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里面的人,没有动静。
但是,黛玉已经急了。忍不住坐着身子,跺脚恼道:“这人以前总说不会,原来是藏着好的,怕失了姐妹们面子,真真坏死了。”
第172章 订亲后日常2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
“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
“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妹妹可满意?”李瑾朝窗户口瞧,黛玉正写着,又有小纸条丢出来。
“啊,原来哥哥还是个多情大才子,在罚你写两首。”李瑾将纸条收起来,拱手笑道:“小王怎么能跟玉儿比,不过是灵光一闪。”
雪雁揭开帘子出来催促他笑道:“我们小姐让小王爷快快在做几首,若是做的好,就原谅你这一遭无礼,做不好就等着成婚再罚你。”
李瑾笑了笑:“成婚还不知道谁惩罚谁呢?”雪雁小脸一红,转身进去。
黛玉在里面啐道:“就知道这人说不出好的来。”已经将抄好的诗词,抖在手中细细读了几遍,掩嘴轻笑。
李瑾走到窗户口,能隐约看见里面的黛玉,笑了一阵子说:“我现在想起和妹妹第一次见时,有一句妙的很,侧身念:人生若只如初见。”
黛玉轻声跟着念:“人生若只如初见。”心里不禁回味,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时候哥哥总是“讨人厌”现在他也没变,反而像我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许多。心里似甜蜜笑了笑,问紫鹃:“紫鹃你觉得我变了吗?”
紫鹃笑道:“姑娘一直都是心善,哪儿就变了呢?姑娘这不是变了,是长大了,懂得做一个大妇的容忍。”黛玉伸手轻打她,啐道:“你也光挑这些笑我。”
等了半天,不见李瑾接着说,黛玉急了。
紫鹃出来因问:“姑娘说下一句呢?”
他看了看里面,又拉着紫鹃说:“下一句,还没想起来呢。没准玉儿和我说话,就想起下一句。”
清了清嗓子,故意对着窗户里的黛玉说,她突然俏脸羞红,放下笔起身将窗户推开,瞪了他一眼。
李瑾大喜,上前拉住黛玉的手嬉笑道:“玉儿肯见我了?”
黛玉只恼他一眼,“噗呲一笑,”谁想见你,快拿来吧?“
“什么拿来?”李瑾装一楞,黛玉忽的就要关窗户抽回手,他忙拿手抵住窗户笑:“好玉儿,别关,想你了。”
李瑾接着说,“我这诗词要看着玉儿,才想的出来,对景对人。”
黛玉笑道:“什么人?”
“除了你,还能有谁?”李瑾句句真诚看着她,这诗词很适合,只是后面几句有点悲。
黛玉啐道:“哥哥又不单单是我一个人的。”红着脸,掩嘴一笑,又啐了他一口。
“但玉儿单单是我一个人的。”强行狡辩着。
黛玉默不作声,越发羞红。李瑾再一次拉起她的手,“玉儿终于要是我的妻子了,小王做梦都在等这一天。”
黛玉低声说:“玉儿也在等这一天。”
两人这含情脉脉,情不自禁的模样,紫鹃忍不住上前破坏气氛道,“小姐,”黛玉羞的缩回手,一本正经伸出一只小手,“剩下的句子呢?”
