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八百年-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这套吧,上月才刚刚修整过。”老厢军说着,从另一侧的架子上取下一套铁甲来,晃动之时,哗啦做响,看起来颇为沉重。

    锁甲以铁甲镶嵌,战裙式,护肩,护心镜齐全,通体漆黑,还没来得及上漆,但是黑乎乎的铁甲却也显出极强的防护力来,再扣上一顶寻常小校所戴的头盔,压在身上足有二三十斤,而且还是减了重量的,若是装备齐全的话,至少也要四五十斤才成。

    老厢军用他几十年的老军龄帮着他们挑选着装备,每人一身裙甲,长刀自不必说,长枪是必备之物,却不是越重越好,精选了一杆鸭蛋般粗的长枪交给了孙阳,枪杆都是最好的白蜡杆子,且在桐油里几次浸泡处理,坚韧得刀砍不断,枪头更是百炼精钢,却是前线一名战死将领无意中留下来的长枪,绝非寻常花枪可比。

    这长枪虽然枪杆是木头的,却也是十分的沉重,怕不下二十斤,抖起来刚弱并济,能刺能甩,孙阳啧啧称奇,这算是他碰过最好的武器了,简直就有一种从三八大盖过度到五六半的那种感觉。

    “孙哥……不,孙指挥使,这里还有一些火器!”林忠高声叫道,其它数人也都跑了过去看个新鲜。

    孙阳有些纠结的看着这些火器,宋朝已有管状火器出现,比如原始版的突火枪火箭什么的,甚至还有一些劈雳球之类的火药武器。

    但是火器在战争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大,主要还是这个时候的火药武器威力并不是很强大,竹筒的突火枪,只能算是用巨响吓唬人的,不如巨弩来得痛快,甚至成本公平要比巨弩要高得多。
………………………………

007 我军大营

    至于那些劈雳球之类火药武器,与其说是火药武器,还不如说是一种燃烧武器,火药里要混入砒霜、巴豆之类的有毒物质,然后点了用抛石机之类的远程武器抛射出去,达到灼伤的目的,被这种带毒的烟雾灼伤,基本上就算是废了。

    孙阳虽然也有些心动,但是这东西个头大,火药运输又麻烦,威力还不是很大,还不如多带几张弓几壶箭。

    看到孙阳放弃了火药武器,多选了几张好弓好箭,老厢军微笑着点了点头,十分客气的送他们离去。

    高大人果然兑现了他的诺言,他们俘获的几十匹马,挑出来二十匹最为精壮的交给他们来使用。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人是不会随便许诺,一句诺言,甚至要用一生去还的,也只有在这种时代,才会有萍水相逢,便可托妻交子。

    当孙阳带着同乡赶回沽唐村的时候,一身铠甲,骑着高头大马,虽然蒙古马还是比较矮的,比不上高大的阿拉伯马,但是在普通百姓的眼中,这马已是相当的高大了。

    孙阳纵身下马,身上的铁甲碰撞,哗哗做响,张氏倚在门口,看着高大雄壮的儿子,忍不住再次落下泪来。

    宋代重工商,自然也看重闯荡,张氏虽舍不得儿子,抱着他一个劲的哭,却从未说出一句挽留之言。

    “我儿要去建功立业,保家为国,娘心里高兴,歇上两日,娘给儿熬上一碗汤!”张氏说着,便下了厨,又宰了一只老母鸡,熬起浓浓的鸡汤来。

    也不知孙阳跟母亲说了些什么,当孙阳带着同乡踏上征途的时候,孙氏便与老姚到县城报备,算是正式成亲了。

    本身孙氏和老姚都不是名门望族,所以并不存在改嫁继弦丢不丢人一说。

    孙氏只有一子,而孙阳如今已踏上征程,身边再无照顾之人,老姚有一子一女,儿子曾是乡勇,与孙家大哥一起去投军,都没有回来,一女远嫁百里之外,来往不便,二人都是年近中年,凑在一起,倒也有个照应。

    这些年老姚对孙家这孤儿寡母照顾有加,如今一起成亲,倒也是修成正果。

    孙阳一身大宋校官装束,带着二十同乡,直奔河北牛老将军所率的固北军,大宋懂骑术可不多,除非是专业的骑兵,像孙阳他们,只骑过毛驴和牛,这跟骑马是两回事,虽然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但是唬唬外行还行,一旦碰到蒙古人的骑兵,下马步战或许还有生机,若是骑着马,必被劈下马来。

