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臣感慨万千,许多人暗中伸袖拭泪。
就连京城的百姓也觉得这天似乎都不一样了,街道上一队队整齐的巡逻士兵没了往日的嚣张跋扈,他们列着整齐步伐在各条街道维持着秩序。
翡翠巷虽然没有恢复,但人们开始私下里议论纷纷,这京城变了天了。
“听说过没有,天子将梁王拿下了。昨日整个皇宫是飞沙走石,一条神龙盘旋在宫门口,血盆大口这么一张,便把梁王手下吞进了腹中。”
“是吗,天子当真是真龙下凡啊,我就说咱大唐气数未尽。”
“可不是怎么,梁王想谋反,也不看看天子是什么身份。你说这人怎就这么不知足,他已经封王列侯富贵荣华享之不尽了,竟然还去觊觎这龙庭宝座。这龙庭可是他坐的了的?”
民间百姓总喜欢把一些道听途说之事加以神化,说者唾沫横飞滔滔不绝,仿佛自己亲眼所见一般。闻者频频点头,对此深信不疑。
张婉兮已经与张文蔚回到了张府,她在广王府的时候朱友能战战兢兢唯恐失了礼数,张婉兮走了他又有些失落。不过好在他是败家子习性,义气为先。每每心头想起张婉兮就觉得对不起李柷,转眼也就渐渐淡忘了。
不过接下来的事更让他忐忑,据说他叔父已经被押入天牢,由侍卫里三层外三层的看守。这朱温一倒,他广王府会不会受到牵连尚未可知。李兄定会够义气的,但愿他能保住自己性命。
败家子是别想了,以后出门得夹着尾巴做人了。想到此处,以后再也不能欺负人了,朱友能又顿觉无味起来。
大明宫,正殿含元殿。
含元殿前有翔鸾、栖凤二阁,阁前有钟楼、鼓楼。每当朝会之时,上朝的百官在监察御史的监审下,立于钟鼓楼下等候进入朝堂。朝会进行之际,监察御史和谏议大夫立于龙尾道上层扶栏两侧。
含元殿座落在三米高的台基上,整个殿高于平地四丈。远远望去,含元殿背倚蓝天,高大雄浑,慑人心魄,展现出满满的帝王之气。
栖凤阁内,群臣等着上朝。这些清流支柱们望着大唐破碎的江山无不感慨万千,虽然各地藩镇依旧虎视眈眈,然陛下已将逆贼朱温清除。天子不再受制于人,终雪先帝之耻。
“时辰已到,众臣早朝!”有为现在恨不能横着走,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在这皇宫随意行走了。
以前他见着那些侍卫都得卑躬屈膝,有时为给陛下送杯茶都得好话说尽,这是何等的屈辱。每每想起陛下曾受过的那些屈辱,有为就禁不住流泪。
现在的陛下终于恢复真龙天子的身份,有为大声的喊着上朝,转过身却悄悄的擦了擦眼泪。
群臣看到这里也不禁热泪盈眶,每个人心中都由衷的生起一股暖流,我们可以直起脊梁踏进这含元殿,为天下百姓尽一个臣子的本分。
李柷正威端坐龙椅,望着下面早已热血澎湃的群臣们:
“朕,今日布告天下!逆贼朱全忠,阴谋弑君篡位。杀害先帝与两位皇妃,迫害我忠臣良将,置百姓于水火。骄奢淫逸,其罪滔天,罄南山之竹难书其恶。
我大唐忠臣义士,奋起而击。良臣保国,勇将赴死,而得擒其贼,宣传天下,咸使知悉。
朕今日可告列先祖,反贼以平,大唐回归正朔!朕定当恪守祖训,以民为水,以君为舟。共建我大唐盛世!”
“陛下万岁!”群臣齐刷刷的跪下,虽然都是一群耆宿老臣,可他们还是喊出了气壮山河的气势。
“万岁!万岁!万岁!”群臣几乎是自发的,不约而同的一起伏地高喊着万岁,喊完有人就哭了。
一时之间,偌大的含元殿哭声震天。他们是高兴的,终于可以做一回真正的臣子了。
群臣擦着眼泪,嚎啕大哭。他们憋屈的太久了,自昭宗被挟起,这些臣子实际上都等于亡国之臣。他们有的人空怀热血,愿为天下百姓肝脑涂地,可却不得不屈身那些藩王。
从李茂贞到朱温,哪一个藩王不是心狠手辣,他们根本不拿这些臣子当人。动辄打骂,随意诛杀。
终于到了现在,他们可以挺起腰杆做回一个大唐的臣子。
坐在龙椅上的李柷此时那里还有半分昏君的样子,这个皇帝虽然年幼,可一脸刚正坚毅,他看着下面哭泣的群臣也忍不住眼角含泪:“诸位爱卿,平身赐座!”
