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秦川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过他不是学医出身,也毫无办法。
苏幼蓉不知周秦川在想些什么,接着往下说道:
“小济这小子,知道你来了,一开始要宣你进京的,被于大人给拦了下来,说你要募兵练军,哪里走得开,又想亲自来通州看你,也难以成行。
没奈何,他干脆亲自出面,替你如今操练的这帮手下要了个武威军的称谓,封你为武威大将军,总兵武威军,他说要这般威风的名号才配得上你。
这回倒是得了以于大人为首的四大辅政大臣的支持,于大人还让兵部下文,特别阐明武威军当下的兵员暂不设上限,且不受各地官府节制,直接听命监国和他们四大辅政大臣,所需兵刃、甲衣,还有饷银,报给他们核准后,由户部、兵部和工部全力配合发放,不得延误。”
周秦川摇头苦笑,这回是彻底被于谦给捆绑上了,他本来认为自己也就是个过渡人物,一俟朝廷腾出人手,自然就可以脱身前去京师,与苏幼蓉相会了。
没想到今日还未及正午,就有天使前来宣旨,给自己封了个大将军的称谓和总兵的官职,弄得他不明所以。
直到此刻,方才从随行而来的苏幼蓉口中知道原委。
于谦居然顺势答应了小济的要求,也不知是怎么想的,仅仅因为招募治水百姓为军这个主意就被看上了?还是朝廷无人可用?
抑或是于谦觉得这些鲁东来的人与自己相熟,换作他人指挥不动?
将军和总兵听上去挺威风,可压力也不小,周秦川深感责任重大。
“还有什么要说的?”
“还有什么要问的?”
歇了片刻,周秦川与苏幼蓉几乎同时发问,会心地相视一笑,都觉得虽然有半年没见过面,但仍是异常默契。
“那个……秦川哥,梁五可是发话了,”苏幼蓉不再客气,继续唠叨,“他听说沙洲正在开荒种地,特意让我转告你,要给他和他的手下留块好地,可不能把他给忘了。”
周秦川失笑,“梁五怎的恁小家子气,他如今可是堂堂御马监掌印太监,兼西厂厂公,如何还惦记沙洲那么点田地?”
马庆和卢忠都死于此次的南宫之变中,梁五功绩卓著,自然而然地就接替了马庆的位置,而卢忠的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则由回到京师的朱骥接着掌管。
“梁五说了,他可不想老死在京城,等年纪再大些,干不了这些耗神费力的活计之时,就要致仕引退,到沙洲养老去。”苏幼蓉解释道。
第396章 安排
“成,没说的,你告诉他,我会在沙洲留一块最肥的田等着他。”
说到这里,周秦川抬头看看营外,站起身来,“天色不早了,幼蓉,你也该回京城去了。”
“干嘛要回京城,我哪儿都不去,就在这儿陪着你。”
“那怎么行,这里是军营,不能留宿女客的。”
“不劳你费心,我自会带着侍剑和丹儿去通州码头投宿客栈。”
苏幼蓉并不买周秦川的帐,侍剑和唐丹是以探视门达的身份,与苏幼蓉一道赶来通州的,既然对外宣称唐丹是门达的女儿,自然得把戏做足。
门达虽是锦衣卫,但景泰帝重病在身,又有战事迫在眉睫,他一时也找不到人述职,就顺势留在通州,给周秦川帮忙。
“那更不成,再过几天,这一带势必是敌我双方交战的场地,通州怎么也不如京城太平,你们还是回京师的好。”
“我不管,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苏幼蓉使起了小性子。
“呃……盛明商社如今家大业大,你做为大管事,可不能当甩手掌柜。”周秦川迂回进击,想用公事来劝服苏幼蓉。
“你刚才可是说过了,如今战事迫在眉睫,交通不便,商社一应事务几乎停摆,我回不回京城都一样。”
苏幼蓉狡黠地笑了,“秦川哥,你可别想又像在也失八秃那回一样,把我们扔下,自己一个人逞英雄。”
“怎么是一个人逞英雄呢,我如今也是大将军,手底下有好几万的兵呢。”
因为受了水灾,今年肯定要闹饥荒,因此从鲁东赶到通州的治水百姓,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十二万之众,其中有五万是按时抵达的,此时全成了周秦川武威军的麾下。
