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家伙不会动手打人吧?
第10章 本王发起疯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曹光道不由看向一旁的范荣,向他投去求助的目光。
范荣假假也是这位小王爷的岳丈,应该能劝住这位即将发疯的小王爷吧?
谁知道,范荣这会儿早已被吓懵了,根本就不敢开口。
朱器圾再次冷冷的问道:“再问你一句,五百万斤,行不行。”
卧,卧,卧,不敢槽了。
曹光道真有点怕了。
如果这位小王爷真动手打人会怎么样?
人家根本不会怎么样,因为他有把柄在人家手里啊!
他贩卖私盐!
这小王爷就算把他给打死了,估计也不会有一点事。
他只能求饶道:“王爷,五百万斤真太多了,您就算是打死我,我也弄不来这么多啊。”
打死你?
别弄脏了本王的手!
朱器圾根本就没想动手打曹光道。
毕竟,装疯那也是有学问的,老是一发疯就动手打人也太没新意了。
再说了,他的目的也不是想收拾这些盐科提举司的人,他只是想要“一点”私盐而已。
现在,人家摆明了不肯,怎么办呢?
朱器圾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个卷轴,冷冷的道:“打死你?你想得倒简单,曹大人,你先看看这个吧。”
曹光道小心的接过卷轴,展开一看,不由浑身一颤。
这,是圣旨!
圣旨上说得倒不是查私盐,这封圣旨的意思只是将浙川附近的山林赏赐给浙川郡王朱器圾而已。
他之所以发颤,也不是因为圣旨上写的东西,他是大致猜出这位小王爷的意思来了。
果然,朱器圾紧接着便威胁道:“你们在朝廷上有人,本王在宫里也有人,你说,本王写封奏折,秘呈皇上,把你们的事说与皇上听,你们朝廷里的人扛得住吗?”
皇上如果知道了,谁还扛得住?
这事如果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不扒了他们皮才怪!
曹光道万般无奈,只能老老实实道:“王爷,五百万斤,下官真做不了主,下官得回去请示陈大人和杨大人才能给您答复。”
朱器圾不管不顾道:“你别给本王打马虎眼,本王耐心可是有限的,下个月,五十万斤盐,给本王送过来,不然,哼!”
曹光道被哼得又是一颤。
这小王爷,不但是个疯子,还是个强盗啊!
你他吗这不摆明了抢吗!
问题,跟个疯子还没什么道理可讲。
现在,怎么办?
他想了想,这才小心的道:“王爷,我们收缴私盐也需要时间,下个月,五十万斤,您就算把我们全打死,我们也凑不齐啊!”
我才懒得动手打你们呢。
朱器圾不容置疑道:“那行,下个月先送二十万斤,不够的,以后补上,别再讨价还价了啊!”
这!
曹光道欲哭无泪道:“王爷,这个下官真做不了主啊,下官只能把王爷的意思转告陈大人和杨大人。”
哼,敢不送,你们试试!
朱器圾又摆出一副扭曲的面孔,神经质般的警告道:“你们别逼本王啊,你们要把本王逼急了,本王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谁逼谁呢,你这个疯子!
不过,这疯子,还真有可能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一顿酒宴在极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曹光道是如丧考妣,精神恍惚的从范府中走了出来,陪在他身边的范荣也有点精神恍惚,貌似是受了极大的惊吓。
朱器圾却是饶有兴致的跟在两人身后,好像要去看什么好戏一般。
他说是说要跟两人去看看这次送来的盐,实际上,他是想去找马祥麟。
因为,刚在酒席上,曹光道说了,这次,他们请来的白杆兵,带队的是石柱宣慰使马千乘的儿子马祥麟。
白杆兵可是明末有名的三大精锐之一,他自然想拉拢一番,看能不能将其拉进自己的阵营。
正好,他从某些书上得知,这石柱宣慰使马千乘貌似是活不过万历朝的,所以,他想装个神棍,忽悠一下马千乘父子试试。
范家存盐的仓库离范府并不远,很快,他们一行便来到了长长的车队跟前。
朱器圾刚还说是来看盐的,到了这里之后,他却是直奔那指挥白杆兵的英武小将跟前,拍着人家的肩膀,亲切的道:“马兄,久仰,久仰。”
马祥麟被这么一拍,差点没石化。
他当然早就看见穿着蟒袍的朱器圾了,他也猜到了,这位应该就是最近传得很疯的浙川疯王了。
这位小王爷,脑子果然有问题,竟然直接就跑过来拍他肩膀,还叫他马兄。
这个,该怎么回呢?
