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殊不知王安这番慢一拍的表现,落在张泛眼里却是让他震撼不已。
面对数千鲜卑人来袭,此子居然面不改色,神态自若,竟是有几分古名将之风。
果真是出身顶级豪门士族之人,不简单!
一念及此,张泛对王安的态度变得越发恭敬,连忙正色答道;
“禀大人,县中有兵卒210人……”
“那有多少敌军?”
“约莫3…4000人吧……”
王安:“……”
王安极度无语,他就很想问问张泛,这马邑明明是对抗鲜卑人的前沿阵地,为何县兵如此之少?
这简直就是不合常理嘛!
其实他哪里知道,这马邑前面还有武州塞。
那可是天下有数的雄关,哪怕鲜卑人率十万大军来攻,一时间也不可能拿得下此地。
所以有此雄关在前,鲜卑人理论上根本就打不到这里。如此一来,马邑又哪里需要这么多兵卒把守?
这也是众人到现在都还没弄明白,这数千鲜卑人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原因。
想到这,王安摇了摇头,
现在显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不管这些鲜卑人是从哪里来,这场仗始终都是要打的。
还是赶紧召集兵马才是正理。
于是他脸色迅速沉了下来,死死地盯着张泛。
“张公,我不是问你县里有多少兵卒,而是能“召集”到多少人!”
王安把“召集”两个字咬得特别重。
这人难道真当自己是傻子不成?
这马邑县起码有七八个大户,哪怕每户凑出个几十上百人,也能组建个上千人的部队了。
张泛当然听出了王安的意思,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后,心里略微估算,又稍作迟疑,这才勉力答道;
“禀大人,如果我们号召县里的大户出人的话,应该能筹出个500人左右。”
岂料王安听罢,扶剑嗤笑道;
“张公,你须晓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也罢,事已至此,我也不和你绕弯子了。我不管你用何种办法,是摊派也好,强迫也罢。
我要你在半个时辰内,召集2000壮丁前来守城。否则我直接打开城门,让这些鲜卑人来劫掠一番好了。”
“到那时,我看是那些大户损失大,还是老百姓损失大!”
张泛听王安居然要打开城门放鲜卑人进来劫掠,顿时大惊失色,虽然明知道这话里恐吓成分居多,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一想到鲜卑人前来劫掠时的凶狠劲,张泛顿时就怂了。
因为他张家正是这里的大户之一啊!
就在张泛神色变化间,王安又补充了一句;
“差点忘了,我要的2000人必须是庄客,别拿那些连花架子都算不上的陪奴、仆役、佃农来忽悠我!”
张泛的神色又沉下去三分,抬头看向王安,只见对方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心里就是一突,方才想起此人之前曾假装赵忠族侄之事。
此子是个胆大包天之辈!
那他刚才说的开门放鲜卑人进来……
张泛不由打了个哆嗦,再也不敢和王安继续争辩,只好拱手应诺,转身匆匆而去了。
第102章 这贼人竟然敢利用主公
看着张泛的背景消失在城墙拐角处,身后的关羽上前说道;
“主公,此人会不会心怀不满,日后对主公不利?”
——王安嗤笑道——
〃云长,方才我只是配合此人演了一出戏罢了,他为什么会对我心存不满?“
“请主公指教……”
关羽完全不明白王安这番话背后的意思。
两人刚才不是因为兵员之事闹了起来么?
这又唱得是哪出?
“云长有所不知……”
——王安摇头失笑道——
“这张泛要是当上城中守将,作为本地大户,势必要尽发家族中人协助守城。那将来无论是否能击退鲜卑人,张家在马邑的实力就会骤减。
“吃力不讨好!”
“所以才把我推出来。”
“岂有此理!”
关羽听罢,顿时就怒了,狭长的眸子里闪过一抹寒芒;
“这贼人竟敢利用主公!”
