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遗梦-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若真是如你所言,废除大老奉行制可以保证天下太平,那只管按照您的意思去做好了。不过废除了这一制度,今后殿下肩上的担子可就要比现在繁重不少啊。”淀姬紧张地说道。

    “如今天下未稳,臣只能独担重任,以免被心怀不轨之人趁虚而入,扰乱朝纲。好在有前田、宇喜多、浅野三位大人从旁辅助,定能确保天下安稳,使丰臣氏的威望和实力尽快重回巅峰。”

    “那今后,妾身和秀赖就仰仗殿下了。”说罢,淀姬松开双手,郑重地向秀保拜伏下去。

    秀保见状,赶忙将淀姬扶起,望着她泪眼摩挲,心中也不禁悸动:“夫人放心,只要臣活着,定会保少主和夫人无虞。”

    此前,秀保对淀姬听信片桐且元的一家之言感到失望和无奈,但此番与她交谈后,却多了几分怜惜和挂怀:“闺中妇人,又怎能期望她有什么深谋远虑,如今她期望我能保她们母子平安,这也是一个母亲最直白的请求吧?总听人说淀姬性情执拗,偏听偏信,今日深谈,却知这一切不过是出于一个母亲的私信罢了。”

    庆长五年五月,延续了不过两年的大老奉行制度最终被终结,日本和丰臣氏,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四三〇章 大洗牌(上)

    庆长五年六月初一,大坂大广间。

    在获得了淀姬母子以及剩余大老奉行的支持后,秀保终于可以安心召开战后第一次有全体大名参与的评定大会,因为是庆祝勘平战乱,这次大会对外称作“庆功大典”,全国范围内,获得加封、安堵以及虽被减封,但并非叛军主力的大名全都出席了此次盛典。

    而德川家康、毛利辉元、上杉景胜三名叛军主力,以及丹羽长重(越前)、堀秀治(越后)、岛津忠恒(九州)、京极高知(甲信)等在地方策动叛乱的主要大名约二十余人,则被软禁在惣构的几座阵屋中,等待秀保的最终发落。

    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等四奉行、石田三成的兄长和两个侄子以及真岛光吉等二十余人也由本丸偏殿转移到了二之丸的奉行屋敷,虽说知晓自己不会被划作和德川等人相同的罪责,但单独软禁,便意味着将来这大坂城,不会有自己的容身之所了。

    其实,来到大坂之前,秀保还在担心石田三成等奉行派会在战后评定上和自己争锋相对,乃至进行旷日持久的争辩,阻碍局势尽快恢复安定。但没成想,石田三成竟会自投罗网,在大坂城犯下不臣之错,完全失去了和自己抗衡的资本,如此一来,大典当日,便再也没人敢对秀保作出的处置提出非议了。

    在既定的方案中,包括德川、毛利、上杉等上述被囚禁在惣构的二十余家大名在内,共有近七十家遭到减封乃至改易。这其中,幅度最大的当属德川氏,从关东二百〇六万石减为常陆五十二万五千石,前后差距一百五十四万石,比毛利、上杉的本领还多,且离开了耕耘多年的关八州,实力遭到了极大地削弱;削减幅度紧随其后的是上杉景胜,他从会津一百一十四万石削减至越后十五万石,虽说也削减了一百万石,但上杉一族毕竟是回归了越后,倒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夙愿,只可惜上杉氏重臣在会津尽数战死,仅剩的本庄繁长也被迫从上杉氏独立,成为了福岛城主,今后的上杉氏将不再会是丰臣氏的威胁;紧随其后的是毛利氏,战前一百二十一万石的西国霸主,如今被削掉七十三万石,成为偏居安艺、备后两国四十八万石的大名,且当主之位被迫禅让给秀保的内兄、出芸宰相毛利秀元,毛利氏对近畿的威胁得以彻底消除。

    除了三大老遭到巨额减封外,许多地方豪强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置。其中最为讽刺的是,越后大名堀秀治虽然主动开城投降,但因为其祖父、叔叔随德川家康造反,攻陷海津城,造成蒲生赖乡身死,在蒲生秀行的坚决请求下,堀氏一门终由越后(春日山)四十五万石转封为信浓(川中岛)十二万石,回答了这座曾经耗费大量兵力攻陷的城池,延续着他们的家名。

