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昏君-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特么的具有煽动力了,如果这是真的,这些民夫们愿意跪在地上管潘大愣叫亲爷爷。
    然而这一连串的幸福打击远远不够,潘大愣又拿出他的杀手锏:“吃饱了,喝足了,你们想干什么!”
    手下亲随又递上来一串铜钱,民夫的眼睛立刻直了。
    潘大愣接过铜钱:“吃饱了,喝足了,就要娶妻生娃,就要置办油盐酱醋。去了,每人每月大钱百文,都是你们的!”说完潘大愣将铜钱绳子拽开撒向了人群。
    

第一百一十八章 黄陵山
    一切都已经失控了,对于在泥浆里挣扎颓废的民夫们来说,幸福来得太过突然。
    这就好比一个没钱没房没车没存款的屌丝正在工地上搬着砖,然后猛地来了一个西装革履的家伙告诉他,跟我走吧,我给你年薪百万。
    民夫们争先恐后的在抢着钱,这是潘大愣想要的效果:“去了,盖起来的瓦房你们的。去了,每月两斗小米你们的。去了,百文大钱你们的!去了,吃穿管够,小米管够。重要的,最重要的,只要你们肯卖力气,加饷!”
    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每个民夫心里都有着共同的想法。这一定是在做梦,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要让我们吃饱,我们有使不完的力气。
    潘大愣看着这些衣衫破烂的家伙:“不想去的,到这里报道,没人领两斗小米可以回家!”
    回家?王八蛋才回家。
    “我去!”有胆子大的举起手。
    “我也去!”
    开始是一个两个,后来是十几个几十个,接着就是一万多号人都盖了过来。
    这样的条件,除非是脑子进了水的人才会不去。不对,脑子进水的人也会拼命往里挤。在这个食不果腹的时代,去了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更重要的是能养活一家人。
    黄陵山热闹起来,民夫官兵加起来两万多人,整个山场到处都是叮叮当当敲石头的声音。
    山下,大冶炼炉子一个挨着一个,人们热火朝天的干着。
    房子一排排,整齐的石块泥胚大瓦房正在建设着。陶瓦,附近山上有专门的培土。窑炉随手搭就,黄陵山建起了自己的瓦厂。规模虽然不大,但供应内部盖房绰绰有余。
    朱友恭总算干了件好事,他遗留下来的那些冶炼铜矿设备都还在。很快,铜锭就出来了。
    水根和二蛋他们再也不提造反的事了,他们现在比谁都出力气。
    潘大愣虽然粗鲁,可打起仗或者干起政务来可谓心细如发。他还下了一条政令,比预定计划多的还有赏钱。这大大提高了民夫们的积极性,干的多赚得多。只要你肯出力,一个月甚至能拿到三斗小米。
    还有一件事,黄陵山已经建好了无数房屋,开垦了大片土地。民夫们可以举家迁徙而来,一时间这黄陵山是热火朝天。
    要命的是这铜锭出来的时候,众人眼睛立刻直了。这玩意用模子一印,就是数不完的钱啊。
    这黄陵山铜矿质地优良,含硫低,冶炼简单,周边土地开垦出来后竟然甚是肥沃。
    他们建的房子在黄陵山东面,逐渐形成了一个大村镇。不知道谁给起了名字,叫万夫村,于是便传开了。
    这日水根带着二蛋几个去了万夫村北面的秃子岭,秃子岭,顾名思义,这里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水根,咱来这里干啥?”二蛋问道。
    水根道:“这里离着万夫村比较近,潘指挥使让我过来看看,这片山后有没有水。有了水,好引到村里去,这样咱们取水就方便多了。”
    二蛋嗤之以鼻:“这里光秃秃的,连棵草都没有,哪有什么水源。”
    水根也有些泄气:“甭管有没有,既然来了,咱们便挖挖看吧。来来来,你们几个,这里是条沟,咱们挖挖看。”
    京城早朝,李柷手里拿着一份奏疏,看了一遍又一遍:“哈哈哈,妙哉!”
    下面群臣面面相窥,皇帝又想干什么?独孤损第一个站出来:“陛下,臣闻这伊阙县神策军指挥使潘大愣不务正业,殴打县令,实在该惩治一下。”
    御史崔远更是大怒:“陛下,这潘大愣身为神策军指挥使,不去练兵护卫京城,竟然炼起了什么铜铁。铜铁岂能如此容易冶炼?再者那黄陵山关乎龙脉,那反贼朱全忠都不敢挖取。臣以为,应立刻停止采挖以保我龙脉大兴。”
    李柷没说话,冷冷的看着这些臣子们。裴枢站了出来:“崔大人此言差矣,龙脉一事终归虚妄。再者那伊阙县陵墓还被朱全忠占着,何来龙脉只说?”
