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捞钱-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担心他干嘛?”
  袁逢满脸不屑道:“前些年因为那梁冀之事,我等才不得不刻意拉拢此人,还捏着鼻子让他入了我袁家族谱。
  “可如今时过境迁,我袁家早已不需要此人为我家族张目了。我恨不得这些党人能将他与曹节一并收拾了,也省得汝南老宅那边闹腾,说我洛阳一支不顾祖宗家法,让一阉宦入我家族谱。”
  “那究竟是为何?”
  听说不是为了袁赦,袁隗更是不解。
  “要知道兄长此次可是违逆了党人的意志,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哼!”
  ——只听袁逢冷哼一声——
  “那是因为曹操居然私下去找了王子师!王子师乃是并州名门,身边聚拢了一大批党人,和那个王家子又是份属同宗同源,要是让彼辈联合起来,还是有些棘手。
  “这就是兄长出手的理由?”
  袁隗难以置信。
  莫说袁隗有此反应,在座的袁基、袁绍、袁术亦是如此。
  二人怎么也没想到,袁逢只是为了担忧王允与曹操、王安等人合流,所以才出的手。
  这理由未免太过荒谬。
  毕竟此三人官位不高,哪怕合流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其实也不是单单为了这个,主要还是为了那许戫。”
  见众人这幅表情,袁逢这才说出真正的目的。
  “兄长说的是……”
  袁隗恰好想起什么,可还没说完便被袁逢给打断。
  “没错!”
  ——袁逢点头说道——
  “此前卢植与许戫有所勾连,在不少地方与我袁家作对。如今既然被我逮住这个机会,又岂能放过?”
  “那许戫虽然此前因地震被罢免,但我深知天子的心性,很快便会寻个由头让此人复起。所以我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必定要将此人给一棍子打死。”
  几人听罢,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袁逢是利用此次王允等人上疏的机会,来对付袁家的政敌。
  想到这,几人的心情这才舒服了许多。
  “可这终究有负士人所望!”
  可对面的袁绍却再也按捺不住,出声驳斥。
  “那又如何?”
  ——袁逢有恃无恐地说道——
  “你口中的士人,无非就是关东的那些党人罢了!我袁家四世三公,而这些人连中枢都进不来,我为何还要看彼辈脸色行事?
  “袁本初,老夫曾与你说过,我袁家行事,皆要万事以我为主,以袁家的利益至上。
  “可你看看你,竟为那“天下楷模”的名声所累,这成何体统!”
  一番话,说得袁绍面色涨红,只好频频叩首认错;
  ……
  洛阳,街道上;
  早朝结束,王安正领着众护卫折返府里。
  至于曹操,早已拉着王允不知跑哪合谋去了。
  就在王安刚要出城时,却见前方跑来一少年。
  孩童径直跑到王安跟前,奉上一块布帛。
  “贵人,这是给你的!”
  胡车儿从王安身前闪出,接过布帛,仔细看了看,又嗅了嗅,发现没有异常后,这才恭敬地递给王安;
  王安满心疑惑,打开布帛一看,只见上面赫然用墨汁写着几个字;
  “白马寺中一会!”
  见此消息没头没尾的,王安眉头一蹙,朝送信的少年问道;
  “此信出自何人之手,你认识他么?”
  ——却见少年摇头说道——
  “不认识,那人给了小子一个大钱,吩咐小子将此信送给贵人。”
  见王安没有其他问题,少年扭头跑开了。
  王安旋即唤来李儒,将布帛交给对方。
  李儒仔细看了一遍后,却是若有所思。
  王安见状,急忙问道:“文优看出了什么吗?”
  李儒点头说道:“此字乃是对方刻意用左手写的。”
  “文优是说,对方刻意隐瞒身份?”
  王安当即醒悟,待见到李儒点头后,却陷入了沉默。
  “君侯,此等藏头露尾的行径,非君子所为,可见其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等不去也罢!”
  一旁的关羽说道。
  “云长说得不错,谁知道是否有人布了个圈套,专门引诱主公前去。为主公安全计,还是让我等先去查探一番为好!”
