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江湖大冒险-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笑道:“因为,王小石说了不算!”

    方应看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哦,还有谁有资格决定金风细雨楼的生死归属?”

    “咳咳,方小侯爷觉得我是否有资格?”

    一声呛咳,蓦的像是从天边飞到了近处,这咳嗽,这声音,王小石听的已快要流出泪来,眼眶都红了起来,双手紧攥,连杨无邪也像是快要哭了,但他已在笑,金风细雨楼里,也不知道有多少的人全都激动的好似要跳起来,面色潮红。

    因为他都听过这个声音,乃至那个咳嗽声。

    这个声音一起来,已像是一块磁石一样,吸引了千百道目光。

    等他们真正看见这个声音的主人后。

    “啊,苏梦枕?”

    已有人失声惊呼,脱口而出一个早已快要被人遗忘,只存在于过去的名字,这个非同小可的名字。

    这个人披着一件雪白狐裘,穿着件不甚名贵,却绝对很得体合身的袍子,嫣红的,就像是雪地上落着的点点梅花,绣着金边,压着金线。

    这个人,很年轻,黑发明眸,眉宇中透着股迫人逼人的寒傲,以及冷厉,胜雪凌霜,瞳孔中更是弥散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沁寒;他像是只有三十岁,他本来也不过三十出头,不再是那个躺在病榻上,残喘苟活,不生不死煎熬着的病鬼,日日夜夜的咳着,不人不鬼的活着。

    他在一双双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视线中,走到了苏青的身边,然后环顾一扫,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他几乎都快要忘记了,而如今,他自己也有些想要流泪,他也确实流了,他一合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角水滴溅落,像是伤心的泪。

    紧接着,他又睁开眼,眼角已无泪,唯有比昔年风华正茂,如日中天时更加迫人的寒傲,因为,他没死,他到底还是没死,撑了下来,活了下来。

    他已开口。

    “吾乃青龙会二龙首,苏梦枕!”

 260 局势逆转

    苏梦枕。

    他掏出一块白帕,掩在嘴上,轻轻咳着。

    “是否满腹愁怀?”

    苏青轻轻地问。

    苏梦枕摇头,他的脸很白,像是久未晒到阳光的白,带着几丝病态,但这,早已是令他满意多了;他并不是一个贪心的人,因为贪的东西多了,分心之下,也相当于分开了自己的时间,而做事就和做人一样,应该专心一意,否则,事难成,人难成。

    他一口一口深吸着空气,似要把过往的一切漏掉的喘息都补回来,最后仰望着秋日,哪怕萧瑟些。

    “我突然有些喜欢上了站在阳光底下的感觉!”

    他答非所问的说了一句有些特别的话。

    苏梦枕一出现,蔡京便有些后悔自己来“武夷山”了,他想的太简单了,也太大意了,因为苏梦枕一出现,那王小石这些人,即便不与苏青联手,也绝对会与他为敌。

    而且他若是注意到一些事情,应该大抵能想到很多东西,苏青生残补缺的手段,足以改变很多,这便是变数。

    他已准备抽身离开。

    不光是他,连方应看心里也后悔了,还有惊,苏梦枕居然没死。

    要知道当年苏遮幕在时,“金风细雨楼”初建,在京城中可谓夹缝里求生存,依附“雷损”,朝不保夕。

    但等苏梦枕自“小寒山派”回来,下了山,从他父亲手里得到了“金风细雨楼”,短短不过数年时间,经他经营后,竟是一举跻身京城两大帮派之一,几乎铲除了“迷天盟”,又与“雷损”分庭抗礼,且还要和各方势力周旋,斗智斗勇,而后,更是赢了雷损。

    这样的一个人物,任谁也不敢轻视,哪怕关七再现也不能,特别是,他的伤病居然像是完全好了,整个人犹如脱胎换骨,蜕变重生了一样。

    这已是全盛时的他,甚至比其全盛时还要来的可怕,人经历过大起大落,大生大死,总会要成长很多,谁也不知道苏梦枕如今已是何等的境界。

    可等他们准备撤走的时候。

    就看见,已有人堵住了他们下山的路。

    这个人,英姿勃发,气宇轩昂,怀中抱剑,这是个很年轻的年轻人,戚少商。

    而他率领的人,多是当年自“连云寨”便一直跟随他的手下弟兄,以及加入“金风细雨楼”后,又笼络了、收揽了不少想要成名的高手好手,而苏青对他也是绝对的放任,放权,所以,他的势力庞大,手下众多。

    但还有一个人。

    蔡京一看到这人就认了出来,只见这人背后坠着件血色披风,正猎猎作响,更是披散着墨发,体魄魁梧挺拔,浑身上下,举手投足,都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摄人气势。

    他看着那人,对方也看向他,冷电般的眸光唰的已对上蔡京。

    “楚相玉!”

