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转眼,又想起王熙凤提及的事,李谨对平儿挺不错。把平儿给谨哥儿当个妾,这关系不就靠牢一辈子了。
不过很快他就打消这个念头,到底还是舍不得。
李谨起身道:“一会还出去半点事,就不呆了。”贾琏亲自送李谨到门口,正巧名烟正牵着一身青衫锦缎,头束金冠,心情颇好。
贾琏亲自牵李谨上马,又问宝玉:“这是打哪儿去?”
“北静王爱妾今儿过寿,请我去吃酒。”,“谨哥儿这是去哪?”
“城外看看,顺道买些东西。”
宝玉汕笑:“我知道,准是为了明儿去宝姐姐那做诗吃酒筹办。宝姐姐早安排妥当。”
“你出去,老爷、老太太可晓得?”贾琏因问。
“多早晚就知道,北静王让人下的帖子,老爷准了。”
三人正彼此说了几句。只见旁边转出一个人来,“请宝叔安”。“请琏二叔安”,“请谨叔叔安”。
李谨只见这人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十八九岁。长相斯文清秀,也猜了这场景出现的是谁便问:“你就是贾芸。”
贾芸心中大喜,没想到武卫司赫赫有名的小太岁,留意了他这般小人物。“是我,谨叔叔也晓得我?”
宝玉一时想不起是哪一房的,呆呆问:“哪一房的,我怎么不大记得。”
贾琏笑道:“你怎么越发呆傻,连他也不认得?他是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芸儿。”
宝玉一向只对好看的姑娘丫鬟有印象,旁支的哥儿哪记得清,又不在府里常见。笑道:“原来是他,是了是了,我怎么忘了,你妈妈好?这会子来做什么。”
李谨心中暗笑,这是要认爹的场景来了。
贾芸指贾琏道:“找二叔说句话。”
宝玉笑道:“你到比先越发出挑了,到像我的儿子。”
贾芸正说,李谨打断宝玉:“好不害臊,芸哥儿比你还大些。”贾琏在一边也笑道:“是了,人家比你还大四五岁,反成了你儿子。”
李谨催促宝玉:“可别让北静王久等了,你快些去吧!”
宝玉拱手道:“赶明儿得空,你来府里寻我,我带你去园子里顽。”名烟牵着马已经先走一步。
“我正愁去办事,身边没个人。来顺这几日正巧病了,不如芸哥儿陪我一趟?”李谨看着贾芸,贾琏朝他挥手:“你若寻我有事,又不赶着今儿,明儿来一样,就先陪你谨叔叔走一趟,见识一下。”
贾芸只得应下。
“叔叔打哪儿去?”贾芸在前边牵着马。
“先去城外西门那地儿。”李谨正心里思忖,西门外自己搞的厂不知进展如何。缺个忠心可靠,人品不错的管理,眼前这人正合适。
“你今年几岁了?”
贾芸回:“十八了。”
“不如跟我办事,我正有一处生意正在筹建,缺个看管监督的。”
贾芸心中欢喜,本巧去求琏二叔帮忙寻个差。
“我年轻,怕办事不好。叔叔看的起我,自然不敢推辞。”
“我比你还小四五岁呢,就不必那么客气,又不在府里。叫我谨哥儿倒显得亲切。”
这贾芸最伶俐乖觉,听李谨这样说,便笑道:“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叔叔看的起我,派了我差事,哪怕是认爹也不是什么臊话。我自小就没父亲,看着叔叔就亲切。”
嗤~果然和小红一样,是个事业强,有上进心,心思巧妙的人。
“你也不嫌臊。”李谨呵呵大笑,“我还未娶亲,平白多了这么大个儿子,可不让人误会。”两人说笑着,已经到了西门外。
几十个京中最好的工匠正忙活着。
李谨从怀中拿出一张图纸,倒和自己画上差不了多少。只是因为占地大了一些,连排的厂子需要先把附近的花草树木、小山移平。要花上些功夫。
在这群工匠、砖工忙碌中,李谨见一道清新脱俗的身影从山上边徐徐而来。
第52章 我不和女人吵架
嗤~
谁想今儿第一次来,就遇见找碴的。
因张彪找的这群泥瓦匠中,领班的杨老头在武卫司门外见过李谨一次。
带着三五个工匠跑着来说:“李大人,附近牟尼院住着的姑子不许我们挖她边儿上的梅兰苗子。又说在这修道,挡了她们的路,今儿又下来了。”说着一指,前边一尼一丫鬟。
牟尼院住的谁来着?好像叫妙玉。
李谨眉头一挑:“你替她把梅兰苗子好生移栽不就好了,道就多转几个弯不就成了。”
“那姑子也不让咱们这群粗人碰呐。”杨老头难堪的偷偷瞄了他一眼,生怕这小阎王生气。
“啧…那么麻烦?她是冰心玻璃做的不成…你没和她们说说,我是谁?”
