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放在此时的大明,全凭手洗,就算得上个不小的问题了。
说实在的,这几日周秦川洗被单也有些厌烦,与苏幼蓉合计一番后,觉得干脆由他们与赵子桐一道,按照分成比例,各自出钱,雇个浣娘来客栈,专事清洗被单一事。
八到十间房的量,一个浣娘足矣,要是生意再好些,就再找个浣娘。
眼下在大明雇工,一天的工钱是十到二十文,周秦川他们打顶一天也就出六文钱,完全承受得起,用不着辛苦自己。
周秦川出钱倒不是愿意充冤大头,而是作为伙计,这种事儿本是着落在他们身上的,完全由东家出钱,另行雇工有点说不过去。
而全由他们自己干呢,又累又耽误时间且不说,也不太乐意。
如今周秦川三人同客栈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后世那种有限合伙人,并不纯是雇佣关系,按比例负责一部分浣娘的工钱也算合理。
两人把这事儿同赵子桐一说,赵子桐欣然同意,起初还想把请浣娘的费用全给包了。
苏幼蓉见东叔脸色难看,不愿占这便宜,仍坚持按周秦川所说,出三成的费用——六文钱来雇人,东叔脸上才松活了些。
赵子桐倒也是个大气之人,眼见客栈生意大好,全是周秦川三人的功劳,让他们忙里忙外,觉得有所亏欠。
如今不愁银钱,请一个人也是请,再多请几个人也是请,干脆把之前的两个老伙计,大常和小段都给请了回来,既能帮忙减轻周秦川他们的负担,也算是对之前无奈辞退这二人的回报。
当然了,这两人的工钱,就不干周秦川他们的事儿了,毕竟这两个伙计同周秦川的点子没什么关系。
大常继续负责厨房,既为客栈众人提供吃食,也为那些不差钱的客人做些菜肴。
小段也还是原来那些活儿,除了跑堂,再打打杂,补个缺什么的。
如此一来,除了赵子桐还是甩手东家,什么都不做的模样外,大伙儿各负其责,客栈算是走上了正轨。
东叔虽然对客栈能赚钱也很满意,不过还是担心因此影响赵子桐的县学稟生资格,时不时地逮着他家公子就会唠叨一会儿。
周秦川三人则是彻底从客栈其他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就只专事负责烤面包卖面包,小日子就这么悠闲了下来。
苏幼蓉有了空闲,自然盯着小济不放,每天都有读书习字的功课,让小济叫苦不迭。
两人除了和周秦川一道做面包,就是在读书习字一事上玩猫和老鼠的游戏。
除此之外,厨房也是姐弟俩最常去的地方。
别误会,他二人可不是去做饭做菜,有大常在,用不上他们帮忙。
两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想学大常的拿手刀功。
小济虽然在厨艺上面颇有天份,但是身为乞丐,先天条件差,始终没有正经地练过刀功,算是他的一个短板。
而大常虽然手艺不算顶尖,但刀功却是在跟人学做菜的时候专门练过的。
小济一见之下,就被震住,这小子脸皮厚,也不避讳,他也不懂什么是避讳,从此有事没事就往厨房跑,明目张胆地偷师刀功。
苏幼蓉也是如此,她虽然在家的时候会自己做些小菜,可洗切配菜自有下人们完成,刀功上也是差得很,如今有了机会,一样厚着脸皮跟着小济往厨房蹭。
三人中只有周秦川不往厨房凑,他无心钻研厨艺,都做大厨谁来打下手呢,再说厨房那么点地方,三个人就够了,再多一个就挤了。
而大常呢,为人实在,一些拿手菜他自然是不愿意透露诀窍的,不过刀功嘛,大常觉得那算不得什么秘技,只要肯练,早晚能练得出来。
是以也不藏私,于刀功上可说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让两人都得了大大的益处。
第107章 新任掌柜
不过大常自己,却将烤面包一事看得异常庄重,其实不仅是他,就是客栈其他人,也同样如此,都觉得这是周秦川和他未过门的小媳妇的祖传绝招。
这种机密,事关周秦川一家老小今后的繁衍生存,客栈中人个个都非常自觉,包括东叔,若非必要,从来都是能不到烤炉旁边就尽量不到烤炉旁边的。
烤面包的时候,这些人更是远远躲开,让周秦川三人很是省心。
如此局面又过了数日,客栈一应事务被料理得忙而不乱,众人开始隐隐以周秦川为主心骨。
