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清正廉洁,那就适当升迁。
谁能力出众,那就委以重任。
谁一无是处,那就回去种田!
整顿吏治是一个方面,凭借他的威望留人又是一个方面,经过他的劝解,大半官员都选择了留下来继续任职,跟着唐王朱器圾也就是永盛皇帝一起靖难,至于那些贪官污吏和酒囊饭袋基本都被清理的一干二净。
四川的官吏是少了将近一半,但是,办事效率却比以前高多了。
永盛帝朱器圾一声令下,在陈士奇的主持下,发放粮食赈济灾民,兴修水利恢复生产,统计人口重造黄册,丈量土地分配良田等很快展开。
随着各地方官员层层上报,朱器圾惊喜的发现,得巴蜀者得天下果然是真的。
这点,从巴蜀的大致人口和耕地面积就能看出来。
这会儿,就算是最保守的估计,巴蜀人口都在两千万以上,而耕地面积最少在六千万亩以上。
这就比较的恐怖了,哪怕就按亩产两石的最低标准计算,巴蜀每年也能产出粮食一亿多石,按二十税一的标准,光是巴蜀一地一年就能收获六百万石以上的税粮!
六百万石粮食啊,足以养活五十万大军!
也就是说,朱器圾根本不需要南阳、郧阳,甚至东番等地盘,光是这巴蜀一地,便足够养活他手底下所有军队了。
就这,还不是全部,巴蜀之富饶,简直超出了他的想象。
比如,巴蜀境内河流密布,岷江、沱江、嘉陵江、金沙江、大渡河、青衣江、乌江等长江支流几乎遍布整个巴蜀,只要水利设施兴修到位,几千万亩耕地根本就不会受旱灾的影响。
又比如,巴蜀还有数千万亩的草地,养活几十万匹战马都不成问题。
再比如,巴蜀还有铁矿、铜矿、煤矿、硝石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造枪、造炮、造船、造火药都不缺材料。
难怪三国时期蜀汉仅凭巴蜀一地便能对抗整个中原四十余年,期间诸葛亮还北伐了十余次,差点击败曹魏。
这巴蜀不愧为天府之国,得巴蜀者得天下果然不是虚言。
第291章 天全六番招讨司
天全六番招讨司,巴蜀境内的十六个长官司之一,位于成都府西南将近五百里之地。
如果从成都城出发,打马赶到这里,最多也就两三天的路程。
可惜,骑马根本就到不了这里,因为出了成都府往西南方向两百余里,过了眉州再往西到了雅州便是山林密布,根本无法通行。
没办法,这里已经属于大明西部边陲,陆路交通基本没有,要想从巴蜀腹地赶到这里,要么徒步翻山越岭,要么就坐船沿大渡河逆流而上。
朱器圾站在车轮舸上,一手扶着船舱立柱,一手举着望远镜,看着两岸连绵的高山,心中不由感叹,这地方简直比蜀道还难行啊!
此时,他已然有点气喘了,因为这里已经属于青藏高原的边沿,海拔差不多都有两千米了,再加上大渡河水流湍急,想在船上站稳都得用力抓个东西保持平衡,他着实被折腾的有点气喘吁吁了。
一旁坐着的马千乘见状,忍不住劝道:“皇上,要不您坐下来休息休息吧,这边也没什么好看的,除了山还是山。”
朱器圾闻言,不由坐下来摇头苦笑道:“还好这车轮舸是蒸汽机带动的,要是人踩的,估计累死也踩不到这里。”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因为这大渡河的水流太湍急了,而且越往上游越湍急,再加上海拔不断上升,一般没上过高原的人不停的使劲踩还真有可能累死去。
他要不是为了战马,也不可能跑这西南边陲来。
原来,巴蜀的草原并不是在成都平原,而是在这西南边陲的崇山峻岭之间,而离成都最近的马场就是天全六番招讨司的马场了,传闻,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天全六番招讨司还曾向朝廷进贡过战马呢,他也是听了这个传闻才不惜辗转千里坐船跑过来的。
这年头,战马太难搞了,因为西北大旱,辽东又建奴肆虐,原本大明边军的马场基本都废了,再加上南都太仆寺最大的官营马场也被魏忠贤给卖了,所以,想买战马,相当的困难,西北除了那些跟蒙元部落有来往的马贩子,基本很少有人能搞到战马。
其实,他早就想给手下军团多配些战马以增强机动性了,奈何,战马难寻,就算是有钱都买不到啊!
