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
言至于此,刘辨已有些意兴阑珊,摆了摆手:“走吧,该见识的也见识过了,咱们赶紧赶路吧,或许此刻士循已经开始选兵了。”
荀彧掀开车帘:“朱将军,走吧。”
朱彤点头:“好。”
驾—!
马车启动,驶离驵会门口。
通往陷阵营的路上。
荀彧递上来一卷名册,轻声道:“陛下,农耕已经全面展开,咱们制定的农耕计划每项都提前完成,这是徐璆整理后的案牍,还请陛下过目。”
“恩。”
刘辨接过帛书,展开浏览。
经过长达数月的配合。
不论是荀彧也好,还是徐璆也罢,他们尽皆习惯了刘辨的工作方式,不再是长篇大论,尽皆文字,而是会辅之以表格,一目了然。
此刻的帛书上,便是一个接一个的表格,汇总的是各大县城农耕任务生产责任书的具体完成情况,表格下方会有评价。
新野刘备:上上等;
宛城唐翔:上上等;
……
比阳袁涣:上等;
涅阳司马朗:中上等;
……
丹水鲁肃:上上等;
堵阳满宠:中上等;
……
“咦?”
刘辨微蹙着眉,眼神骤亮:“鲁肃、满宠?怎么多出这么多生人?”
荀彧随口解释道:“是这样的,他们通过了考课,而且成绩相对比较优秀,农耕中期时,有些县令未能完成责任书,便将其罢免,替换上了新人。”
“由于前期的某些县令未能完成责任书,导致新人即便上来,也未能及时弥补,中期以后县令更换频次相对较大。”
“不过陛下……”
荀彧专门指着丹水鲁肃道:“这个叫鲁肃的人,的确是个奇才,虽然他是勉强完成了农耕生产责任书,单项内容并不出彩。”
“但是!”
荀彧一句神转折道:“在鲁肃之前,丹水历经三任县令,导致生产责任书内容严重滞后,而在其上任以后,不仅快速弥补,甚至在后期,还能提前完成。”
“陛下!”
荀彧从不轻易举荐旁人,但这一次,他却郑重拱手:“微臣观此人,绝非是百里之才,别说一个小县,便是一郡、一州,此人同样不在话下。”
“那满宠呢?”
刘辨皱着眉,询问道。
“陛下真是慧眼。”
荀彧深吸口气,万千感慨:“这个满宠虽然只是中上等的评价,各项指标完成度不出彩,但其吏治这一栏,却是上上等的评价。”
“徐璆将其着重标注,在名册末尾专门花大笔墨评价,对其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微臣私下里寻过徐璆,其确有想法,将之收入廷尉。”
刘辨饶有兴致地点着头,转而言道:“那文若你呢?”
荀彧淡笑,倒也不再隐瞒:“微臣确有想法,将鲁肃收入尚书台。”
“恩。”
刘辨简单应了一声。
单论能力,鲁肃的确有资格进入尚书台。
何况……
如今荀彧的压力的确有些大。
找个能人分担他一些压力,的确是应该的。
不过,刘辨却没有着急做决定,而是心念一动,提前与军师联盟沟通:“老师,专家有什么意见?这样会不会影响咱们的战略。”
“毕竟……”
刘辨作为上位者,需要考虑的东西实在有点多:“咱们打压世家的计划,主要还得靠这些基层官员来实现,鲁肃是个能人,将其调走是不是有些冲动了?”
军师联盟的声音随即响起:“辩爷放心,打压世家的确非常关键,不过咱们目前掌控着大势,不是换一个县令,就能影响大势的。”
“如果将鲁肃调任尚书台,倒是可以给这些基层官员,做一个良好的表率,只要各项工作干得好,就可能升迁,南阳汉庭目前建制不全,各位皆有机会。”
“这倒也是。”
刘辨深表赞同,官员的确需要有向上的动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可如果把鲁肃提拔起来,唐翔、刘备这俩上上等,又该如何?”
“刘备肯定是不能动的,阴家、邓家、来家的根基全都在新野,新野令换成别人,我还真有些不太放心。”
“而且!”
