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身后的两个徒弟,同样如此。
  随后,萨镇冰就不顾一切的,要上航母。周卫国没有阻拦,看着三人走上航母。
  周卫国理解,对这位老人来说,这些,意味着什么。他兑换的战列舰,都是英国海军二战时的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战列舰,3艘厌战号,主要装备8门15英寸口径主炮、12门152毫米口径副炮等。由于厌战号是在1915年完工的,所以,在系统列表里,厌战号仅仅只有5000战争点数一艘。而航母,兑换的是美国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至于战列巡洋舰,则是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反击号,3艘重巡洋舰,则是伦敦级巡洋舰,是在1月31日才完工下水的。一共8艘,花去了周卫国4万战争点数。相对来说,性价比十分之高。因为都是现存的已有装备。
  “哈哈哈!”萨镇冰的大笑传来,笑声中,带着哭腔,他似乎想起了,那个年代,他的年代。
  “师父!是航母!航母!”
  “师父,真的是航母!”
  这个时代,中国哪有航母。列克星敦级航母,机库最初设计可容纳120架飞机,但及后却只能装上91架。在上层建筑前后装有4座双联装203毫米口径火炮,用来打击水面目标,然而多年以后证明了没有装备的必要。但是,“列克星敦”号亦是美军首批装上CXAM…1对空雷达的军舰。
  “好!好!好!”萨镇冰大声的喊着,将他几十年的压抑,全部释放出来,见到这些装备后,他连人,都精神了许多。
  约莫过了半小时,萨镇冰才恋恋不舍的从航母上下来。看向周卫国,目光莫名,他不知道,周卫国是怎么样弄到这些战舰的,但是,很显然,到了这里,这些战列舰,就是他们中国的。这里,会成为他这辈子,最后发光发热的地方。


第209章。208。海军(二)

  周卫国迎着萨镇冰的目光,笑了笑,道,“老将军,这会儿,可以先去吃饭了吧?都折腾了一早上了。”
  “好!”萨镇冰大声道,他不会问不该问的东西。
  随后,周卫国笑了笑,蹲下身,将手伸入水中,收回了几艘战舰,道,“战舰什么的,还是等有人操作了再拿出来。否则,不安全。”
  “是!”萨镇冰点点头,看向周卫国的目光中,多了几许敬畏,随即道,“我已经去信蓝季北,也邀请了他一起来这里。”
  “蓝建枢?”周卫国疑惑,“听说蓝将军辞职之后就不知去向了。”
  “嗯,隐居了而已。”萨镇冰笑了笑,道,“原本想去信林建章的,可他被日本人看的紧,就没有写给他。”
  “多谢老将军了。”
  “今日在此见到战舰,喜不自胜,我还会再帮你联系一些人来,必将建立起属于我中华真正的海军。”萨镇冰道,“说起来可笑,水师学堂中,我成绩差,远远不如邓世昌。可作为北洋水师,我又如何能不恨甲午之战?前些年,我反对过袁世凯,反对过国民党,也就是你现在的这位校长。可到了如今,也都看开了。没有什么,比国家完整更重要。”
  “老将军说的是。”周卫国点点头,他曾经多次查阅过民国时期海军的资料,对于萨镇冰,大部分资料都是夸赞的,一些论坛里也揭了一些内幕,包括萨镇冰早年的一些经历,但,不能否认的是,萨镇冰活的久,到了如今这个年龄,他看到的东西,已经不会如同早年了。
  “如今,陈绍宽也已经是海军部长了。我也已经老了,能做的,不是很多了。也不知道我这把老骨头什么时候入土,但是,我会尽我所能,建好你这一支海军,一雪国耻。”萨镇冰对着周卫国,认真的道。
  “好。”周卫国点点头,“至于林建章将军,我会安排人,将他从上海接过来。”林建章此人,在抗战开始后,抵死不从日本人的邀请,后郁郁而终。
  “那也就,多谢了。”萨镇冰笑了笑,“如果可以,其实你可以去信你的那位校长,让他,多给你派一些人。毕竟,中央海军虽然很弱,但是,弱在没有战舰,而不是人。不过,我也可以去信陈绍宽,让他支援你一些人。”
  “我知道了。”周卫国点点头,“多谢老将军了,我们先去吃饭吧。”
