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军师联盟-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五日,何进要求何太后同意他诛杀全体中常侍开始,一直到八月二十八日,刘辩回宫,大赦天下,改元为昭宁时,不过才短短四天而已。
  再从八月二十九日,董卓入京吞并何进、何苗军队开始,直到九月一日,董卓废帝结束,也仅仅过去三天!
  董卓为什么一入京就能号令群臣百官,废立皇帝呢?
  仅仅一个外臣为什么像空降大宰相似的,难道他兵特别多?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董卓没有参与政变的功劳(政变结束后才到场),凭什么能干扰朝政,当上司空?
  很多人还是会认为是因为:董卓兵多强势。
  而史学家考虑的因素是:太傅袁隗的认可。
  那么问题来了,袁隗为什么要扶持董卓?
  事实上,在东汉王朝,围绕着皇权一直是外戚和宦官轮流唱主角,两次党锢之祸,让清流朝臣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士人集团备受打压。
  长久的压制让士人集团对阉宦、外戚没有半点好感,作为东汉王朝最大世家的袁家,早已开启了他预谋逆袭的旷世布局。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每到皇权更迭时,便是阉宦、外戚斗得最凶的时候,同时也是士人集团最容易反击得手的绝佳时机。
  袁绍、袁术之流便是奉袁隗的意思,提前卧底在何进的府上,他们一手促成了外戚、阉宦内斗,又故意让董卓窃取了胜利果实,成为了权倾朝野的恶贼。
  因为,士人集团必须要始终站在正义的旗帜下,当董卓坏事做尽,天怒人怨,再以袁家强大的号召力,将其诛杀,那么扶持新皇,重振朝纲,便是理所应当的妙举。
  从这个观点上来看,真正的BOSS应该是士人集团,他们才是隐藏在幕后的那双无形大手,刘辨这只弱鸡,焉能扛得住这样的洪流!
  死!
  注定是刘辨唯一的结局。
  他可以把三国土著全都当作傻逼,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不停作死逃逸,但这样的结局只会让他生命的尽头提前,或许根本用不了五个月。
  在经历了足足一个多小时的争论后,历史系学者终于占据了上风,把刘辨必死的概念深刻地灌注在每一个网友心中。
  不挣扎,能活五个月!
  非要作死,董卓可能提前赏你丫一杯鸩酒!
  “历史远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不是我们不想努力,只是现在的刘辨已经没有了对抗的资本,一味逆势而为,只能是死,如果不想过早的死,我建议求稳!”
  “没错!如果他穿越在董卓入京之前,或者逃往邙山的路上,一切还有回旋的余地,可偏偏是被废掉了皇帝位以后,这种开局必死无疑!”
  “反派力量实在太大,主角又恰好是政治权利的焦点,千百双眼睛盯着他,想要猥琐发育都不太可能!”
  “……”
  终于被判了死刑!
  刘辨躺在榻上,缓缓闭上眼睛。
  虽然网友们争论的结局,他有过心理准备,可当这巨大的打击迎面撞来时,还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过程。
  有些人可以坦然面对,在余生中过得尽量逍遥,但刘辨却不能,他有太多的遗憾,不甘的情绪会让他始终处于消极的负面心境中,难以自拔。
  良久。
  脑海中的直播间,没有半点声音,似乎刘辨悲伤的情绪,同样感染到了千万网友。
  穿越本就万中无一,在数千万网友见证下的穿越,更是史无前例的唯一。
  这对于史学家全面了解东汉,有着难以言语的重要意义,但凡有一点生的希望,他们也不会放弃,可偏偏是这种必死的结局!
  正当刘辨陷入无尽的绝望中时,脑海中响起一个网友的声音:
  “我虽然不是历史系毕业的,但也知道,历史上的刘辨不是中毒死的嘛,如果能提前准备好解药,到时候上演一出假死的戏码,不就可以金蝉脱壳了吗?”
  金蝉脱壳?
  刘辨眼神骤亮!
  对啊!