李瑾尴尬一笑,“佳句偶得之,文章本天成,后面的妹妹。。。。”
“呸,你又在我跟前弄鬼,哥哥只念。”已经坐好,拿着笔望着他,一脸期待。
玉儿那么可爱,怎么能让她失望呢?李瑾先打预防针,大声道:“玉儿听了可不能哭鼻子,这是个悲伤故事,早年见一对有情人,如我和妹妹一样,从初见到。。。。。“转眼嘿嘿一笑,继续说:”不过,玉儿和我,自然跟他们不一样,我们会白头到老,儿孙满堂。”
黛玉一恼,“哥哥又不正经,不理你了。”
李瑾赶忙住嘴,求饶几声念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妹妹我只想出这两句了,妹妹不如我进来喝杯茶,口渴了。”
“你站住,就在这儿说话。”让雪雁倒了茶来,李瑾满意喝了,又陪着黛玉说了一会话,打情骂俏不在话下。
“玉儿等着我来娶你。”转身离去。
听闻宝钗和薛姨妈已经回了京城薛府住,这便更好了。天色也早,于是又骑马去看看宝钗。却说薛家也在准备宝钗成亲前的准备。
薛姨妈也每每在晚上给宝钗说一些洞房事宜。惹得宝钗大羞不止,又有小书本自行翻看,每看一处,宝钗滚烫如火,又不得不认真细看记下一些画面。
薛蟠近日也因为妹妹的婚事,暂停去打理营生的事。小王爷和黛玉的婚事,亲已经订下,不出意外,要不了半年。在忠顺王回京时,就会操办。大婚一成,贾家元春和妹妹就要嫁去王府。自然不得马虎,早早准备。
一早,薛蟠就命人去找京中最好的婚嫁商铺需要购置的都选最贵。薛府要如何布置,才不失面子。又能让小王爷来娶妹妹时,也不失王府面子。
听闻宝钗一家如今不同往日,金陵亲人赶着喜来祝贺。
这日,薛姨妈正在厅内招待薛蝌一家,宝琴和宝钗在闺房闲叙。
薛蝌母亲满面愁苦,不过三十岁的年龄,显得和薛姨妈相仿。一身朴素装扮,几支银钗装点。在她身边站着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显得腼腆又懂礼。
薛科母亲身子近来不好,轻咳几声拉住薛姨妈的手,“嫂子,如今我身子也不好,只担心这一双儿女,少不得来打扰你。
宝琴夫家退了婚,蝌儿也没找到婆家。生意也不如意,我这身子也不知道撑到何时,这次来。希望嫂子能照看两个孩子。”
薛姨妈红着眼安慰她:“一家人说什么照顾不照顾的话,只管在我这住下,在有好的亲事,我让蟠哥儿帮他堂弟堂妹留心。”
“还是宝钗有福气。”薛氏拿帕子点了泪。
“母亲不要劳累,孩儿今后不读书,挑起家里重任就是。”薛蝌今年不过十四,显得异样成熟。
“蝌儿你还年幼,为人老实。生意上的事你又如何懂。”薛姨妈点点头,“比我家蟠哥儿懂事多了。”
“太太,小王爷来了。”
薛姨妈大喜起身,“快请。”
薛蝌一家,忙起身要回避,薛姨妈拉住两人手笑道,“不要见外,瑾哥儿不比别家,不喜欢这些规矩。”
李瑾笑着走来,先是一愣,随即看那少年清秀模样,猜了一二。薛家人上前行礼,他摆手自找了地方坐下笑道:“姨妈不必讲理,将来都是一家人,这是?”
“蝌儿快来。”薛姨妈眉开眼笑,介绍自己的侄儿,又说了她们来京的原因。李瑾不禁多看了几眼这少年,果然端的是谦谦有礼,风流模样。倒和宝钗像是亲兄妹。
“薛科见过小王爷。”
李瑾挥手笑道,:“既然是宝姐姐的堂弟,便是小王的堂弟,不必讲理。没想到宝姐姐的堂弟一表人才,今年几岁了?可有读书?订亲?。“
第173章 订亲后的日常3
李瑾问了一堆,薛蝌家这才相信,这个亲王世子的确和常人不同,看上去没什么威严,“和蔼可亲”的模样。
不禁羡慕,宝钗找个了好人家,高门户。
薛蝌这才放松紧张的身子,上前躯身拱手道:“薛蝌拜见小王爷。”面带羞涩又道:“以前父亲在世时读过几本书。如今断了,帮助家里照顾生意,十四了,并未订亲。”
李瑾虚扶他起来,“不要讲礼,小王最不喜欢这些繁琐的礼。”薛蝌母亲赶忙上来见礼笑道:“这怎么行,小王爷看得起他,但我们平民百姓之家的,却不能少了礼数。”
李瑾点点头笑道,“可见也是知书达礼的人家。“
宝钗闺房内
薛宝钗将赐下来的侧妃大婚服,又仔细检查一次,在她身边坐着一个少女。见宝钗含羞带笑模样,不似从前矜持,忍不住挽着她手打趣道,“姐姐是如何被那坏人降服的?真真是变了模样。”
宝钗羞的放下衣裳,捧着宝琴的脸,笑道:“你啊什么话也胡说。往年跟着叔叔在外见识的比我多,也没见你长进,还是这样顽皮。”
“宝姑娘,小王爷来了。”香菱笑着揭开帘子。
一时宝钗拉着宝琴出去,李瑾见宝钗出来,起身上前拉住她手笑道:“宝姐姐,小王想着你,就来了。”宝钗一羞,打开他的手瞪了一眼,含羞道:“小王爷,这是我堂妹。”拉着宝琴上前。
宝琴歪着脑袋,打量。
李瑾也打量她一番,不禁拍手笑道。“这就是宝姐姐家的妹妹?怎么个个都和宝姐姐一样,似天上的神仙一样好看呢?姐姐家里可还有妹妹?都让小王看看。”
眼前少女不差于黛玉宝钗,也是绝色,肤白腮红,长着一张精致娃娃脸,明明是汉人,乍一眼看上去,就像混血儿一样。
宝琴被他看得俏脸满是红晕,羞怯行礼,退到宝钗身后。
宝钗挽着她笑道,“方才还在屋里跟我说,想见见小王爷风采,像只小麻雀,闹的我耳根疼,今儿见了,怎么又羞了?”