这会儿,他把整个巴蜀都拿下了,自然想买些巴蜀本地的战马,没想到,这战马却出自如此偏远的崇山峻岭之间。
难怪很少有人贩卖巴蜀的战马,这地形,想要大批量的把马往外送基本是不可能的,除非有像车轮舸这样机械动力的轮船,能顺着湍急的大渡河逆流而上。
这边的草原到底有多大呢?
天全六番招讨司又豢养了多少战马呢?
他真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了。
船队又行进了一阵,终于进入了一个水流相对平缓的回旋弯,前面一阵吆喝声传来,此行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朱器圾兴奋的钻出船舱一看,好家伙,河岸上已经排满了身着皮甲的汉子,那数量,怕不有上千。
这些应该就是天全六番招讨司的边军了。
数十艘车轮舸相继靠上河岸边临时搭建的码头,上千白杆兵将士都上了岸,朱器圾这才在马千乘和宁丑旦的护卫下踏上了码头,而这时候,先期抵达的秦祚明已经陪着两个满面红壳的汉子在码头上等着了。
他才刚踏上码头,秦佐明便带着两个满面红壳的汉子迎上来,恭敬的拱手道:“末将参见皇上。”
朱器圾连忙伸手需抬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这两位就是高将军和杨将军吧。”
那两个满脸红壳的汉子满脸激动的凑上来,恭敬的拱手道:“末将天全六番招讨司招讨使高跻泰,参见皇上,参见马大人。”
“末将天全六番招讨司招讨副使杨之明参见皇上,参见马大人。”
他们着实没想到,皇上真会跑这穷山恶水来。
虽说这位是靖难造反的皇上,那也是皇室宗亲,真正的藩王啊!
朱器圾一看这两人的态度就明白了,秦佐明应该是跟他们谈妥了,他们已经决定归附了。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亲切道:“两位将军辛苦了,不必多礼。”
众人又寒暄了几句,朱器圾便有些迫不及待的提议,让他们带路,去附近的草原看看了。
秦佐明之所以让高跻泰和杨之明把临时码头建在这里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附近就有一片不小的草原。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翻过江边的几座大山,一片硕大的山谷便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里就是天全六番招讨司的草原了,不过,这里的草原跟关外的草原还不一样,关外的草原基本都是一马平川,而这里的草原却是一片片斜坡和谷地,而且,这里并没有成片的牛羊和马匹,除了临时搭建的营地旁有上千匹壮硕的战马,其他地方,甚至连牛羊都看不到。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朱器圾忍不住问道:“高将军,你们的马场不在这边吗?”
高跻泰连忙解释道:“是啊,我们的马场在紫石关那边,离这里还有好几十里呢。”
卧槽,好几十里!
朱器圾顿时感到一阵手脚发软,刚刚他只是翻过了几个山头,走了大概几里路就已经有点受不了了,再走几十里,那不要命啊!
看样子,马场怕是看不成了。
他颇有些遗憾的跟着高跻泰等人走进营地中最大的帐篷,刚刚坐下来,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道:“高将军,秦将军应该跟你说了吧,我们需要战马,有多少要多少,当然,我们也不白要,就按现在的时价,一百两一匹跟你们买,你们能提供多少战马啊?”
高跻泰殷勤的献上一杯奶茶,这才略带激动道:“我们大概能提供上万匹战马,不知道皇上要不要这么多。”
上万匹战马那就是上百万两银子啊,这对于困守在西北边陲,穷得叮当响的天全六番招讨司来说已经是一笔庞大到恐怖的财富了。
朱器圾闻言,却是整个人都愣住了。
天全六番招讨司可有几个县那么大,这么大的地盘,竟然只养了万余匹战马!
万余匹战马能干什么?
他想要的是上十万匹!
他愣了一下,这才略带失望道:“就这么点吗?”
上万匹还就这么点?
