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周大哥,这是真的么?”李漆忽的兴奋起来。
  周秦川莫名奇妙地看向李漆,刚才这番考较,他明明都答对了,有甚可兴奋的。
  “这真是兰室秘藏里的方子?”李漆拿着第二张纸凑过来,指着左下角的落款问道。
  周秦川恍然,这页纸他可是打算拿去忽悠人的,为了彰显格调,不但拿出了毕生功力,将字写得极为工整,还特意标明了方子的出处。
  “没错,不是和你说过么,我在济宁客栈帮过工,东家杂书藏得不少,这本兰室秘藏我曾经抄过。”
  “那有完本么,周大哥?”李漆更加兴奋了。
  周秦川摇摇头,“抄倒是抄完了,不过当时走得急,连行李盘缠都不及收拾,哪儿还顾得上书啊。”
  李漆深感惋惜,“那……周大哥你还能不能完整地默写下来?”
  见周秦川摇头回应,李漆跌足感叹,“可惜,这兰室秘藏可是金元大家东垣先生的大作,我早听说过大名,一直无缘拜读,不过今日能看到一个传世名方,也算是不枉了。”
  “李子,这兰室秘藏大名鼎鼎?”周秦川试探着问道。
  “那是自然,周大哥,东垣先生虽则比不上医圣仲景先师和药王孙思邈,但却是开创了补土一派的名医,不论之前在的关阳医馆,还是如今跟着的杭先生,都对他推崇备至。
  可惜他的传世大作虽有,但历经战火,留存不多,特别是兰室秘藏,只有少量手抄本流传,于医家来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就我所知,别说关阳医馆,就是杭先生,也是只听其名,未见其书。”
  既如此,计成矣,周秦川暗自点头。
  原先他还不敢肯定,记忆中的这个方子够不够吸引人,但见李漆如此夸张的表现,这下心里有底了。
  想那孙姓郎中,即便能出入豪门大户,也仍旧是一个跑江湖的铃医,兰室秘藏这种高级货,多半是只听过没见过,里面随便一个方子,对他都有莫大的诱惑。
  这张方子正对当下孙太后的病征,对孙姓郎中来说,就是一个香喷喷的大诱饵。
  “不用可惜,李子。”想明白的周秦川笑眯眯地开口了,“兰室秘藏的原本就是你子桐兄长的……”
  “我这就去找他借阅。”李漆二话不说,就要离去,被周秦川拦下了:
  “他来京时的行囊你又不是没有见过,哪里装的下多少物件,兰室秘藏于他来说不过是杂书,怎会随身携带,放心,等有机会去鲁东济宁,定让你得偿所愿,别的不敢说,我抄的那本可送与你。”
  “那就谢过周大哥了。”李漆既为能得到一本传世医术而高兴,又为不能立时拜读而遗憾。
  至于周秦川的赠书之举,乃是远远超过传他几个单方的天大之恩,再怎么说谢都不够,反正把这条命卖过去便是了。
  “李子,兰室秘藏一书的事儿,还有这张方子,就先别和杭先生说了,这些日子你帮我办件事儿,与此方有关,事若成,当能解开咱们如今的困局。”
第350章 淘书
  “李子敢不从命,周大哥尽管吩咐。”李漆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
  周秦川上下打量了下李漆,见他穿得虽然齐整干净,但仍是不够招摇,遂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一锭白银丢在案上:
  “去,拿着银子找家上好的衣铺,好好捯饬捯饬,就按着关阳医馆少东家的标准,不,要比他还奢侈一些才行。”
  “周大哥,用不着吧,帮你做事,岂能要你破费。”李漆不接银子。
  周秦川硬把银子塞进他怀里,“记好咯,今后这些天,你就是鲁东最大的医馆兼药堂——延寿堂的少东家方琦,不穿得好些,如何瞒得住人。
  去,去找你幼蓉姐和秦琪姐,买衣服的时候让她们给你把把关,再让她们好好调教一下你的身姿仪态,别让人一看就是个小二的模样。”
  李漆诺诺应下,接过银两去了。
  看着他的背影,周秦川心中有些忐忑,也不知这小子能不能成,可眼下他的人手之中,要找个通医理,且会说鲁东一带方言的,还就只有李漆一人。
  是骡子是马,先拉出去遛遛罢。
  。。。。。。
  “当家的,吃饭咧。”
  一个操着秦西口音的婆姨,把手中最后一碗菜肴端上小桌,冲着里屋大声喊道。
  “知道咧,鬼叫个甚。”中年汉子同样说着秦西方言来到伙房,皱着眉头坐下,却迟迟没有端起碗筷。
  “咋咧,不合胃口?”婆姨咽下口中嚼碎的饼子,又喝了口羹汤,见男人仍旧没有动静,禁不住问道。
  “啊呀,烦滴狠,你个女子,说了你也不懂。”汉子颇不耐烦,端起碗灌了口汤。
  “切,你不就是担心到底能不能当上太医嘛,额会不知道!”
