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过几天,南阳各个县城外面便聚集了数十万灾民。
这么多灾民,就算每人每天只喝几碗稀饭,一天也得消耗上万石粮食啊!
南阳唐王就算是再有钱,恐怕也撑不住,要知道,这会儿西北的粮价都涨到十多两银子一石了,一天上万石那就是十多万两啊!
谁扛得住?
没过几天,灾民中就开始流传,唐王殿下快扛不住了,为了赈灾,唐王殿下都快掏空家底了。
灾民闻讯,无不感激涕零,唐王殿下,大善人啊!
不过,并没有人因此离去,因为他们就算是回去也没有饭吃啊。
又过了几天,唐王殿下真扛不住了,各处粥棚都贴出了告示,余粮不多了,大家想要活命,赶紧往南走,去郧阳码头,唐王殿下为大家准备了快船,送大家去南边,那边有粮有地,而且雨水充沛,去了就不用挨饿了。
还有这等好事?
灾民自然是拼命往郧阳码头赶。
几天过后,南阳各个县城外面的粥棚便渐渐撤掉了,灾民也陆陆续续赶到郧阳码头,坐上快船,去了东番。
其实,这方法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就简简单单,用免费的稀饭把灾民引过来,然后又用暗示断粮的方式逼着灾民自己往郧阳码头跑,乖乖坐上船,赶去东番。
朱器圾之所以没想到,大致是因为没到处跑,不知道南阳府周边灾民的情况。
李信就不一样了,他这几年基本上都在劝人捐粮赈灾,开封府他基本都跑遍了,自然清楚,灾民为了一碗稀饭哪怕是跑上数十里甚至数百里都愿意。
就这样,朱器圾一下就收纳了数十万灾民。
至于这些灾民到了东番怎么办,这个就不用他操心了。
他已经将李信派去东番全权负责安置灾民了,而且,那边还有戚元辅、戚元弼兄弟和上万的水军将士,管住这数十万灾民肯定是没问题的。
第251章 耳聋
朱器圾正逐渐解决粮食问题,准备揭竿而起的时候,崇祯却是快把自己给玩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大明最后的希望就是卢象升和孙传庭这两人,而这会儿卢象升已经被害死了,孙传庭也快了。
卢象升死了,建奴还在山东、河南、北直隶肆虐,貌似一点走的意思都没有。
怎么办呢?
崇祯无奈,只能调刚剿灭闯王李自成部的孙传庭来主持大局了。
如果他吸取教训,给孙传庭足够的权力,将各路勤王人马全部交给孙传庭指挥,孙传庭估计能让皇太极吃个大亏。
可惜,他还是一点不记教训,或者说,他压根就不知道卢象升是杨嗣昌、薛国观和高起潜合谋害死的,他竟然还是老办法,让杨嗣昌督师,让高起潜监军!
孙传庭倒是吸取了教训,他知道光凭手下几千秦军根本不是建奴的对手,如果跟卢象升一样不吭气,恐怕很快就会被杨嗣昌和高起潜这帮家伙玩死,所以,他当上总督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请求面见崇祯,商讨军国大事。
这摆明了就是要夺权啊,如果让他痛陈厉害,把崇祯给说服了,甚至把他们合谋害死卢象升的事给捅出来,那还得了!
绝对不能让他见崇祯!
杨嗣昌、薛国观和高起潜又联起手来,百般阻扰,在崇祯面前疯狂进谗言,就是不让孙传庭进京面圣,甚至,就连孙传庭的奏折都被他们扣了好几封。
这就是外臣与内侍勾结的可怕之处,崇祯这个当皇帝的基本变成了聋子和瞎子,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也分辨不出谁忠谁奸。
孙传庭见不着崇祯,要不到兵权,怎么办呢?
他谨记卢象升的教训,坚守东安、武清、蓟州一线,就是不出去跟建奴主力打。
这样一来,建奴是拿他没办法了,秦军本来就猛,这会儿又守着坚城不出来,谁敢去打?
要是真跑去打,恐怕损失几万人马都不一定拿的下!