  假死逃生可是古装悬疑电视剧中常用的套路,他们既然可以这样做,那自己为什么不能,只要死过一次,99。99%可以逃过众人的视线!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网友的声音再次充斥在刘辨脑海中: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根据史料记载,鸩毒是一种剧毒,人服毒后到致死所需要的时间非常短。
  东汉霍谞曾言『未入肠胃,已绝咽喉』,这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却形象的体现了鸩毒致死的速度,即使有解药也来不及救命。”
  “没错!五代时也有相关记载,南唐烈祖李昪对老臣周本不放心,就在一次宴会时将杯中酒下了鸩毒,赐给周本。
  周本虽然没喝,但却被著名优人申渐高喝了,还把杯子也揣在怀里,匆忙离去,烈祖暗地派亲信带着最好的解毒药去救申渐高,但未能见效,申渐高脑浆迸裂而死。”
  “这种毒药跟现代的剧毒氰化物类似,只需要几秒钟时间就能致命,即便有解药,也来不及施救!”
  “好一个金蝉脱壳的妙计,只可惜不太切合实际,如果换一种毒药,或许这条计策还能行得通,但偏偏是鸩毒!”
  “……”
  神特么……
  刘辨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就被这帮网友无情地剿灭了,不过,他还是小瞧了网友们的能量,四千万网友活动在各行各业,只有他想不到,没有网友办不到!
  “还真是巧了!我是学医的,氰化物虽然是剧毒,但不代表没有解药,事实上已经有办法解毒,而且非常简单,唯一的问题是来不及服用解药而已。
  但如果咱们提前备好鸩毒解药,让刘辨在服毒前服用,保住一条性命,应该不成问题!”
  “对啊!李儒这小子要鸩杀辩爷,辩爷或许只需要打个哈欠,就能提前服下解药,完全不存在来不及服用解药的问题!”
  “靠!历史系学者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让一个学医的给解决了吗?”
  “给医学大佬点个赞!”
  “辩爷加油!”
  “……”


第3章 论金蝉脱壳的可能性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可如今鸩毒已经失传,你要怎么配置解药?而且还要搞清楚一点,你配置的解药,在东汉末年到底能不能生产出来。”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毕竟,东汉的科技条件以及医疗条件,跟现代社会完全没法比,你能在现代社会中完成毒药的配置,但如何保证在东汉时期,也能配置出相应的解药呢?
  刘辨虽然很不喜欢那些挑刺儿的网友,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第一时间总是想到困难,然后接连否定,将一个原本奇妙的想法,彻底扼杀在萌芽中,但类似这样的现实问题,他却不会有半点抵触。
  “该怎么说呢?从中医学的角度考虑,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既然有鸩毒,就必定有克制鸩毒的解药,或许只是没被发现而已。
  我仔细考虑过了,鸩毒跟氰化物相类似,也是一种快速致命的毒药,如果能有临床试验,就可以通过服毒者的外在表现,来判断毒药致命原理,从而配置相应解药。
  这个在《洗冤集录》中便有相关记载,不同的外在表现,对应不同的毒性药理,再加上我的专业能力,配置解药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全都用中草药成分。”
  果然!
  四千万网友中藏龙卧虎!
  仅仅通过临床试验,便可以判断出毒药致命原理,然后对症下药,配置全中草药成分的解毒剂,这样的高手怕是在全国都能排得上号吧?
  可这临床……实验?
  刘辨突然意识到不妙,鸩毒只有他这个时代有,换言之,对方需要自己提供服用鸩毒的临床试验,那岂不是要自己……杀人?
  刘辨心里顿时万马奔腾,这马不是普通的马,而是大名鼎鼎的草泥马,自己连鸩毒都没有,又何谈临床试验?
  “等等!”
  刘辨立刻制止住众网友的争吵,心念道:“医学大神,我连鸩毒都没有,怎么提供临床试验,董老狗不鸩杀我就不错了,我还鸩杀别人?”
  良久,直播间医学大神回复:“那我也没有办法,鸩毒毕竟已经失传了,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绝不可能配置出解药,临床试验录像必须提供!”
  这尼玛……坑爹啊!