大唐上朝都是坐着听政。李柷不想改成螨清那种三跪九叩以侮辱臣子人格培养其奴性的做法,他想给臣子应有的尊重。
可群臣并没有起身,并不是他们敢抗旨。而是他们太激动,依旧沉浸在内心的澎湃之中。他们还在由衷的高喊着“万岁!万岁!”
许多年后,有为想起当年李柷剿灭朱温初登大宝上朝的情景,还是忍不住热血澎湃。
在有为的再三催促之下,这些臣子终于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做回各自的座位上。还是不断有人低声垂泣,伸袖拭泪。
李柷看着众人:“列位爱卿,逆贼以平,朝廷应尽快恢复应有的法度。我大唐以法治国,以仁治天下。各部尽快拟一份奏疏呈上来给朕,将什么需要改进的,什么需要恢复的,什么需要完善的都一一列出。朕要尽快使朝廷各制度完善,使百姓尽快安居。至于此次诛贼各人立下的功劳,朕已命中书府草拟,列位爱卿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么?”
群臣又提了一些建议,尽快恢复市场交易与民生息,大理寺抓紧担负起京城治安,怎样处置那些攀附朱温的奸臣等等,李柷一一答应,唯独怎样处置那些依附朱温的大臣们,李柷暂时搁置。
ps:推一本完本书,《华夏系统之欧陆女皇》,作者是个妹子。
第一百零一章 监军
依附朱温的那些朝臣太多了,他们许多人实属被逼无奈。例如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各部官员,若全部追究的话,整个朝廷体制可能瘫痪。
这些官员们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朱温掌权时他们迫于形势帮着处理了很多政务,比如官员任免,诏敇颁布,无不奉梁王之命。
然今天子登基,皇权回归正朔,谁知道陛下会不会问罪。这一旦龙颜怪罪下来,将不知有多少官员人头落地。若要更广的牵连起来,更是不知多少人跟着倒霉。
为避免大臣疑虑,李柷颁布诏敇,朱全忠谋反一案诸臣皆不受牵连,只除首恶。
除监察御史蒋殷、谏议大夫赵殷衡、门下侍郎吴夜桂等几人宫外处斩,其余诸臣皆无罪。
如此一来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李柷之所以不再追究余党,就是想尽快稳住朝廷局势。
葛家军大破神武军,俘虏两万余人,河州、郑州、汴州、陈州、卫州、许州等皆归葛家军地盘,朝廷势力大涨。
可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朱温倒台,他势力范围内的诸将如张归厚张归霸兄弟俩,朱友珪朱友璋等人的地盘纷纷脱离朝廷统辖,实际上形成了各自的小藩镇。
但总的来说朝廷终于脱离了藩王要挟,李柷实地统辖的范围并不大,可他是正统天子,各地藩王纷纷上书庆贺天子诛灭逆贼朱全忠。
晋王李克用,现在所有的藩镇中属李克用实力最大了,此人也将是将来朝廷最大的一个心腹大患。
朱温伏诛的消息传遍了四海,各地藩镇着实被这个小皇帝雷厉风行的能力吓了一跳。看不出幼帝竟然这么厉害,不动声色间竟然将实力最大的朱温给搬倒了。
魏州,杨师厚部。
李柷擒住朱温的事早已传遍天下,杨师厚在魏州大营是坐卧不安。
“杨将军,咱们下一步该当如何?”参将(参军事)贾文清问道。
杨师厚也不知该如何决断,是继续归附李克用,还是就此归顺朝廷。
他一直占据着魏州,归降后李克用还是将他放在魏州,目的是为了招降更多朱温部下。让人觉得投降李克用你还会享受和以前一样的待遇,李克用并未派监军使安插进来,意思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但李克用没想到的是朱温会这么不堪一击,竟然被皇帝给灭了。
朱温一灭,皇权正统,那魏州杨师厚就危险了,李克用现在最担心的也是好不容易归顺自己的杨师厚会突然翻脸又归顺了朝廷。
另一名参将易水寒颇有智计,深得杨师厚信任。易水寒对眼前局势看得非常透彻,他劝道:“杨将军,李克用终归是藩王,势力再大也不是大唐正统。以梁王如此势力,竟都被天子举手而破,可见当今陛下非同小可,眼下唯有归顺朝廷是为上上之选。”
杨师厚何尝不想归顺朝廷,可他得罪过李柷,当下将洛阳之事跟众人说了:“我得罪过天子,恐一旦招降为陛下所嫉啊。”
易水寒摇了摇头:“杨将军多虑了,身据末将所闻就连天下第一才子都归顺了朝廷,想来天子非心胸狭窄之人。为君者若无胸怀天下的气魄,怎么能如此轻易搬到梁王。看这天子圣御上的诏敇,陛下仰太宗遗风,岂不闻当年太宗明镜得魏征。”
当年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他数次谏言李建成想办法对付李世民,可李建成并未听从。后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不但没有怪罪,反而重用魏征,使其成就千古明相。
杨师厚心中一动,虽然爱妾之事与皇帝脱不了关系。但冤有头债有主,侮辱他爱妾的是狗贼朱全忠。想到这里,杨师厚下令道:“来人,献降书,我杨师厚愿归顺朝廷,以天子为效忠尔!”
