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逼无奈,邱一江只好拿出那份合约:“你们瞧好了,这是我刚与人家签的合约。市价一半,童叟无欺。”
几个供货商接过来一看,登时大吃一惊,这人谁啊,难不成疯了吧,这不是赔本买卖么。
邱一江放下茶杯:“实话跟你们说了吧,人家造出十几台水力纺车,不靠人工,完全用水力纺织。一台机器一昼夜用麻一百多斤,这样的价格,我看以后你们是和人家挣不了咯。”
妈的,还有这种操作,这些供货商立刻怒了。
“这,这不是断人活路嘛。”
“就是,我堂兄可在京中为官,这人如此压价,不怕得罪人吗!”有人眼看价钱比不过,就威胁起来。
邱一江忍不住嘿嘿一笑:“老吴你堂兄在京城为官,几品?”
那姓吴的大拇指一翘:“正四品。”其实他堂兄不过是个从五品小官朝请大夫,他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故意说成正四品。
邱一江冷笑一声:“你们可知与我签合约的是何人?”
几个供货商摇了摇头,邱一江一努嘴:“自己看吧。”
众人一看这合约上的署名,吓得纷纷后退,拿着合约那人战战兢兢的将合约递了回来。
邱一江接过合约揣进怀里:“你们可看清楚了,这可都是当今亲王。亲王的生意,你们谁还敢说什么。要我说呀,都散了吧,你们呀,回去想想怎么把价格降下来,把质量提上去,这才是生意之道。”
几人一听,个个垂头丧气。这可是亲王,皇亲国戚,别说是人家价格比你低,就算是人家价格比你高,你也不敢和人家亲王抢生意啊。
这几个家伙布匹紧俏的时候肆意哄抬物价,将洛阳城的布市搞得水涨船高。如今被李裕他们的水力纺车一打压,登时将货砸在手里了,也算是报应不爽。
洛阳城的百姓疯了,韩鄂一口气种植了一百倾的地瓜苗。谁不知道这地瓜是逆天作物,两百倾,足够整个朝廷势力范围内所有州县种植的了。
去年整整一年的地瓜,只是很少一部分充做了军粮,还有接济了一些流民,大部分都是留作了来年的种子。
地窖湿度温度掌控的还不错,大部分地瓜都保存完好,于是乎,今年全部用做了种粮。
好在这番薯苗保存简单,哪怕就是你割下来的地瓜苗,用稻草扎成一捆捆。上面盖上草席,然后喷上水保持一定的湿度,保存十天半月都没事。
开春的时候,朝廷还往各州县调拨了不少红薯。等回暖的时候让各州县自己种植种苗,以备推广。
红薯苗由朝廷提供,不收钱,免费提供给百姓种植。
一时间,洛阳城、相州、汴州、汝州、宋州、许州、陈州、陕州、邓州、唐州、江陵、复州、潭州……,朝廷势力范围的大部分州县全部种植上了地瓜。
百姓们热火朝天,都拿出吃奶的劲来种植地瓜。
地瓜这玩意儿需要垄地沟,有牛的百姓用牛耕地,一道道地垄又深又厚,这样结出来的地瓜产量才会大。
而且地瓜不挑地,旱地、肥地、沙地、它都能一样长势良好。
没有耕牛的百姓就用人力拉犁,若到了秋季收获的季节。光是地瓜这一产量,就足够养活整个大唐百姓的人口。
藩镇们坐不住了,杨行密数次派人入京,请求天子赏赐一些红薯苗给江淮的百姓。
都是大唐的子民,李柷允了。因为杨行密是第一个答应与朝廷通商的藩镇,这才让江淮的米粮源源不断的运到了京城。
来而不往非礼也,朝廷答应运一部分地瓜苗子给杨行密。
楚王赵匡凝一看,这杨行密都弄来红薯苗子了,慌忙也跟着上书乞要。
赵匡凝是偏向于朝廷的,一开始他便与朝廷走的很近。包括朱温掌权时,他都没断过给朝廷的上贡,李柷下旨,给楚王拨了不少。
赵匡凝看得比谁都清楚,朝廷削藩是早晚的事。各地藩王将自己的大权紧握,没有一个藩王舍得放权。
西川蜀王王建,竟然还想与朝廷开战,结果现在被打的满地找牙。朝廷大军一路高歌,拿下西川是早晚的事。
所以,李柷下旨给赵匡凝部下拨红薯苗的时候,赵匡凝又是一封奏疏送到了京城。
奏疏上写着,我赵匡凝年老德迈,甘愿交出兵权。且答应朝廷派兵入驻楚地,他只求李柷能安置好他的部下,给自己一个养老的地方就行。