这可是他们天全六番招讨司用百余年时间积累起来的,要不是他们的族人也需要用马,他们还不会养这么多呢。
高跻泰不由目瞪口呆道:“皇上,上万匹还不够吗,您想要多少?”
朱器圾毫不犹豫的道:“最少也得十来万匹吧,你能想办法搞到吗?”
传闻这边可是有数千万亩的草原,十来万匹战马应该有的吧?
第292章 茶马古道
十万匹马,这数量听上去好像很恐怖,不过,这点数量对于一个大型牧区来说并不算什么。
高跻泰是有办法弄来十万匹战马,问题,买马却涉及到天全六番招讨司的一个秘密,如果说出来,祸福难料啊!
他皱眉沉思了一阵,这才小心的问道:“皇上,听秦将军说,如果我们天全六番招讨司举族归附,您会给我们提供粮饷,不知这事是真是假?”
这个当然是真的。
朱器圾郑重的点头道:“你们在此为大明镇守边疆,大明自然要给你们发放粮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在此镇守边疆的。”
多少年了,朝廷终于又给我们发粮饷了!
高跻泰闻言,不由热泪盈眶。
他们真的不容易啊,这边疆苦寒之地根本就没法种粮食,族人想要不饿死,唯有拼命放牧,饲养牛羊马匹。
问题,这高寒之地饲养牛羊马匹本就不易,再加上他们草场也就那么多,所以,冬天的时候,经常有族人饿死!
他们天全六番招讨司的人口也因此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从鼎盛时期的十来万,到现在都不到五万人口了。
这也是他决意跟着唐王造反靖难的根本原因。
造反靖难怎么了?
反正原来的朝廷又不管他们,不给他们发粮饷,反了又如何。
唐王虽然还不是真正的皇帝,但是,唐王答应给他们发粮饷啊,就凭这点,他们就跟定唐王了,哪怕是造反,也跟着干!
高跻泰偷偷抹了把泪,又小心的问道:“皇上,末将斗胆问一句,不知您打算给我们发多少人的粮饷,具体粮饷又是多少?”
这些人必须拉拢啊,战马就靠他们了。
朱器圾不假思索道:“这个就要看你们的人口数量了,要不这样,你给我交个底,你们到底有多少人,又能出多少兵,总之,一句话,我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镇守边疆!”
太好了!
高跻泰忍不住激动道:“皇上,不瞒您说,我们天全六番招讨司的人口已然不到五万,不过,我们青壮较多,征召五千人马出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个,也太夸张了吧?
天全六番招讨司的地盘可有四五个县那么大,总人口还不到五万!
不过,这点人,要想养活倒不难。
朱器圾只是稍微估算了一下,便拍板道:“这样吧,五千人马就按普通边兵算,每人每月粮一石,饷一两。另外小旗、总旗、百户、千户等军官你自己定,我额外再给各级军官每月粮五千石,饷五千两,这些怎么分配也由你们自己定,至于你和杨将军,每人每月再加粮两千石,饷两千两,你看够了吗?“
我的天,这么多!
光是粮食就是一万多石一个月,省着点吃,再加上野菜和肉食完全可以养活所有族人了。
如果再加上饷银,大家都能勉强混个温饱了。
大家终于不用再挨饿了,族人们终于不会再饿死了!
高跻泰闻言,颤抖着爬到朱器圾跟前,使劲磕头道:“多谢皇上恩赐,多谢皇上恩赐。”
朱器圾见状,连忙把住他的胳膊,把他扶起来,随即郑重的道:“这是你们应得的,我还是那句话,我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为大明镇守边疆的。”
真是个好皇帝啊,比以前那些狗皇帝强多了。
这样的好皇帝,为之抛头颅洒热血都值!
您想要战马是吧?
好!
我豁出去了!
高跻泰暗自咬了咬牙,随即郑重的问道:“皇上可知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这个好像听说过,不过,很模糊,也不知是前世听说的还是这世听说的。
朱器圾愣了一下,这才尴尬道:“茶马古道一词我是听说过,不过,具体指的是什么我就不清楚了。”
果然,这皇上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
高跻泰想了想,随即解释道:“茶马古道源自唐朝,特指我们这些边镇为了与边疆游牧部族互市而开辟出来的商道。游牧部族需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