马祥麟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连连拱手道:“不敢,不敢,末将马祥麟见过王爷。”
朱器圾摇了摇头,搂着他的肩膀微笑道:“马兄,见外了啊,来,我跟你说个事。”
说完,他便不由分说,搂着马祥麟的肩膀,往一旁走去。
马祥麟这个莫名其妙啊。
小王爷,你想干嘛?
朱器圾将他硬搂到旁边围墙的角落里,这才压低声音,神神秘秘的道:“马兄,我看你印堂发黑,家人怕是有难了,令尊可还好?”
这!
马祥麟闻言,不由满脸震惊,因为,他父亲马千乘这些天真出了点状况。
他目瞪口呆的看了朱器圾一眼,这才老老实实的道:“家父前些天染上了暑疫,这会儿正在家调理呢。”
染上了暑疫算什么,你爹就要死了,你知道不?
朱器圾装模作样的掐了掐手指,这才假装吃惊道:“哎呀,乌云罩顶,祸患延绵,马兄,说句不当说的话,你别生气啊,令尊怕是要出大事了,一个不好,性命不保啊!”
啊?
马祥麟将信将疑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朱器圾又装模作样的掐了掐手指,这才皱眉道:“令尊这一劫怕是很难躲过去了,这样吧,令尊要是出事了,你速速派人快马来通知我,到时候我再想办法,看能不能为令尊化解这一劫。”
马祥麟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直到临走的时候,神情还有点恍惚呢。
范荣看着远去的车队,颇有些担忧道:“王爷,盐科提举司这些人可不好惹,他们要不听你的,怎么办?”
朱器圾冷笑道:“他们要两袖清风,本王还真拿他们没办法,他们监守自盗,被本王知道了,还敢玩幺蛾子?逼急了本王,本王真什么都干得出来!”
这!
你可不是管人家要五百斤私盐,而是五百万斤,人家能乖乖送过来吗?
范荣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朱器圾却是突然拍着自己的后脑勺失声道:“对了,两万两银子,你有吧?”
范荣有些哭笑不得道:“这点银子小人还是拿得出来的。”
朱器圾闻言,这才长吁一口气,放心道:“还好,还好,做生意可要讲规矩,要不给钱白拿人家东西,那就是明抢了。”
范荣无语。
你还讲规矩?
你这不就是在明抢吗!
第11章 疯到玩尿
盐科提举司的车队走了,小王爷朱器圾终于安静了大半天,不过,第二天,他又开始发疯了。
这天一早,他刚爬起来,便找到赵正道,急吼吼的问道:“赵伯,府里有两百斤的坛子吗?”
两百斤的坛子?
赵正道闻言,愣了一下,这才摇头道:“没有,王爷,您要这么大的坛子干嘛?”
朱器圾不假思索道:“装尿啊。”
糟糕!
小王爷又犯病了。
赵正道闻言,不由哭笑不得。
装尿,有个几十斤的桶就足够了。
小王爷,您当您那里是水龙车吗?
他无奈的解释道:“王爷,装尿用不着那么大个坛子,两百斤的坛子一般都是用来装酒的。”
你知道什么!
朱器圾颇有些焦急道:“赵伯,你快给我买两个两百斤的坛子回来。”
这!
赵正道闻言,直想翻白眼。
一个不够,还要两个。
看样子,小王爷这会病的很严重啊!
他愣愣的站在那里,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朱器圾也直想翻白眼,他真没法跟赵正道解释,因为,他要做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个小王爷能接触到的。
他只能装作神经病要发作一般,大喊大叫道:“快去啊,两个坛子我们都买不起吗?”
这!
好吧,两个坛子倒也不值什么钱,买就买吧。
王爷,您别犯病啊,我这就去,这就去。
赵正道只能招呼两个儿子一起去买酒坛子了。
没想到,酒坛子买回来之后,朱器圾又急吼吼的吩咐道:“赵伯,你再去买两百斤尿回来,一个坛子里装一百斤。”
赵正道闻言,错点晕倒。
搞半天,这两个坛子真是用来装尿的!