这让李柷很是感动,这是第一个自己上书主动要求削藩的藩王。
不过李柷还是驳回了赵匡凝的请求,很简单,为了安抚其他藩王。让其他藩王觉得,朝廷暂时没有削藩的打算。
李柷亲自下诏,说让赵匡凝继续担任楚王,占据楚地。朝廷也不会派驻军队入楚,只要求你能安分守己就行。
果然各地藩王听到这条圣旨大为安心,他们以为朝廷攻打王建是因为王建谋反,看来皇帝还暂时没有削藩的打算。
赵匡凝却看得明镜一般,他紧接着又上书,说他可以咱代楚王一职。只是朝廷若是什么时候想收回兵权,随便你李柷一句话,他定当在所不辞。这次李柷没有回信,这是下旨褒奖了一番。
李克用没要,大概他也知道,即使他上书求地瓜苗,朝廷也不会答应。
而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干脆派兵来抢了。不过抢红薯苗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朱友文。
罗绍威自从上次与朱友文联手攻打朝廷,便与朝廷结下了梁子。
要命的是,败走麦城的朱友文竟然带着二百残部逃到了罗绍威的地盘。
落架的凤凰不如鸡,朱友文在罗绍威这里并没有得到什么礼遇。不过他只能忍耐,除了罗绍威收留他,他还能去哪儿。
“罗将军,探子说京城弄来亩产可达数十万石的红薯苗。听说这朝廷那边都种上了,听说濮州那边也运来不少,不如咱们去抢上一把,在咱们的地盘上也种上这种东西,这样军粮的问题便能解决了。”朱友文在罗绍威这里一直备受冷遇,就想来拍拍马屁。
罗绍威从开始对他的称呼由朱制置使也变成了现在的朱友文或者小朱,而且罗绍威语气冷淡,跟喝呼下人一般:“朱友文,朝廷现在可不是那么好惹的。你在本将军这里吃我的喝我的,不能不干事吧。”
朱友文陪着笑,狗一般点头哈腰:“是是是,罗将军说的对。在下承蒙罗将军收留,这一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罗绍威“哼“了一声:“你知道就好,既如此,这去抢种粮的事便交给你了。”
“这……”朱友文脸色尴尬,他手里只有两百残兵。
“怎么?”罗绍威背着双手,故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朱友文头垂得更低:“是是是,罗将军说的甚是。只是小人手里只有两百残兵,这人手实在不够,这……”
“你是要饭的?”罗绍威打断他的话,然后不耐烦的道:“本将军就拨给你五百将士,你带着人去濮州,去将朝廷分发给濮州的那个什么地瓜苗给我抢过来。”
朱友文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罗将军放心,在下定当不辱使命。”
“嗯,”罗绍威脸色稍微好看了点,不过他随即又道:“朱友能,你记住了。这是本将军的地盘,不是咱们的地盘。你不过是来我这里投靠,本将军看你可怜收留的你。”
朱友能低着头,陪着笑:“在下明白,罗将军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
罗绍威冷笑一声,一甩袖子走远以后故意不屑的说了声:“哼,丧家之犬。”
望着罗绍威的背影,朱友文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制置使,咱们就这么忍了吗。不如咱们带着罗绍威给的五百将士离开这里,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也省的在这受这窝囊气!”他的部下周皮文忍不住怒道。
朱友文眼中尽是杀气:“咱们还能去哪儿?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咱们寄人篱下,只能先忍下这口气,走着瞧!”