  被自家婆姨一口说中心事,汉子脸上有些挂不住,重重放下碗筷呵斥:
  “咋就当不上太医?咋就当不上!告诉你,这太医额当定咧,太后娘娘的病不就在额手上有了转机?”
  “你当额不知道你那点本事?三张方子包打天下,太后好是好转咧,然后呢?你有办法嘛,能根治嘛?要是病情再加重,别说做太医,就这吃饭的家伙,恐怕也保不住。
  额也是倒霉,怎么就跟了你这么个玩意儿,在西安骗吃骗喝就算咧,还非要跑到京师,骗到太后头上,这下好咧,太后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我夫妻二人,就等着被送去菜市口罢。”
  婆姨越说火气越大,就差指着汉子的鼻子了。
  “够咧!”汉子也来了气,“当初也不知道是谁,一听说能去京师,就二话不说把东西都收拾好咧!”
  “额……额这不是怕走得急,到时候耽误工夫嘛。”婆姨的气势一下弱了,“当家的,你就别只顾着叹气,快想想办法,好不?”
  “能有甚办法!”汉子没好气地说道,“额连医书都没有读过一本,光靠想,就能想出个治病的方子?”
  “那……”婆姨眼珠子转了转,“要不……你出去走走街,串串巷,说不定就能淘到本医书医案什么的,那三个方子,不就是当初你做货郎时碰巧得来的嘛。”
  “哪儿那么容易!”汉子摇头喟叹,推开碗筷站起身来,“不吃咧,出去转转。”
  他还不是正式的太医,不用坐衙门,只需等候传唤即可,这两日太后病情稳定,倒不虞太医院会急着找他。
  婆姨眼睛一亮,“好好转,眼睛放亮些。”
  汉子没有理会,出了院门,习惯性地左转,来到大街上,举目四望,有些茫然,不知何去何从。
  自己当日真是痰迷心窍,怎么就听了那知州之言,跑到京师来给太后看病呢,弄得现如今进退不得。
  要是太后的病没有进一步好转,做太医一事想都别想,要是转而恶化?
  汉子摇摇头,不敢往下想,要不……干脆带上婆姨跑路?
  四下望了望,汉子打消了这个念头,谁知道他们租来院落的这些街坊邻里,有没有锦衣卫在其中,说不定人家就等着自己跑路,好名正言顺地把自己抓了。
  心里想着事儿,汉子下意识地按着这些天养成的习惯,顺着大街信步由缰。
  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站在一间书铺门前。
  书铺?汉子心中一动,抬脚跨过门槛,迈入了这间他之前从未进去过的店铺。
  片刻之后,店家小二客气地将汉子送到门口,“客倌何必明知故问,医书医案都是传家之宝,没有谁舍得拿出来刊印成本,大行天下,无论哪家书铺,都只有伤寒金匮之类没甚秘密的书,您要看不上,小的也帮不上你。”
  汉子拿眼角余光扫了扫书架上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暗自摇头,尽管他知道伤寒金匮乃是学医必读之书,里面也有不少方子可用,可他知道自己没有将之读通的本事,且其中方子多有附子、石膏等虎狼之药。
  这些药在明了医理的大家手中,自是效用神奇,病患覆杯而愈也不稀奇,可要是到了自己手里,说不得就是杀人利器,他是万万不敢用的,要找还是找些用药平和的方子。
  汉子失魂落魄地出了书铺,正没去处,书铺小二好心地在他身后指点道:
  “客倌若有心,不妨去西市一逛,那里不时会有家道中落之人,拿着祖上藏书沿街兜售,有整本的,也有残页,就看你的运道了。”
  “谢过小二哥。”汉子眼睛一亮,问清方向后,加快脚步而去。
  店小二见他走远,诡异一笑,街对面一个正扒拉着汤饼的年青人,几口把迟迟没有吃完的汤饼扒拉完,会了帐,不远不近地吊在汉子身后。
  。。。。。。
  梁拿是京师西市一个不大不小的混混,不多不少地养着五六个手下,识得几个字,专事古籍珍本的买卖,反正只要你说得出书名,他就能找得出书来,至于是真是假,就不好说了。
  因其口齿伶俐,经常三两句话就能把外地人侃昏,晕乎乎地被他拿下,因此本名早没人再提,都叫他做‘梁拿’。
第351章 看戏
  这天午后,梁拿在茶馆避开正午太阳最毒的时辰后,晃晃悠悠地上街找活儿。
  没出溜几步路,就看到一个身着青布直缀的外地人,探头探脑的,脸上大大地写着两个字——羊牯,梁拿大喜,摸了摸怀中揣着的一本书就往上靠。
  只是没走几步路,旁边一个看似不相干的汉子就挡住了他的去路,梁拿不怒反笑,谁人抢食抢到西市来了?