    但是这一路上,孙阳带着同乡兄弟们一起努力的练习着骑术,古代是骑兵纵横的年代,若是不懂骑术的话,就算是打了败仗逃都没地逃去。(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一路风餐露宿,偶遇村庄小县,道上一声咱家是去投军的乡勇,乡亲们都会端出酒食,热情招待,如同对待英雄一般。

    沿途那些一张张充满了期望的脸孔还有热情的招待,让孙阳的心中涌起一股股的热流来,这是一个可爱的,值得守护的时代,这是中华文化最为达的时代,守着它,护着它,不让它受到伤害,成为了自己的责任,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它会承受什么样的苦难,十万军民投海殉国,崖山之后无中国。

    虽然历史扭曲,多有改变,可是大宋落入下风,蒙古人向北,向西,一直打到欧洲,几乎要集合全世界的力量反过来对付大宋,若是再这么打下去,大宋,迟早要有一败。

    孙阳带着一众同乡用了十余天的时间才赶到河北邯郸,主要是这个时代的路况不好,而且,他也不识路,要沿途打听,不时的还会走错,所以才走到来得晚了一些。

    牛壮大将军正镇守于此。

    宋军在和平时期并不被看好,罪犯青皮被充军,素质可想而知,为了防止逃跑,脸上是要刺字的,可见当兵并不是有志青年的良好选择,但是战乱一起的时候,宋朝,却不缺保家卫国,热血牺牲的壮勇之士,几乎每天都有壮士投军入伍,壮大着大宋的军事力量。

    但是大宋本就缺马,凡是战马,无不充入军中做军骑,就连官员都在使用牛车,普通老百姓能骑个驴,都算不错了,像小龙女那么清雅之人,出门都只能骑头青驴,何况是普通百姓。

    所以投军之人,多是步卒精壮,少有骑兵,像孙阳这样,带着同乡,纵骑二十,经过十几天练习,这二十骑的骑术已经相当不错了,若是不考虑精准度的话,在马上开箭已不成问题了。

    二十骑,八十只马蹄子踏地,骑的又是精挑的良马,马蹄隆隆做响,距离邯郸老远就碰上了大宋的斥候,虽然他们是一身的大宋铠甲,却仍然惹得斥候追踪不断。

    斥候都属于精锐,相当于现代的侦察兵,骑术好,箭术同样的好,但是慑于蒙骑的厉害,所以数名斥候并不敢上前,一名斥候更是脱离大队,前往大营报信。

    斥候飞骑而来,远远的便在马上开马拉箭,隔着数十米,一箭正中旗杆,箭上裹的就是此番侦察情报。

    二十骑来犯,登时让大营里紧张了起来,轰轰的片刻就整出了二百余骑,蒙人擅骑擅射,在马上,宋军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出动的人多了一些。

    而孙阳等人看到了单个斥候远去,对视一眼忍不住苦笑了起来,低头看看他们的装束,确实夸张了一点,他们这一身,几乎就相当于后世美军的未来战士一身装备了,拉风倒是拉风了,难免会引起误会来。

    斥候只是远远的监视,并不靠前,孙阳向林忠示意了一下,林忠点了点头,约束着这些同乡们,都是乡里乡亲,也好说话,再说,林忠一向稳重得像个大哥,大伙倒也服气。

    孙阳纵马向斥候迎去,留下的三名斥候见孙阳只是一个人前来,似乎没什么敌意,于是骑马迎了上去,斥候是精锐部队,对方二十多人打不过,可是来一个,还不是一刀就劈下马的事,一对一,一对二,精锐的斥锐并不惧怕这个。

    双方行进,孙阳一勒马,马蹄前扬,重重落地,孙阳拱手施礼,伸手入怀,摸出临滨县令高大人所书的荐书来递了过去。

    “在下孙阳,临滨县乡勇,日前八百乡勇勇战一百蒙骑,获战马近百匹,我等前来投军,县令高大人特赠马数匹以供乘骑!”孙阳三言两语就将事情的始末说出,然后便静候对方的音讯。
………………………………

008 军中老卒

    两名斥候对视了一眼,相互点了点头,然后向孙阳拱了拱手,道了一声受累了,然后便远远离去,一名斥候再次向大营的方向奔去,另一人仍然远远监视,却不离去。

    孙阳也没有过多的打扰,只是接着带兵向大营的方向走去。

    第二名斥候将消息传递回去,却也是让人长出了一口气,但是将领与一些知情的士兵却是心下惊异,骑兵来投军?莫不是京师戍卫部队出来的?