他这么做本来也无可厚非,因为他手里头没兵啊,他如果率几千秦军去跟建奴主力拼命,那岂不跟卢象升一样,死定了。
而且,崇祯是让他来拱卫京城的,他守住东安、武清、蓟州一线,建奴就没法靠近京城,这样一来京城就是绝对安全的,他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至于河北和山东,他是想救,却没办法去救,因为各路明军都不敢招惹杨嗣昌和高起潜,根本就没人听他的。
他就这样熬了将近三个月,建奴终究是熬不过他,撤回关外去了。
这次京城之危就算是这么解除了。
他虽然没跑去跟建奴主力决战,但是,仅凭几千人马却守住了京城外围,没让建奴靠近京城,这应该算是有功无过的。
而且,按常理来说,拱卫京城的任务完成了,他也应该回京述职了。
但是,杨嗣昌、薛国观和高起潜就是不让他进京,甚至,这帮家伙还一个劲的在崇祯面前说他坏话,让崇祯惩处他!
崇祯这个糊涂蛋,竟然还真听信一面之词,多次下旨问责,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坐视山东和河北被建奴铁蹄蹂躏。
孙传庭这个冤屈啊,都没法说了。
有时候人心情不好就容易生病,孙传庭屡立奇功却被人这么污蔑,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很快,他便病倒了,咳得厉害,甚至把耳朵都给咳聋了。
崇祯是被杨嗣昌和高起潜等人堵住了耳朵,听不到忠良之言,他却是真的耳聋了,听不见声音了。
这会儿建奴也撤走了,他又病得如此厉害,而且,崇祯就是不见他,他请个假,回去养病应该不过分吧?
孙传庭无奈上书,请求辞去总督一职,回家休养一段时间。
没想到,他这一上书,坏事了。
杨嗣昌、薛国观和高起潜正愁没借口收拾他呢,他竟然敢请辞!
三个家伙立马抓住机会,使劲造谣,说什么孙传庭因为不能面圣而怀恨在心,在那里闹脾气,以请辞来威胁皇上!
崇祯果然怒了,直接派锦衣卫将孙传庭抓起来,关进了诏狱!
不得不说,他这纯粹就是找死!
卢象升都死了,你又听信谗言莫名其妙的把孙传庭给关进诏狱,谁给你去围剿农民军,谁给你去抵御建奴?
靠杨嗣昌吗?
靠洪承畴吗?
不久,农民军复起,一发不可收拾。
崇祯大怒,又把熊文灿给杀了。
这一下,他真是无人可用了,无奈之下,他只能派自己的宠臣,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嗣昌亲自去督师围剿农民军了。
杨嗣昌有几斤几两,崇祯应该是一点都不清楚,因为崇祯都被杨嗣昌忽悠得失了智,不但害死了卢象升还亲自下令将孙传庭关进了诏狱。
甚至,杨嗣昌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他口口声声是为国为民,为皇上分忧,其实,他就是个自私自利,自高自大,狂妄至极的妄臣。
当然,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妄臣,相反,他认为自己是大忠臣,大贤臣。
他提出的什么“攘外必先安内”,“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等策略,听上去多么的高大尚啊。
为此,他不惜害死一力主战的卢象升。
为此,他不惜将孙传庭坑进诏狱。
他就是不想这两个人破坏了他的大计。
结果又如何呢?
建奴足足在山东、河北和北直隶肆虐了半年,不但到处抢掠,还杀了四朝元老孙承宗一家,杀了五省总督卢象升,杀了总督吴阿衡,等等。
很显然,他和戌之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人家建奴根本就不尿他。
至于什么“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效果好像有那么一点,起码熊文灿前期基本将各路义军都招抚完了,剩下一个不听话的李自成也被孙传庭追了几千里,追得最后只剩下十余骑了。
问题,他这“四正六隅、十面张网”足足征召了十省几十万人马啊!
这几十万人马都是要吃饭的,要发粮饷的。
崇祯为了支持他这“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是加征了辽饷又加征练饷,加征了练饷又加征剿饷,每年足足加征了一千多万两!
横征暴敛,加征三饷,正是崇祯最大的黑点。
这会儿老百姓都饿得走投无路,造反了,你还加征三饷,这不饮鸩止渴,逼的更多人造反吗!
至此,崇祯是彻底把自己玩完了,想不死都难。
第252章 坍塌
杨嗣昌亲自督师进剿,正是大明王朝坍塌的先兆,因为这个时候崇祯已经无人可用了。
大明王朝真的没有能征善战之辈吗?
当然不是!