王安见关羽激动,拍了拍对方肩膀示意对方冷静;
“云长莫急,且听我继续说来。””其实这张泛是个聪明之人,早已看出本地大户的私心所在,更是知道要是此番他们不出力,马邑就不可能守得住。
“可他同为大户中人,又不能直接出面。所以才要借我之力!方才在我面前先是据理力争,后又佯装屈服,都只是做给其他大户看的。”
关羽听罢,直接傻眼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里面居然这么多弯弯绕,看方才两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原来都是在演戏。
“可是……”
关羽似乎又想到什么,疑惑地问道;
“要是那些大户依然不愿意出兵,那可怎办?”
“呵呵!”
王安眸子里闪过一道寒意,冷冷笑道;
“方才我说要打开城门放鲜卑人进城,莫非云长真当我是戏言不成?”
“啊?主公这……”
关羽傻眼了,他本以为王安只是想虚言恫吓那张泛,却怎么也没想到对方居然是玩真的。
“嘿嘿,云长且细细想想……”
王安见关羽惊讶的连嘴巴都合不拢,心里的恶趣味得到了满足,这才阴鸷鸷地笑道;
“这些大户听说有如此多的鲜卑人袭来,又哪敢像往常一样缩在城外的自家坞堡里自守?
“他们定会把族中力量都安排进城中大宅,好借助城池避难。所以一旦我打开城门,你猜哪些鲜卑人是先攻击城中那些富丽堂皇的大宅子呢,还是会去抢平民百姓的那些许浮财?”
关羽听罢,顿时恍然大悟,惊叫道;
“所以主公是要兵行险着,倒逼这些大户去抵抗鲜卑人。”
“然也!”
王安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不过这是最后一步,非万不得已时,能不用便不用。现在就看那张承是否能说服这些大户,给我凑出足够的守城兵卒再说。”
“报——”
就在两人说话间,只听有兵卒来报;
“禀大人,城下有一个老者求见!”
“老者?”
王安满脸疑惑,自己在这貌似也不认识什么人。
等等,莫非是他。
王安忽然想起那夏育老头,旋即一拍脑门,暗骂一身糊涂。
该死,怎么把这老头给忘了。
这夏育可是传奇级武将,统帅更是高达87,比黄忠还要高。
要说此人之前不曾带兵打仗,打死王安也不信!
放着这么个人才不用,这是要闹哪样?
很快,夏老头便来到了城头,正要开口,却被王安一把抓住双手;
“李公且跟我来。”
言罢就在夏育的目瞪口呆下,王安拉着对方登上了城楼。
“大人,你这是……”
两人上了城楼,进入宿屋,
夏育见王安还煞有介事地关上了门,更是惊疑不定;
“在此密室,我便直言好了,如今鲜卑人兵临城下,眼看着这马邑成很快就要生灵涂炭,厦公就莫要再掩饰身份了。”
王安一言既出,犹如惊雷般,惊得夏育差点灵魂出窍,去见那幽都王。
夏育满脸的不可置信,嘴巴张得老大,能塞下一个鸡蛋。
“你,你竟然能认出老夫!”
王安却是耸了耸肩,不以为然道;
“这又有何难?本官可是对夏公敬仰以久,当年您跟随凉州三明的段公,曾多次大破羌人,屡立战功。
“后升为凉州北地郡太守,时鲜卑人南下寇边,又是夏公领兵将其击退。”
“如此赫赫战功,可谓是天下无人不识君!只是不曾想竟然能在此处遇到您。”
见这夏育的神色依然惊疑不定,王安也没时间在这里和对方耗下去,只好继续说道;
“如今形势危在旦夕,夏公难道就不打算做点什么吗?”
可出乎王安的预料,只见夏育摇头说道;
“大人,老夫知道您的意思。可老夫当年为了同僚的一己之私,答应贸然进军,结果拖累数万儿郎战死沙场。
“所以老夫曾发誓,在那一刻起,此生不再领兵。”
“如今,老夫只愿当一名守城兵卒,如此而已。”
王安听罢,惊道;
“夏公何至于此!”