    蔡京这下真的是彻底有些变了脸色。

    他又一看四周。

    一众“六分半堂”的人,正站在不远处,也瞧着他,而最前面,一人低着颈,垂着头,这人还垂着手,静静地站在,羞答答的像是个看着自己脚尖的小姑娘。

    赫然就是狄飞惊。

    另一旁,还有“吉祥如意”为首的一百零八位精锐死士。

    原本混乱的局势,渐渐明朗起来。

    终于有人率先看明白了,他们已没了人色,肠子都悔青了,这分明是天下几大势力要在此拼个你死我活啊。

    跑跑跑,赶紧跑,迟恐有大祸——

    可是。

    “先别急,看完此役!”

    苏青的话,此刻就和勾魂摄魄的魔音没什么区别,他的声音好像越发的轻了,轻的像是点滴雨落,一字一字,轻的几快听不见了,但他声音越轻,这些人反倒越恐惧,越害怕。

    因为,现在的苏青,无疑是江湖上最有权也有势的一个人,唯一一个人,非但如此,朝野之中,他更是位居三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普天之下,已无人能及。

    他的话,现在就是圣旨。

    这些人心头苦涩,腿如灌铅,没人敢动。

    蔡京转身,他看向了苏青。

    也只有苏青的方向,是两个人,与其他拦路的势力人马比起来,这简直少的可怜。

    但这两个人,只怕比一万个龙精虎猛的高手好手还要来的可怕惊人。

    “你位居当朝三公之一,这般行事,难道不怕皇上降罪于你?”蔡京有些好奇。

    苏青一掀眉梢,像是有些奇怪蔡京为何会问这般粗浅的问题。做都已经做了,还有什么怕不怕的,何况,他温和道:“你不妨想想,如今京中高手还剩多少?”

    蔡京也已意识到什么,他语气一拔,冷声含怒道:“苏青,你竟敢造反?”

    苏青面容平静,道:“蔡京,你聪明一世,怎得今天老问些奇怪的问题,事实不是已经摆在眼前了么?至于那皇帝,我就直说了吧,就算我不杀他,他最多也就三四个月可活了,烂泥扶不上墙,呵,给他机会都不中用!”

    “不过,说起来——”

    他忽然饶有兴趣的一扫蔡京与方应看,拍手笑道:

    “二位做的事情恐怕抄家灭族几十次都不为过,据我所知,神通侯私下与金国皇族交好往来,通敌叛国的事怕是没少做吧,至于蔡京,你倒是真够贪的,不但贪汉人的钱,鞑子的钱你也贪,还敢暗中将精锐军备售于金人,好一个窃国老贼……”

    “你今日所作所为,无外乎就是想一举铲除我们,可你算错了一件事,还漏算了一人!”

    蔡京的脸上,已经是没了表情,不是木然,也不是发僵,而是彻底的什么表情都没有,就好像一块没了七情六欲的木头,又像是泥捏的雕塑,不见笑,也不见怒,很是诡异。

    “知道你说的谁,诸葛正我是么?”

    苏青轻笑一声,丹凤眸子已是眯的狭长,他似笑非笑的道:“不妨告诉你,他现在可出不了京城,非但他出不了京城,更加连“神侯府”都出不去,以诸葛神侯的威名,我怎么可能漏算了他,所以,我早在之前,就已经给他准备了一位熟悉且久违的对手,想来,现在他们已经再相逢了!”

    说着说着,苏青神情一冷一肃,眼中满是杀机。

    “但现在,还记得我那夜说的话么?再相见,就是你们的死期!”

