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文蔚做了户部侍郎,又是李柷的老丈人,按理说早就该升任户部尚书一职了。可他得罪了李柷,李柷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张老抠。
张老抠其实一点儿也不抠,在对待马步军出征复州的事上他是不遗余力,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唯独对李柷,张老抠名副其实。
不过李柷也不会经常把这名字挂在嘴边,第一在含元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不敢这么叫。给大臣起外号太不尊重人了,会被御史弹劾死。在后宫加倍不能叫了,那是皇后的亲爹。
李柷有些郁闷,于是只能当着有为和福全的面上的时候才能痛快的大骂几句,张老抠这个老东西怎么就不抠死。
不过今日没人对这龙椅感兴趣,整个洛阳的达官贵人没人坐卧榻和圆凳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都喜欢上了一个叫椅子的东西。这椅子靠背是流线型,符合人体构造,坐起来比胡椅更舒服。
这椅子都是出自翡翠巷一个叫京福家具的店铺,这店铺自打一开张就门庭若市,这是德王李裕等几个亲王开的,李裕他们也跟着大赚特赚。
今日群臣感兴趣的是复州大捷,百官轮番颂词,将李柷夸上了天。三皇五帝莫可比肩,秦皇汉武更是靠边站。
李柷倒是一幅宠辱不惊,这点小事也值得你们庆贺?有了火药这种逆天神器再打不赢这场战事,还要你们这群禁卫军干甚。
群臣还在下面拍马屁,歌功颂德。听腻了的李柷也有些不耐烦了:“好了好了,复州大捷,对朝廷来说确实是大喜事,可也犯不着如此大肆庆祝。眼下科考皇榜已出,各部抓紧,看看哪个部门缺什么人才,都把人塞进去。朕让这天下士子来赴考不是让他们来光宗耀祖的,是让他们做官为百姓谋福的。”
此言一出,群臣又是纷纷竖起大拇指,陛下英明。史官更是赶紧掏出小本本把这段话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含元殿廷议,陛下言道:士子为官者,非为光耀门楣,而是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也。这段话就跟太宗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要流芳百世的。
京报更是刊登头条文章,将复州大捷与李柷这段话做了头版头条。一时间京城闻风而动,纷纷夸赞天子英明。
就连朱友能,这个无恶不作的败家子。现在也摇身一变,变成一个捐建学堂,尊老爱幼的朱大善人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朝廷硬则天下定,西川蜀王王建,披头散发,仅穿内衣赤脚坐在王府石阶下。手下一干文武站在下首无人敢言。
“完矣,完矣。本王苦心经营数十载,一朝败与朝廷,天意,天意呀!”说着喉头一甜,一大口鲜血喷了出来。
“蜀王!”部下纷纷抢过去,要将他扶起。
王建摆摆手,内仆用手绢擦去他嘴角血迹,王建摇摇晃晃站起来长叹一声:“罢了,罢了。王图霸业皆成空,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又愤怒的指着苍天:“苍天不公啊!”说完头一歪,又晕了过去。
他当然觉得不公,这是为什么。王建想过,就算朝廷能打,出个战神级别的将帅之才。可自己已经占据复州要地,进可攻退可守,朝廷就算派再厉害的猛将也不能奈我何,只要我坚守城门闭门不出战,三万西川军能将复州守的铁桶也似,耗也能将朝廷的军队耗死。到时候再振臂一呼,各路藩镇一起动手,搅乱了这天下。
谁知道这朝廷吃了炫迈,自从灭了朱温以后根本停不下来,谁碰谁死,朱友文两次被打的满地找牙。罗绍威无功而返,李克用闭门不出。放眼天下,都是一群废物。
是不是废物不知道,王建感觉自己是废物。火器,朝廷到底是从哪儿弄来这种逆天神器,若非如此,日后天下之主非我莫属。
晋王府,李克用在寝室床边皱眉不语,他本来是装病,不曾想装着装着真的大病了一场。等他听到王瑞兵败,朝廷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复州,更是一蹶不振。他的十三太保仅剩的几个都在屋子里,不同于其他藩王,李克用喜欢任义子。他信奉的家天下,凡是手下能打的战将都成了他干儿子。李克用也注重选拔年青一代的将领,他的十三太保都是年轻一辈。
独子李存勖比李克用的野心要大,李克用是进可为君退可为王。他没有太大的志向,逆势而动,若有机会他就有野心,没机会他就想做他的藩王。
李存勖不一样,他想做天下共主。他们的目的本来是朝廷和王建打的两败俱伤,他好渔翁得利。结果呢,王建如纸糊的灯笼一戳就破,朝廷的军队却是铁打的金刚,水火不侵。
“父王,孩儿听说那马步军用的是一种火器,这才攻克了复州城,打的王瑞是毫无招架之力。”李存勖小心翼翼的道。
“唉,”李克用叹了口气:“我老了。打不动了,以后这些打仗的事都交给勖儿你了。”
众人大惊,李存勖跪在床前:“父亲怎可说出此等话来,这晋军还得有父亲做主。”
李克用抚摸着他的头发,李存勖是他的独子:“勖儿,然今天下朝廷已成不可撼动之势。就算咱们藩镇全部都联合起来,就算咱们联合吐蕃、契丹、鞑靼、回鹘,把整个天下的势力都联合起来也已不是朝廷对手,就是因为大唐出了一个英明神武的天子啊。我听说京城还种出了一种亩产数十万石的作物,一人之力能养活数十人的粮食。而且他们还有这种摧城破墙的火器,咱们拿什么跟人家斗?”
