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遗梦-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到那时,恐怕也没必要征求大坂的意见了”听完以心崇传的话,秀保自言自语道。

    “不论是为了秀房殿下,还是丰臣氏内部的和睦,主公当前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完成对天下势力的重新整合,保证在中枢拥有绝对的优势,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别有用心的小人乘虚而入。”以心崇传耐心地劝说道。

    虽说身披袈裟,可自当初与秀保第一次交谈时起,以心崇传便知道自己已经不能置身事外了。他清楚秀保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具有一些性格缺陷,有时候义气用事,有时候优柔寡断。但这些缺点在以心崇传眼中都不是太大问题,他有时候甚至觉得这样的主公才更有人情味,更值得追随。几年下来,他更是觉得秀保是将日本带向和平和繁盛的不二人选,对他也是推心置腹,遇事必细心指点。

    让他欣慰的是,对于他的建议和劝说,秀保总是能虚心接受,积极改正,这让以心崇传在他身上看到了贤主明君的雏形,两人之间的信任也一步步地加深。

    同样地,自丰臣秀次死后,秀保一直将以心崇传当做自己的老师,摆在和藤堂高虎、岛清兴近乎相等的位置。特别是堀尾吉晴年迈,对家中事务难以面面俱到后,秀保更是请以心崇传出山,协助堀尾吉晴治理大和丰臣氏本领,这种信任和重视,是绝大多数家臣所不能享有的,也是绝大多数大名不会给予家臣的。

    因此说,即便以心崇传未能跟随秀保四处征伐,但两人的关系并未因此削弱半分,相反地,在历次事件的促使下,两人的默契度不断上升,成为天下大名羡慕和学习的典范。

    对于以心崇传的建议,秀保这次依旧是虚心接受,他最终放弃了带三好秀房回大坂的念头,将下一步目标放在战后处置以及对丰臣氏中枢的控制上。

    五月十九日,秀保拜别了生父母三好吉房夫妇以及三好秀房,率领大军离开长岛城,沿着伊势街道穿过伊贺国抵达大和国,在大和郡山城稍事休整后,于次日正午,身着盛装,率领众大名和五万精锐武士前往大坂。剩下的大军则被留在大和国内,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五月二十日正午,秀保抵达大和、河内两国交界的生驹山,小笠原隆清和前田氏重臣长连龙早已等候多时。

    秀保先是向长连龙表达了对前田氏的感谢,并暗示他抵达大坂后将对前田氏进行封赏。长连龙对秀保表示了感激,并向秀保介绍了目前大坂城周边的局势:目前宇喜多秀家、前田利政、小笠原隆清、加藤清正是驻守大坂周边的四大势力,很显然,全都是秀保信得过的势力,因此,秀保此番前往大坂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大坂城内,主要是宇喜多秀家的部分兵力派驻惣构,三之丸以内则是丰臣宗家直属的御马廻负责把守。

    “御马廻?”秀保迟疑片刻,询问道:“若是我没记错,上次骚乱后,御马廻内部经过肃清,应该只剩下不足两千人吧?”

    “确实如此,但那已是十多天前的事情了。”长连龙作为前田利家、利政最为信任的家臣之一,对于大坂城内情况还是十分了解的:“殿下有所不知,就在毛利氏退出大坂城后,石田治部立即调集御马廻控制了大坂城,这点就连备前宰相也没反应过来。不仅如此,他还四处派遣家臣进行动员,煽动那些小大名将自己的军势编入御马廻,以此来扩充御马廻的规模。”

    “不到十天,大坂城内的御马廻就已经飙升至一万四千人了。凭着这些‘乌合之众’,石田治部牢牢掌握了大坂内城。若非大纳言和备前宰相据理力争,兴许就连惣构,也不能任由吾等进出呢。”说到这,长连龙愤懑地咬了咬牙。

    “老臣也没想到,吾等拼尽全力击败毛利军,快马加鞭赶到大坂城下,想的是早日进城宿卫少主和淀夫人,却遭到这般对待,这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一旁的小笠原隆清也忿忿不平地说道。

    “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秀保冲着两位微微颔首,耐心劝慰道:“石田治部行事向来谨慎,特别是对于少主的安全更是考虑得多一些,特别是毛利军刚退却,局势尚不完全明朗,他做出这种安排也是情理之中,还请诸位不要往心里去,毕竟都是为了丰臣家啊。”


