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遗梦-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月一日,也是毛利辉元从大坂启程返回国地方的同一天,如水收到黑田长政派人走水路送来的密信,得知八天前丰臣联军大败德川军,虽说德川家康仍有意开辟第二战场,重整旗鼓。但如水料得大势已定,岛津军战败也只是时间问题,自己在马岳城虽能暂避一时,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加藤清正的清算。

    思忖许久,黑田如水突然灵机一动,决定趁秀保身在关东的空档,利用他与石田三成的嫌隙挽救黑田氏。一方面,他拒绝向加藤清正等尾张派大名投降,而是直接与刚刚恢复自由并主持大坂政务的石田三成取得联系,告知其自己将征伐毛利氏的国领地,避免尾张派和秀保独霸战功,一家做大,希望秀保回京后他能从周旋;另一方面,他调集并动员了丰前黑田氏所有城池的农兵约一千二百人,于五月二日由门司港出发,登陆下关凑,开始了对毛利领的征伐。

    由于毛利辉元征调了领内近乎所有兵力,加之德川军战败的消息经黑田氏的忍者散布国地方,黑田军在登陆后的五天时间里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尽数开城降伏,沿山阳道推进过程,胜山、岩国、银山、严岛、己斐诸城相继为黑田军攻克;五月七日,黑田军包围毛利氏居城广岛城,毛利元时代的老臣、“毛利十六将”仅存的一位重臣渡边飞驒守长率领三百人据城死守,后在得知毛利辉元也已撤军且抵达备后王子山城时,方才决定开城。

    至此,黑田如水完成了对周防、安艺两国的压制,此后为避免与毛利辉元发生正面冲突,黑田军在抵达安艺、备后交界的高山城后停止进军,而毛利辉元所率领的两万毛利军也在五月九日抵达与高山城相邻的备后三原城。当晚,黑田如水前往三原城与毛利辉元会面,将九州战败之事如实相告,毛利辉元大惊,在黑田如水的劝说下,他决定停止西进,与如水一道,仅率数名家臣返回大坂城,先秀保一步与石田三成会面,试图依靠石田三成减轻即将面临的惩罚。

    目光转回肥后八代城。

    伊地知重顺击溃加藤重次的百人队后,继续往南追赶加藤清正,最终在八代城郊外与加藤军的殿后骑马队遭遇。赤星亲武率领的加藤骑马队素以坚韧善战著称,在他的指挥下,伊地知重顺率领的岛津军未能进一步威胁到加藤清正本队,反而在随后赶来的田原绍忍率领的大友军的夹攻下陷入苦战。特别是大友氏的老将宗像鎮续不顾断臂之痛,简单包扎后继续参战,更是激发了加藤、大友两军的斗志。

    临近傍晚,伊地知重顺在率部突围失败后,被赤星亲武和田原绍忍合力讨取,八百岛津军也随即被消灭殆尽。此后不久,立花宗茂率部赶到,三家合兵七千,快马加鞭向南追赶加藤清正。

    加藤军在追赶岛津忠恒时,虽然多次交战,但岛津军依靠灵活的战术和对地形的了解,总能在关键时刻摆脱加藤清正的猛攻,直到追击至八代城城下町,加藤军仍未对岛津军造成致命一击。鉴于天色已晚,加藤清正不得不下令大军撤出城下町,在城外驻扎,而岛津忠恒则死里逃生,率领三千七百人进驻八代城。

    随着立花、大友两家军势的赶到,丰臣联军达到一万五千余人,加藤清正当即决定放火烧毁城下町,并对八代城进行包围。而岛津忠恒则是一副宁死不降的态度,试图依靠坚固的城池抵御丰臣军的进攻,同时等待会津方面的消息。

    然而,在这天夜里,一支由三百余艘战船组成的庞大水军,绕过萨摩国最南端的长崎鼻,对鹿儿岛湾入口的鱼见岳、林知岛、松尾城展开炮轰。不到半个时辰,林知岛的岛津军便宣布投降,紧接着,一万人的庞大军势在鱼见岳、宿立城一线登陆,随即在数十门南蛮大筒的配合下,攻克负责镇守鹿儿岛湾的松尾城,三百岛津军阵亡,城主伊地知重政(伊地知重顺生父)切腹自尽。大军马不停蹄地沿着颖洼街道向北直扑鹿儿岛城。

    与此同时,水军继续深入鹿儿岛湾,抵达鹿儿岛城与樱岛之间的锦江湾。在船载大筒的掩护下,又有一万二千人在鹿儿岛港登陆。截至凌晨三时,两路大军在鹿儿岛城下町会师,彻底完成对鹿儿岛城的包围。
………………………………