 261 伤心小箭

    京城。

    神侯府。

    今年的梅花似乎快要开了,望着梅枝上已冒出的绿意,诸葛正我却是幽幽一叹。

    满怀愁绪。

    今年恐怕是多事之秋啊,京城几方势力交锋,权势更迭,又有“无极仙丹”传出,江湖恐怕会浩劫不断,他满眼忧虑之色,已在考虑是否要动身前往“武夷山”。

    毕竟,如今朝野之中,“主战”一派势微力薄,多是以“蔡京”为首的“主和”派,外敌环伺,却妄想相安无事,岂非痴人说梦。

    朝野之势已非他能左右,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江湖之势上,“金风细雨楼”号称七万八千名子弟,“六分半堂”更是称得天下六分半的势力,若能用来抵御外敌,必然是一大助力,可惜水火不容,又有蔡京控权,方应看虎视眈眈,若想万众一心,简直比登天还难。

    他咽下了茶,放下了茶杯,起身。

    他已决定去往“武夷山”,如今的赵佶他心里其实已不抱希望了,若非为了牵制蔡京,为了这大宋天下,他早就想退隐江湖了,他更是厌倦了这红尘俗世,同门相残,也伤透了他的心。

    他已经不再年轻,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他都已见过。

    但他还是想为这天下尽点心里。

    免了这场江湖浩劫。

    可他这一起身,脚方迈出去半步,尚未落地,一对雪眉便是猝然一蹙,随即轩眉抬头,他看向天空的一片浮云。

    今日的天色可真不错。

    白云缥缈,青天浩瀚。

    但诸葛正我却始终凝重且凝神的望着那朵云,就仿佛看见了什么极为惊人、骇人的东西,连他也为之心惊。

    直到某一时,直到某一刻。

    诸葛正我倏然双眼陡张,而后又一凝,透着股浓浓的不敢置信,他慢慢收回了那迈出的半步,一身白袍无风自起。

    “箭意?”

    因为,在他的眼中,那白云间,忽然多了几个极小极微的黑点,就仿佛面团上落了几颗芝麻,常人或许看不见,但他却能看见,不但能看见,更能感受到,那些黑点不但带着可怕的锋芒气劲,更是凝练了举世无双,惊神骇鬼的箭意。

    然后。

    云中的几个黑点,也像是看见了他,更像是流星直坠,从天上落到人间,朝他落来,射来。

    诸葛正我的面上似泛起一丝丝异样的红晕。

    他望着眼中犹如尘埃般极小甚微几快肉眼难见的黑点,看着它们飞快逼来,由远及近,再一点点的变大,从尘埃,变成了几支小箭,从天上射来的小箭。

    万丈浮云,竟然有箭射来。

    简直梦幻。

    那是三支小小的箭,小的不过一指长短。

    连诸葛正我看的为之神夺,他喃喃道:“伤心小箭?”

    他像是并不惊讶天上有箭射来,不惊讶那个高度,而是惊讶的那个人,射箭的人。

    普天之下,能射出这样几支箭的人,只有一人,那便是他那已妙参天理,彻悟了“山字经”的四师弟,元十三限。

    可这个人,早在一年前便已经死了啊?

    但现在,看到这几支箭,他突然喟叹一声。

    “既是已至,何不现身相见?”

    说话的同时,诸葛正我已提枪,他只一招手,一柄风姿绰约的枪已到手中,这柄枪一出来,青天像是黯淡,浮云已在惊散,惊艳无双。

    尽管这个射箭人是他的师弟,但与他这个师兄却是相恨,更是恨到仇深似海,只如那山间的老木枯藤,盘根错节,纠缠难解,不死不休。

    而且,天一居士,他们的二师兄也死了,就死在元十三限的手中。

    时至今日,他们师兄弟,早已是有怨无恩,有恨无情。

    箭已至,诸葛正我提枪,他本是要刺,可突然却又停住了,僵住了,也愣住了,三支小箭,已插在他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望见这一幕,诸葛正我那岳峙渊渟的气势莫名一散,他嘴唇翕动,只似颤了颤。

    “你放下了?”

    他近乎呢喃的问。

    院中无人,秋风萧瑟。

    诸葛正我怔立原地,他沉默了好一会,望着低声犹在轻颤低鸣的小箭,才终于涩声哑声的道:“师弟!”

    箭鸣已散。

    诸葛正我幽幽一叹。

    转身进屋。

    远在“天泉湖”边。

    一艘舟船上,只见一个瘸腿独臂,一身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