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牟明-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仰马嘶的混乱中,敌骑前队陷下一小块,并连带着后队也出现了一丝混乱。
  不过来敌终归是瓦剌精骑,骑术精湛,很快避开中枪人马,继续向车阵冲来。
  这番变故,打断了对方射出第二箭的机会,周秦川等人弃了盾牌,从地面拿起另一杆长枪准备迎敌,接下来就是隔着车辆的短兵相接了。
  这套以车阵为掩护,其后再以长枪投掷的战术,是在初遇骑兵来犯之时,周秦川急中生智想出来的,好歹看过几本穿越小说,知道车阵能够阻拦骑兵,投枪则对密集骑阵的杀伤力不小。
  半天之内,他们连遇两拨小股骑兵来犯,全都仰仗此法,配合也越发默契,原先觉得是累赘的这些车子,倒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当然了,周秦川只是给了方法,整套迎战的策略,则是大伙儿齐心协力,又经过两次实战后,初步总结出来的。
  以盾牌挡住来敌的第一波羽箭攻击,同时,安排部分人员站在第二排,借着第一排盾牌的掩护,用弓箭还击,虽然成效不大,但好歹也能造成些麻烦。
  随后抓住空当,用投枪还击,在接敌之前尽可能多地杀伤对方人马。
  最后,就是隔着车阵,用长枪与来敌赤膊厮杀了,短短的一箭之地,他们也没有第二轮投枪的机会。
  由于车辆的阻挡,骑兵失却了速度,没有冲击力,手中弯刀又短,够不到车阵里面来,与长枪放对,实在大为吃亏。
  车阵内的汉人只要够胆,即便没有什么战阵经验,也能隔着车辆轻松将人或马捅死,蒙人骑兵在这里会吃不小的亏。
  当然了,蒙人中不乏骁勇之士,凭着高超的骑术和身手,或撞开车辆,或跃进车阵,带来一阵混乱,每逢此时,自有一群备战的力大技精之人前去围杀,以多敌少,将来敌刺于马下后,及时将罅隙堵上。
  凭借着车阵和长枪,周秦川他们能以弱敌强,同瓦剌精兵鏖战,相持上一阵,不过也就仅限于此了。
  这些临时拉拢在一起的汉人,既缺经验,也缺体力,不可能是这些精锐的对手,若是来敌人多势众,不惜伤亡的强攻,周秦川他们决计支撑不了多久。
  想要扭转局势反败为胜,需得另设杀招。
  就在来敌向车阵发动进攻之时,秦博他们忽的裂作两队,一队以阿失帖木儿为首,狠狠扎向防范他们的追兵,另一队仍呆在原地。
  留守监视的追兵一看,对方居然不仗着人多以众击寡,主动邀战,求之不得,纷纷张弓搭箭,欲待对方进入一箭之地后射出箭支。
  来敌不是不想冲上去迎击,而是还得防范另一队没有动作的骑兵。
  孰料阿失帖木儿他们别看都举着弓箭,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却堪堪在一箭之地处就打了个弯,横切着绕开了。
  追兵中有人破口大骂,却没有得到丝毫回应,骂声中,拉满的弓纷纷放了下来。
  只是弓箭刚放下不久,另一队千人骑又启动了,再度冲了过来。
  来敌再度张弓准备,结果再度失算,这队人马又是虚张声势一番。
  如是者三,任谁都有些倦怠,等到由秦博和王八爷领衔的骑队第四次冲击的时候,追兵中骂骂咧咧拿着弓箭摆弄的人不少,真正拉满弓准备迎敌的却不多。
  未料这一次,秦博他们来的却是真的。
  在一箭之地处,不但没有如同以往那般横切开去,反而加速冲刺,同时纷纷放出手中早已擎好的弓箭,随后收弓拔刀,气势汹汹地杀向来敌。
  这一波箭,一下子就放倒了近两百人,追兵中只有寥寥数箭的反击,几乎没有造成什么损伤。
  下一刻,秦博王八爷领军,狠狠地撞进了防范他们的这队骑兵之中,来敌大多连弓都尚未收好,拔出弯刀的实在没有几个,又是以静对动,甫一交锋,就吃了不小的亏,人仰马翻中,又有数百人落马。
  领头的将官声嘶力竭地用蒙语吆喝着,想要稳住阵型,只不过双方其实同源,战力都差不多,一旦失却先机,就很难扳回劣势了,整队阵型渐呈不支之势。
  而阿失帖木儿则在秦博他们冲进一箭之地的时候,就启动座下马匹,开始跑动起来,待秦博他们大占上风,打得来敌步步后退之时,已然风一般掠过了交战双方,直刺正在同车阵鏖战不休的主力。