其余七万人,则在天使宣旨之后,就由随行而来的兵部官吏带回京城去了,鉴于这批人数量众多,兵部来的这些人根本难以完成清点的工作,就只能先把他们带回京城,然后再另行安排。
至于这七万人最终能成为哪一营的人马,就不关周秦川的事儿了。
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京师兵源匮乏的窘迫局面得以大大改善。
“有兵……有兵不更好,你又何必担心我的安危,秦川哥。”苏幼蓉继续施展她的辩才。
在她的胡搅蛮缠下,当晚和侍剑、唐丹三人得以留下,最终,在通州码头一个客栈过了一夜。
第二日一早,周秦川找上客栈,好说歹说,以她三人若留在此地,他和门达等人心有牵挂,同叛军周旋必然难以全力施展手段,早晚必败为借口,总算让苏幼蓉松了口,同意回京城暂避兵锋。
“秦川哥,你可别逞能,我可是听于大人和范大人说过了,你只需率军紧守通州,保证漕粮府库不被叛军劫夺即可,若来攻通州的敌军兵势太盛,他们自会遣人出城,助你作战的。”
临行前,苏幼蓉谆谆叮嘱。
这一次,与数年前主动迎战也先的那一回不同,即便鲁东的这批兵源不错,但仓猝之间,根本没有经过多少操练,难以形成战力。
因此整个朝廷上下,包括于谦在内,都认为当以固守城池,消耗叛军实力为上。
以京城占地之广,石亨的叛军无论如何不可能将其全部包围。
通州是江南漕粮北上的终站,只要能守得住,就不用担心京城会因为缺粮而被困死。
且与京城互为犄角,叛军无论进攻哪一方,另一方都可以适时出击夹攻,令叛军腹背受敌,功败垂成。
因此,朝廷对新创建的武威军要求不高,只要能守住通州即可。
此战的关键,于谦等人无奈地把希望放在了入京勤王的各地兵马上,特别是辽东边军。
“行了行了,你都说过好多遍了,烦不烦呐。”周秦川佯怒,“快走快走,再耽搁下去,可进不了京城中去了。”
苏幼蓉这才依依惜别,和唐丹、侍剑一道,在耿彪等人的护卫下,向着京师的方向进发。
目送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后,周秦川方才开口问道:
“门兄,都准备好了么?”
“昨晚就听你的安排开始着手了,只是事发突然,一时之间难尽全功,恐怕还需要一到两日的工夫才行。”门达答道。
“不惜价钱,不惜手段,越快越好。”周秦川接着吩咐,望着西北方向的眼中,带着一丝忧虑,“据咱们哨探所报,他们在京师西北的山脚边缘地带,已经遇上了零星的叛军前哨,叛军主力最多五日之内,必然能抵达京师一线,咱们得抓紧了。”
“周兄弟,当真得如此冒险?”门达同样有些担忧,“咱们就按朝廷的安排,紧守通州不行么?你可是才答应过苏小娘子的。”
周秦川叹口气,反问道,“门兄,你又不是不知道整个通州的状况,你觉得通州守得住吗?”
门达愣怔了一会儿,才吐出一个字,“难!”
虽然常年不在京师,但通州一带实在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别说是身为锦衣卫的门达,就是其他人,也能轻易得出通州难守这个结论。
通州位于京师东南,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并无紧要关隘可供守卫,或许下辖的三河、武清、香河、漷县四县县城,勉强可以依靠低矮的城墙对抗叛军。
但朝廷所谓的紧守通州,却并不是守住这四县,而是要守住通州码头,这里是漕粮税银的集结之地,户部和兵部都有临时或永久的府库在此,里面的粮食、银钱和其他各类物资不在少数。
如此庞大的数量,一时之间根本来不及将之搬运完毕,若不管不顾的话,就全部资了敌,一把火烧掉,却又舍不得。
因此通州码头和码头周围的府库,才是真正需要武威军守卫,也值得守卫之地。
可偏偏通州码头连道低矮的城墙都没有,这让周秦川他们如何紧守?
想要不被叛军攻克码头,就只能与其刀对刀枪对枪面对面地作战,一点便宜都占不到,伤亡势必重大。
第397章 叛军
在对方以边军,甚至是塞外蒙人为主的骑兵冲击下,让武威军这些新兵蛋子在平地上固守一地,显然难度不小。
等各地勤王大军齐聚京师?周秦川没想过。
以他的资历,和新建的武威军,定然是不能让这些人服气的,尤其是还有辽东边军这等精锐。
到时候京城外的这些军队由谁统一指挥?
