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昏君-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保国脸色立刻变了:“陛下,这这”
    “怎么,你不是说绝对射不偏么。朕不过是想试试这辣椒弹的威力,快去!你敢不去就是抗旨不尊。”
    李保国整个人都凉了,有为从侍卫身上摘下一颗头盔,还有接过来一柄盾牌:“李大人,快去吧。”
    李保国立刻又没有那么信誓旦旦了:“陛下,我再看看这投石器,重新校准一下。”
    李柷:“来人,军棍伺候!”
    李保国吓得一个激灵:“好了好了,臣这就去。”接过头盔扣在头上,又战战兢兢的叮嘱那扳机括的侍卫:“看准呐,别射偏啦!”
    说完,李保国拿着盾牌一步三挨的挨了过去。
    点火手将火药引线点燃,投石手扳动机括。
    嗖!的一声,火药罐子在抛石机的推动下飞了出去。
    “砰!”的一声,不偏不倚正好射中刚才瞄准好的土堆上。
    火药伴随着浓烟爆开,热浪将周围的小白鼠们掀倒。李保国也被这巨大的热浪给掀翻在地,手中盾牌飞了出去。
    浓烟滚滚,这些实验小白鼠不住地咳嗽不止。烟尘中夹杂着的辣椒面堪比生化武器,这些炒的半熟的辣椒面经火药一爆,杀伤力巨大无比。
    眼泪鼻涕让李保国感觉置身于烈火之中,这王八蛋朱老辣简直要人命。辣鸡呛得你不停咳嗽,眼泪不住地流,要命的是你的眼睛、脖子、耳朵这些皮肤薄弱的地方火辣辣的疼。
    “辣!辣,辣!辣死了,水,我要水!”
    “咳咳,受不了了,我喘不过气了,辣死我了。”
    实验小白鼠们扔掉了头盔和盾牌,往远处的几个水缸奔去,然后一头扎进水缸里,顷刻间舒服了。
    微风吹来,李柷这边都忍不住咳嗽了几声。这品种的辣椒当真火辣辣的够劲,这玩意要是在地阵中爆开,敌人还不吓破了胆子啊。
    虽然说辣椒面不具有杀伤力,可在这个谁都没有见过这种东西的时代,若是在阵前大喊一声:“此乃王八蛋朱老辣,剧毒无比,闻者性命不保!”估计敌军登时就会大乱。
    李保国跑过来的时候整个人都红了:“陛下,咳咳,这东西太厉害了!”
    含元殿的大臣们有些倒霉,今日早朝又被押到了粮食基地。这次没见到李柷,福全在看着他们。
    大公无私的福全六亲不认:“陛下有旨,诸位大人们必须将这二亩花生刨完才能下朝。若是谁敢偷懒,休怪我不客气!”
    有人略施贿赂,独孤损跑了过来:“那个,福全内侍。我这个最近拉肚子,实在有些不便,要不容我告假一天?”
    福全摆了摆手:“来人,马桶伺候。独孤大人,你就算是拉肚子,也得刨完花生才能退朝。陛下说了,谁想溜也可以,去那边自领二十大板。”
    众人寻找福全手指的方向,只见两名侍卫拿着两根木棍,还有一条长凳。侍卫手里的木棍又长又粗,群臣不禁打了个寒颤。
    崔远是个明白人,他拉了拉独孤损:“独孤大人,刨吧,陛下这是报复咱们呢,上次咱们不同意陛下用户部的钱开柜坊。”
    独孤损看了看他:“都怪你,是你反对的。”
    崔远气的把锄头扔在地上:“嗨,我说独孤大人,当时数你嗓门最大。说什么陛下开柜坊会让国库空虚,会人动了国本。”
    “我、我什么时候说了,还不都是你,你先反对的。”
    “明明就是你。”
    “是你!”
    群臣一边刨着花生,一边互相埋怨对方。都是你们惹了天子,现在被报复了,这么多花生,什么时候才能刨完。
    花生不同于玉米,需要刨出来甩掉泥土,然后摆在地头上等着晒干。二亩地的花生众人足足忙了大半天,个个累成了狗。
    福全,万恶的福全竟然学会了做生意。他拿这个高筒茶壶:“诸位大人,谁口渴?”