  场上局势虽然清清楚楚,但是事情发生得实在太快,来敌尚未反应过来,就被阿失帖木儿杀进了侧翼。


第227章 借刀(修)

  这一下打蛇打到了七寸,来敌根本没有做出任何有效防范,阿失帖木儿以利箭开道后,仿佛虎入羊群,杀得追兵人仰马翻。
  车阵中的周秦川暗自松了口气,这一下,他们的压力就轻多了。
  刚才只顾着用长枪一通好杀,杀得昏天黑地,晕头晕脑的,几乎没有空闲工夫看看战场局势。
  这会儿轻松了些,总算能稍稍留意一下了。
  但见这队自己人正气势汹汹地冲杀过来,当真是挡者披靡,眼看再过片刻,就能杀到车阵之前。
  不过这般短兵相接,又是骑兵冲杀,任哪一方占据上风,也不可能没有丝毫损伤,不时的还是会有自己人落马。
  “谭兄,你来替我一会儿。”周秦川浑身是血地退开,谭蒙持枪补上空位。
  放下长枪,他却并没有歇息,眼见援军已经到了自己的弓箭范围内,周秦川有心做火力支援,也好让自己人少些损伤。
  自腰畔拿出了那把折叠弓,自是又引来一阵艳羡和惊呼,如今这把弓,在整个逃亡队伍里是神器一般的存在。
  周秦川既有显摆之心,也有立威之意,就不再藏着掖着,而是将其作为了自己的常用弓。
  当然了,用的箭支是寻常的羽箭,那些附赠的现代箭支可是好东西,用一支少一支,需得用在关键之处。
  虽然持枪鏖战了不短的工夫,不过周秦川向来就以体力见长,折叠弓又有滑轮助力,倒也并不费多大气力。
  不一会儿,他就连发两箭,射杀两敌,救下了援军中两个即将毙于敌人刀下的自己人,惹得车阵内连连欢呼,士气再攀高峰。
  暗自得意的周秦川,取出第三只羽箭搭上弓弦,开始找下一个目标。
  此时的车阵外,有一骑左冲右突,却被几个追兵给死死围住,双拳难敌四手,身上已有了不少刀伤,眼看就要毙于来敌刀下。
  周秦川见此人骑术精湛,身手不错,有心将他救下,张弓搭箭,瞄准了围攻他的一个蒙人骑兵。
  就在他即将松开手指之际,旁边持枪厮杀的谭蒙突然大喊一声,身体向后飞起,砸到了周秦川身上,将周秦川即将射出去救人的那一箭给破坏了。
  因谭蒙后退而露出的阵战空隙,自有人补上。
  而那个被追兵围杀的自己人,终因无人支援,连中数刀后倒于马下。
  周秦川挣扎着正待爬起来,不妨谭蒙低声在他耳边说道:
  “周老弟,秦姑娘有交待,那些有点势力,却又不愿追随咱们的人,最好借他人之手除之。
  你刚才要救的这个人,不愿同咱们一起进退,手下还不少,我怕你没认出来,所以这才……”
  后面的话周秦川没怎么听,无非就是借刀杀人,除去刺头罢了。
  虽然一时有点接受不了这种行事手段,但周秦川不得不承认,此法确能以较小的代价消弭内斗,自己还是得学着心狠一些才行。
  若按秦琪所想,他们这群人今后算是有了出路,虽然异常大胆,但他们兄妹的身份摆在那儿,却很是可行。
  一旦成功,不但周秦川一直担心的大明黑户身份这等微不足道的问题可迎刃而解,更可一举创下诺大基业,远胜去辽东从零开始,挣扎求生。
  而且无需和秦琪分开,这等好事,周秦川没道理反对,自然就得为促成此事而努力,因此借刀杀人等手段虽然不堪,但总比整个队伍因为去向而内讧,最终分崩离析要好。
  战斗仍在继续,周秦川甩开杂念,爬起来后继续用弓箭支援车阵外的自己人。
  阿失帖木儿的适时出击,仿佛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打破了车阵前鏖战双方的均势,来敌前后受到夹攻,再难以相抗。
  很快有人做了逃兵,一有人带头,领头的将官也压制不住,围攻车阵的追兵就此四散而去。
  而正同秦博苦战的那队人马见势不妙,生怕被阿失帖木儿自背后夹攻,一声唿哨之后,也逃了。
  草原上的交兵向来如此,双方势均力敌之时,还能打得有板有眼,一旦某一方占据上风,另一方就会尽快逃离。
  若胜方实力够强,失败的一方多半就会投降归附,反正真正倒霉的也就是那么几个领头之人,其他普通人,还不是仍旧继续以前的日子。
  绝不以命硬拼,保留有生力量,这是草原上蒙人们的生存之道。
  。。。。。。
  “报,阿剌闹言,也失八秃有密信急报。”