“说了,说是武卫司李大人的厂。”露出担忧之色又嘀咕道:“她说,什么王侯贵族没见过,说…说大人一介武官,不做正事。想着劳民伤财,扰人清净。”
李谨一听,心中不乐意。这也清高的太没边际了。又转身指着贾芸对杨老头道:“以后这位芸大爷就是这儿的管事头头,有什么事寻他拿主意。”
“芸哥儿,以后每月给你支二十两的临时月钱。等工厂正式开了,到时候再分利润。到时候再多招一些中用可靠的,每人管一处销往地。
每月总营收,你们从中抽取一分红,可懂的?譬如苏州谁负责销售管理、扬州、蜀地、京中、金陵这些谁负责,月钱或多或少都看你们个人能力。”
贾芸一一应下,又随杨头去参观,熟悉。
我去会一会这妮子。
径直而去,对人群挥手呵斥:“都散了,各忙各的去。”于是从厂边抗了一把锄头在肩上。随着妙玉阴魂不散的眼光,走到尼姑庵山道下边上的一些花草跟前,一锄头撬下去。
妙玉见他身形高大,面目威严。素知京中传言这个武卫司李大人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又恐担心自己的花儿、草儿遭了无故之秧。这般的粗鄙人,又怎么会弄这些精细的活。
“嗤~”心中正想着这妙玉,一不留神把一株梅花苗挖断了根儿。
李谨讥笑一声,对旁边杵着不知如何是好的妙玉笑道:“不好意思,这位女…?挖断了一根。”女尼姑两字属实喊不出口,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应该怎么称呼来着。
妙玉听了,修眉紧蹙,上来护住这些花苗。穿着一身素白水田衣,手中拿着浮尘。一副冷漠高傲的模样,更显得她孤标傲世,清新脱俗。
“大人修厂也不该平白糟蹋了这花,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她在心中斟酌一番用词,连瞧也不瞧李谨一眼。直蹲了身子,捻起那株梅苗来。
“我这不是在拯救它们吗?若再这儿,往后这厂运转起来,多是乌烟瘴气。岂不是熏也熏死了,我把这些花草给你撬了出来,你拿回自个儿院里种着岂不是更好?”说着又扬起锄头来。
见李谨笨手笨脚,妙玉急忙去拿锄头:“我自己来。”眉眼全蹙在一堆,李谨伸手去帮她拿浮尘,妙玉惊的一闪躲,脸色有些发白:“大人做什么,怎可对出家人…”后面却是说不出口。
李谨撇了撇嘴,抱着锄头发笑:“我瞧着你不像出家人,我瞧见的正经出家人,头都是光光的。”摸了摸头。
妙玉一脸愤红,不怎么想和这种人解释。
见她窘迫又羞恼的模样,李谨认真说:“你以为我想干嘛,世上漂亮的姑娘多了,多少想上爷床的?你想哪去了…我不过想帮你拿着那碍手的东西。可见你心中杂念太多,六根不净…难入道。”
这般大胆又俗艳的话,被一个男子当着她面说,妙玉又怎么受的住。一张清新厌世的美人脸,气的煞红,银牙轻咬道:“不必麻烦李大人。”
“行,你行你来!”说着把锄头抛了过去,也不知道是锄头重还是用力推猛了一点。
妙玉在接锄头时握把时,身子往后一倒。他眼尖手快,下意识就托住她细柳的腰身一把往回拉扯。惯性下,妙玉身子一下子扑到他怀里。
“啊!登徒子。”妙玉惊吓一声,胡乱推开他,玉面含羞。眼中含怒,又拿他不得。
“误会,说了这活女人不好干,你非来怎么能怪我?我可是好心救你,不然你想想这貌美小道姑,扑在泥中多丢人。”李谨面不改色,一本正经说。
妙玉啐道:“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我不与你理论。”把头撇向一边。
李谨撇撇嘴,:“这女人没一个讲道理的,我不和女人吵架。”又挥起了锄头,这次他很小心。足足累了一个时辰,才把这些什么花儿,草儿,连根带土刨到一边。又寻来一个簸箕装上,往妙玉身前一站说:“累死大爷了,这下总没得说了吧?你的花儿能活,我的厂继续办。”