若是有本事的宿将还好,若由那不知兵的人来指挥,呵呵,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啊。
恐怕只有于谦亲自出面,才能压服这些天南地北而来的杂牌大军。
可他才受的廷杖,伤势颇重,到时候身体状况能否允许都颇成问题,而且京城里他也得兼顾,再想如同数年前针对也先大军的那场京师保卫战一样,亲自出城指挥作战,恐怕不大可能。
与其保守抵抗,将胜利的希望放在其他人身上,不如大胆出击,趁着城外没有人掣肘的时候,自己博一个未来。
而出击的希望,就是锁南奔带来的这三百沙洲重骑,在平地决战无坚不摧的重骑。
当然了,仅凭这三百人,显然难以对抗甚至战胜叛军,武威军需要更多的重骑。
从昨日下午开始,周秦川就暗中吩咐门达等人,花银钱买也好,用武力威胁也罢,甚至花言巧语骗也行,总之,要把通州附近这些府库全部搜刮一遍。
只要府库里有铠甲,不管它隶属户部兵部还是工部,也不管是什么山文甲、锁子甲、棉甲、纸甲,统统要想办法将其搬回武威军中。
周秦川打算在整个武威军中遴选一万彪悍之士,将他们打造成重骑,这些人的身手是次要的,关键是体型和胆气,只要敢跟在沙洲重骑后面横冲直撞就成。
到处搜刮的铠甲,就是给这一万人准备的,不管什么甲,只管往身上穿就是,一层不够就穿两层,甚至是三层,质量不够数量来凑,特别是棉甲和纸甲这种轻便的铠甲。
虽然这种乱穿衣的后果定然不会好看,但摞在一起,防护效果肯定是有的。
至于马匹,数量却不用发愁,五万武威军中,有两万是鲁东马户。
当初为了尽可能多的招募这些人和他们养的马,在鲁东放出的消息是,只要马户顺利入了行伍,那么不论他们带多少马从军,都可作为他们一家人当年甚至未来几年的马税,由军中全盘收下。
遭了水灾的马户们,人吃的粮食都发愁,更何况是马,一听有这好事,都尽量多地带上了家里的马,争先恐后地跑到通州从军。
这两万马户,几乎每人都带了两匹马,少数人甚至是三匹,因此整个武威军有四万多匹马,且都豢养得不错,遴选一万匹作为重骑座驾不成问题。
作为重骑的战马,本身也要着甲,只是中原大地的重骑早就不见了踪影,却上哪里去找马的披挂,只能事急从权,给马披上一些毯子蓑衣,权作甲胄。
其余马匹则可用来当作轻骑的战马,至于剩下数千无马可骑的人也不用操心,武威军中差不多也有这个数量的人不会骑马,就只能做步军了。
。。。。。。
四天后,京师西部的旷野上,黑压压的大军直面城墙,中军处有十二面龙旗分列左右,龙旗之前,一面大大的‘帅’字旗迎风招展。
旗下的石亨志得意满地骑在马上,遥望远处京城,此时的京师在他眼中就是一只待宰的羔羊。
团营主力被他带走,加上大同、宣府两镇的边军,还有塞外瓦剌和鞑靼两部的援军,合计有十二万的主力,加上辅兵、民夫,此刻围在京城下的人马共有二十多万。
而京师呢,剩下的团营可战之兵绝对不会超过两万,至于其他的京营、禁卫等等,人数再多,石亨也没有放在眼里。
就这么一点人马,恐怕城墙都站不满,全力攻打,说不定一鼓就能下了,连辛辛苦苦随军搬运而来的火炮都派不上用场。
“哈哈哈……”石亨大乐。
“叔父,你笑什么?”旁边石彪及时发问。
“彪儿,这第一波攻城的职司就交给你了,给我好好打,说不定可一战而下京城。”石亨用马鞭指着远处城墙,很是得意,随即微微侧头,接着对身后的朱仕壥说道:
“陛下放宽心,等攻进京城,好好拾缀拾缀皇宫,登基大典定然能在来年正旦的时候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