    崔远气的浑身发抖:“你,你竟敢说龙脉乃虚妄,你这是想害我大唐。”
    裴枢也生气了:“崔远!请注意你的言辞!我对大唐如何自有陛下决断,还由不得你在这指手画脚。”
    “你……”
    下面群臣吵开了锅,有的觉得为保龙脉,应效仿朱温停止采挖。有的觉得应该把朱温陵墓给毁了,以绝后患……
    “够了!”李柷怒喝一声,这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上发怒,群臣立刻安静下来。
    “何为龙脉?朕这大明宫,朕这含元殿便是龙脉!国库无饷,百官无禄,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大唐?不冶铜,不铸钱你们如何兴我大唐!是等着那些藩镇再打进来你们吐口水吗,还是继续夹起尾巴做一条狗。朕不但要挖黄陵山,还要大挖深挖!朕还要在这洛阳城安置流民,分置田地,恢复百姓生产!”
    李柷说的很纷乱,群臣却都听明白了,独孤损退了回去,崔远低下了头。李柷揭开了他们的伤疤,是所有人的伤疤,朱温在的时候你们干什么了,除了退避三舍就是同流合污。李柷说的没错,藩镇再打进京城你们想靠唾沫打败敌人吗?
    李柷拿起桌子上的奏疏:“这是刚从黄陵山发来的,潘大愣将修建梁王陵寝的民夫全部调集到了黄陵山。他们开垦荒地,建房种田,甚至还见了一个琉璃瓦场。还有,他们已经炼出了铜锭!”
    此言一出,群臣再次窃窃私语,真的炼出铜来啦。有了铜便可以铸钱,铸钱就能发俸禄,官员们立刻兴奋了。
    李柷说着又愤怒起来:“就因为那伊阙县县令南霸天想私吞民夫钱粮,被潘大愣抓住暴打一顿,这样的官员你们让朕怎么惩治?怎么惩治!”
    独孤损私下与南霸天有些交集,或者说有些不可告人的肮脏交易。想来是南霸天挨了揍,愤愤不平之下写信告诉了他。
    独孤损擦了擦汗,旁边孔林看在眼里,他站出来道:“陛下,潘指挥使不但无罚,还应重赏!”
    “对,重赏。这潘指挥使竟然炼出了铜锭,还安置了这么多民夫,理应重赏。”
    “那南霸天贪赃枉法,罪有应得,确实该赏。”
    群臣立刻又掉转了枪头,转而赞同起来。毕竟炼出铜锭来了,马上就有俸禄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炭石
    “水根,这里这么干,又是光秃秃的,哪里会有水。”二蛋不想干了,他想偷懒。
    “咱们来都来了,挖挖看吧。你要知道,这里地势高,咱们要是在这挖出水,便能引到万夫村,咱们洗衣做饭喂牛饮水便方便的多。”水根在劝着众人,随着万夫村的扩建,引水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般村落都是依水而建,可万夫村开始只是作为民夫们的临时据点。这里离着矿山又近,随着房屋越建越多,许多人开始给家里写信想举家迁来。到时候这里牧牛放羊,在养些牲畜,仅靠几口井有些不便。
    于是众人又开始开挖,‘当啷’一声,二蛋的铁锄挖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来。
    “这是什么?”旁边水根注意到了,他捡起那块黑乎乎的石头看了看。
    “看,下面还有!”又有人叫了起来。
    二蛋是个粗神经,对于未解之事有他简单的看法:“一块破石头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这不是石头,这是石炭!”那人又叫了起来。
    “亮子,这是啥?”水根不知道石炭是什么。
    你叫亮子的家伙大喜道:“水根哥,这东西可是宝贝。能当柴火烧,而且烧一夜不灭。要是能用这个炼铜,可比柴火好用多了!”
    冶炼铜矿需要大量的木炭和木柴,周围山上的木头差不多都被砍光了。这玩意儿要是能代替柴火,当真是一件大喜事。
    “你是说真的?”水根惊问道。
    二蛋还是不相信,他嗤之以鼻:“扯卵蛋,没听说用石头还能烧火的。”
    亮子看向二蛋:“敢不敢打赌,这东西要是能当柴火,你给我当下人让我使唤一个月。”
    二蛋想了想:“好,若是不能烧火,你也给我当个奴仆。”
    亮子又抡起铁锄又挖了几下,然后附下身扑倒土里:“是,露天石炭,到处都是!”
