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牟明-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在新疆设立过三个行省,但都没有持续很久,分别被察合台汗国和伊利汗国瓜分。
  元朝的势力也就退出了新疆中西部,只保留东部的哈密地区。
  再后来察合台汗国吞并了窝阔台汗国,新疆进入了察合台汗国时代。
  而元朝则继续领有哈密地区,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的这一领土划分,也影响了后来的明朝政府对西域的领土主张。
  元朝时期,元朝和察合台的关系非常差,双方打了几十年。
  元末起义时,察合台汗国完全不把元朝当作自己的蒙古同胞兄弟。
  看到起义军造反,它也乘机出兵打元朝。
  后来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大都,元顺帝出逃,元朝就此灭亡。
  元朝灭亡后,明朝一时还没有接管元朝的所有领土,乘这个机会,察合台汗国变本加厉地攻打哈密,企图并吞哈密。
  看到察合台汗国如此丧心病狂,原本管理西域哈密地区的元朝肃王兀纳失里便投降了明朝,表示愿意为明朝镇守西大门,抵御察合台汗国的侵蚀。
  明朝接受了哈密的归附请求,封兀纳失里为忠顺王,直接在哈密设立哈密卫。
  从此后,兀纳失里的后裔均被明朝封为忠顺王或者忠义王,并由明朝派来的汉人充当长史辅佐外加监视。
  这个半独立的附庸政权被称为哈密国或哈密卫,如果连同明朝在附近设立的其它六个卫所,这个地区也被称为关西七卫。
  关西七卫同大明以嘉峪关为界,明军基本上不会越过嘉峪关。
  在明代早期,如果关西七卫遭到其它蒙古部落的攻打,明朝会派兵支援,若关西七卫内讧,则会出面调停。
  不过七卫中的沙洲卫最为弱小,渐渐抵挡不住其他六卫的攻伐,在获得明廷首肯后,于正统末年至景泰年间内迁至嘉峪关以内,成为后世裕固族的先祖。
  明廷另设罕东左卫,以全七卫之名,到了中后期,明朝国势衰落,也就不怎么管这七个部落的死活了。
  再说统治大部分新疆的察合台汗国,这个国家在元朝末年也分裂了。
  汗国的西部,也就是中亚地区,被巴鲁剌思部、速勒都思部和札剌亦儿部,等突厥化的蒙古部落掌控,被称为西察合台汗国。
  新疆部分则被称为东察合台,两部形成对立。
  元朝灭亡时,东察合台汗国乘机占了元朝在西域的军事重镇别失八里城,并以此为国都之一。
  所以在明朝初期,东察合台汗国被明朝称为别失八里,注意了,是东察合台被称为别失八里,与西察合台无关。
  别失是地名,八里是突厥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城的意思,所以别失八里的意思就是别失城。
  那么西察合台汗国在干嘛呢?很惨,被帖木儿所征服,沦为了帖木儿帝国的一部分。这个帖木儿就是后来东征西讨,牛逼哄哄,号称要攻打大明的妄人,只不过他出征到中亚就挂了。
  帖木儿时期,东察合台汗国也臣服于臣服他。
  也就是说,在明朝成祖时期,西域基本上是帖木儿的势力范围。
  帖木儿死后,帝国迅速分裂,继承领土最多的沙哈鲁没有争霸世界的雄心,开始入贡明朝。
  东察合台汗国在摆脱了帖木儿帝国的附庸地位后,也开始恢复入贡明朝。
  后来迁都亦力把里(现在的伊犁),因此又被明朝换了称呼,从别失八里改成了亦力把里,其实还是原来的东察合台汗国。
  亦力是伊犁的谐音,把里也是八里的谐音,所以亦力把里的意思是伊犁城。
  迁都后的东察合台汗国在前任可汗乌韦斯汗死后,诸子争权,汗国四分五裂,这是大明宣德年间的事。
  本书中被称为卫思汗的羽奴思为部将掌控,直到1468年才真正继立汗位,不过他也并未一统汗国,分裂各部仅名义归附汗国。
  那时的大明已是成化四年了。
  本书对卫思汗的年龄有所更改。
  以上就是明代截止到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年间的新疆历史,也是本书的背景。
  后续如下,感兴趣的可以接着看看,不感兴趣的就算了。
  东察合台汗国此后开始养精蓄锐,在恢复了一些实力后,摩拳擦掌,开始向东用兵,准备武力征讨关西七卫。
  但是伊犁离哈密太远了,为了吞并哈密,东察合台的大汗阿黑麻将首都从伊犁迁到了吐鲁番。
  所以明朝的史书上又把东察合台汗国的名字给改了,改叫土鲁番汗国。
  哈密国在抵挡一阵后,向明朝求援。
  当时的明朝皇帝是嘉靖,这皇上整天忙于炼丹,对哈密这个附属国懒得搭理。
  最后哈密王开城向吐鲁番投降,嘉峪关以西的所有羁縻卫所全部被吐鲁番汗国吞并。