这倒不是周秦川刻意为之,而是客栈最赚钱的两个项目都同他相关,说是围着他转也不为过。
一俟有什么情况,都会不自觉地询问周秦川的意见,这般局面实属正常。
赵子桐虽不管事,眼力却是有的,自是看得出来。
不过他为人有侠气,不但不担心,还在某日午饭后,心血来潮地宣布让周秦川做掌柜。
为了让周秦川应承下来,他特意表示,客栈愿意在原来七三分成的基础上,再让出半成,做为给周秦川做掌柜的酬劳。
决定非常突然,一开始,东叔虽然不说,但看得出他是拒绝的。
不过赵子桐一番劝解,先是说他年纪大了,如此操劳于心不忍,让他闲下来好好将养身子,争取多活几年。
又说面包和客房的结算,仍然由他和周秦川他们接洽。
东叔听了,这才点头应允。
如此一来,做为客栈有限合伙人的周秦川,又成了职业经理人。
而赵子桐,则彻底成了闲人,不是出门访友会友、吟诗作对,就是留在客栈读书喝茶,闲暇之余跟着周秦川当闲似的比划两下拳脚,日子好不潇洒。
而周秦川虽然成了掌柜,其实和之前没多大区别,也就是烤面包之时忙活那么一阵。
其余辰光,有大把闲暇工夫,除了继续打熬气力,就只能靠读书写字来消磨日子。
在将千字文顺着练过一道,征得赵子桐的同意后,开始找他借书房里的书出来抄。
此时大明的书籍印刷,不要说同后世相比,就是同百年后的中晚明时期相比,也是远远不如,不仅书铺少见,就是书也既少且贵。
若不是家有余财,读书人的藏书,多是自己亲手抄录而成,再代代相传。
周秦川之所以要抄书,原因亦在于此。
济宁州城他们抽空去过一次,好容易找到家书铺,除了与四书五经相关的书籍,其他什么都没有。
周秦川实在没甚兴趣,当然不愿意花钱。
他想明白了,像赵子桐这些人,最晚七八岁就开蒙,然后就是一直读这些儒家经典,到了二十来岁,能正经当个秀才,就算了不起了。
自己如今年岁不小,再从蒙学入手,走科举之路,恐怕是天方夜谭。
断了进学的念头,不代表就不读书,那些杂学周秦川还是很感兴趣的。
正好赵子桐也不是个腐儒,书房中这类杂书存货不少。
周秦川将之借出来抄录,既能读书,又能练字,还能长见识,乃是三全其美之事。
就比如他现在正在抄的这本书,叫做《兰室秘藏》,作者李杲,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所以也有称其为李东垣的。
金元时期的真定人,乃是当时的著名医家,善治脾胃内伤诸病,对后世影响甚大,著名的成药补中益气丸就是出自他之手。
书名取自《黄帝内经·素问》中“藏诸灵兰之室”的意思,寓含所载方论有珍藏价值。
初刊于前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不过在元末明初的动荡之中,流传于世的版本篇幅有所轶失。
赵子桐珍藏的这本,乃是从祖辈上流传下来,据说乃是全本,到了他这一辈的时候,因为书已朽坏,实在难以传世,他又自己亲自抄录了一本。
关于此书的这些轶闻,周秦川自是不知,他只是纯粹对医书感兴趣。
穿越前身体极差,在一些秘方上得了甜头,如今得见这种线装的古朴医书,自然不愿放过。
虽说他如今身体素质极佳,可还有小济和苏幼蓉,记上几个效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救命。
是以周秦川非常用心,抄好一页,晾干一页,然后按顺序收好,他打算全部抄录完毕后,将其装订起来,以后走的话也方便携带。
“哟,贤弟,抄书呢,还挺用功。”
这日上午,赵子桐摸到站在柜台后的周秦川身旁打了个招呼。
“用功不敢当,赵大哥,难得见你起这么早,怎么,又要出门访友去了?是去州府呢,还是去县城?”周秦川也不回头行礼,继续执笔抄写,他同赵子桐已经很熟,这些细节两人都不太在意。
赵子桐昨日方回,今日又走,他都见怪不怪了。
“今日得去县城走上一趟,然后再赶回客栈来。”
赵子桐答道。
“去的这么远,还要当天赶回来,你确定?赵大哥。”
周秦川放下笔,斜睨着赵子桐问道。
说起来他们所在之处有些稀奇,州府离得近,只需半日的脚程。
所属的嘉祥县县城反而远些,需先到州府之后,再过运河,然后往西北方向走上一时半刻,方能抵达。
以往赵子桐要是去县城的话,一来一回最起码也要耽搁两天,今日怎么这么勤快?