第三五六章 戡平岭南

    这夜,点点繁星缀满天幕,三百余艘战船聚集在锦江湾畔,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东方阅读网 %77%77%77%2e%6c%6e%77%6f%77%2e%6e%65%74在海风的鼓动下,印有五七桐的船帆显得格外显眼。水军旗舰“日本丸”的甲板,任那总代官、驻朝日军总大将小笠原备后守忠清迎风肃立,一脸严肃地注视着不远处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的内城。由于预定时间晚了九天,他必须尽快攻克此城,完成对岛津家的压制。

    其实早在接到加藤清正求援信的第二天,小笠原忠清召集任那奉行福岛正晴,准备调集两万五千驻朝大军开赴肥后熊本港支援丰臣联军。然而,接替岛津义弘担任“任那守”的岛津氏家老喜入忠续拒绝放行,他手握有驻影岛的八百岛津军,同时,吉川元春之子繁沢元氏麾下的驻珍岛一千毛利军也受毛利辉元之命由其指挥。影岛和珍岛分别是扼守釜山和木浦的战略要地,岛建有炮台数十座,若是不将这两颗钉子拔除,驻朝大军出海将面临巨大威胁。

    喜入忠续知道小笠原忠清等人不会此罢手,且考虑到自己兵力有限,便暗与朝鲜义军首领郑仁弘、孙仁甲等人会晤,唆使两人在全罗道和庆尚道一带发动暴乱,从而牵制大量日军主力,使得大军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出海。当然,郑孙二人不会白白付出,喜入忠续谎称自己能代表日本与其达成协议,只要他们能将日军拖在两道无暇他顾,待日本本土战斗结束,便会请求“日本国王”撤兵。

    郑孙二人信以为真,于四月二十二日在全罗道的光州、顺天,庆尚道的鸟岭、伽倻山一带发动起义,闻讯而响应者多达近万人。小笠原忠清虽然知道这是喜入忠续的计谋,但还是没办法视而不见,他与福岛正晴分别率领一万大军奔赴全罗道和庆尚道围剿义军。

    两年前,秀保为尽快同化朝鲜,允许汉人和少量女真人来鸟岭以南(岭南地区)经商和耕作,当时汉人来此耕种一家多则十余亩,少则四五亩地,且每年只需缴官府四成收成,因而吸引了大量汉人前来安家落户。而朝鲜人由于耕作水平相对落后、且受日本方面刻意打压,很大一部分开始逃离岭南前往尚在朝鲜国王手的江原道和京畿道寻求庇护,但也有一部分不愿背井离乡,加入了朝鲜义军,对日军据点乃至汉人富农袭扰攻击。

    因此,不少汉人、日本人以及女真人自发组织起来,团结一致对抗朝鲜义军,但他们主要是应对小股义军的袭扰,两股最大的义军——郑仁弘的“白袄军”和孙仁甲的“乞活军”则需要日军作为主力进行压制。

    经过近一年的重点打击,加之各族民兵的有力配合,白袄军由最鼎盛时期的一万多人下降至六千人,且主要分布在全罗道北部;乞活军长期在伽倻山一带山林游击,对日军釜山、蔚山等地的威胁巨大,因此遭受的损失更为惨重,由最高峰时的一万五千余人锐减至三千八百余人,且随着日军包围的逐步缩小,临阵逃脱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郑仁弘和孙仁甲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自是不愿坐以待毙,且得到喜入忠续的保证,最终决定全军出动,在鸟岭到智异山的广袤战场对日军和各族民兵发动袭击。

    面对义军的四面出击,小笠原忠清和福岛正晴的镇压最初并未有太大效果,四月二十四日,两人决定在岭南地区发起总动员,为民兵配发武器装备,按照一一的例将其与日军合编,从而使参战兵力瞬间达到四万五千余人。这一方面增强了民兵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强化了指挥,使得民兵不再各自为战,增强的军势的组织和协调力。

    这种改编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日军与民兵的紧密配合下,朝鲜义军的在各地都在遭受重创,其擅长的游击战也难以开展,战争的天平开始逐步向日军倾斜。

