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遗梦-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牵ㄐ慵腿喂匕缀螅诰┒冀ㄔ斓墓匕赘。还旧喜蛔。淮芭匕住本驼庋鸾セ铝巳Φ尼鄯澹坎唬虑樵睹挥姓饷醇虻ァ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q i s u w a n g 。  c o m 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

第二四六章 祸起大田原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耐不住淀姬的盛情邀请,秀保只好在年初一率领家眷赶往大阪与秀赖母子欢度新年。作为丰臣氏唯一的分家,秀保的作用远比五大老和五奉行重要,特别是对于大阪的孤儿寡母,有一房亲戚就意味着可以时常串门,话话家常打发时间,这些平常人家习以为常的相处方式在秀吉在世时却是不敢奢望的。

    大和的丰臣秀长,尾张的丰臣秀次,美浓的丰臣秀胜,丹波的丰臣秀俊(小早川秀秋),原本都是摄津丰臣氏的分家,相对于有些大名,四支分家虽然不算多,但对于人丁稀少且崛起迅速的丰臣家来说,短短几年内建立起纵贯东西、平均知行近百万的四大分家却是竭尽全力了。

    这四支分家牢牢地将宗家护佑在近畿,即便有大的战事,光凭他们广阔的封地也足以支撑好一阵子,更何况还有实力强大的宗家为其提供支持呢。

    不过这一稳定的秩序却在短短四年内土崩瓦解,名存实亡。先是被称为“大和大纳言”的丰臣秀长因病去世,将大和丰臣家留给了年仅十五岁的秀保;一年后,“岐阜宰相”丰臣秀胜病死在了朝鲜的巨済島,留下了阿江和完子一对孤儿寡母,美浓丰臣家断绝;又一年,淀姬诞下秀赖,作为第二顺位继承人的丰臣秀俊过继给了小早川隆景,丹波丰臣家名存实亡;两年后,丰臣秀次被秀吉勒令切腹,一族除了一子一女逃脱外,无人幸免,尾张丰臣家断绝,已改名小早川秀秋的秀俊也受到牵连,丹波领地全部没收,仅保有筑前名岛三十万石,彻底丧失了丰臣氏的继承权。

    就在天灾人祸将丰臣家搞得支离破碎,分崩离析之时,秀保的出现和秀吉的去世无疑挽救了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秀保的年轻有为,侍奉秀吉的恭敬至诚,使得后者放松了警惕,没有像对待丰臣秀次和丰臣秀俊一样对他痛下毒手,无意间保存了丰臣氏最后一支分家;秀吉的去世,使得他生前对丰臣秀俊的处罚落空,虽然丧失了许多重臣,可丰臣秀俊还是从越前回归筑前,保有了三十万石的知行,虽然已经改姓小早川,可凭借他和丰臣家的血脉联系,一定不会坐视丰臣家遭受危难,至少说不会无动于衷。

    回到九州的小早川秀秋百感交集,他既为自己没有遭到改易而暗自庆幸,又因为秀赖的出生导致自己被迫过继给小早川氏而愤恨不已,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心情,他选择了向德川家康亲近——当时力排众议,坚决要求把筑前还给小早川家的人便是这位江户内府。小早川氏与江户频繁的使者往来,掌控五岛、对马、任那三地近三万军势的西海备边司岂能不知,他们及时将所掌握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往伏见以及后来的大阪,可以说,就在小早川家的使者启程前往伏见德川家屋敷的同时,便有人将相关情报送往大阪的西之丸,情报,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滞后于人的。

    就在秀保陪着菊姬和阿江来到本丸,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淀姬闲聊时,远在下野的大田原,却发生了一件比过年还热闹的事情。

    早在过年前的数周,作为大田原新的领主的桑山一晴按照在近畿的惯例,前往附近豪族的领地收取年贡,可已经改名大田原泰清的大俵清泰却按照德川家康的指示拒绝缴纳,这让初来乍到的桑山兄弟大为不悦,考虑到临行前秀保的嘱托,他们也算克制,并未因此对这个伪大田原氏动用武力。

    可大俵清泰却把桑山兄弟的忍让当作是怯懦,他非但自己不缴纳年贡,还煽动周边的小豪族也拒绝合作,特别是落入大关、佐野、成田三家手中的村子,他们的地头都以自己不属于大田原氏为由拒绝了桑山兄弟的要求。