一席话说得群雄无语,是啊,拿什么和朝廷斗?
李存勖是不死心的:“父亲,朝廷不过仰仗这些火器厉害。咱们军中能征善战之士所在多有,几个哥哥又都是久经沙场。孩儿以为朝廷虽凶,咱们也不必惧怕!”
李克用看的透彻,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孩儿,你怎么就是不明白,朝廷眼下不止是火器厉害。他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整个天下百姓都纷纷拥戴当今圣天子。咱们万不可走王建之路,起兵反唐。”
“那、那爹爹,若朝廷执意削藩,咱们就眼睁睁的看着不成?这可是父亲你打下来的基业,怎可拱手相让!”李存勖心有不甘,不止是他,李克用那几个义子也纷纷反对。
“就是,义父不可长朝廷志气,灭自己威风,咱们也不是吃素的!”大太保李嗣源说道。
“大哥说得对,咱们可以不去招惹朝廷。若朝廷一心要削藩,咱们就起兵反了它!”五太保李存进也跟着道。
李克用又叹了口气,他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大概是我真的老了,以后晋军就交给勖儿,你们这几个做兄弟的应该多多扶持他。若朝廷执意削藩,且先看天子是如何政策,若是逼人太甚,你们几个就看着办。我这一生,唯独愧对孝儿。若是存孝在此,管他朱全忠,管他禁卫军,岂是我对手!退下吧,退下吧。”李克用摆了摆手,他实在不愿多说什么了。
他和王建心情差不多,纵横半世,打遍天下无敌手。临了最后被李柷这个小皇帝夺了天下,不同于王建的心有不甘,李克用看的要淡一些。若朝廷削藩,能给他们这些藩王一些交代,他甚至想过同意削藩。
可李存勖不一样,他的目标一开始就是争霸天下,让他投降,除非他死了。
李克用最能打的诸子中唯有十三太保李存孝最是厉害,也最和自己心意。可毕竟是自己的义子,李存孝最后死于自己的疑心。
可以说,李存孝是被自己逼反的,他并无谋反之意。最后李克用车裂了他,李存孝的死,是李克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自此以后晋军便大不如前。
诸子也羞愧的低下头,当时李存孝只身找到李克用哭降,李克用下令车裂,其实并不是他的本意。李克用满以为会有人出来求情,他便可以顺坡下驴饶了李存孝。怎奈诸子嫉妒李存孝之能,无人出来求情,最后李存孝被车裂而死,这也成了李克用最大的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炼钢铁
“天子诏令,蜀王王建,阴谋造反,贼寇谋反之心朕自不能容忍也。自王建入川,其不遵天子,不守唐律,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用特布告天下,俾晓然于朝廷办理此事,实已仁至义尽;而蜀王渝盟肇衅,无理已极,势难再予姑容。
著封萧诺言为平西大元帅,征讨西川王建。天子浩恩,马步军各兵卒为国效力,着地封赏,阵亡将士,按户籍抚恤。
望我大唐各路兵马,万千子民,协助王师,遵寻调遣。”
“臣领旨!”萧诺言恭恭敬敬的跪下接旨谢恩。
“恭喜萧元帅,贺喜萧元帅。陛下封你为平西大元帅,望你不负众望早日剿灭王建逆贼。陛下说会在京城设庆功宴,等萧元帅凯旋归来。”宣旨太监收起圣旨,满面春风的与与萧诺言说道。
萧诺言起身:“多谢内侍官,本帅定当恪尽职守,不负陛下所托。”
宣纸太监又客气了几句,带着两名宫人告别。
马步军沸腾了,将士们欢呼雀跃,皇帝亲自下旨封赏。如今加上西川军的降兵,马步军达两万人之巨。
李柷又派令狐云龙率另一支禁卫军骁骑军三万余人从华州经西川东北,分两路讨伐西川。
晋王府,朝廷又派人来了,来的还是太常少卿焦诚。
不同于上次,李克用带着属下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焦诚有些受宠若惊,他是老实人,上次李克用可不是这么接待自己的。