  在东察合台汗国回光返照之际,吐鲁番大汗有个弟弟叫赛依德,他因为跟他的大汗哥哥有仇,然后就向西逃到了帖木儿后裔,也就是他表哥巴布尔那里避难。
  可是没想的是,他刚逃到那里,结果巴布尔统治的国家也朝不保夕了。
  当时在中亚兴起了一个叫布哈拉的突厥王朝,这个布哈拉汗国四处扩张,打的周边汗国哭爹喊娘,巴布尔就是哭爹喊娘的其中一份子。
  这里的布哈拉人就是现在的乌兹别克人。
  在布哈拉汗国的大军压境之下,巴布尔抵挡不住,便跟赛依德说,干脆我们兵分两路跑路算了,我率一路南下,去印度找出路。
  你率一路向东,去找你哥,诚心诚意的多磕几个头,让他宽恕你。
  赛依德的心里再有十万匹草泥马奔腾也没办法,实在是打不过布哈拉。
  最后这俩表兄弟就在极其悲壮的情况下分头找出路去了。
  巴布尔南下之后,发现印度阿三真的是一帮垃圾,轻轻松松吊打,于是他也不客气,指挥他的几千残兵败将,直接就把印度当地的土著政权给灭了,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的莫卧儿王朝。
  赛依德向东出发,一开始是抱着乞求他亲哥饶他一命的心态。
  结果没想到,赛依德刚刚进入吐鲁番汗国的境内,吐鲁番汗国的喀什地区就叛乱了。
  于是赛德对着巴依尔送他的几千残兵败将讲,你们都已经是丧家之犬了,难道还怕死么?
  跟我来,眼前就有一座喀什城,里面有大把的美酒美食和美女,只要你们听我的,拿下喀什,城里面的宝物就都是你们的,因为我是吐鲁番前任大汗的儿子,这座城我是有权继承的!
  于是在赛依德的刺激下,他带的几千哀兵很快就占领了喀什,并以喀什为基地不断向亲哥进攻。
  屡战屡胜,最后居然还建立了叶尔羌汗国。
  与他哥哥的吐鲁番汗国分据新疆的东西两部,新疆也进入了叶尔羌和吐鲁番对峙时期。
  差不多到了嘉靖中期,赛依德乘吐鲁番与瓦剌开战之机,率兵突袭吐鲁番,结果居然一举灭了吐鲁番汗国,于是新疆进入了叶尔羌汗国独霸时期。
  但是叶尔羌汗国的实力很弱,它名义上统治新疆,实际上很多地方都管不到。
  中亚的哈萨克汗国瞅准了机会,乘机进入了新疆。漠北草原瓦剌也看准了叶尔羌汗国很弱,有几个部落便进入了新疆的北部地区。
  于是新疆西北的哈萨克汗国、新疆北部的瓦剌和硕特部、新疆南部的叶尔羌汗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一直到了明朝灭亡都没有结束这个对峙局面。
  在这个时期,新疆没有一天是统一的。
  先是察合台汗国分裂,接着帖木儿帝国下克上,反克了东、西察合台汗国。
  帖木儿死后,察合台汗国短暂统一了新疆,然后再次分裂,从之中分裂出来叶尔羌汗国再次下克上,灭了吐鲁番汗国。
  在叶尔羌和吐鲁番内战期间,瓦剌的和硕特部和哈萨克汗国的势力也进入了西域,双方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一直持续到了清朝康熙时期。
  最后强调一下,为了避免本书被宗教人士抗议,出动河蟹大神封书,本书不会涉及现今社会还在流传的几大宗教,只会有白莲教这种已经完全消弭的宗教,及草原上的原始信仰。
  其实前面的历史背景介绍,也应该是有宗教因素的,我刻意略去了,见谅。


第213章 误会

  秦琪的这番分析最终得了阿失帖木儿的认可,这个妹子向来不简单,很多事儿往往能一语中的,他深有体会。
  接下去需要做到位的,一是秦琪刚才的吩咐,今日死在这里的任何一人,尸首都得处理好,不能让人发现,即便发现了,也不能被认出来。
  二是谁都不能将今日之事泄露出去,所幸这千把人都是阿失帖木儿精心挑选的精锐,算得上心腹,他并不担心。
  而周秦川等人,自有秦琪去料理。
  只要他们兄妹不露破绽,阿噶多尔济和阿剌是怀疑不到他们身上的。
  至于后续该如何对付这两人,需等也先回返也失八秃之后,再由他拿主意。
  在场诸人,包括周秦川在内,谁都没有想到,小济今日劈出去的这两刀,不仅仅杀了两个人,更改变了整个草原的历史。
  被杀的这二人,真正撬动了蒙人历史的,是哈尔固楚克。
  在真实的历史上,齐齐克就是嫁给了哈尔固楚克,还生了个儿子,名为巴彦蒙克。
  巴彦蒙克之子叫巴图孟克,被蒙人誉为达延汗,明史称之为小王子,在弘治、正德年间不断袭边。
  达延汗的孙子叫阿勒坦,史称俺答汗,再次启用白莲教帮忙,也再一次打到了京师脚下,弄得嘉靖没脾气,直到隆庆开边,才算消弭了明蒙之间的争斗。
  今日的这场杀戮,是改变了整个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只是身为当事人,他们都不知道。
  。。。。。。
  “秦川哥,秦琪妹妹他们不会有事儿罢?”
