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军师联盟-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辩爷如果没有点真本事,荀彧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一生,全都压在辩爷身上的,所以现在,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嗯!”
  刘辨心念一动,心底的火轰得燃烧起来。
  他双目灼灼地凝视着荀彧,郑重言道:“文若,你与孤虽然今日才相识,但孤对你却是神交已久,你仕途不足一年,却能在雒阳即将安定时辞官归乡。”
  “孤想……”
  刘辨声音拖长,一双眼睛紧盯着对方,不肯放过半点表情变化:“你一定察觉到了异样,这才毅然决然地辞官归乡,对吗?”
  荀彧眼神果然闪亮,缓缓点头:“在下的确察觉到一些诡异的气息,隐隐感觉将有大事发生,这才决定辞官归乡。”
  “莫非……”
  荀彧皱眉反问:“殿下也察觉出来了?”
  刘辨唇角微扬起个弧度。
  果然!
  荀彧辞官归乡是有原因的,此人的政……治敏感度极高,甚至要远超军师联盟的判断。
  刘辨缓缓点头,非常肯定地道:“自然!”
  荀彧“哦”的一声惊诧:“不知殿下可察觉到了什么?”
  此事刘辨早与军师联盟有过沟通,因此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董卓自以为靠拉拢士族,便能在雒阳站稳脚跟,但他忽视了千百年来士人的傲骨。”
  “一个生长在大汉西北边陲的莽夫而已,不通诗书,不识礼乐,遇到非议,则强词夺理,刀斧相加,如此人物岂能被士人接纳?”
  “虽然,董卓靠封官来拉拢士族阶层,但千百年来形成的鄙夷,岂是靠这些微末的官职,便能抵消掉的?”
  “哼~~”
  刘辨轻哼一声,不以为意地道:“董卓表面上靠拉拢士族,在雒阳站住了脚跟,可实际上却埋下了很深的隐患,一旦爆发,必震天动地,掀起一场巨大浩劫。”
  嘶~~~
  不等荀彧震惊,一旁的韩楙当场倒抽一口凉气,满目骇然:“殿下,荀叔父与您一样,同样认为这天下将迎来一场浩劫。”
  刹那间!
  刘辨、荀彧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韩楙身上,森冷而凛冽的眸光,像是一柄利剑,狠狠地戳在他心坎上。
  却见韩楙喉头滚动,强行咽了口口水,旋即慌忙起身,朝着刘辨深躬一礼:“那个……草民偶然想起,族中仍有要事处理,恕不能陪,望企见谅。”
  刘辨大手一挥,毫不犹豫:“有事便去处理,有文若陪着孤足矣。”
  韩楙面色略显尴尬,但还是应声承诺,旋即灰溜溜退出了前厅。
  这一幕落在直播间网友眼中,顿时引起一片唏嘘:
  “哈哈!这小子果然是个沙雕,不过反应还挺快的。”
  “如果没有记错,他最终死在了邺城,被一个叫朱汉的打断了双腿。”
  “有个愚蠢如猪的爹,能生出多聪明的娃来?”
  “就是!颍川四长里貌似只有韩家最弱了。”
  “反正跟荀家、陈家、钟家,没办法比。”
  “唉,韩、荀、陈、钟,有没有感觉一个姓很突兀,这是一道送分题啊!”
  “哈哈,的确是送分题!”
  “送分题+1”
  “+2”
  “+10086”
  “……”
  沙雕网友的声音一浪接着一浪。
  若非刘辨对他们已经产生了抵抗力,估计早笑喷了。
  不过……
  他依旧保持绝对的平静。
  此刻,荀彧转回身来,揖了一揖:“殿下果然高瞻远瞩,荀某佩服,不过殿下如今深陷绝境,仍未逃出董卓魔掌,在下以为还是应当脚踏实地一些更好。”
  “董卓?”
  刘辨唇角微扬起个弧度,绽出一抹淡淡的蔑笑:“孤在雒阳时,他尚且困不住孤,如今既然逃出生天,他便是布下天罗地网,孤也绝无所惧。”
  “信不信?”
  刘辨身子微倾,自信满满地道:“孤有一百种方法可以破局!”
  荀彧愣怔,一脸的不敢置信:“哦?殿下莫非早有预料?”
  刘辨傲娇回答:“当然!一切尽在掌控。”
  荀彧拱手:“愿闻其详。”


第103章 今夜之前,给孤答复!