………………………………

第四〇〇章 大坂密议

    听到秀保这番话,小笠原隆清等人也不便多说什么,倒是长连龙对秀保也产生了些许好感:“之前便听闻右府殿下宽容豁达,不以恶意度人,今日一见,确实是让外臣由衷钦佩。”

    “在下的这点宽容,恐怕比不上大纳言的十分之一,大人实在是过奖了。”秀保当即向长连龙欠身道。

    “殿下太过谦虚了,此番戡平内乱,右府功绩冠绝天下,这是老主公都深以为是的。”说罢,长连龙郑重地向秀保躬身行礼,作为前田氏的代表,他的这番话足以表明前田氏对秀保的态度。

    就在两人对话的同时,不远处的大坂城内,石田三成和长束正家、增田长盛、前田玄以的长谈已经持续了近乎一天光景。与生驹山上那种较为轻松的气氛不同,在石田三成的屋敷内,气氛甚是压抑和紧张。

    早先,浅野长政听从秀保的安排出镇关东,石田三成顺理成章地被联席会议推选为五奉行的新任笔头,作为五奉行之首,他在内政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话语权,在中枢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相较于五大老的分庭抗礼,五奉行内部则相对“团结”许多,石田三成、增田长盛、长束正家自始至终关系紧密。长束正家虽说曾短时间内侍奉过秀保,但他一直对奉行之职心存挂念,加之在秀保麾下并未得到预想中的重用和优待,最终在石田三成的邀请下,脱离大和丰臣氏,重新以奉行的什么进入中枢,成为“奉行铁三角”的一员。

    浅野长政在丰臣秀吉在世时便被任命为笔头,但随着石田三成实力的不断壮大,尾张派在中枢日渐式微,他最终接受了秀保的建议,前往关东上野的封地,替秀保坐镇关东,监视德川家康等大名的一举一动。至于中枢权力的争夺,浅野长政似乎是释然了,他觉得只要秀保能够掌权,自己终有一天能重新返回大坂城,坐回自己应有的位置上去。

    相对“另类”一点的是前田玄以,从近期的表现上看,这位权僧正表面上保持中立,甚至稍微偏向石田三成,但背地里却是德川家康的党羽,当初决定是否出兵会津的会议上,他在德川家康的示意下投了赞成票,最后正是一票之差,秀保被迫开启了对上杉景胜的战事,全国范围的大战也因此拉开序幕。如今德川家康战败,德川秀忠战死,德川军被遣散,这都出乎前田玄以的预料,他来不及思考德川军战败的原因,但却很快想到了“补救措施”,即马上向石田三成靠拢。

    由于并未暴露出和德川家的关系,前田玄以得以顺利获得石田三成的信任,而石田三成也乐于接受他的示好,毕竟一旦前田玄以加入自己的阵营,自己在五奉行中的地位将得到绝对稳固。

    “经此一役,右府对德川、毛利、上杉彻底完成压制,加上战前便亲近他的宇喜多、前田两家大名,右府已然完成对五大老的控制。如此一来,吾等就更是要注重奉行内部的团结,在下觉得是时候考虑浅野弹正的去留了。有他嵌在我们中间,奉行负责的一些事务将难以施展,更别说抗衡右府了。”增田长盛对局势很是明朗,但由于之前和秀保产生过冲突,加之秀保日益做大的警惕感,他不自觉地就站在了秀保的对立面。

    面对增田长盛的建议,石田三成皱着眉头,缄默不言,倒是坐在他身旁的长束正家率先开口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虽说早已不在右府麾下效力,但右府的为人,在下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对少主和淀夫人是绝对忠诚的,对丰臣氏权威的维护也是竭尽全力的,仁右卫门你实在没必要刻意对他表现出敌对的态势,毕竟不久后他就要返回大坂,此时和他作对,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右府立下赫赫战功,风头正盛,此时和他交恶绝无任何好处。依贫僧之见,当务之急是考虑如何拉拢即将抵达大坂的各路大名,不能让右府一人抢了风头。”前田玄以一向保守,挑战强敌始终不是他的选项,最初是织田信长的家臣,本能寺后跟随丰臣秀吉,秀吉病逝后又暗中联络德川家康,他始终坚持追随强者,如今秀保击败了德川氏,虽说出乎他的意料,但也让他对秀保产生了畏惧,况且他的长子前田茂胜还参与了御东山城的守备,也算是小有功绩,综合考虑,他也是不愿意马上和秀保对抗的。