王安本来已经打好了算盘,让夏育做统帅负责守城,而自己则在后方统揽全局……
所谓统揽全局,不就是在后方灌灌水,吹吹牛逼,虚应其事罢了。
到时要打了胜仗,功劳肯定也少不了自己。
可现在这夏育居然说只愿意当个小兵,那还搞个毛啊!
难道我麾下兵卒还缺你这个七老八十的老头不成?
淦!
——只见夏育眼神中透出一丝决然之色——
“大人是没见过当年的惨况,算了,往事如烟,不提也罢,只是我意已决,大人不必强求。”
王安:“……”
王安无语,见对方态度如此坚决,他就知道原本打算躲在背后的计划已经行不通了。
既然如此,只好退而求其次。
“既然这样,我也不再强求了。可夏公乃是难得的将才,哪怕不领兵,也不可能只当个小兵卒,这样岂非辱没了你?”
“要被人知道,我王安岂非成了大笑话,笑我有眼不识泰山!”
“这样好了,夏公就在我边上任参军一职,无需统兵,只是在关键处提点本官一二即可,夏公您看……”
王安无奈下,只好退而求其次。
毕竟身边要有这经验老到的夏育时刻提点,将来守城时总不会闹出笑话。
要知道此战对于王安来说,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不容有失!
“这……”
见夏育犹豫,王安心叫有戏,继续劝说道;
“哎呀,夏公,如今全城百姓的生死都系在我你的一念之间,您还在犹豫什么?”
“难道您希望那些五原过来的移民尽皆惨死在鲜卑人的铁蹄之下吗?夏育听王安这么一说,唯有勉强点头应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先谢过王大人了。只是老夫有一个要求,还望王大人能应允。”
“你说!此战过后,老夫将继续回去管理田庄和牧场,请大人届时不要强留。”
“好!本官答应你!”
王安听夏育答应担任参军,心里早乐开了花。
至于战后如何,他都要北上了,又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管这老头是去是留?
第103章 人间叫父吕奉先,天下何人不识君
“鲜卑人很快就要到了,不知夏公有何退敌之策?”城楼上,王安正色问道。
夏育稍作思索后,没有回答王安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大人,不知如今县里有多少兵卒?”
“大概有320人,另外这里的大户还会凑出2000庄客协助守城。”
王安得意地回答,心想鲜卑人也就是3…4000人左右,己方2300多人应该足够守城了吧。
岂料夏育听罢,摇头说道:“这点兵力,恐怕不足以退敌!”
“啥?”
王安难以置信地看向夏育。
根据《孙子兵法》,十则困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如今鲜卑的兵力连自己的一倍都不到,这还能守得住?
见王安不信,夏育开始解释道;
“大人有所不知,鲜卑人虽然武器落后,用的还是骨箭。可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又善于打猎,比汉人兵卒的战力要强。”
“如果我军的兵卒都带甲,倒是不惧,可我估计这马邑的府库里应该没多少副玄甲。”
王安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这夏育猜得没错,府库里的确只有60来副玄甲,聊胜于无。
“那夏公有何策教我?”
夏育思索片刻后,捻须说到,
“并无良策,为今之计,也只能遣一快马去太守府求救,而我们唯有尽快修筑城防,坚守待援了。”
“另外,大人也可以考虑释放囚犯,许之以利,让他们协助守城。虽然人数不会太多,也聊胜于无吧。”
“囚犯?”
王安将信将疑地看向夏育,他没想到对方居然提议让囚犯充当兵卒。
“可这里面也许会有十恶不赦之徒,要是不遵军令,会否最后得不偿失?”
“这有何难……”
夏育听罢,嗤笑道,
“不听号令者,斩了便是。多砍几颗人头,那些人自然就听令了。”
“嘶——”
王安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老头是个狠人!
铁血治军,难道这才是汉之名将的风采?
两人又商议一阵后,才离开城楼,见有60多名壮汉等在城楼下肃立等候。
王安认得这些是五原的移民,便朝人群略微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众人见王安竟然主动与他们打招呼,顿时吓得有些挪不住脚,愕然乃至于惊慌,不知所措下甚至连手也不知道放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