    眼看着年关将近,虽然有池田、宇都宫、蒲生家的扶助,粮草不成问题,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若是第一年就没有收上年贡,今后又怎能降服这些跋扈的豪族?于是乎桑山一晴就打算效仿秀保在东海道时的做法,于新年前三天召开年末评定,为了吸引那些豪族和地头前来,桑山一晴谎称将给予他们每家一百石的补助,以应对来年开春可能的粮食短缺。

    这些豪族本来是听从大俵清泰的号召,不打算理会桑山一晴,可是隔天一听说有粮食送,便都坐不住了,三五成群地前往大田原觐见。大俵清泰虽然也对一百石的粮食垂涎三尺,可一向谨慎的他担心有诈,只派遣了嫡子参与评定。

    评定开始前,桑山一晴便命令进入大殿的豪族解下佩刀,交给廊外的侍从看管,这么做虽然合乎常理,但出于防范,还是有几个地头怀揣短刀进入评定间。

    评定一开始,桑山重晴指着房间一角堆积成山的粮食,耐心劝说这些豪族地头归顺本家,保证前五位归顺本家的领主,每人都能得到一百石的扶持米,以后每年这些扶持米都能抵用需要上缴的年贡,打个比方,今年收成好,某个豪族领地产量五百石,按照“五公五民”的惯例,他需要上缴二百五十石,可是有了这一百石扶持米,他们便只需要再缴纳一百五十石;若是遇到荒年,本身就只有三百石的收成,却要上缴二百五十石,这肯定是难以为继,可是有了一百石的扶持米,他们自己便还能剩下一百五十石的粮食,这不比原来的大田原氏好得多么?

    然而,这种类似于“现金抵用券”的政策虽然很超前、很具有诱惑力,可相较于德川家康的禁令,这帮领主还是不得不婉言拒绝。

    “我们大田原氏只说把城让出来,又没说把土地也一并交出,下野介,在下是一斗粮食都不会交给你的。”代表大俵清泰与会的大俵兴泰不屑地说道。

    “诸位大人呢?”桑山一晴不动声色地询问着,而桑山一直则悄悄潜出评定间,率领五百余名军士将御殿包围得水泄不通。

    “吾等本来是大田原氏的地头,可现如今已被划归其他大名管辖,向您缴纳年贡,实在是强人所难啊。”那些被割让给佐野、大关以及成田氏的地头一脸无奈地回答道。

    “这么说,你们都不打算上贡了?”桑山一晴冷哼一声,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杀气。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q i s u w a n g 。  c o m 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

第二四七章 赶尽杀绝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那些豪族怎能体会得出桑山一晴言语中透出的威胁,不以为然回答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还请下野介体谅。”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桑山一晴缓缓起身,一边向内殿走去,一边平静地对众人说道:“诸位稍安勿躁,在下这就命人去把扶持米准备妥当。天色已晚,待会用完晚膳再行回去也不迟吧。”

    “哈哈,多谢下野介好意,那吾等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以大俵光泰为首的众豪族乐呵呵地向桑山一晴道谢,桑山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笑,离开了评定间。

    稍过片刻,正当众人兴奋地等待领着扶持米回家的时候,一阵匆忙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四十余名手持太刀的精锐武士从内殿和后门先后涌入评定间,没待这帮豪族反应过来,便咆哮着开始了杀戮。

    面对这飞来横祸,大部分豪族无计可施,只能在绝望中哀嚎和四处逃窜,唯有少数事先藏有短刀的豪族竭力厮杀,争取在一片血海中创出一条生路。

    此时的大俵光泰早已没了方才那份跋扈,在两名小地头的护佑下东躲西藏,可评定间就那么大,再怎么躲也无济于事,随着房内豪族被砍杀殆尽,大俵光泰的掏出的希望也逐渐渺茫。

    眼见越来越多的武士朝自己逼近,大俵光泰自觉生还无望,夺过短刀便要自尽,却被一名地头给拦住了:“少主万不能轻生,您一定要逃出去将这里的情况带会大田原馆,只要主公知道了,一定会将消息传给内府,到那时,吾等就算是死也无憾了!”

    这名地头说的义薄云天,可在大俵光泰看来无疑是痴人说梦:“这一切定是下野介事先安排好的,岂能容吾等逃脱?大田原城结构比大田原馆复杂乃止十倍,从这里逃出去,呵呵,谈何容易。”

    正说着,一名领头武士发现了要死要活的大俵光泰,立即大吼道:“大俵清泰在此,就地斩杀者赏银十枚!”