李克用部,大唐河东监军使张承业就在李克用大营。
历史上最后一个肯为末唐效忠的忠臣竟然就是这个老太监张承业。朱温建梁后,他始终尊奉着“天佑”这个年号,对大唐王朝念念不忘;始终担任着“大唐河东监军使”这个职务,矢志不渝要复兴大唐帝国。他心怀梦想,期盼有朝一日能够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洛阳……
昭宗天复三年,朱温对宦官血腥清洗,不但将长安城中的宦官斩杀殆尽,而且以昭宗的名义,向各藩镇颁发圣旨,要求将藩镇的监军太监全部杀死,并且限期传首京师。
这些宦官本就是送到各个藩镇做监军的,藩王们巴不得早日除掉这些死太监,一时间整个大唐腥风血雨,为祸百年的宦官专政终于在朱温手里终结。
张承业为人宽厚仁慈,为众将所敬佩。当时李克用驻守晋阳,张承业十分恐慌,自知命不久矣。
李克用也十分同情这个老太监,于是他想一个办法,从死囚牢中找了一个年老无须的男子,砍了头破了相,将人头送往长安抵数,这才救了张承业一命。
《新五代史》记载:晋王怜承业,不忍杀,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承业,复为监军。
此时张承业得知天子李柷诛灭了逆贼朱温,心中欢喜实在无以言表,他对李克用说道:“晋王,然今天子已将贼首朱全忠擒拿,大唐回归正朔。晋王身为大唐臣子,理应献出降表,归顺朝廷。”
李克用对这位老太监非常敬重,但让他归顺朝廷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唯唯诺诺道:“监军使,非是本王不肯,实则下面诸将不满,此时日后再说吧。”
张承业叹了口气:“唉,晋王既有此打算,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求晋王开恩,容我回到洛阳能够见上天子一面,也算是死亦无憾了。”
李克用一惊:“监军使要走?”
“我已年迈,留在这军中也中不上什么用了,我只想着啊,有一天能够回到洛阳,面见天子。告诉陛下,臣没有辜负先帝的期望,蒙晋王不弃,让我在军中这许多年,可我老了,就想回到天子身边。”
其实他这个监军使不过是挂了个名字,李克用敬佩张承业的为人,他想了想道:“既然监军使有此想法,那本王这就派人将监军使送回洛阳。”
ps:推书《贞观太上皇》。
感谢雷云洛打赏。
第一百零二章 还是败家子
败家子朱友能最近比较郁闷,他老爹朱全昱同样郁闷,爷俩难得一致的坐在一起唉声叹气。
每个爱抖腿的人心里都有一台缝纫机,朱全昱翘着二郎腿抖啊抖:“唉,这要杀要剐给个痛快话啊倒是。”
朱友能坐他对面,同样翘着二郎腿抖啊抖:“唉,这要杀要剐给个痛快话啊倒是。”
爷俩的观点一致,那就是朱温倒了,他老朱家跟着倒霉了。轻则充军发配,重则株连拉到法场咔嚓一刀。
“老爹,你说咱要是被拉到法场砍了头,连给咱收尸的人都没有。”朱友能叹道。
朱全昱立刻有些不淡定了:“你不是跟天子关系不错么,咱家不至于被杀头吧?”
“唉,”朱友能又叹了口气:“我跟李兄是不错,可孩儿也得罪了不少人啊。给事中张大人的小儿子、少府监老刘家的二女婿、还有崔远的侄子、赵御史他那个傻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