开眼笑,连声谦虚。
这几天辛苦是真辛苦,但一下子由侍郎升为侍中,足以酬报他的付出,甚至超出他的预期,让他承受不起。
“陛下错爱,臣愧不敢当。今后当兢兢业业,为陛下奔走。”
刘协微微点头。
杨修的提拔幅度的确有些大。相比之下,丁冲入职更早,功劳更大,也不过是升为侍中而已。
之所以这么做,是给杨彪一个补偿。
这一次士孙瑞立下战功,按照之前的约定,是要升任太尉的。现任太尉杨彪要么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要么改任他职,反正太尉是不能做了。司徒、司空暂时无缺,也就意味着杨彪要脱离三公行列。
虽然这是杨彪自愿的,但朝廷必须给出一定的补偿,以便向群臣交待。
超擢杨修,就是补偿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将杨家牢牢绑在大汉战车上的措施。
端了我的碗,食了我的禄,你以后就是汉臣,只能为我卖命。
“此战虽险胜,但形势尚未有根本改观,你我君臣不可大意。”刘协提醒道:“三五天内,清理完战场,就必须离开华阴。去河东还是去关中,大臣们有些异议,你如何看?”
杨修眼神闪了闪。“长安曾是西京,关中又有地利可用,高皇帝曾以关中开大汉四百年基业。若陛下暂时不回洛阳,关中的确是个选择。只不过去年大旱,李傕、郭汜为乱,关中十室九空,现在去关中,怕是无法自立。”
“你建议去河东?”
“两害相权取其轻,臣建议去河东暂时立足。一来河东近洛阳,可慰大臣思念故京之情。二来河东近太原、上党,陛下据并州,派大臣驻关中,遥相呼应,未尝不可。”
刘协不置可否,示意杨修引杨定进帐。
片刻之后,杨定入帐。
刘协已经脱了朝服,换上常服。少了几分帝王威严,却多了几分随和。
杨定莫名的轻松了几分。
见礼完毕,刘协随手指了指对面的坐席,示意杨定坐下说话。
杨定怯怯地就坐,再次伏地请罪。
“将军,你让朕很失望。”刘协直言不讳。
既然杨定厚着脸皮请见,又主动请罪,他也就不用客气了。
赏功是拉近关系的一种办法,罚过同样也是,就看用什么手段。
最怕的是表面相敬如宾,背地里下死手。
“臣愚昧,臣有罪。”杨定连连叩头,泣不成声。
一半是装的,一半是真的。
他不能白来一趟,两手空空的回去。
他自己可以不加官晋爵,部下却必须得到一些赏赐。多少是一回事,有和没有是另一回事。如果他不带点赏赐回去,部下会因此离心离德。
“起来吧。”刘协叹了一口气,语气缓和了很多。“下次再这样,你我君臣就不用见面了。”
“唯。”杨定如逢大赦。片刻之后,他又补了一句。“臣再也不敢了。”
“军功簿准备好了吗?”
杨定从袖子里取出准备好的军功簿,双手递了过去。
刘协接过,却没有立刻打开看。他将军功簿放在案上,将手覆在上面,轻轻拍了拍。
“这一战胜得惨烈,南北军损失很大,卫尉营被甲骑冲击,折损过半。”
杨定微怔,心情复杂得无比复加。
这和他当初的预料相符,唯一的变数就是天子亲自出战,挽回了形势,他的计划也就落了空。
现在把柄落在天子手里,天子要从他的部下抽调精锐,他不给都不行。
他不给人,天子就不予赏赐,他的部下可能会直接杀了他。
可若是给了人,他的实力就会大大削弱,以后就更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了。
是退一步,还是硬扛?
短暂的犹豫之后,杨定用眼角的余光打量了一下刘协,随即做出了决定。
识时务者为俊杰。
连李傕都斗不过天子,他又何必自寻死路。
这次他几乎没有参战,立了功,有资格将名字受赏的将领也不过十几人。
“唯陛下所愿。”
刘协满意地点点头,曲指轻叩案上的军功簿。
“这里面的人,朕要一半。”
杨定心中一疼,却莫名的松了一口气。
他原本以为天子会将军功簿上的人全部要走,给他留一半,已经是意外之喜。
“谢陛下。”
刘协哼了一声,翻开军功簿,扫了一眼,仔细阅读起来,然后拿起笔,在需要调入南北军的人名上一一勾过。
第一百五十一章 给个机会
从各营抽调精锐补充到南北军,并不是针对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