见她仍然不说话,李谨甩开她往牟尼院走,边走边说:“你就住上边那鸟不拉屎的清净地儿啊,我帮你把花儿搬上去,你总该请我喝一杯茶吧?”李谨想起,书中妙玉那啥雪水泡茶?也不知道存在地下多少细菌。
妙玉回神来,慌忙跑过去,从他手中夺了簸箕,嗔了一句:“我自己来,不劳烦大人,出家人之地不留男客。”匆匆而去。
李谨背手摇头,“茶也不给我喝一杯,嗤~”
李谨建厂要搞营生的事,引起了贾府很多人惦记。
想分一杯羹的,就有薛姨妈一家。王熙凤~贾赦~贾珍,这头还没起,连造什么李谨都还没谱。
梨香院里
薛蟠坐在炕上,手里端着茶。心思飘到了身子柔软似棉花的,锦香院云儿身上,听自家妈说。李谨在搞营生,他们家生意不如从前,现在有这份关系,是多少人没有的。
何不说和说和,跟谨哥儿一起合作。
薛蟠一听就不乐意,“妈,谨哥儿还没开始,就掺合人家的生意。总归是不好,我拉不下这个脸。何况咱薛家生意,那么多营生,我能应付。又何必趟谨哥儿的饭吃。”
薛姨妈叹气,用帕子点了点眼角:“你若争气,我何苦愁这些。这京中不比金陵,有谨哥帮衬着,你也少干一些糟心事来怄我。”
旁边坐着的宝钗实在看不过自己这哥哥。
上前挽着薛姨妈安慰:“妈,你也别担心,哥哥既然不好开口,妈妈何不请谨兄弟来,让哥哥陪着说说话。生意的事,也不着急,总该先让哥哥和谨兄弟多处处。”
薛蟠站起身子说:“不谈生意,如果是吃酒,这倒不难。我这会子就去给谨兄弟下帖子。”
第53章 薛蟠醉酒大谈商经
“芸哥儿,你多在这看看。”李谨拍了拍他的肩膀,早翻身上马又去了京城买一些糕点、乱七八糟的东西才回了荣国府。
心里纳闷,明儿个姐妹们作诗他可不会。抄点千古绝唱的,又怕这个时空有。
这个世界也不知道怎么运行,有些人物有,有些没有。
“谨兄弟。”
李谨刚抬头,一大脑袋就蹿了过来,眉开眼笑着就给他牵马。一面走一面说:“上次那个见面闹了个不舒服,今儿我正式请兄弟去吃酒。”
见薛蟠牵着马,绕过了角门。又走了一条私巷,途中经过东边下人一带裙房。
李谨才询问:“这是走哪?”
“梨香院啊。”
李谨尴尬看了看自己手上提的东西,挠了脑袋:“我这手上拿着东西,你等我先放回去。”
薛蟠笑说:“一会打发个丫鬟、小子送过去就成了。”
少时进了梨香院,香菱站在门口。薛蟠心里见不得她,见了心痒又碰不得于是朝她呵斥道:“去把谨大爷的东西,拿回小院,搁那发什么呆。”
香菱听了,蹑手蹑脚跑来。李谨对她笑了笑,递过东西说:“你也不急着赶回来,不如去陪晴雯、紫娟、林姑娘她们顽一会。”
薛姨妈闻声赶来,故意笑骂薛蟠:“你这一天跟没笼头的野马似的,又去哪胡混了,我正摆了菜。今儿吃了再走。”又对李谨说:“谨哥儿来了,就一道凑合。”
李谨连忙说:“倒是来打扰了,不过蟠哥儿还是不错的。”李谨想了想,也想不出薛蟠什么优点。笑道:“豪爽耿直,又是个仗义疏财的。”
薛姨妈一脸笑容,迎了他进去。嘴上又说了几句薛蟠的不是,又如何混账,不及李谨一分半毫的。
薛蟠不服,脸上无光:“妈,你怎么能再谨兄弟面前这般说我,落了我的面子,我还怎么在谨兄弟面前做人。”
薛姨妈气的拍了他一下:“说什么浑话,谨哥儿又不像你,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说不得。”
李谨尴尬一笑:“姨妈说的是,都是自家人,什么面子不面子的。在姐妹们面前,姨娘面前,我最是不要面子。今儿我就好好尝尝姨妈带来的金陵特产,特别是姨妈糟的鹅掌鸭信。”
进的厅堂,莺儿给李谨倒茶、端来净手的盆子。又在榻上放团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