“没办法啊,贤弟,今趟东叔要与我一道,他年纪大了,在外吃不香睡不好的,还是辛苦些,赶回来的好。”
“咦,公子,我要同你一道去县城么,怎的我却不知?”
坐在一旁的条凳上,正悠闲喝着茶的东叔听到了,不由得疑惑地问道。
“东叔,本该昨日回来就同你说的,只是彼时酒尚未得醒,疏忽了,是我疏忽了,抱歉抱歉。
既然今夜就回,我看咱们也不用收拾什么了,这就走吧。
不用担心,东叔,那头毛驴让与你骑,我走路就是,累不着你。”
“公子,能否说说清楚,到底是何事体,非要老头子陪你走这一遭。”
说实话,东叔并不想动,如今他不用做掌柜,一开始还有点不太适应,等习惯了之后,这日子别提有多舒坦了。
这去县城一来一回,虽说骑着驴,可他这老胳膊老腿儿的,实在是吃不消。
第108章 销籍
“去把你的奴籍销了。”
赵子桐变戏法似的从身上摸出个卷轴,晃了晃冲东叔说道。
“哎哟,公子哎,您这是作甚?”
不想东叔大惊失色,话语中连‘您’这样的敬语都用上了,要知道,平时他和赵子桐之间,可是很少这么客气的。
随后似乎觉得还不够恭谨,原本好端端坐着的他,飞快地从条凳上站起来,“噗通”一声,朝着赵子桐跪下了。
“公子哎,小老儿我也在赵家呆了四十多年,老爷年轻时我就跟着他了,您也是我看着长大的。
看在我忠心耿耿这么些年的份儿上,您可千万别撵我走,我年纪一大把了,你就是再多给我些银钱,也是无处可去啊。
公子,求您了,让我留在这儿养老罢,我吃得不多,身子骨也壮实,还能接着干活,绝不吃闲饭就是。”
一番话说得凄惨无比,当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老头儿说罢又蹭的站起身,从小段手中抢过抹布,准备擦拭大堂中的方桌条凳。
因为没有客人,刚才还在悠闲转着圈的小段,被这一处弄得发愣,不知如何是好。
一开始他想去替下东叔,可看东叔那凄惶的样子,小段又不忍心。
谁知道这会不会就是老头儿最后的机会了呢,要是不让他好好表现一下,公子说不准真把他给开了。
对了,这赵秀才颇有手腕,以前可没看出来,今后自己可得加倍小心,可别什么话都往外说。
东叔说不准就是倚老卖老,说了不该说的话,管了不该管之事招的祸。
苏幼蓉帮着收拾完朝食的碗筷,刚提溜着小济从厨房到此,本打算继续用读书写字蹂躏小济呢,见到东叔先是跪求,接着又可怜巴巴地擦拭桌椅来卖好,心底腾起几许怒气。
这赵秀才忒也心黑了罢,东叔一个老人家,替你赵氏卖命这些年,临到老了,居然一脚就想踹开。
你让他后半辈子可怎么活?
想当初,自己家里的那些老去的仆从,即便干不动活了,父亲也是好好留着他们养老的。
这姓赵的草包一个,赚钱的本事给父亲提鞋都不配,肚子里的坏水却不少。
不行,得防着他点,今晚就抽空和秦川哥说说,还要不要在这家客栈继续干,干多久,都得好好说道说道。
跟着这么一个黑心眼的家伙可不放心,谁知道他何时就把自己等人给卖了。
心里越想,对赵子桐的观感就越差,这眼神也就越发不善起来。
小济被苏幼蓉揪着衣领拖到大堂,正琢磨着再找些什么借口,或是想些什么歪招来对付他的幼蓉姐,看到这一幕后,对这个东家的好感大减。
欺凌老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