  卖完面包,等院子里没了闲杂人等,苏幼蓉小声问道,数日来,也不知她问了多少道。
  离那一系列逃亡、阻截、反杀等等惊心动魄的争斗已经过去了十余日,当晚,除了秦琪,其余人等都安全回了城。
  周秦川死去的那几匹驽马,秦琪自是还了几匹骏马作为赔偿。
  作为当事人,大伙儿不傻,不用秦琪提醒,全都默契地没有张扬此事。
  秦琪自言要留在兄长身边一段时日帮忙,没有同大伙一起回来,苏幼蓉为此担心不已。
  作为马匪,杀几个蒙人分属正常,但领头那几人分明地位不低,至少也是那颜(蒙元的千户长)之后,他们的家人位高权重,势必不会善罢甘休。
  也不知秦琪他们区区千余人怎生应对,还能不能回到板升城,这可是她相中的好姐妹。
  至于自己几人,苏幼蓉却是不担心的,即便有点风声走漏出去,也没有几个人会相信,他们寥寥数人,就有胆子、有实力干掉那些蒙人的那颜贵人们。
  “放心好了,幼蓉,他们能有什么事儿。”
  周秦川边收拾东西边答道,秦琪的安全他并不担心,作为马匪,惹了蒙人中的大贵人固然是个麻烦,但马匪的最大优势就是来去不定,没有固定地点,想要找他们的麻烦可没那么容易。
  只是看秦琪模样,似乎在她两个兄长心目中都有很重要的位置,似乎这丫头擅长出谋划策,也不知之前迫得她要回去的麻烦,加上此趟这个大麻烦,会耽误她多少时日。
  秦琪平素爱围着周秦川转,没事儿就撩他两下,这猛不丁消失不见,周秦川一下子还真不习惯。
  收拾完大件器物,按照惯例,仍是周秦川伙同苏幼蓉,一同进屋内盘账,剩下的小件就任由小济慢慢收拾。
  两人一个点银钱,一个挥笔记账,早干得轻车熟路了。
  刚弄了一半,门外响起了小济惊喜的叫声,“秦琪姐姐,你回来了?!”
  苏幼蓉把笔往砚台里一掷,当先跑了出去,周秦川稍稍迟疑片刻,将数过和没数过的银钱分好,也跟着出去了。
  刚出得门口,就见两女和小济全抱在一起,又笑又叫。
  周秦川也很开心,当下上去给他们三人一起来了个熊抱,全忘了时下汉人温恭内敛的习俗,把苏幼蓉闹了个大红脸。
  倒是秦琪浑不在意,草原儿女性子本就奔放,反而很享受周秦川的这一抱,觉得那天的遭遇还是值得的,至少秦川哥似乎开窍了,眼睛也不再瞎了。
  “没事儿吧,秦琪妹妹?秦大兄和秦二兄呢?”
  苏幼蓉红着脸第一个挣脱周秦川的怀抱,没话找话问道。
  “没事儿的,幼蓉姐。”
  秦琪见周秦川很快放开了自己和小济,心里兀自有些留恋,捋了捋自己额前的头发回答。
  没事的,她这般安慰自己,这趟既然得了父亲首肯,自然有的是工夫同秦川哥厮磨。
  见苏幼蓉仍是放心不下的模样,秦琪接着解释:
  “放心,草原如此之大,不拘往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