    四月二十六日,白袄军主力在顺天城郊遭遇惨败,郑仁弘被民兵首领王承安(后成为“辅明军”总大将,率部参与了萨尔浒大战,因功擢升大明光州总兵官)讨取,白袄军也随之溃败,再也不成气候;二十七日,联军对伽倻山发动总攻,孙仁甲于当晚被叛徒鸩杀,福岛正晴按照约定允许仅剩的八百余人出山,其愿意留下的允许回老家耕作,不愿留下的则允许其前往江原道或京畿道并发放盘缠。自此,持续两年的朝鲜义军骚动基本终结,此后虽然仍时有小股义军在鸟岭周边活动,但已不成气候,岭南地区实现了久违的安全和稳定。

    除此之外,各族民兵在此次战役表现出色,后来经秀保应允,正式允许其自行组建军队维持地方治安,其以王承安的“辅明军”、陈可基的“护国军”、松本元盛的“西海军”最为出名,这三支军队在后来对抗女真人的战斗表现出色,陈可基更是一度官至辽东经略、挂兵部尚书衔,成为在朝汉人的佼佼者。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经过六天的激战,阻碍小笠原忠清出兵的外部障碍已经扫除,接下来便是清理珍岛的毛利军和影岛的岛津军。也许是知道计划落空,且单凭一己之力难以阻止驻朝大军出海,繁沢元氏竟率领毛利军撤离珍岛,坐船返回了长门国。而喜入忠续则不愿撤退,率领岛津军坚守影岛水寨。

    影岛最终在二十八日清晨被福岛正晴率部攻克,丰臣军损失战船三十余艘,死伤军势五百余人;岛津军方面,喜入忠续腹部弹后切腹自尽,全军阵亡者达五百八十人,剩余的二百余人被押解至釜山看押。

    至此,朝鲜的战事才算是真正结束,小笠原忠清随即率领两万五千精锐军势(其铁炮队三千八百人)和三百余艘战船前往九州,但由于得知加藤清正已离开熊本城,岛津忠恒也离开了内城,因此决定偷袭岛津氏后方,用一招釜底抽薪,彻底断绝岛津氏据城死守的念想。
………………………………

第三五七章 开城

    内城虽是一座平城,但是经过岛津贵久、义久、忠恒三代人的建设,城防尚算坚固,虽然只有八百余人坚守,仍抵挡住了两万余丰臣军的第一轮进攻。

    内城的城代不是别人,正是岛津义久的堂弟,坐拥种子岛、屋久岛、沖永良部岛等地三万石知行的重臣岛津右马头以久。岛津以久自幼丧父,因而被岛津义久抚养,元服后跟随义久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十五岁时便成为大隅国重镇清水城的城主,后来更是取得了耳川之战首功,被义久寄予重望。

    如今岛津以久年过半百,但勇武不减当年。岛津忠恒在岛津义弘的建议下,于出征前将防守内城的重任交给他,可见岛津宗家对他的信任。义久为了强化内城的守备力量,特地命种子岛氏赶制铁炮三百余支,星夜兼程送往内城,这些铁炮在应对丰臣军的进攻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攻城大将之一、小笠原忠清的三弟小笠原忠广便在进攻东门时被铁炮击伤,导致攻势一度中断。

    小笠原忠清和福岛正晴都没想到岛津氏的防守会如此顽强,在第一次强攻受挫后,忠清立即让正晴率领一支偏师约三千人,突袭位于萨摩、大隅交界处的富隈城。

    富隈城属于平城,南面靠海,通过日向街道与内城、佐土原城相连,虽然城防非常薄弱,易攻难守,但此时却成为丰臣军取胜的关键。

    当年秀吉九州征伐后,为避免岛津氏据城坚守,逼迫时任当主的岛津义久由位于萨摩内陆的内城迁往临近边界、易攻难守的富隈城,以达到监视和削弱岛津氏的目的。岛津义久知晓秀吉的用意,虽然心有不甘,无奈成王败寇,只好率少量家臣迁往富隈城居住,且城防工事未多做修缮,基本便是一座裸城。

    小笠原忠清的用意很简单,奇袭富隈城,以岛津义久要挟岛津以久开城,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丰臣军的伤亡。

    福岛正晴率领军势乘船北上,先岛津氏使番一步抵达富隈城,大军在岸滩登陆后立即将城池包围,经过短暂且微弱的抵抗后,冲破城池四门,奔赴岛津义久所在的御殿。

    为避免伤及岛津义久,福岛正晴并未动用大筒轰城,同时也告知攻城大将,除非迫不得已,岛津义久万不能受伤。富隈城本就只是岛津义久的起居之所,仅有百余人负责日常治安守备,面对三千丰臣军的突然袭击,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不消片刻御殿及周边屋敷便被团团包围。

    由于八代城战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