  没等他出言叱骂,挡住路的汉子用又快又急的声音低低喝道,“锦衣卫办事,不想死就给我滚!”
  梁拿提到胸口的气一下子泄了,半个字都不敢说,灰溜溜地折头便走。
  作为一个游走在黑白之间的小人物,又做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儿,他哪敢同锦衣卫强项。
  外地汉子继续左右踅摸,只不过直到傍晚,也没有什么收获,不过他倒不气馁,因为他亲眼看到的确有人在街面上交易物件,玉器金皿、宝石古玩什么的都有,就是不见珍本古籍。
  或许是自己运势不好罢,外地汉子如此安慰自己,眼见街上的人越来越少,这才掉头回去,心中却有了决断,今后几天,只要宫中不召唤他前去,就到此地来撞撞运气,说不定能有所收获。
  。。。。。。
  这日吃罢饷午,收拾完毕,周秦川忽然笑着对苏、秦二女说道,“想不想上街?”
  “好啊好啊。”
  二女欢欣雀跃,接着掰着指头数起来,要去哪家衣铺看衣服,哪家胭脂铺买胭脂,哪家的小点心不错,得去尝一尝,巴拉巴拉说了好大一通,把周秦川听得头痛不已。
  看来女人从古到今,不,直到后世都没有怎么变过,一说起逛街,个个都兴奋异常。
  说起来他们到京师也有段时日了,只是不是在跟着礼部的人学礼仪,就是在阴谋诡计算计人,还进了趟宫,拜会当今帝、后和小济。
  最近又和几个小公爷走得甚近,一直没有上过街,更别说血拼了。
  嗯,说没上过街也不确切,前些天也曾陪李漆去了趟衣铺,不过那是做事,周秦川也未曾陪伴,在二女心中算不得数。
  要是在后世,周秦川说不得就要被揪耳朵跪键盘,还得说上一大通好话才能把女友哄开心。
  可谁叫他穿越到明代了呢,二女这些天丝毫没有为此不满,更不可能体罚周秦川,当然了,女人天性避免不了,知道要上街,而且是周秦川陪着她们上街,兴冲冲计划好之后,各回各房,捯饬了好一阵,方才装扮得美美的走了出来。
  “秦川哥!”二女异口同声地喊道,接着都在周秦川面前转了一圈,带起阵阵香风,然后摆了个造型。
  那意思不言自明,这是要周秦川夸她们呢。
  “幼蓉兼具江南秀女和西域女郎之所长,琪妹则融合了草原女子和北地汉家女儿的风情,春兰秋菊,各擅胜场,都挺美的。”
  二女喜滋滋地听周秦川夸完她们,笑嘻嘻地来到周秦川身边,一左一右簇拥着他,“走吧,秦川哥,陪我们姐妹上街逛逛。”
  两个时辰后,苏幼蓉和秦琪蹦蹦跳跳地在前,周秦川精疲力尽地跟在后,还有几个侍卫拿着大包小包在他旁边,一行人逛到了西市附近。
  看到前方有家茶馆,周秦川眼睛一亮,奋力追上二女,“幼蓉,琪妹,要不咱们去茶馆歇歇脚如何?”
  兴致勃勃的二女失笑出声,“好罢,且饶你一回,秦川哥。”
  腰酸背痛腿抽筋的周秦川坐进茶馆二楼的雅间,‘咕嘟嘟’灌完一碗茶,这才长长出了口气,再看刚放下大小包袱的几个随从,显然也是苦不堪言,忙招呼他们坐下喝茶。
  此时出门在外,若不是贴身丫鬟,男女一般是要分开饮食的,不过来自后世的周秦川哪会在意这些规矩,苏、秦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