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冯相荣离开格维纳的府邸时已经到了黄昏,包大廷看着时间也不早了,因此对冯相荣建议先找个落脚的地方。
冯相荣这时候才注意到自己和格维纳交谈了那么久,同时肚子响起饿得咕咕响。这次注意到自己到了天津后还没吃过一顿饭。
“呵呵,大廷你说的对,先找个酒楼吃上一顿。大家肚子也都饿了吧。前面刚好就有家酒楼,那么多人进去吃饭,说明那家酒楼的菜做的肯定不错,我们就到那家酒楼吃吧。”冯相荣笑着说道。
进了那家店后,果然发现这家酒店的生意十分好。冯相荣嫌大厅十分吵闹,因此要求小二带到楼上的包厢。店里的小二接了包大廷的打赏后,十分热情的把冯相荣一行人带到了楼上的包厢。
“几位爷,不知道你们要吃点什么?”进了包厢后小二热情的道。
冯相荣坐下去后,对着小二招手“你们店里有西湖的龙井茶吗,有的话先给我们上一壶。”
小二热情的笑着说道“有!有!有!,爷请稍等。小的马上给您上壶上好的龙井茶,请您稍等。”
过来一会之后,小二手里拿着茶壶走了进来,弯着腰说道“爷,您要的龙井茶来了。”
说着小二热情的给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倒了一杯茶后,笑着说道“各位爷,不知道你们要吃点什么?”
“你们这里多有什么拿手菜啊?”冯相荣问道。
“客官,本店的特色菜可多了:天津风筝,紫蟹、锅巴菜,耳朵眼炸糕、桂发祥麻花这三样外,还有张记果仁、曹记驴肉、大福来锅巴菜、石头门坎素包子、芝兰斋糕干以及贴饽饽熬小鱼。。。”小二点了点头一口气也不换的非常流利的报出了菜名。
看到小二还在那里喋喋不休的抱着菜名,冯相荣出声打断了小二的话“好了,别说了我们这有十个人,你按照着人数给我们上菜就可以了。”
“好咧,客官请稍等片刻,小的这就通知厨房里面飞给您上菜。”说完小二就恭敬的退了出去。
包大廷这时候站了起来来到冯相荣的身边,“相荣,此次我们来为了参加谈判的,你是不是应该尽快的去拜访下此次议和的主使——李鸿章呢?我们今天就已经到了天津,可是却没有去拜访李鸿章会不会显得有些失礼呢?要是因此得罪了李鸿章,那显然没有必要。”受到冯相荣对李鸿章为人负面评价的影响,因此包大廷也对李鸿章不怎么尊重,才直呼其名。
冯相荣摇了摇头道“我拜访格维纳毕竟也是为了争取英国人,希望到时候英国能够在两国谈判时站在大清一边向法国施压。我人们都说宰相肚里能乘船,李鸿章怎么说也算是大清的半个宰相,这点容人之量我想还是有的。而且我之所以先去拜访格维纳是因为那个币制改革的事情对我接下来的计划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个币制改革是我接下来计划中核心的一部分。这件事情可比拜访李鸿章重要多了,如果因此而得罪李鸿章的话那我不在乎。”
“几道,听说了吗朝廷召回了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冯振兴陪同中堂大人一起参与和法国人的谈判呢?”冯相荣走到木制的墙壁时忽然听到隔壁传来的谈话声。
一听对面的人在谈论自己,冯相荣的注意力顿时提了起来。
“是啊,少川。算下日子这个大清官场上的新贵也差不多到了直隶了吧。只是不知道这个冯振兴能否在谈判桌上取得和镇南关一样的大捷。希望他能够劝住李中堂,不要轻易的屈服以法国人吧。”隔壁传来那人的语气有些低落,大概是联想到了李鸿章以往和西方国家打交道时的所作所为吧。