    听到喊声,十余名武士立即向墙角靠拢,他们跨过横陈的尸体,献血浸红的榻榻米,朝着大俵光泰步步紧逼,护佑在他身旁的两名地头不甘示弱,凭借手中的短刀,竟也能杀伤几名武士,不过这一局面很快便被扭转了,十余名武士一齐上阵,顷刻间两人便成了肉泥,大俵光泰被吓得小便失禁,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求饶:“我是大田原氏的少主,求各位饶我一命,我保证,待我返回大田原馆,一定亲自把今年的年贡送过来,今后公六民四,或者公七民三,都听下野介的!”

    武士们一听,也不由得犹豫起来:“是不是要先禀告下野介?”

    “没这个必要!”循着声音,桑山一直全副武装地走了过来,大声喝道:“这小人的话怎么能信,况且大田原馆现在还在不在都是个问题,还需顾及你交不交年贡么?”

    “你这话什么意思,大田原馆怎么了?!”大俵光泰惊恐地抬起头,哀求似的问道。

    桑山一直料得大俵光泰难逃一死,便好心告诉他:“你不过是个嫡子,杀了你又有何用,倒是大田原馆的那位,若是不除,恐怕这个年都过不安稳啊。也不瞒你,下野介早就安排了两千军势埋伏在大田原馆周围,就在你拒绝上缴年贡的那一刻,他便下令攻打大田原馆,那毕竟是座只有御殿的平城,照我看来,现在估计已经被烧成灰烬了,至于你的父亲,那个不识抬举的大俵清泰,哦不,已经改叫大田原泰清了,想必已经葬身火海了吧。你们大俵氏篡夺大田原氏的四千石领地,以及割让给其他三家豪族的三千石,从今往后就归入大和右府的知行地,大俵氏就由此刻家名断绝吧。”

    说罢,未等大俵光泰反应过来,便一刀劈掉了他的首级,眼见着一颗血淋淋的头颅从在榻榻米上滚出一条血痕,桑山一直淡淡地叹了口气,又率领着众武士去捕杀其他豪族了。

    不消一刻,房间内的豪族便被全部斩杀,尸体和染红的榻榻米被运到后院就地烧毁,此时大田原馆方面传来消息,大俵清泰全族一百五十人尽数被杀,派往三地的军士也是挨家挨户捕杀与会豪族的家眷,天亮前便以斩杀千余人的代价平定了祸乱。

    这场腥风血雨想瞒得住已是不可能,更别说还侵入了与德川家交好的大关、佐野、成田三家,为防止恶人先告状,桑山一晴当夜便命人携带亲笔信函前往伏见向秀保汇报,大概四个时辰后,被惹怒的三家豪族一方面派人向江户哭诉,一方面组织军队进行反攻,可这些农兵根本不是秀保精锐军势的对手,不仅没有将丰臣军赶走,还遭到了越境打击,许多村庄被战火烧毁,辛苦积攒下来准备上缴的年贡也被抢了回去。

    不仅如此,桑山一晴还命人在村头张贴告示,号召三家领内的农民归顺大田原,保证第一年年贡全免,第二到三年免除五成,之后每年皆以“公四民六”上缴——当时下野豪族一般都是按照“公五民五”甚至是“公六民四”收纳年贡,有这番待遇,那些刚刚遭受战火洗礼的村子纷纷表示愿意归顺,一时间大关、佐野的领地削减近三分之一,出兵最多的成田氏领地被削减了二分之一,面对明目张胆的挑衅,三家大名担心还没等到江户的回复便被桑山一晴吞并,于是立即启程前往大阪,转而直接向身在近畿的德川家康上告。

    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桑山一晴竟会如此狠毒,一不做二不休,安排伏兵于那须郡和盐谷郡交界的大泽驿,待三家豪族入馆休息后乘夜色发动突袭,战斗持续了小半个时辰,五十余人全部被杀,整个驿站也被烧为平地,随后桑山一晴便派人知会周边大名豪族,谎称三家霸占领地不肯归还,自己迫于无奈才发兵反击,而三家当主则是死在乱军之中。

    身在江户的德川秀忠虽然智谋不如家康,但也不至于看不出其中的猫腻,况且还有三家的使者前来求援,于是他遵从大久保忠邻的建议,先派少量军势前往下野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