  徐晃显然也认同关羽的说法,并提出了一个更稳妥的建议。
  “且慢!”
  就在王安决定采纳徐晃的建议时,却见李儒笑道:“在下知道这是何人所为了!”
  “哦?”
  见李儒如此厉害,王安大奇;
  “文优请说……”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李儒捻须正色说道:“此字乃是那唐周所为,其人以为用左手写字便能瞒住别人,却不知在我眼里,他的笔法、用势却是分毫毕露。
  “也是幸得此前我曾在狱中让他写字,故能一眼认出。”
  “什么!”
  ——王安满脸惊讶的看向李儒——
  “竟然是他!”
  对这个唐周,王安又岂会陌生,不就是朝廷潜伏在太平道的间谍嘛,还是正经的廷尉吏。
  要是换作以前,王安还要忌惮此人三分,可如今都当上侯爷了,又是个议郎,论身份已经抛出对方三条街,又岂会怕对方。
  于是也不多想,便径直领着关羽等十数名心腹前往白马寺。
  待来到白马寺,有僧众领着众人往后堂而去,显然是得了某人的嘱咐。
  待入得一间厢房,见里面之人果然是唐周时,纵然王安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也不由心中诧异。
  这厮不是朝廷命官,奉命潜伏在太平道人张角身边的吗?此番找我干嘛?
  一想到唐周与张角的关系,王安心里便有了不祥的预感;
  “君侯……”
  唐周见王安的脸色显然不大好,便索性快人快语道:“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借口,暂时撇开那马元义,恰好打听到君候的庄子就在附近……所以咱还是长话短说吧。”
  “此番我冒死前来,是想告诉君候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听说有八卦可听,王安下意识问道,可话刚出口就后悔呃。
  唐周的秘密,那肯定是和太平道相关的呀!
  这要是听到太平道的某些重大秘密,事后又被太平道发现,那我岂不是要凉!


第244章 惊闻2
  可正当王安想改口拒绝时,却听到唐周已经开口了。
  “在下刚打探清楚了,张角的大弟子马元义已经联系上了在洛阳的暗线。而这暗线居然就在北宫。
  “马元义还想借此在北宫中传道?”
  王安听得心惊肉跳,这马元义疯了吧,居然想着在皇宫中发展势力。
  ——王安下意识就不信——
  “这,这怎么可能!”
  看向唐周,王安满脸好奇地问道;
  “这消息那是太平道的绝密,只有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以及大师兄马元义才知道。
  “嘶!”
  王安听罢,倒吸一口凉气。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太平道居然真的在北宫中有人,于是下意识问道;
  “北宫中究竟是何人被收买了?”
  “在下也是这次随马元义出来行事,才无意中得知的。〃
  唐周正色答道:
  〃至于北宫中有多少人被收买了在下也不大清楚,只听说封谞、徐奉二人却是已经倒向了太平道!”
  “竟是此二人!”
  听到是这两人,王安顿时吓了一跳。
  这可是两位中常侍啊!
  和张让、赵忠一样都是新晋的大佬,地位也只比张、赵二人略低一筹罢了。
  这种级别的宦官居然还能被太平道给收买了?
  王安觉得极度不可思议,于是直接说出心中的疑惑。
  “我有一事不明,还请你仔细说说……”
  ——王安正色问道——
  “这封谞、徐奉二人乃是中常侍,在宦官中也是位极人臣了,又何以被太平道所收买?”
  “哎!君候有所不知!”
  ——唐周叹了口气道——
  “小人也是昨天才得知,严格来说此二人并非被收买,而是本就是太平道的人!”
  “啊?”
  王安听罢,吓得目瞪口呆,顿时猜到了什么。
  “难道说……”
  “没错!”
  唐周见王安一副了然的神色,便直接点头说道;
  “太平道在十几年前便开始不断地宫中送出孤儿,有些孤儿在宫中死了,有些则活了下来,甚至是居于高位。封谞、徐奉二人便是此间的佼佼者!”
  “这些孤儿在入宫前就一直被灌输太平道的思想,所以是太平道的死忠,绝对没有策反的可能。”
  “嘶!”