    潘大愣意气风发,皇帝待自己真是不薄,这黄陵山一片热火朝天。
    “潘指挥使,指挥使!”
    正在巡逻的潘大愣被一阵叫声叫住,他回过头,看到几个民夫跑了过来。
    亮子气喘吁吁,怀里捧着一堆黑石块,上气不接下气的道:“潘指挥使,这是我们在秃子岭发现的。”
    潘大愣看着这些黑漆麻乌的玩意儿:“这是啥东西?”
    亮子在怀里捧着:“这叫石炭,可代替木炭和柴火。”
    “啥?”潘大愣显然也觉得匪夷所思:“你是说这些石头能烧火?”
    水根相信亮子,他点了点头:“是的,这玩意要是培在炉子里,可昼夜不熄。”
    看到潘大愣还是一脸犹豫,亮子赶紧道:“不瞒指挥使说,我爹下过炭井,我知道这东西。”
    潘大愣有些相信了:“真有这么神奇,那秃子岭还有多少这玩意儿?”
    亮子看着手里质地坚硬的石炭:“指挥使一试便知,据小人观察,秃子岭下面应该都是。”
    现在潘大愣正为燃料的事发愁,炼铜所需燃料甚巨,尤其某些步骤必须用木炭。所以他们虽然守着巨大的铜矿,产量还是有些跟不上。若这石炭当真如此神奇,倒是解决了燃料问题。
    “好,待俺试试。”潘大愣带着他们去了伙房,让手下提出来一个土炉。炉子里正燃着柴火,上面放着一锅水。
    临近中午,兵卒和民夫们都回来休息。好奇之下,立刻有许多人围了上来。
    石炭虽然稀缺,但不乏识货的主儿。有人认了出来:“亮子,你从哪儿弄来的石炭?这可是好东西呀,要是有了它,咱们炼矿可就更简单的多了。”
    旁人就问:“这石炭是什么东西?”
    那人道:“石炭就像是木炭,可比木炭烧的持久,火头也大。这玩意儿了不得,填进炉子里,一宿不用添柴。”
    旁人不服气:“你咋知道,世上哪有这东西。”
    那人生气了:“我咋不知道,我以前下过炭井,这玩意儿在地深之处,我曾在八丈深井挖过这玩意儿。”
    众人立刻哄笑起来,显然没人相信八丈深的地方会有这东西。但也有人出声支持:“深井之中确有此物,俺也挖过。”
    于是众人相信了,潘大愣心中也信了几分:“好,今日俺倒要看看这石头究竟有何蹊跷。”
    汉代用煤作为燃料。河南巩县铁生沟西汉冶铁遗址和郑州古荥汉代烘范窑出土有煤块和煤饼。采煤技术在这一时期已发展起来。一般是沿露头挖掘,但也常开凿直井。
    晋人薛综说,曹魏时武安城有深八丈的煤井。南北朝时称煤为石炭。
    而秃子岭这里的煤显然属于露天煤矿,由于地理变化沉积在地表浅层的煤炭层,可通过直接露天采掘煤矿。
    柴火燃烧的很旺,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亮子将怀里的石炭扔进了土炉里,不多时火焰渐熄。
    潘大愣一看:“这什么玩意儿,连根火苗都没有。”
    旁边有识货之人喊到:“指挥使莫急,等会火苗就出来了。”
    果然,不到一盏茶时分,炉子里的炭火开始发红冒起火苗来。
    众人大喜:“看看,出来了,红了红了,原来石头也能烧火。”
    潘大愣更是被惊呆了,这玩意竟然能烧火。而且不用砍柴,不用烧柴闷炭,直接从土里挖出来就能烧。
    亮子找来一个橐龠,对着土炉开始吹风,不多时那土炉越烧越旺,就连炉壁都变得通红。
    橐龠,一种鼓风器。
    山东滕县出土的汉朝冶铁画像石中就有橐的画面,它有3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的空气通过排气阀而进入到输风管,最后再进入冶炼炉炉中。汉朝冶铁的技术得以大幅度地发展,与橐的动力的改进有密切的关系。鼓风器本身即皮制的橐,大概应至唐朝及宋朝年间。
    潘大愣惊呆了,不止是他,围观的吃瓜群众们也都惊得呆了。
    二蛋搭着水根的肩膀:“水根,这,这东西真能烧啊。”
    水根:“别忘了你让他使唤一个月。”
    二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