“焦大人再次光临寒舍,当真是蓬荜生辉啊。上次本王病重有失远迎,还请恕罪恕罪。”李克用抱歉客气着。
焦诚终于明白,上次你是装病:“晋王既身体无恙,乃是大唐之幸也。下官这次来是向晋王传达陛下口谕的。”
李克用一听,慌忙就要跪地迎接。
焦诚慌忙扶起:“晋王不必多礼,即是口谕,便不用这么多繁文缛节了。陛下跟下官说,晋王乃是朝廷栋梁。朝廷这次讨伐王建并非是针对哪个藩镇。而是王建谋反,陛下这才不得已出兵讨伐。陛下还说,只要这些藩镇恪尽职守,朝廷就不会为难你们。”
李克用本来担心朝廷对藩镇零容忍,准备大肆举兵削藩了。没想到李柷竟然说这次讨伐只针对王建,与其他藩王无关。你们只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朝廷就不会找你们麻烦。
李克用登时大喜:“既陛下如此说,本王便安心了。焦大人还请回奏陛下,请陛下放心,我李克用永远忠于我大唐天子!”
焦诚非常满意:“嗯,陛下说诸位藩王中,唯晋王最为忠心。”
李克用心里非常清楚,朝廷此刻派人过来,无非就是安抚自己这些藩王。然后给自己传递一个信号,朝廷不削藩,打王建完全是因为他谋反。
“哦,多谢陛下信任,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洛阳城,春耕开始了。
“各户注意了,朝廷发放春耕的种子按照各户地册,土地多者领的多。”各村村长在分发着朝廷的种子,这里面有水稻、玉米、花生、土豆、茄子、黄瓜、豇豆、芸豆、小白菜、油菜、王八蛋朱老辣各种作物种子,小麦入冬的时候已经种上了。
洛阳城覆盖周边数万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新作物种子,韩鄂印了数万份作物种植指南,分发到村一级,由各村识字的人教授百姓如何种植。
待入秋,洛阳城的粮食产量能养活半个大唐不是为虚言。
李柷很给力,他弄到了一个好东西,《论土法冶铁的实用性》。
这本书是系统给的,有了这个,大唐冶铁业又可以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用铁矿石和熔剂(石灰石、白云石)在竖式反应器——高炉内连续生产液态生铁的方法。它是现代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
现代高炉炼铁是由古代竖炉炼铁法改造、发展起来的。
尽管世界各国研究开发了很多炼铁方法,但由于此方法工艺相对简单,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故高炉炼铁仍是现代炼铁的主要方法。
除了高炉冶铁术,还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水泥。
若是能够造出水泥,那城墙当能坚不可摧,说起来这水泥制作相对也还简单,无非就是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再煅烧成熟料。用熟料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就是水泥了。
焦炭黄陵山有的是,问题是没有球磨设备啊。这难不倒勤劳智慧的大唐子民,没有球磨设备就不用球磨。而是用细筛将石灰石、黏土、铁矿粉等过滤出来,然后再煅烧成熟料,最后将熟料和石膏一起混合即成水泥。
但这样一来,成本便大幅增加,首先这水泥是不能大规模普及了。只能作为一种建筑奢侈品来用,价格昂贵,非一般人用得起的。
不过即使制作水泥如此耗费,李柷还是决定上马建一个水泥厂。不为别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