  “讲。”随着阿剌的吩咐,一个传令兵上前,附到阿剌耳边,低声禀报。
  蒙元入主中原后,创出了自己的文字,只是要这些草原汉子识字,比登天还难,退守塞北后,就更不可能了。
  是以消息的传递,仍多是以口口相传为主,阿剌也不例外。
  “蠢货,蠢才。”
  听完禀报,得知赛刊王追击也先二子,却意外中伏身死,阿剌气得连连大骂,言辞中都带着蠢字,也不知他骂的是谁。
  这一下不但也先之子暂得逃脱,也失八秃也无人主持大局,阿剌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该何去何从。
  犹豫片刻,阿剌还是决定,自己继续北上,以迎立脱脱不花之子马古吉思,这泼天的功劳可不能让他人染指,况且马古吉思身份敏感,不容有失,还是掌控在自己手中方才放心。
  而也失八秃,就只能安排一个心腹回去掌控大局,安抚周边各部,接管近在咫尺的板升城。
  莫七等人殁于变乱之中,唐长老自焚而死,导致板升城同也失八秃之间的消息本就不顺畅。
  而蒙人中除了也先和阿剌,其余人等对汉人并不太重视,因此板升城大乱,阖城上下之人走脱泰半的消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到阿剌这里,就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成是板升城亦有变动,有汉人借机出逃。
  阿剌听了并未放在心上,也失八秃大乱,板升城受点影响也很正常。
  至于走脱的汉人,眼下无力追捕,就只能罢了,想来人数不多,实在无关大局。


第228章 南下

  而逃得一命的也先二子该如何对付,才令阿剌头痛。
  两个成年儿子的死亡,使得他缺乏能独当一面,且令其放心的手下,若派人全力追杀,就无人坐镇也失八秃了。
  想来想去,只能交待心腹,在安抚也失八秃的同时,遣军紧紧跟随也先二子,若这二人留在草原左翼就无需多虑。
  这一带不是瓦剌故地,也先之前针对黄金家族的作为不得人心,也先二子他们难以集聚实力。
  只需知道他们行踪,以少量军力不停骚扰,让也先二子难以安顿,等阿剌回军也失八秃后,再全力追杀,切不可再上当受骗,损失人马。
  若也先二子有西归意图,即当全力阻截,毕竟乌苏克乃是绰罗斯家族的地盘,现今由也先之弟伯颜帖木儿镇守,两相汇合,仍有同也失八秃叫板的实力。
  阿剌不知,他的这一举措,算是间接成全了周秦川等人。
  按秦琪的筹谋,乌苏克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地,行进路线自然没有表现出西归意图。
  因此一路走来,同之前受到的待遇一直都差不离,仍旧是小规模的骑兵骚扰。
  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周秦川他们的整个队伍不断汰弱留强,清除异己,整个队伍的战斗实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渐渐有了铁血军旅的样子。
  虽然因为也先的缘故,几乎没有蒙人归附,难以补充实力,但秦博和阿失帖木儿两兄弟,一路上还是陆续收拢了近两千的旧部。
  这样一来,周秦川他们这只蒙汉混合的杂牌队伍,即便伤亡不断,但全部人马拢在一起,也有了万人规模。
  。。。。。。
  滚滚东逝的黄河水,到了此地却一改方向,一头向南扎去。
  若从高空上看去,这里是‘几’字形黄河的右上角,黄河在此拐弯,形成了一个横折的汉字笔划样式。
  几字形的外围,直到长城一线,从国朝初期就设置的各卫所,自仁宣两朝起陆续撤除,早成了草原人放羊牧马的场所。
  几字形的内圈,则是‘黄河百害,唯利一套’的河套地区,这一带的大明卫所尚未完全撤除,仍有少量明军依托长城和墩堡驻扎。
  不过蒙人不断蚕食侵扰,到了嘉靖年间,河套地区最终彻底沦为了草原人的牧场。
  自也失八秃出走,在经过近十天的艰险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