刘辨强调道:“宛县虽然只是个县令,毕竟是南阳汉庭的帝都,这宛县令肯定得要个信得过的人坐镇才行,唐翔似乎也不能动。”
“这两个上上等的人都不能升迁,却要升迁鲁肃、满宠,会不会引起别人的非议,产生不好的影响啊!”
不得不承认。
刘辨考虑问题,已经越来越有深度。
这是军师联盟专家教导有方。
不过……
他依旧显得有些稚嫩,军师联盟继续指导道:“刘备的确不能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换上别人,真未必能镇得住邓家、阴家等世家。”
“在没有彻底削弱世家力量之前,刘备只能坚守在那里,而且咱们还要持续不断,给刘备增加力量,以防万一。”
“毕竟,阴家、邓家的部曲力量,可绝非那些个豪族可比,动辄上千人的兵马,一旦彻底爆发,反攻县城轻而易举。”
“当然!”
军师联盟生怕刘辨误会,赶忙解释道:“专家是尽量不会让世族爆发,但该做的准备,肯定是要做的,软硬刀子全都要有,这才叫掌控大局。”
刘辨心念一动:“我明白的!刘备这里没有疑问,主要是唐翔,毕竟是我内兄,升迁两个外人,却没有升迁他,怕是不太妥当吧?”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满宠的评价只是中上等而已,直接成为廷尉属官,会不会有些太快了,可能引起别人的不满。”
军师联盟轻声道:“辩爷,专家的意见是,把满宠调任宛城当县令,同时将唐翔调入尚书台,与鲁肃一起,成为荀彧的助手,具体任务由荀彧分配即可。”
“这……”
刘辨眼神骤亮,恍如打开一扇窗:“还真是个解决办法!满宠到了宛城,同样可以分担徐璆一部分工作压力,甚至还能帮到郭嘉,简直一举三得。”
“没错!”
军师联盟肯定地道:“专家就是这个意思。”
刘辨暗松口气:“我明白了。”
旋即。
他抬眸望向荀彧,轻声道:“文若,你觉得这样如何?将鲁肃、唐翔尽皆调入尚书台,而将满宠平调宛县,继续考验他一年。”
“平调宛县?”
荀彧捻须,思索良久,露出会心的笑容:“陛下思虑果然周全,即兼顾了微臣与徐廷尉的需求,又能考虑到下方各县的积极性。”
“佩服!”
言至于此,荀彧郑重一揖:“不过陛下,刘备那里,可能需要您写封亲笔信,毕竟他是南阳二十六县中,表现最突出的。”
“恩。”
刘辨点点头:“放心,等回来以后,朕便写信。”
荀彧颔首:“多谢陛下。”
“哪里,这是朕应该做的。”
“……”
马车中。
二人一边聊着朝政,一边畅想未来。
没多久,马车便赶到陷阵营。
早有士兵迎上来,带着刘辨、荀彧赶往选兵地点。
“陛下,这第一轮选拔,已经结束了。”
“校尉将身体素质差的剔除,目前正在第二轮选拔。”
“您瞧那里……”
士兵带着刘辨、荀彧来到将台,居高临下,俯瞰那一片围栏。
围栏四周以军帐全部遮住,里面有五支箭靶,箭靶下面站着五个士兵,在其对面,正有五人捻弓搭箭,彷佛要射箭靶一样。
“这……”
一旁荀彧惊诧不已:“陛下,这可是要出人命的啊!士循他疯了吗?万一箭矢没有中靶,却命中了下面的士兵,该当如何啊?”
“别急。”
刘辨倒是显得比较镇定。
他一眼便看出来高顺的目的,是要选出真正不怕死的士兵:“高顺、侯成、曹性、郝昭,还有吕布、徐荣、韩当,他们各个箭术了得,绝不会出问题。”
毕竟,胆魄直接决定士气。
当然了。
这种东西很难检测。
刘辨没想到,高顺居然会以这样一种方式筛选。
荀彧看得是心惊肉跳,那一排箭矢打过去,五个士兵有四个直接瘫软在地,甚至连同荀彧在内,也不由地打了个寒蝉。
“还……”
荀彧喉头滚动,冷汗直流:“还真有不怕死的啊!”
刘辨点点头:“战场是极其残酷的,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
荀彧满目骇然,但他同样经历过战场,自然清楚刘辨话中深意:“陛下言之有理,但以此法能筛选出多少将士?”