    群臣一看,纷纷扔掉锄头:“给我,我来一碗。”
    “给我,给我,渴死我了。”
    福全:“一碗茶二十文。”
    “你,你这是抢钱!”有人指着他大骂。
    福全一把夺过茶壶:“现在涨价了,三十文一碗,爱喝不喝。”
    “我,我来一碗!”独孤损实在渴的受不了了,抢过一个茶碗,掏出二十文给了福全。
    旁边崔远咽了口唾沫:“那个,独孤大人。我出门走得急,没带钱,先借你六十文如何?”
    独孤损立刻警惕地:“不借,老夫也带的不多。”
    崔远只好回头求福全,一脸掐媚:“福内侍,能否赊账?”
    “本小利薄,概不赊账。现钱交易,童叟无欺!”
    PS:抱歉,更新有点晚。

第一百八十八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
    李柷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这么多钱干什么,当然是装备军队啊。
    “兵器监,三月内制造战车八百辆,抛石机五百台。”
    兵器监使躬身领命:“臣遵旨。”
    “保章正李保国,朕命你督促司天台多做火药,争取朕的京城十万禁军各军种都能持有,且作为主战利器!”
    李保国站出来躬身道:“臣遵旨。”
    宫内的炼丹房,李柷将炼丹师一部分派往西山琉璃厂,一部分留下了研制火药。
    炼丹房也改成火药坊,李柷特令归司天台所属。
    按理说司天台不管这个,但李保国对火药比较拿手,李柷只好将火药坊这个部门拨给司天台。
    禁军将领对火药颇为抵触,他们认为战场杀敌靠的是勇气。像这种旁门左道的东西,除了唬人能有什么用。
    但李柷严令各军,必须配备火药,以抛石车为发射器。
    好在火药坊不负众望,研制出了用于马步军以投掷为主的霹雳弹。
    霹雳弹,类似于现代手榴弹。虽然威力差了点,模样怪了点。一个木柄,配头上一个圆滚滚的铜制弹头。
    投掷的时候也不是手榴弹那样可以拉弦就能冒烟,而是需要从身上取下,然后用火折点燃引线再丢出去。
    而且这种霹雳弹扔出去后极易熄火,因为引线在空中飞舞一段时间后,引线内的灰药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往往扔出去就熄了火,并不会爆炸。
    或者因火药配比误差,铜制弹头冶炼不当,扔出去的霹雳弹经常炸成两半,并不能对敌人造成杀伤力。
    十颗霹雳弹丢出去,只有五六颗能爆炸造成杀伤力。所以许多士兵对这些火器都存有抵触心理,认为它们不实用。
    但李柷下了严令,各禁军自主帅以下,必须以火器为主。
    这就造成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禁军装备齐全,长矛大刀,铠甲战马一身戎装。与其身上格格不入的征尘相比,他们腰上经常都挂着一些叮儿郎当的铜疙瘩。
    但有一样火器,李柷极为满意。也深受士兵喜欢,那就是火箭。
    当然这里说的火箭并非现代战争所用的那种,以大唐目前的能力,再过一千年也造不出来。
    这种火箭是绑在弓箭上的一种火药,将火药绑在箭头上,然后用弓箭手发射。
    虽然绑着火药的弓箭射程短了,但威力加大了。一箭射出去,射中敌人后箭头上的火药就会爆炸,对敌人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是以,火药坊这种火箭一经研制出来,立刻深受弓箭手们的欢迎。
    李柷延高宗制,重新成立十六卫,又将一部分禁军改制。
    唐初沿袭开皇旧制﹐仍称十六府。龙朔二年唐高宗改百官名时﹐始正式定称为十六卫。
    在中央设十六卫,其中的十二卫为府兵的领导机构:
    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和左右金吾卫。
    十六卫另外四卫是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左右千牛卫统率千牛备身等为皇帝侍从、仪卫。
    因为十六卫官署在皇宫之南,与守卫皇宫北门﹑由招募配充的兵士组成的“北衙禁军”交错宿卫,相互牵制。
    军种的增多,使得将领权利分散,从而不会对皇权造成威胁。
    除了李柷,没人调动的了他们。
    皇权,无论什么时候都也应该保持他的高度集权性。
    只有权利集中在自己手里,皇帝才能坐的心安理得。
    于是赵占国的儿子赵方逐一头扎进了玻璃大棚的建设之中。
    自流民的涌入,现在京城有的是人,这百顷肥田那可都是靠水的好地。有的甚至可以用风车取水,有的地头有井。
    若要制造大棚,水源必须保证。