  听到这,王安再度倒吸一口凉气;
  为了能里应外合攻破洛阳,张角筹划得竟如此之深。
  这样看来,张角在十几年前便已经有了反意。
  然后,王安便想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
  “按你这个说法,如今宫中岂非有相当一部分宦官是太平道的人?”
  “大概如此吧!”
  唐周郑重地点了点头。
  “好了,我不能在此久留了,否则就要惹来怀疑。如今各地府衙中有不少太平道的同党,这也是我特意请君侯前来的苦衷,还望君侯见谅!
  “另外还望君候务必要将此消息传给廷尉,越快越好。”
  “这是自然!”
  王安虽然不愿答应,却也不得不点头应允。
  毕竟此事牵连极广,要是事后被捅出来,说王安没有及时上报,信不信天子能够灭了他王家九族。
  可也在这一刻,王安心中打定了主意。
  往后瞧准机会,立马离开洛阳!
  ……
  就在王安回到缑氏山,要琢磨着如何将此事告诉廷尉时,何进又来了。
  看这位低配般杀猪宋玉一副颓废的样子,王安心下生疑。
  这货又是闹哪出?
  难道何家又出事了?
  没道理啊!
  就在王安心中琢磨不定时,何进一把上前握住了王安双手,眼神里饱含歉意地看向王安,黯然道:
  “哎!长庚兄辛苦了!”
  王安:“??”
  待把何进请入书房,听完对方一番絮絮叨叨后,王安这才明白,原来何进这厮居然是为了王允上疏诛宦一事而来。
  ——旋即又面露奇怪之色——
  何进要诛宦?
  这为何听起来如此的不靠谱。
  不过当想起电视剧里的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召外地诸侯入京诛宦时,王安心里便了然了。
  可能这何进为了靠向士人,所以不得不诛宦。
  只是没想到如今何进还没得势,便已经存了这份心思。
  其实王安哪里知道,此番何进着急诛宦压根就不是为了什么投靠士人,而是阴差阳错下误以为王安要联手张让、赵忠等新派宦官,将何贵人毒害王美人一案往旧派宦官曹节等人的头上推。
  要是王安得知何进的想法,肯定会揪着何进的耳朵大骂道;
  “你的脑回路为何如此清奇?我脑抽了才会为你何家去与张让、赵忠联手?你何家与我是什么关系值得我这样去做!”
  ——可惜王安注定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哎!”
  ——何进此刻无比地失落——
  “正所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本以为上述一事能成,却不料半路杀出个袁家,将此事给搅合了,这实在是……”
  见何进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王安也能理解。
  这袁家四世三公,又岂是这么好对付的?
  莫说如今的何进只是戴罪之身,哪怕是将来成了大将军,乃至于皇子便成功继位,何进得以独揽朝政时,想要对付根深蒂固的袁家也是不大可能的。
  理由很简单,当一个朝堂上有6…7成的臣子都与这袁家沾亲带故时,当天下7…8成的士族都以袁家马首是瞻时,对付袁家就意味着与天下士族为敌!
  这也是为何以后哪怕袁绍曾经密谋立立新帝,袁术更是直接在淮南称帝,而在官渡之战时,握有天子和中枢名分大义的曹操,其人帐中居然也有无数人与袁绍阵营私下往来不断。
  要不是出了许攸和审配这两个变数,估计官渡之战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想到这,王安也是无奈,只好安慰何进道:“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袁家四世三公,身负天下士族之望,更是天下仲姓,此番也不知为何,竟然为了政争而弃诛宦之大业于不顾!
  “不过遂高兄也无需灰心,诛宦之事非一日之功,当百折不挠,砥砺前行,方得功成!”
  然而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当王安洋洋洒洒地说了一通激励何进的话后,何进本是听得连连点头,心情倒是畅快了不少。
  可当他闻得天下仲姓后,却没来由心下一突,旋即忽然想到了什么,以至于王安往后的话都没听进去。


第245章 进击的何进1
  何进此刻脑海里无比清明,不停思索着。
  天下仲姓,天下仲姓!
  对了!
  既然袁家乃是天下百姓,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