    越前最大的势力——以丹羽长重为当主的丹羽一族,此前在北陆与前田利政纠缠日久,对前田军一度造成不小的威胁,险些耽误后者支援御东山城。丹羽长重本应遭到改易,但按照之前的约定,前田利政极力向秀保求情,使得秀保最终决定将丹羽长重由加贺(小松)十二万五千石转封至常陆(古渡)两万石。作为报答,丹羽长重自愿担负起监视常陆德川氏和下总石田氏等关东诸强力大名的角色。后来,丹羽长重由于任务执行出色,一再获得秀保的赞赏,并最终知行又恢复到了十万石以上,成为当时一大传奇角色,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信浓诸大名中除了真田昌幸,其他皆倒向德川家康,当中更以京极高知和石川康长为主,前者在碓冰峠战败后向丰臣军投降,虽说时间上较晚,但毕竟是京极高次的兄弟,因而得到了秀保的赦免,得以以家臣的身份前往京极高次家中寄食;后者是信浓诸强中投降最早的一位,但因为参与攻陷海津城,遭到了蒲生秀行的构陷,秀保最终决定将其转封越后坂户城,知行也从十万石削减为两万石,勉强保存了家名,虽说心中不满,但成王败寇,且起兵谋反在前,又有什么资格反对呢?真田信幸战后丧失了全部领地,但他作为真田昌幸的长子,最终逃过了一劫,得到了秀保的宽恕,获准前往其父领内寄食。

    至于雄踞九州南部的岛津氏,由于本领尽数被占,因而丧失了讨价还价的资本,但秀保念及岛津义弘在若松城外的出色表现,决定准许其保留南日向(佐土原)十四万石知行,相较之前萨摩大隅两国及南日向的六十一万石,锐减四十七万石,陡然滑出了一流大名的行列,更主要的是,岛津氏离开了经营数百年的萨摩国,手中只剩下贫瘠的南日向,日后想恢复祖上的荣光已然无望。

    对于被软禁的四位奉行,秀保的处置也不尽相同。石田三成的知行不降反增,并且升为了国主大名,但同时他也被迫离开近畿,彻底远离丰臣氏中枢;增田长盛作为石田三成最为得力的同僚,自是不会被放过,他被众人安上了暗通德川家康的罪名,一度准备改易并囚禁到死,但在淀姬和石田三成的请求下,特别是后者,竟愿意从自己的知行中拿出十万石换取增田长盛成为自己的与力,再加上藤堂高虎的劝说,秀保终决定将他从近江的宇佐山转封到筑后的黑木城,知行也由最初的二十万石,削减至八万石,至此,他和石田三成一个在九州,一个在关东,相隔数百里,再也不能相互出谋划策了。

    相较于增田长盛和石田三成的关系,前田玄以与后者就没那么亲密了,加之淀姬对他也无太大好感,其本身在战后也不会发挥太大作用,考虑到他在大坂骚动中的表现,秀保索性将他的五万石知行全部剥夺,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前往高野山参禅去了。不过前田玄以之子前田茂胜,率领丹波众在会津表现出色,一个月后,秀保又将没收的五万石知行转赠给了他,但前田玄以则被要求留在高野山,永世不得出山。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长束正家,他非但没有遭受惩罚,反而获得了加封,知行从近江(水口)五万石转封到了远江(掛川)六万八千石。掛川本是山内一丰的居城,但他被家臣告发在开战期间与德川氏暗通款曲,因而被转封到了近江朽木谷,知行只剩下了两万石。秀保之所以对长束正家格外开恩,一方面是看中他的内政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念及他在大坂骚动中并未主动参与,同时,也是想借此机会,挑拨四奉行的关系,使得奉行派再也形成不了气候。

    其他遭受改易的大名中,不少已经战死,譬如坐拥土佐二十二万石的长宗我部盛亲,与前田家鏖战加贺的大圣寺城主山口正弘,出芸(富田)的吉川广家,美浓岩村城的森忠政,伯耆羽衣石城的南条元忠,以及西美浓的加藤贞泰等七家小大名。他们无疑是这次战役的牺牲品,彻底地输了这场以家族命运为赌注的豪赌。

    :。:


………………………………

第四三一章 大洗牌(中)

    丰臣秀吉统治后期,全国万石以上领主约有两百七十位,万石以下的豪族势力更是多如牛毛。不过随着秀保推行“王土奉还”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前者降至两百四十余家,后者则维持在百余家。

    此番公布的处置方案中,减封大名二十余家,改易大名达五十家,本领安堵二十余家,这三者便占到总数的近一半,处置力度不可谓不大。而这也正是秀保目的所在——不从这些大名身上“剥”下来、“省”下来,如何填饱那些有功之臣的胃口?