远的不说,就说天启崇祯二朝,能征善战之辈可谓层出不穷。
熊廷弼,萨尔浒大败之后临危受命,镇守辽东,将建奴顶在抚顺铁岭一线不得寸进,建奴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可惜他却被姚宗文和魏忠贤等陷害,不但被砍了脑袋,还被传首九边。
孙承宗,天启崇祯二朝,三次临危受命,建立关宁锦防线,操练关宁铁骑,收复滦州、遵化、永平、迁安等地,建奴亦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可惜,就因为他是东林,不容于阉党,每次大明转危为安之后他都会被阉党无情的清洗,赶出朝堂,最终被建奴报复,全族被灭。
南居益,巡抚福建,仅凭福建水师万余人马和两百余条小船击败海上霸主荷兰,收复澎湖,生擒贼帅,立不世奇功,可惜,就因为他不愿将功劳让给魏忠贤,直接被阉党陷害,罢官削籍。
袁崇焕,宁远之战击退努尔哈赤,宁锦之战击退皇太极,京城保卫战又击退皇太极,建奴亦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可惜,紧接着他便被阉党陷害,凌迟处死。
邹维琏,历史上在料罗湾海战中率福建水师和海盗郑芝龙部击败海上霸主荷兰与海盗刘香的联军,威震当世,可惜,被阉党温体仁所妒,罢官削籍,活活气死。
卢象升,亲率天雄军破贼无数,贼寇听闻卢阎王之名便会吓得落荒而逃,可惜,被妄臣杨嗣昌和太监高起潜等联手坑害,活活被建奴围殴至死。
孙传庭,亲率秦军击败三十六营主力,生擒反贼首领高迎祥,紧接着又击溃反贼主力李自成部,追得李自成落荒而逃,可惜,同样被妄臣杨嗣昌和太监高起潜等联手坑害,莫名其妙被关进诏狱。
还有朱燮元,结局算是最好的,他在温体仁面前一再退让,老老实实待在西南,平定土司叛乱,十余年未曾回京,最后鞠躬尽瘁,病死任上。
可见,大明并不是没有能征善战之辈,可惜一个个在平定内乱和抵御外辱中功勋卓著的统帅最终都被自己人陷害,结局凄惨无比。
大明也不是没有能征善战之师,戚家军、白杆兵、关宁铁骑、天雄军、秦兵都是名震天下的精锐之师。
可惜,戚家军、白杆兵、天雄军都是被自己人坑害,孤军奋战,被建奴主力围殴,伤亡殆尽。
至于关宁铁骑和秦兵,统帅都被自己人给害了,人心都散了,还能发挥出什么战力!
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大明王朝这么作死,怎能不亡?
杨嗣昌还以为自己本事齐天呢,把卢象升和孙传庭都给害了,自己亲自来督师进剿。
说句不好听的,没了卢象升和孙传庭,他就是个屁。
他也就能凭借着太监高起潜之辈的协助和崇祯的宠信欺负卢象升和孙传庭这样的忠良而已,反贼可不怕什么太监和皇帝!
说白了他就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真正上了战场,他连给卢象升和孙传庭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同样是“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同样是十省数十万大军配合。
卢象升和孙传庭能打得反贼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唯有选择投降。
至于他,那就是个笑话。
他亲自督师进剿的表现如何?
张献忠的一首打油诗形容的很贴切。
前有邵巡抚,常来团转舞。
后有廖参军,不战随我行。
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天路!
没了能征善战的卢象升和孙传庭指挥,明军根本就干不过反贼,他就算竭尽全力,调兵遣将,围追堵截,也只能追在反贼屁股后面吃灰!
这个时候,崇祯已然无力回天了,是时候出手了。
朱器圾收到杨嗣昌率明军主力追着张献忠部入川的消息,立即展开了行动。
不过,他还是没有以自己的名义造反,因为崇祯的脑子已然有点不正常了,就喜欢干自己人,如果他以南阳唐王的名义造反,崇祯绝对会命杨嗣昌放下其他反贼,全力来围剿他。
他可不想跟明军血战到底,对于他来说,造反才刚刚开始呢,没必要搞得轰轰烈烈,把火力全吸引过来。
前期猥琐发育才是王道!
这天上午,浙川唐王府,朱器圾手下的文臣武将再次齐聚一堂。
这一次,他不但将驻守在浙川附近的李万雄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