  ……
  饭桌上
  “老将军,不久后,我会在这边建一个水师演武堂。”周卫国对着萨镇冰道。
  萨镇冰笑了笑,道,“我知道,我呢,也快80岁了,确实不适合上战场,我喊的几个老骨头呢,都适合教教书。真正靠的,还是年轻人。”
  “多谢老将军理解。”周卫国笑了,“我想,不久之后,我们一定会一雪甲午之耻的。”
  “嗯,我也相信。”
  ……
  之后,周卫国安排人去上海,寻找林建章。
  而同时,延安方面,也有一拨人,来到涞阳。是之前他要成立水师演武堂,就觉得,得找一些念过学的人来,毕竟,在这个识字率不高的年代,海军与空军,还是很难培养的,有上过学的接受起来会更快一些。所以,这批人,算是一批学生兵。
  这批人到了之后,也很快就开始接受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
  ……
  1939年3月3日,涞阳指挥部。
  周卫国看着地图,鬼子最近对涞阳,确实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是他知道,南昌会战很快要开始了。这是自武汉会战后,中日的第一次大会战。这场战争会持续两个多月的时间,虽然,还是败了,但依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这场战争,周卫国想要参与。但是很显然,从独立师直接出兵去南昌,不现实。但是他又确确实实想验证一些东西。
  周卫国放下笔,随即对门外士兵道,“把刘远同志请过来。”
  不一会儿,刘远就走了进来,看向周卫国,道,“怎么了?”
  “哥,你们共产党在南昌附近,有什么队伍没有?”周卫国问道。
  刘远点点头,道,“附近应该还是有游击队以及新四军的部分部队。”
  周卫国揉揉眉心,道,“好,我知道了。”看着刘远担忧的眼神,周卫国无奈笑了笑,道,“哥,我没事儿,就是想事情。”
  “别想太多。”刘远道,“咱们现在就是打鬼子,打哪里,都是一样的。”
  “嗯。”周卫国点点头。
  刘远叹气,“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我知道的哥,没事儿了,你回去吧。我再想想。”周卫国随即道。
  “好。”刘远随即离开。
  “师座,你是不是想上前线?”李卫民出声,道。一般来说,他很少会在指挥部待着,不过,也是刚刚过年没多久,连正月15都没过呢,所以,他这几天都还在指挥部办公。
  “是啊,可是,直接从涞阳出兵是不可能的,没有办法一路穿过鬼子那么多封锁线去前线的。”周卫国叹气,“除非化整为零,但是,这样的意外也很大。会有战士可能在路途上出意外,我带他们上战场,不想他们在路上出了意外。”
  “可是,师座你为什么不直接致电委员长?”
  “如今国军序列里,一个位置一个坑,我去了,哪儿来这么多兵给我?要把谁的位置让出来?还有,我要是真去了,连手底下士兵的战斗力都不知道,怎么指挥作战?”周卫国叹气,无奈道。
  “要么,咱们直接在这边发起战争吧。”李卫民道。
  周卫国摇摇头,“咱们现在虽然说士兵很多,实力比以前要强。但是,这里,终归是太靠近鬼子后方了。咱们的空军和海军都还不算到位,会很被动。一被动,就是数以万计的士兵的生命。”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我们也只能化整为零,然后赶去前线啊。”李卫民道,“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周卫国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卫民,最近哪个团没有驻防任务?”
  “如今,三个旅的9个团,都在自己的驻地。”李卫民推了推眼镜,“警卫团负责警卫,师直属的一团与二团负责机场的警卫,三团与四团现在在海阳负责水师演武堂的安全,没有特别驻防任务的,是五团与六团。”
  “就五团吧,我记得,五团的团长,叫龙治?”