听着隔壁传来的谈话声,冯相荣知道隔壁的人应该也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人士。只是冯相荣听着对面称呼的“几道”和“少川”觉得非常的熟悉,好像在哪听过似的,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
“几道”清末字几道的到底是谁呢?难道是他。冯相荣的脑海中想起了一个福建的名人——严复就是自几道的。
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后升为总办(校长)。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
现在想来这时候严复刚好在天津任北洋水师的总教习吧。不过冯相荣记得严复鄙视李鸿章的为人和李鸿章不好,因此受到了李鸿章的排挤仕途上走的很不顺利,后来才会出退海军界转入思想界。
这时候冯相荣也想起了清末的一位字“少川”的大牛人——唐绍仪。
唐绍仪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时称山东大学堂)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国民党政府官员。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
唐绍仪1874年被清政府选派到美国留学,1881年唐绍仪归国后,被派往天津的洋务学堂读书。1885年进入天津税务衙门任职。同时唐绍仪是近代第一位致力于收回海关控制权的人。1906年,唐绍仪以税务处会办大臣之职主持全国税务总署的工作,上任伊始,他即宣称:“此次奉命办理海关税务,实为收回税权之一大关键,且海关为中国海关,聘用洋员自应归中国节制。今虽时事艰难,无所措手,亦当力任其难。”唐国仪在税务部署成立之时,即电召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及各关税务司到京城听训。过去垄断海关税务司职位数十年的洋员,如今不得不收敛其威风,在税务处会办大臣的统辖下办事了。
这两个可都是清末的人才啊,自己现在最缺的是什么,不就是人才吗?而且眼前的这两人正是自己现在手头上最紧缺的海军和外交的人才啊。自己一定不能错过这两个人才。冯相荣默默的想到。
………………………………
第五十七章 冯相荣的邀请
“客官,菜来罗,来这些都是我们天津的特色菜,您尝尝味道怎么样?”小二进来后热情的服务惊醒了正在沉思的冯相荣。(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招众人坐下去后,冯相荣第一个动了筷子,尝了下摆在桌子上那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冯相荣点了点头对着仍站在边上的小二赞许道“恩,小二,你们店的菜确实做的不错,我很喜欢。大廷,给这位小二哥点赏钱。”
包大廷听到冯相荣要打赏小二因此把手伸进怀里摸了摸拿出了几两碎银赏给了小二。
小二欣喜若狂的接过包大廷打赏的钱后笑着说道“谢谢爷,谢谢爷的打赏。”
“小二,我问你个问题;在我们隔壁的客人是不是叫唐绍仪和严复的。”冯相荣沉吟道。
听了冯相荣的问话后,小二惊讶的道“爷您是怎么知道隔壁的两位分别是唐大人和严大人的?爷小的告诉你,这两位大老爷是我们店里的常客,隔三差五的就来我们店里吃上一顿。这不今天又来了。”
冯相荣挥了挥手,“我怎么知道的你不用管了,我问你他们今晚的账结了没有?”