  对于这个问题,刘辨非常有自信。
  毕竟,在雒阳皇宫时,他便跟军师联盟有过详细商讨。
  而今虽然逃离雒阳,出了轘辕关,但危险依然没能消除,因此会继续跟军师联盟探讨。
  荀彧把话题转移到这里,当真是正中刘辨下怀。
  “其实答案很简单。”
  刘辨的笑容徐徐绽放,显得非常自信:“废帝不死,终是祸患,董卓老贼有不得不杀孤的理由,即便孤逃到天涯海角,依旧如此。”
  “不过……”
  刘辨话音斗转,长出口气:“董卓老贼确实比孤想象中要聪明一些,他没有派兵追杀,将事情闹大,必是猜到了孤会去南阳,因此提前在那里守候。”
  荀彧饶有兴致地点点头。
  对于刘辨给出的答案,他深表赞同。
  “没错。”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细眉微蹙:“殿下分析得很对,董卓迟迟不来颍川,必定是对南阳下手了,他要彻底切断殿下的归路。”
  “但殿下既然已经猜到了董卓的应对措施,想来南阳何家应该已经收到消息,提前避难,亦或者按照殿下的指示,正在某处恭候?”
  呵呵~~
  你丫真想多了。
  刘辨耸耸肩,略显尴尬地道:“很遗憾,孤没有来得及通知何家,或者应该这么说才对,其实没必要通知何家。”
  “哦?”
  荀彧皱了皱眉,心生疑窦:“殿下因何会有这种想法?”
  刘辨解释道:“其一,孤当时身陷皇宫,被软禁阿阁,手中没有多少可用之人,若随便派人通知何家,何家未必会信,甚至会引人怀疑,坏了孤的逃亡计划。”
  “嗯。”
  荀彧缓缓点头:“的确如此,贸然示警,隐患太大,但南阳何家毕竟与殿下血脉相连,您明知何家会遭难却不警告,是否有些太过狠心了?”
  “这便牵扯到其二了。”
  刘辨顺势接过话茬,轻声道:“自从大将军被害,太后被鸩杀,南阳何家就该有觉悟,自行逃离宛县避难,那些没有逃离的,或是心存侥幸,或是不愿离开故土。”
  “总之……”
  刘辨强调道:“他们这些人绝非是孤警告,便能离开的,既然警告无用,又何必冒着风险浪费时间示警呢?”
  荀彧忽然想起了自己奉劝族人离开的一幕,族人权当他是疯子,没人理会他分毫,这不正是殿下口中的警告无用嘛?
  的确!
  他们心存侥幸,甚至不愿离开故土,仅此而已。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不求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
  这是荀彧才领悟到的道理,但刘辨却早已领悟。
  要知道,眼前这个少年郎还不到十五岁,但心智却成熟到令荀彧都倍感震惊,甚至隐隐感觉到有些恐惧。
  难道……
  是因为这一年里,刘辨经历的太多?
  从无忧无虑的皇子,一跃成为大汉的至尊;
  又从万众瞩目的皇帝,一落成为皇宫软禁的阶下囚;
  从母亲呵护,舅舅疼爱的少年,一夜之间沦落成孤家寡人;
  杀戮、恐惧、威胁、恫吓、黑暗!
  眼前的少年需要经历怎样的磨难,才能从那个行为轻挑的皇子,变成现在这样处变不惊,思维缜密,聪明睿智的弘农王?
  荀彧不敢想象。
  但是……
  他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眼前的这个少年郎,已经与自己印象中那个行为轻挑的皇子,完全不同了。
  他有振兴汉室的能力与责任,是一个值得自己拼尽一生来辅佐的君王。
  呼~~~
  此刻的荀彧内心已然发生剧变。
  但他仍旧没有轻易下决心,而是继续发问:“且不管何家人命运如何,一旦董卓派亲信死守南阳郡,恐怕殿下短时间内,真没有起势的可能。”
  虽然,如今的刘辨手里有一支两千人的兵马,而且对方从唐家而来,必定获得了一定的支持,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是荒野浮萍,不可长久。
  “文若可是以为……”
  刘辨身子微倾,试探性问道:“那董卓老贼可以拦得住孤?”
  荀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拐弯言道:“有了阿阁逃亡的经历,殿下想要进入南阳,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言外之意,董卓的查访一定会非常严格,甚至要比在雒阳时更加严格,面对这样的局面,想要破解,真的没那么容易。
  “而且!”