罗绍威只给了朱友文五百步卒,还尽然都是些老弱病残。这真是打发叫花子,不过朱友文并没有说什么,他还是带着人出发了。
“皮文,消息可靠么?”在往濮州的路上,朱友文问道。
周皮文是朱友文的死忠,他纵马上前道:“可靠,这应该是朝廷往濮州送的最后一批红薯苗。据说朝廷现在这种种苗多的很,一时又种不完,濮州刺史上书说清阳山南麓尚有大片闲置土地,朝廷就派人送红薯苗来了。这往清阳山走必然会走青峰峡,咱们就在哪儿设伏,定然会将这批红薯苗给夺了过来。”
果不出所料,青峰峡这里非常适合打伏击。况且朝廷的运粮队都是些民夫,只有寥寥几个官兵。
这是红薯苗,不是粮食,也没土匪会吃饱了撑得去打劫这玩意儿。所以这些民夫们一个个推着小车经过青峰峡,往清阳山而去。
突然间马蹄声响,一队人马嗷嗷叫着冲了过来。
领头的十几名官兵一看大事不妙,扔下种苗撒丫子就跑,朱友文轻而易举的俘获了这批红薯苗。
十几车红薯苗并不多,也就种几千亩,大军得胜,浩浩荡荡的往罗绍威地盘而去。
第二百二十二章 穷途末路
“哈哈哈……,朱兄,不错不错,没想到你这初试茅庐便德胜而归,本将军甚喜。”罗绍威难得的夸赞起了朱友文,并且由原来的直呼其名又改成了朱兄。
朱友文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都是罗将军教诲有方,幸得将士们不顾性命,奋勇杀敌。将敌人杀得大败而逃,这才将粮种弄回来。”
这马屁拍的舒服,罗绍威更加高兴了:“嗯,朱兄,你这么能干,我就再拨给你两千军马。”
朱友文大喜,拱手行礼:“多谢罗将军,在下甘愿为罗将军马首是瞻。”
罗绍威的亲信杨立言觉得颇为不妥,小声的在罗绍威耳边道:“将军,朱友文毕竟是外人,怎可将军队交给他。还请将军……”
还没等杨立信言说完,罗绍威大声道:“朱兄不是外人,他给本将军立下这么大功劳。往后咱们有了这红薯,将士再也不会缺少吃穿。有什么话大声说出来,别让他人看笑话!”
罗绍威心无城府,杨立言新生不满,他只能暗自叹息,此人不可救也。如此宠信一个外人,当心有朝一日,自己的大权被他人所夺。
杨立言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魏博军不同于其他藩镇军,牙兵才是魏博军老大。
自第一代魏博军节度使田承嗣一手创建的。本来,他们只是作为保护节度使的亲兵,人数并不多。但随着职能的增加,人数的扩编,逐渐成为了魏博各支部队中最为精锐的王牌。
牙兵猖狂到什么程度呢,节度使的废立都是由牙兵说了算。
牙兵,令各地诸侯望而生畏,同时对魏博最高的长官——节度使也是巨大的威胁。他们成为了骄兵悍将,不服管束,稍不如意就发动叛乱,改易藩帅。先后有史宪诚、何全皞、韩君雄、乐彦祯等都是由牙兵所拥立的。
罗绍威的父亲罗弘信也是由魏博牙兵所拥立。这支部队的恶名远扬,当时人称“长安天子,魏博牙兵”。
罗绍威自己后院都没打扫干净,就把两千精兵送给了朱友文。这朱友文什么人,翻云覆雨的人物。别看他平日对罗绍威既畏且惧,跟条丧家犬一般。暗地里朱友文与那些牙兵将领走的很近,罗绍威这么做,无异于自掘坟墓。
朱友文在罗绍威这里一直被打压,就是杨立言给罗绍威进言的缘故。本来杨立言指望朱友文这次去打劫红薯苗,借朝廷之手正好除掉他,或者逼走朱友文。
没找到这厮不但抢回来了红薯苗,还毫发无损的回来了。罗绍威一高兴,就给了他两千精兵。
朱友文城府可比罗绍威深沉的多,十个罗绍威也不是他的对手。若被他掌了权,恐将有一日他会噬主。
可罗绍威如今信任朱友文,杨立言也只有叹气的份了。
濮州红薯苗被魏博军所抢,消息很快传到洛阳城。
“诸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含元殿上,李柷问群臣。
“陛下,魏博军欺人太甚,公然抢夺朝廷粮种,咱们应该出兵剿灭!”宰相独孤损带头支持。
群臣大多数支持出兵,反正现在西川战事一路势如破竹,再出兵魏博肯定也会所向披靡。
御史崔远、赵占国、给事中张发奎等等都纷纷表示支持朝廷出兵。
李柷明白了,这些事不应该去问文官:“孔杰、展云鹏、范瑶,你们以为应该怎样?”
孔杰犹豫了一下:“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再商榷,贸然出兵乃兵家大忌。不如等朝廷一切准备就绪,再出兵不迟。”
展云鹏不得罪人:“臣不知道怎么打,陛下说打臣愿提兵出征。陛下说不出兵,臣就操练将士,磨刀霍霍以待杀敌。”
范瑶模棱两可:“陛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