    还有一样就是,京城的大肥猪们长势良好。奇怪的是遭瘟的猪极少,也许是与这个时代病菌少的缘故。或者说是这些猪运动量大了,体质增强,抵抗力也强了。
    肥猪果然没有现代养猪场里的那样又胖又肥,它们啃食块茎,杂草,长得都很瘦削。
    数万头猪,每天制造大量的猪粪,这可是纯天然有机肥料。
    玻璃大棚大量收购沤好肥的猪粪,一时间洛阳城出现了卖粪热。人们纷纷将人猪粪便收集起来,卖给玻璃大棚。
    每天都有人用马车在城中收这种肥料,运到玻璃大棚那里做有机肥。
    玻璃大棚用的是木架结构。反正木头有的是,按照李柷的吩咐,大棚都是坐北朝南,东西横向向阳坡,这样有利于冬季采光。
    赵方逐,以前柔柔弱弱,扶柳弱智病恹恹的。自从他掌管了这个玻璃大棚以后,人变黑了也壮了。
    御史赵占国已经好一个多月没见到儿子了,以前赵方逐都被人叫做窝囊废。就连自己,也一直瞧不起他。
    一个多月没见,也不知道这孩子过得怎样,越想赵占国越是担心起来。
    中秋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过团圆节。赵占国往着天上的圆月,更加挂惦起来。
    赵方逐自从去了玻璃大棚,就一直吃住在那里。赵占国倒是询问过朱友能,这个败家子一直说他很好很能干,可今日是中秋,他再忙也应该回家一趟吧。
    赵府院子里的一座凉亭,赵占国与夫人相顾无言。一轮圆月竟然也显得这么冷清,桌子上的菜都凉了,只有一壶老酒还算温热。
    今年的中秋不太一样,少了这个窝囊废,赵府更加的冷清。
    他夫人拿着手绢在低声垂泣,想来也是思念儿子。
    赵占国叹了口气,拿起酒壶斟了一杯酒。
    “大人,大人!公子回来了!”管事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声音是又惊又喜。
    当啷一声,赵占国手中酒杯掉在了地上,他夫人猛地站起就要往门看奔去。
    突然一人背着一个大包袱走了进来,赵占国夫妇愣了一下。
    眼前这人又黑又壮,还是以前那个弱不禁风的儿子吗?
    “爹,娘!”赵方逐叫了一声,将包袱放下交给管事:“孩儿回来了。”
    夫人激动的扑过去又捶又打,又哭又叫。赵占国发现自己的儿子变了,变得自信了。
    “回来了,回来就好。快,快坐下。”尽管内心同样激动,赵占国还是尽量克制。
    赵方逐不再和以前一样扭扭捏捏,而是扶着母亲一起坐了下来:“爹,孩儿在玻璃大棚获益良多。”
    赵占国看出来了,他点了点头:“嗯,好好干。”
    赵方逐愣了一下,记忆中,老爹对自己非打即骂。不是骂自己无能,就是骂自己废物,何曾有一句夸赞过自己。
    不曾想今日竟然说出这句话,赵方逐有些激动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份敇书。
    “这是何物?”赵占国问道。
    赵方逐淡淡的说道:“陛下封的,爹您过目。”
    赵占国慌忙抢过来打开,只见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乃是天子敇书。册封赵方逐为蔬农使,落款还盖着玉玺还有门下省的印章。
    赵占国激动起来,他双手颤抖着,泪水模糊了双眼。
    蔬农使啊,他老赵家的窝囊废当官了。而且还是天子亲封,看看以后谁还敢瞧不起自己的儿子。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赵占国仰天长叹。
    今夜的中秋节,赵府都是不太一样。老实木讷的赵方逐突然变得成熟稳重起来,言谈也多了。以前都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如今却滔滔不绝夸夸其谈。
    尤其一旦涉及到农耕,赵方逐仿佛有这说不完的话。
    “爹,我看有了这玻璃大棚,隆冬种出果蔬的事绝对没有问题。而且,您是不知道,这猪粪肥能使产量达数倍。”
    “爹,是广王府二公子推荐的孩儿。今日陛下去玻璃大棚了,陛下问了孩儿一些问题,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孩儿一点都没紧张。天子一高兴,就、就封了孩儿个蔬农使。这敇书是下午刚送来,孩儿在等敇书,要不早就回来了。”
    赵占国激动万分,他内心波涛汹涌。这龟儿子真是变了,变化太大了。
    给事中老张这个王八蛋,小儿子进了吏部讨了个跑腿的差事就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暗讽自己儿子没用。
    少府监刘德旺更是嚣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