宝琴心里想:这个小王爷就是宝姐姐未来的夫君,果然生的比旁人不同,看上去高大俊朗,京中又传闻他诗词一绝,那不是文武双全。
见宝钗打趣,宝琴小鼻子一哼,撞了胆子上前道:“小时候,宝姐姐就说,将来要嫁个顶天立地,文武双全,有志气的男儿,可见宝姐姐得偿如愿呢。”
屋子里,薛姨妈等人笑的合不拢嘴,宝钗羞的瞪两人一眼,拿扇子遮住脸回到边上坐着,只拿一双杏眼,无时无刻注视自己的情郎。
李瑾大方承认,“可见宝姐姐慧眼,小王也是名副其实。”
这是何等不要脸的人。
“也不要小王爷叫了,宝琴妹妹不如叫姐夫,更亲切。”
宝钗急道:“瑾哥儿。。。”
宝琴笑着乖巧一喊,“姐夫。”声音清脆,又不失淘气可爱。
李瑾邀请众人坐下说话,香菱和莺儿奉茶来,李瑾多看了香菱几眼因问她:“你喜欢诗词,便让宝姐姐继续教你,比外面先生更有用。”
香菱羞答答应了一声,看他的眼光温柔又带倾慕,悄声道:“今日宝姑娘,在京中买了最新的诗集,就是小王爷的,姑娘已经给香菱讲解了。”
这丫头,顺便呆萌的把宝钗卖了。
薛姨妈,带着薛氏离开,给李瑾留下单独说话空间,他便更大胆起来。
“早听闻你们家,以往是走海运的,可见宝琴妹妹自幼见多识广,周游列国了?不如给小王说说有趣的。”
没了长辈在,宝琴天真的样子就彰显出来,坐着身子,将头偏到他身前笑道:“姐夫自小不也是在异国,不如你给我们讲讲。”
这丫头,好一招祸水东引。
李瑾笑道,“小王怎么比得过宝琴妹妹,我只在北羌国待过几年,别的地儿又不曾去过。”
宝钗嫣然一笑,“我这妹妹,要是说尽兴,就怕你受不了。我可是深受其害,你们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薛蝌点点头,她这妹妹从小被宠坏了。
“小王不怕,我就喜欢听,宝琴妹妹只管说。”李瑾端着茶,洗耳恭听。
宝琴一一说来,“我至四五岁时,爹爹就带着我走遍大江南北,待年长一些就带我往周边番国见识,最远的地方还是沿西海外的一个女儿国,叫真真国。那里的女子,跟画儿上的一样好看,头发颜色有黄,还有银白,还有红色,眼睛也是蓝蓝的好看极了。”
宝琴欣欣然笑道:“我还认识一个会说中原的女孩,她们家也是经常来中原经商,她名儿叫爱丽丝,姐夫你说,这些人名儿怎么那么奇怪,还有姓爱的吗?。”
李瑾笑道:“我看,她们那些姑娘,还不如你和宝姐姐好看。名儿也没有我们中原女子优雅,我才不稀罕呢。”
宝钗,宝琴脸上一红。
薛蝌坐在一边,也是生涩的很,插不上话。
说到一半,宝琴神色暗淡下来,“后来我就没去游玩了,母亲生子不好,我又年幼,哥哥荒废学业帮忙打理父亲留下的产业。”宝钗挽着她安慰,和李瑾解释说,“我这妹妹和我一样,没了父亲。”说起父亲,两姐妹都红了眼圈。
李瑾称赞道:“宝姐姐把薛家打理的条条有序,想必将来王府也难不倒,小王有福气了。又夸赞宝琴,琴妹妹和宝姐姐一样,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将来都会好起来。小王看薛蝌也是个能有大出息之人。”
几人破涕而笑,闲聊一会。
薛宝琴一家在,京城宝钗家里安顿下来。
李瑾笑道:“都是一家人,蟠哥儿一个人在京中生意也忙不过来,不如让薛蝌去帮忙。”
宝钗点点头,将来她嫁过去,也就没有时间管薛家,自己这个哥哥虽然懂事多了,到底还是马虎,自己这个堂弟知书达理,做事认真。辅助哥哥,便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