    说完了减封和改易的大名,便要说说这本领安堵的二十几家大名了。

    排在首位的,便是在桧原一战中瞻前顾后、朝三暮四的小早川秀秋了,此番他从筑前(名岛)三十六万石转封到了出云、伯耆两国(白鹿)三十二万石,明面上秀保给他的定义是“本领安堵”,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是被秀保小施惩戒,从地理位置颇为重要的筑前,转封到了毛利旧领出云、伯耆,如此一来,他东边是秀保宠臣浅井秀政,东南是福岛正则,正南是毛利秀元,西边是秀保的藏入地,至于北面,便是广阔无垠的大海。转封到这种地理位置,不用多说,小早川秀秋便能体会秀保的用意了。此时此刻,他恐怕后悔当初没有跟随德川家康一同起事吧。

    排在第二位的,是黑田如水父子。本来,因为黑田如水在九州率先作乱,加上加藤清正等九州大名的强烈要求,秀保是想借此机会铲除这个心头之患的,但念及他后来主动进攻毛利氏,劝说毛利辉元投降,且黑田长政在若松城下作战勇猛,立下赫赫战功,一番思考后,秀保最终决定,将黑田氏从丰前(中津)十八万石转封至陆奥(三春)十五万石,并责令黑田如水归隐,由黑田长政继任家督。

    和小早川秀秋一样,黑田氏的知行也是略有减少,新领地的环境也更加恶劣,跟人的印象是遭受了减封惩处。但秀保却将他归纳到了“安堵”大名之列,如此一来,他便不是“罪臣”,是可以和其他大名、乃至有功之臣平起平坐、参与国事的。秀保的这番宽容和优待,远不是几万石知行可以换取的,黑田父子又怎敢心存不满。

    作为德川一方参与信浓战事的日根野吉明,本来应该和仙石秀久一样,面临改易的惩罚,但他的祖父,年近八十二岁的老将日根野弘就在若松的奋战却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他的这位祖父本来拥有三河、美浓等地一万六千石知行,在战前的全领动员中竭尽全力,召集了六百军势随秀保的东海道军团出征会津。在防守菅原神社、阻击败退的上杉军、围剿德川溃军的战斗中表现出色,秀保对这员老将也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传闻,秀保是准备战后给予其北三河贺茂郡五万石加封的,这可谓是对日根野弘就最好的奖赏了。

    作为日根野弘就的孙子,日根野吉明似乎就有些看不清时局了。他的父亲日根野高吉,与日根野弘就一样,都是秀吉麾下的老臣,两人在秀吉时期分别获得领地,足以证明秀吉对他们的赏识。转封到诹访后,日根野高吉耗费七年时间修筑了高岛城作为自己的居城,但就在城竣工后不久,他便英年早逝了,将这座湖水环绕的宏伟城池和两万七千石知行,留给了年仅十三岁的日根野吉明。

    在开战之前,日根野弘就便告诉他,秀保虽说年纪轻轻,但已经掌握了大义名分,且上下团结,深得丰臣系大名的拥护,定能降服上杉景胜稳定朝纲,让他不忘丰臣氏的恩泽,坚定地站在秀保一边,践行日根野家的忠义。

    可惜的是,这位日根野家的嫡长子并不能看清楚局势,在仙石秀久和石川康长的轮番劝说引诱下,最终交出了地理位置险要的高岛城,并加入了仙石秀久为首的信浓军,正式成为德川阵营的一员。

    但是战局发展出乎这些信浓大名的意料,笠取垰一战,信浓联军惨败于真田昌幸之手,日根野军损失惨重,被迫留守小诸城;紧接着后藤基次率大军从上田城杀来,日根野吉明只能束手就擒,且修书一封劝说人在上野的仙石秀久等人投降,草草结束了信浓的战事。

    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背叛了丰臣氏,秀保本意是想将其改易,且不允许日根野弘就收留,但弘就却甘愿献出自己的知行和加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