旋即。
荀彧目光扫过下方,抬手指向不远处,扭头瞥向随行介绍的士兵:“那两列便是选出来的合格士兵,对否?”
“恩。”
“有多少人?”
“目前只有三十二人。”
“三十二人?”
刘辨看得很清楚,一列十人,零着两个,的确是三十二人:“那不合格的又有多少?”
士兵回答:“三百余人。”
嘶—!
荀彧惊诧不已:“竟不足十之一。”
刘辨则是云淡风轻:“如此比例,已经很不错了,看来徐荣执行诏令没有打折扣,这五千兵马的确堪称精锐。”
此刻,即便是直播间网友,也不由地沸腾起来:
“靠!怪不得高顺会打预防针,以这种方式选兵,简直太吓人了。”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箭靶下面的人,有多恐惧。”
“说真的,如果是我,可能真要吓尿了。”
“是啊,一旦没有命中箭靶,那可是要命的节奏。”
“高顺简直太大胆了,残酷至极。”
“……”
与此同时,军师联盟的声音同样响起:“辩爷,高顺选兵、练兵的方式,已经具有现代特种部队的雏形了。”
“实际上,特种部队每年都有死亡指标控制着,这其中包括战斗性死亡,以及非战斗性死亡,训练中身亡,就属于非战斗性死亡。”
“辩爷。”
军师联盟继续道:“专家有个提议,不知道你能不能答应?”
刘辨试着询问:“什么提议?”
军师联盟:“你能不能让高顺把他选兵、练兵的想法,以方案的形式呈报上来,一来,辩爷能有个心理准备,二来,专家也想以此窥测汉朝时期的练兵方法。”
“当然!”
军师联盟补充道道:“最为重要的是,古军事专家还可以结合他的方案,提出一些意见,甚至增加一些练兵器械,做专业性的提升。”
刘辨眼神骤亮,心念一动:“当然可以,求之不得!”
军师联盟轻声道:“正好,高顺过来了。”
“啊?”
刘辨这才怔回神来。
果然!
不远处,高顺一路小跑过来。
显然,已经有人把自己来此的消息,告诉了高顺:“陷阵营高顺,参见陛下。”
刘辨摆手示意其免礼:“士循啊,你如此选兵,想来挑不出多少士卒吧?”
高顺点点头:“从目前的状态看,怕是能挑出五、六百人,再加上我军中原本的两百人,保守估计在七、八百人。”
“不过……”
话锋一转,高顺轻声道:“在后面排队的,还有咱们此前俘虏的不少步兵营悍卒,末将听徐将军说,他们各个悍不畏死,或许能满足我的要求。”
“步兵营悍卒?”
刘辨惊诧不已,一脸的难以置信:“徐荣竟然把步兵营的士兵,也都拉过来了?看来他挺支持你工作的嘛。”
“恩。”
高顺点点头:“还算可以!不过,徐将军只是把军中队率以下的士兵带过来了,真正有过斩将、夺旗、先登经验者,没有多少。”
“可以理解。”
刘辨自然明白徐荣这么做的顾虑:“毕竟,队率级别以上,已经关乎到了军队的建制,如果全都交给你,就等于把徐荣的架构打散了。”
“这一点。”
刘辨深吸口气:“士循,你得体谅一下。”
高顺淡笑:“当然,大家都是军官,自然可以理解,否则徐将军今日岂会来助我选兵,陛下不必担心。”
“哦对了。”
刘辨岔开话题,目光掠过高顺,落在下方的选兵区:“士循啊,朕对你选兵、练兵的办法颇感兴趣,你能不能抽空,以方案的形式呈报上来,朕想要瞧瞧。”
“可是陛下……”
高顺神色微怔,略显惊诧,赶忙拱手:“末将的练兵之法,与寻常人不同,只怕不太适合在全军推广。”
“怕是……”
话音未落,便被刘辨摆手打断:“此法的确不太适合寻常士卒,不过却可能适合其余精锐兵马,你先呈报上来,至于是否会推广,另当别论。”
高顺这才安心,当即颔首点头:“喏。”
“好了。”
刘辨交代完事情,旋即吩咐道:“选兵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