  “是的,原来是甘新达手下的兵。”
  周卫国失笑,“连甘新达手下的兵都是团长了,甘新达也还是个团长。”
  “去把龙治叫过来吧。”
  “嗯。”


第210章。209。南昌(一)

  要知道,在周卫国从武汉会战回来的时候,龙治还只是个排长,短短几个月,升到了团长,不可谓不快。当然,这与龙治的个人能力有关,也说明了,独立师,还是很缺人。
  “说起来,可以直接走水路。”周卫国忽然醒悟,道,“卫民,你立刻去请张裕姑娘安排一艘邮轮,可以直达九江的。还要能载一个团的。”
  “是!”
  “来人,去把刘三队长叫来。”
  “是!”
  又过了一会儿,龙治来到指挥部,“师座!”
  “进来吧。”周卫国看向龙治,“带兵觉得怎么样?”
  “挺好的,就是觉得,升的有点快!”龙治笑着,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
  “你小子,人家升得快都是开心。”周卫国笑骂,“来,告诉我,你的五团战斗力如何?”
  “报告师座!五团战斗力满级!用我必胜!”龙治随即站起身,敬礼道。
  周卫国失笑,道,“去准备一下,让战士们把武器装备以及军装都换了,都放回仓库去,要去南昌,一会儿集合,出发去码头,穿着军装带枪太显眼。”
  “是!”龙治点头,“那到了之后装备怎么办?”
  “我自有办法,你不用担心。”
  “是!”
  “去准备吧。”
  龙治走后,刘三来了。
  “三哥,喊上林明润,苏宁,杨阳,杨大力,赵胜,和尚,无殇,慕容,一会儿一起到师5团营地集合。”
  “好嘞。”刘三笑着走了出去。
  ……
  1939年3月3日,下午,2点。
  周卫国站在师直属5团以及特战队的战士们面前,如今的他们,都没有穿军装,毕竟,穿着军装,要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就太明显了。
  周卫国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们,都是为了脚下土地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没有再说什么鼓励的话,与叮嘱,只是说了一声,“出发!”随后,率先上了一辆车。
  其他战士们,都陆续的一个跃步,跨上后车厢。
  周卫国看向这片土地,这次,又要离开许久,他把独立师托付给了方胜利、李卫民与刘远,三人有投票决定权,少数服从多数。毕竟,周卫国出走上前线的次数也挺多次了。刘远等人,也都有了经验。
  已经到了3月份,天已经慢慢回暖。
  “出发吧。”周卫国对着司机道。
  司机脚下油门一踩,车子就缓缓驶向前方。
  ……
  1939年3月3日,下午,4点,海阳,码头。
  周卫国率先上了准备好的轮船,他们早在距离码头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已经下了车,然后分批,上了轮船。要知道,现在在海阳码头,几千人上个轮船,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如今,美日两国还是蜜月期,日本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材料,都需要从美国进口。特别是钢铁,否则,以日本的资源,根本没有办法造出这么多的战舰与飞机。
  甚至,对美国人来说,他们从张裕这边买到的青霉素,转手就可以卖给日本人,因为,现在美国并没有参战,对消炎药的需求,也没有那么大。
  “什么时候,我们能顶着国旗,航行于我们自己的领海之上,那就好了。”龙治站在周卫国身边,叹道。
  “放心吧,很快的。”周卫国笑道,他相信,海军的建成,一定会在不久之后,“战士们都还好吧?”
  “都挺好的,大部分战士都是涞阳地区海阳地区的本地人,基本都会水,也不晕船。”龙治回答道。
  周卫国点点头,“那就好。给你出一道考题,到时候,我们到了南昌,你觉得,要怎么突破鬼子的后方?”
  “鬼子的兵力部署就我们之前地图上参考的那些吗?”龙治问道。
  “嗯。”
  龙治想了一会儿,道,“师座,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用突破鬼子后方,就在鬼子后方,也就是九江、南昌沿线绕圈也是可以的,毕竟,在鬼子的正面,已经有了数十万国军部队,多咱们一个团不多,少咱们一个团不少。咱们在离鬼子这么近的后方,能给鬼子造成很大的困扰的。”
  周卫国笑了,“怎么,咱们独立师,难道就不会正面作战了?”
  “当然不是!”龙治有点囧,他十分崇拜周卫国,几乎将周卫国所有指挥的战役都研究过,发现,周卫国更喜欢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同样,他也觉得,这样可以以最少的代价获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