不过,王爷想装的,不是自己的尿。
他颇有些无奈道:“王爷,您要这么多尿干嘛?”
晕死。
这个没法跟你解释啊!
朱器圾翻白眼道:“玩,不行吗?”
玩尿!
赵正道瞬间石化。
其实,小孩子玩尿并不奇怪。
在乡下,很多熊孩子无聊的时候都会撒泡尿撒地上和泥巴玩。
俗称,和尿泥。
问题,王爷,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您是王爷啊!
王爷,和尿泥!
这话传出去,会笑掉人大牙的。
他只能苦口婆心的劝道:“王爷,您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和尿泥玩了,万一传出去,人家会笑话你的。”
你才和尿泥玩呢!
朱器圾无奈的道:“你不会跟人家说是用来浇菜的吗?”
这个,倒还说得过去。
赵正道也有些无奈的道:“王爷,真要买?”
朱器圾没好气的道:“当然要买。”
这尿,怎么买啊?
倒不是说这尿贵的王府都买不起,恰恰相反,这尿就不值钱,谁没事卖尿啊!
对了,有种尿还真有卖的。
赵正道小心的问道:“王爷,您是要买童子尿吗?”
朱器圾翻白眼道:“什么童子尿,我要童子尿干嘛?只要是人拉的,什么尿都行!”
唉,行吧,只要你不发疯,玩尿就玩尿吧。
赵正道无奈,只能带着两个儿子去买尿了。
这尿真不值什么钱,周围的老百姓一听说是王府用来浇菜的,都不肯收钱,白送。
还是赵正道每家硬塞了几文钱这两百斤尿才花去几十文钱。
不过,这尿的味道就。。。。。。。
不说也罢。
尿买回来之后,朱器圾又急吼吼的吩咐道:“赵伯,你再去买十斤熟石膏粉和一百斤骨头回来。”
熟石膏粉,好说,问题这骨头。
赵正道无奈的问道:“王爷,您要什么骨头啊?”
朱器圾再次翻白眼道:“我没说什么骨头就是什么骨头都行啊,鸡骨头、猪骨头、牛骨头、鱼骨头都行,只要是骨头就行。”
好吧,那就去找找看有什么骨头买吧。
这天,浙川县城里的屠夫都笑开了花,因为平时搭给人家都不大想要的猪骨头全卖光了。
郡王府的人全包了,不管什么骨头都要!
骨头买回来之后,朱器圾又让王氏和刘氏帮忙,架了两口大锅,把买回来的骨头全煮熟,刮干净上面的肉筋,去掉浮油,又一股脑全敲碎,这才连带汤水全倒进一个装尿的坛子里面。
紧接着,他又让王氏和刘氏烧了几十斤热水,把熟石膏粉倒里面搅和了一阵,这才倒进另一个装尿的坛子里面。
直到两个坛子都不冒热气了,他这才命赵正道把两个坛子全封住。
话说,他这是干嘛呢?
他这个样子,也不像是在玩尿啊!
因为,尿他根本就没去动过,猪骨头什么的,他倒是折腾了半天。
其实,他并不是在玩尿,他是在造土化肥。
他这是在准备培育红薯和土豆的种苗呢。
自从张能举的家产全部张氏以唐王府的名义收回去之后,他就明白了,这钱粮,靠抢,貌似有点不靠谱,要想筹集足够的钱粮培养自己的势力,还得靠自己去挣,去种。
挣钱的法子他已经想到了,那就是贩卖私盐。
种粮食的法子他也想到了,那就是改良土豆和红薯种苗,然后大规模种植。
这两样东西可不得了,亩产动不动就是几千斤,而这会,大明境内,不管是大米小米,还是小麦什么的,亩产最多也就四五百斤。
也就是说,他只要把土豆和红薯的种苗改良之后推广开来,粮食亩产量瞬间就能翻十倍。
而土豆和红薯对土质和水源的要求都不高,他那三千亩封地就能载种,甚至,就连山坡上都能载种。
这样算下来,养活十来万大军,光凭他的封地和浙川四周的山地就足够了。
这会儿已经到了秋红薯的育苗时间,土豆的育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