    众人都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这时候,石田三辰才缓缓抬起头,对殿内三位奉行说道:“相较于内府和安艺中纳言,在下认为右府对少主的忠诚还是可以相信的。但是,相信并不意味着可托付,如今天下大势已定,谁能确定此时的右府和战前的右府想法还是一致的呢?人都是会变的,特别是大权在握的时候僧正说得有理,吾等目前要做的,就是尽力拉拢此番上洛的大名,决不能让右府的优势进一步做大。”

    “若是右府依旧对少主和宗家忠诚,吾等可帮助他,辅助他;若是右府违背了对太阁的誓言,吾等也要有能力反对他,抗衡他,就此而言,凭我们这些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得到更多大名的支持。在下不愿和右府针锋相对,也不远为了一己私利结党营私,但自身的力量一定要壮大,只有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维持中枢的平衡,避免右府独揽大权,这对他、对少主都是十分必要的。”

    听完石田三成的表态,其他三奉行深有感触。他们知道,石田三成已然将五奉行作为守护秀赖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防止秀保侵占丰臣宗家利益的一道闸门。对于丰臣氏内部的稳定,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秀保自己的克制,还要有必要的防范,而采取何等防范措施,将是奉行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

第四〇一章 三成之谋

    事实上,得知秀保在会津取胜的消息后,石田三成就开始思考转变方略,他认为不久的将来,丰臣政权内的斗争,将不再是近江派和尾张派的斗争,而是以自己为首的一派和秀保一派的抗衡。

    他之所以坚持用“抗衡”而非斗争,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今后的斗争不会像近江、尾张两派的斗争那样激烈和明显,更多的是一种相互试探和制衡。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石田三成最希望的,但也远比之前的明争暗斗好得多,也是当前不得不妥协的一种模式。

    要想在这种模式下保证不处于劣势,石田三成必须保证不论在中枢还是地方,都要保持与秀保力量相当,最低也要是不容小觑的力量,为了做到这一点,石田三成可谓是绞尽脑汁。

    在中枢,石田三成首先是竭力整合了奉行派,保证了内部团结;其次,由于“三中老”中的堀尾吉晴已经入侍大和丰臣氏而被剥夺了中老的职位,增补进来的古田重然又逃往堺港明哲保身,生驹亲正、中村一氏也在战后投靠了秀保,综合考虑,石田三成索性向丰臣秀赖和淀夫人请示,请求以“三中老”尸位素餐,有负太阁重托为由撤销“三中老”,如此一来,秀保一方在中枢的势力将显著减弱。

    不过淀夫人对于石田三成所说的理由颇为怀疑,特别是得知石田三成接待了毛利辉元和黑田如水后,更是有所顾忌,因此,他并未完全答应石田三成的请求,只是将古田重然罢免,至于其他两人,需要等秀保回京后众人一并商量决定。

    对于这一结果,石田三成似乎早有预料,他并未在这件事上过于纠缠,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御马廻上。御马廻作为丰臣宗家直属的精锐,在大坂之乱后实力严重受挫,加上战后的几轮肃清,早先一万五千多人的御马廻,在秀保出征前只剩下两千人。

    经过石田三成的努力,御马廻的规模又上升到了一万两千人,他还重建了七手组,依旧以速水守久为笔头,除了松浦秀任、真野赖包、伊东长实、郡宗保、野野村幸成这五人依旧为组头之外,之前立有战功的真岛三郎右卫门(真岛光吉)和鹭岛左作(鹭岛隆义)也被提拔为了组头。

    七手组每番队一千五到两千军势不等,速水守久没有直属武士,但可以调动所有番队以及木津川上的水军,拥有大坂御马廻的最高指挥权。御马廻的壮大,不仅仅为防卫大坂城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对于石田三成来说,自己这番出力还会赢得这些组头对自己的亲近和信赖,特别是刚提拔的两个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