    孙阳等人纵身向大营行去,远远的就看到那二百骑兵列着整齐的队伍,手握长刀,却没有放松警惕,这年头斩将夺旗的勇士可不是没有,比如岳王爷就曾带数十骑兵冲杀金人大阵,杀了个三进三出,这可是正史记载,不是野史。

    对方一名头盔配着红缨的将领纵马而出,在孙阳等人面前一勒马,冷冷的看着他们。

    孙阳带人纵身下马,单膝触地,“滨临县乡勇都头孙阳,携乡勇十九人,前来投军!”孙阳高声喝道。

    “好!好!”那名将领点了点头,连叫了几声好,又看了看手上的荐书,这扣着县令大印的荐书可是做不得假的。

    孙阳等人随后按着程序被带进了军营当中,重新安排,由于他们的骑术并不算太好,所以被安排进了步卒当中,而孙阳原本就是都头,自然还是都头,带着百人队伍,他带来的乡勇当中,只有林忠当了一名十人小队正,这些乡勇们都在孙阳的旗下。

    虽然孙阳带人纵马而来,算是投奔乡勇当中的异数,却也不足以惊动牛壮老牛军,一名虞候好生接见,好生安抚,就算是给足了面子。

    不过孙阳这些人安排到普通步卒当中并不合适,虽然他们的骑术还不是很好,但是在宋兵当中,任何一名能骑马的骑兵,而且还自行带马而来的骑兵,都极为宝贵的。

    在军中修整了几天,孙阳等人的任命下来了,直接抽调到了夜不收做斥候。

    “嘿,这回好了,总能割几颗人头充军功!”汪飞嘴里嚼着饼子,舔着盐粒一个劲的傻笑着,“若是我能割上十几个人头,赏钱足有两三贯,多割几个,就能回去孝敬老母,再娶房婆娘,生一大堆的小子!”

    “哼,若是蒙人打了过来,你婆娘给你生一百个小子,也要叫汪一百,连个尊姓大名都没有!”孙阳哼了一声说道。

    “算了吧,若是当真让蒙人打过来,命都保不住,还找什么婆娘!”林忠也跟了一句,然后低头接着嚼饼子。

    “军令下来了,明日便是你带着一队做侦骑,咱骑术不好,万事小心!”孙阳向林忠低声说道。

    “百多蒙骑冲撞都没要命,只是侦骑罢了!”林忠不以为意的说道,三口两口将饼子吞了,跟孙阳打了招呼,带着他那一队人马去找老斥候报道,由老斥候带着他们去侦察。

    虽然这前线大仗没打,但是斥候之间的小仗却是不断,总体来说,还是宋军败多胜少,斥候本就是精锐,蒙骑更擅骑射,杀得宋军斥候没有还手之力,折损颇多。

    幸好,次日侦骑并没有什么伤亡,跑得快,只伤了坐下马匹,回来医治一翻倒也没什么大碍。

    终于轮到孙阳轮值,一名老斥候被补充到了孙阳的手下,三十多岁的男人看起来像后世四十五岁的中年人,一脸的风霜,话不多,但是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气势却极为凶悍。

    孙阳对这老兵极为尊重,看在孙阳礼数周全的份上,这名老斥候倒也指点了孙阳几句,让孙阳受益匪浅。

    面对这种斥候之战,不擅骑射的宋军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孙阳虽然是个都头,可是在骑射方面,却仍在练习着,但是却保留着后世那种灵活的头脑,寻找着其它可以替代的方法。

    趁着两日清闲,孙阳倒是收集了一些断掉了枪杆,这东西只能充做烧火柴,讨要来倒不费什么事,捡些残损的长刀等武器请军营里的工匠们帮着打了两面开锋的枪头出来。

    本来军营当中,武器管制也是极为严格的,但是混战的前线,在这方面自然放松了一些,孙阳只用了一顿酒食就讨来了东西,装了足足数十根短枪出来,长一米半,枪头都是薄铁打造,枪尖看着长,实际上大半都套在蜡木杆中。

    “你这东西,不顶用的,枪不能扫,又不能刺!”老斥候看着孙阳将手上的短枪放下去,插到马鞍边上的套袋里,自己接过两杆短枪的时候不由得摇头说道。

    孙阳笑了笑解释道,“这短枪可不是用来充做长枪用的,本身我们骑射不如蒙骑,若是临得近了,倒是可以把这短枪投掷出去,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