小二恭敬的摇了摇头“还没有。”
冯相荣点了点头道“那好,他们的账算在我们头上了。你跟我说下多少,我这就把钱付给你。”
“爷,请稍等。小的到柜台上去给您问问。”虽然对冯相荣为什么会为隔壁的客人付账感到奇怪,但是小二还是明智的决定按照冯相荣的话去做。
“相荣,你怎么知道隔壁的客人是唐绍仪和严复的?又为什么要替他们结账啊?小二走了出去后,包大廷疑惑着对冯相荣道。
冯相荣笑了笑,“我不是准备要在福建上任后重振福建水师,把福建水师建成一支强大的海军吗?不过福建水师还缺少一个水师提督。我们兄弟几人都只会指挥陆军,对海军而言是门外汉,根本不懂的指挥海上作战,那总得找个懂得海军的人才来当任福建水师提督吧。
记得有一次我和路德维希闲聊的时候,路德维希和我提起过他曾经和一个在英国格林尼茨皇家海军学院学习的中国人成为了好朋友。
那个中国人的名字就叫做严复。路德维希和我说过,严复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海军军官,严复毕业时的成绩排在那一届学生中的前十名。
那时候我就想见见这个人了,同时我想严复能够在英国皇军海军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应该可以胜任的了水师提督的职务吧。”
包大廷这才恍然大悟的道“相荣原来你那时候就对人家不怀好意了啊。”
这时候小二拿着账单走了进来,“爷,隔壁的唐大人和严大人一共吃了十多两,加上爷您今天这顿的三十七两,总共加起来大概有五十两。”小二说着把账单递给了冯相荣。
冯相荣挥了挥手,“不用看了,大廷拿一五十两的银票给他。另外我交代你个事;等下隔壁个客人准备离开后,你向他们说下有位来自广西的姓冯的客人想要见他们。”
见一会儿又有了赏银,小二兴高采烈的接过了包大廷的银票。“爷请放心,小的一定照您的吩咐办。”
“小二!小二!过来下!结账了!”非常巧合,隔壁传来了不知是严复还是唐绍仪的声音。
“爷,那小人这就过去和隔壁的两位客人说爷您要见他们,”小二毕恭毕敬的道。
“好了,你去吧。”冯相荣挥了挥手。
隔壁房间的严复和唐绍仪一看到小二进来后两人不约而同的道“小二,多少。(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说下,我要结账。”
看到唐绍仪和严复都在争抢着付账,小二不得不出声打断二人,“客观,你们不要抢了。你们的帐已经有人结了。”
唐绍仪和严复听到有人替自己结果帐了,感到很疑惑,“小二,你说什么呢?是谁帮我们结账的?”
“两位客观,是隔壁的一位来自广西姓冯的客官替你们结账的。”小二恭敬的说道。
来自广西姓冯的?严复和唐绍仪心中认真的回忆了下自己认识的好友,确定自己根本就不认识有个姓冯的朋友。他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替自己结账呢?二人心中都感到非常的疑惑。
“小二,你是说隔壁姓冯的客人替我们结账的?那他现在还在吗?”严复出声问小二。
小二点了点头,“姓冯的客官还在。”
“唐兄,走我们去拜访下这个姓冯的朋友吧?也许他是你的好友呢?”严复对着身边的唐绍仪道。
唐绍仪苦笑着道“严兄,我还以为他是你的好友呢!我根本就不认识姓冯的人啊。”
“里面的可是来自广西的冯兄吗?鄙人和唐兄前来拜访。”冯相荣所在的包厢门外响起了一个生硬的声音。
冯相荣想了想,第一次见面应该给唐绍仪和严复留个自己非常重视人才的映象。因此冯相荣就站了起来亲自为二人开门。
冯相荣认真的打量了下眼前的二人,其中一人身着学者长袍,戴一顶小圆帽,脸上挂着一副眼镜,显得温文而雅;另一个人身材高大,略显得有些消瘦,也戴着一幅眼镜。不过冯相荣从这个人的身上感受到了非常熟悉的军人的气息。
而当冯相荣在打量着唐绍仪和严复的时候,他们二人也在打量着冯相荣。普普通通的富家子弟的打扮,显得很平凡。但是唐绍仪还是从冯相荣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长久以来身处高位的领导气质。
而作为一名军人,严复则注意到了房间里的冯相荣的亲兵。虽然那些亲兵的动作看起来是那么的轻松自然,就像平常的老百姓一样在吃饭。但是严复还是注意到了屋里的几人自从冯相荣打开房门后就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和唐绍仪的身上,同时严复还注意到几人的身上隐蔽的地方突出了一个圆形的疙瘩。并且严复还感觉到了一种犹如被毒蛇给盯住的那般致命的危险,留过洋的严复联想到那个圆形的疙瘩后第一时间想起了手枪。严复毫不怀疑要是自己和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