  刘辨正郁闷时,直播间有声音响起:“辩爷别急,你没有鸩毒,但不代表皇宫没有,至少太医那里肯定有鸩毒,你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只要能拿到鸩毒,临床试验就更不用担心了,古代验毒分两种,一种工具验毒,比如银针;还有一种活口验毒,一般是用动物来验毒,但在皇家却是用人来验毒。”
  “董卓虽然软禁了你,但肯定会提供饭,你在吃饭之前,下些鸩毒,让身旁的宦官来验毒,这种事情对于你现在的身份而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有资料显示,法王路易十四的宫廷里有两千多人负责膳食,其中有三百多人,专管一件事:验毒。在古代中国,太监要先尝一下皇帝的御膳,以防皇帝遭人投毒。”
  竟然要用人来验毒,这一下,不仅刘辨愣住了,就连广大网友也沸腾起来:
  “雾草!不会吧,古代皇家未免也太残暴了。”
  “好一个活口验毒,简直没有人性!”
  “在皇家眼里,人性又值几个钱?”
  “知识点啊朋友们,赶紧拿小本本记下!”
  “……”
  刘辨暗暗松了口气,这活口验毒的方式虽然没有人性,但为了自己的小命儿,也只能牺牲这帮腌臜阉宦了。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刘辨虽然是现代人穿越,但还没有愚蠢到不连累无辜而牺牲自己的高尚境界,更何况他身旁的这帮人,本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可是……
  这样做真的不会连累到自己吗?
  刘辨虽不是历史系学者,但也有基本的判断力:“皇宫等级森严,各个程序很严格,如果这边有人死于鸩毒,能不追查到自己?”
  三国土著虽然在某些方面落后,但不代表人傻,倘若层层追究下来,肯定会落在送膳食的中黄门,以及刘辨自己身上,而他的嫌疑自然是最大的。
  这份奏报如果送到董卓手里,谁又能保证这条老狗不会大发雷霆,再派人提前送杯鸩酒过来?万一真是如此,可就赔大发了!
  “辩爷,你的担心很正确,对方不仅会查,而且肯定会查到你身上,但这不过是疑惑而已,你完全不需要担心。
  不知道辩爷有没有想过,董卓完全可以在废掉帝位后,直接把你们母子二人鸩杀,但他为什么只鸩杀了何太后,却没有鸩杀你呢?”
  刘辨心中疑惑,试着回答:“难道我还不该死?”
  “真聪明!”直播间中有声音响起,“根据我的研究,这原本就是袁家谋划的一次阴谋,辩爷虽然必死无疑,但却不能立刻死!”
  “首先一点,三天前董卓才刚把辩爷的帝位废掉,今天又把何太后鸩杀在永安宫中,想来必定是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董卓贼厮虽然残暴,但他现在面对文武百官的舆论压力,处境必定也不好受,若他在此时下令鸩杀辩爷,天下子民还不得把他吃了?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
  董卓性格虽残暴,容易冲动,但他身旁的智囊李儒、贾诩却非如此,他们知晓大势,能审时度势,明知道董卓承受着巨大压力,又怎么可能把此事上报董卓,徒添烦恼?”
  刘辨听着很有道理,但总感觉有些难以说服自己:“有道理倒是有道理,可你怎么就能断定,李儒、贾诩不会把这事情上报给董卓呢?”
  “这便牵扯到其三了!”
  “要知道三天前辩爷才被废了帝位,今天老妈又被人鸩杀,还特么不让人探视尸体,这种事情怕是放在任何人头上,都会受不了吧,辩爷因为愤怒,用鸩毒杀个中黄门泄愤,是不是再正常不过了?
  像这种人之常情的事情,李儒还用和董卓汇报?那董卓要他这个郎中令是干嘛吃的,一点儿分辨事情的能力都没有嘛?
  所以!不管是出于阴谋需求也好,还是舆论压力也罢,亦或是人之常情的宣泄愤怒,我个人判断,辩爷即便鸩杀一个阉宦,暂时也应该不会有事!”
  刘辨心下大喜,皱眉微微舒展:“这么说……金蝉脱壳的计划可行?”


第4章 刘辨的试探
  当然了,事情决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在刘辨燃起希望之火时,总会有那么几个网友大神提出各种疑惑和建议:
  “辩爷千万别被演义误导了,现在的李儒还不是郎中令,更不是董卓的女婿,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起初应该是博士,直到190年才被提拔为郎中令!”
  说实在的,刘辨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