  荀彧强调道:“董卓虽然没有派大军赶来追杀,但却一定会派细作渗透进颍川,随时掌握殿下兵马的动向。”
  “你的意图太过明显,就连我这个外人都猜得到要穿越楚长城,过缯关,杀入南阳郡,趁机起势造反!”
  “那董贼焉能不清楚?”
  一句反问,荀彧长长呼出一口浊气:“殿下,南阳归途受阻,颍川同样不会太平,唐家帮得了你一时,却帮不了你一世。”
  “若不能破局,唯有死耳!”
  荀彧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仿佛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柄巨锤,狠狠地砸在刘辨心上。
  不过……
  如今的刘辨有军师联盟辅佐。
  他脆弱的心,早已经穿上了坚固的铠甲,绝非寻常人可破。
  荀彧这样的言辞,充其量只能给刘辨挠挠痒痒而已。
  “孤说过了。”
  刘辨双目灼灼地凝视着荀彧,极其郑重地道:“孤有一百种破局的办法,但其中最安全的一种,需要文若你的相助。”
  “不知文若可愿信孤?”
  刘辨顺势抛出橄榄枝,试探性问道:“助孤一臂之力?”
  荀彧惊诧,一脸的不敢置信:“我?”
  刘辨点点头:“没错!文若你素有王佐之才的美誉,而今又提前察觉隐患,毅然决然地辞官归乡,你对当前局势的判断,天下鲜有敌手。”
  “孤只有把队伍交给你,才能真正放心潜入南阳,届时你与孤里应外合,必可趁着天下局势骤变,一举鲸吞南阳,虎视河洛。”
  “文若!”
  刘辨极其郑重地道:“你乃王佐之才,不辅佐孤王,辅佐何人?你只有跟随孤,才能真正发挥你的才智,不负平生所学。”
  荀彧如雷轰电掣般怔在原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殿下准备孤身闯南阳,将这两千兵马交由在下指挥?”
  刘辨点点头:“嗯!如此重任,非文若莫属。”
  “这……殿下可否容我考虑考虑?”
  “可以!今夜之前,给孤答复。”


第104章 殿下倒是坦荡
  “老师~~~”
  客房中,刘辨闭目养神,正与军师联盟沟通交流:“我觉得荀彧说得对,咱们逃出雒阳,只会让董卓的兵马更加仔细,方城夏道怕是没那么容易混过去。”
  “万一……”
  刘辨颇为担忧地道:“万一这帮杂碎盘查得非常仔细,每个人都要检查,甚至连棺材板都要掀开瞧瞧,恐怕真不容易糊弄过去。”
  “我之前吹牛,说有一百种破局的办法,其实就是说秃噜嘴了,现在想想真挺尴尬的,这不是给联盟专家老师出难题嘛。”
  董卓虽然脑子不够用,但他有李儒辅佐,智商一定是在线的。
  何况,自己从守卫森严的皇宫逃走,还在轘辕关外杀死了大将李方,这无异于给董卓当头棒喝,对方只要不傻,就一定会吸取教训,严肃应对。
  低估对手等于自取灭亡。
  这是刘辨自金蝉脱壳计划开始,领悟到的道理。
  这帮家伙虽然是土著,科技水平没有现代发达,但对事情的预估、判断,却丝毫不逊于任何人,这一点从李儒快速派兵包围雒阳,便可见端倪。
  当初!
  正是因为李儒的这一手操作,差点让刘辨死在去鹊村的路上,每次想到这里,刘辨就感到一阵后怕。
  他至今都不知道是哪路神仙救了自己的命。
  呼~~~
  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刘辨强做镇定,但实际却惶恐至极。
  此刻,军师联盟的声音响起:“辩爷不要被荀彧给唬住了,其实方城夏道那里没那么难,至少比你想象中要简单许多。”
  “单从地理上来讲,方城夏道是连接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的丘陵本身,在结构上并不是单线而是呈现复线结构。”
  “从联盟专家对方城夏道的解读来看,这段楚长城分为北线、东线、西线三部分,整体轮廓略呈倒U形。”
  “而咱们将要面对的,正是东线的这一段,而这段山体总体呈现出内外两层,专家称之为东内线与东外线。”
  “虽然,叶县→缯关的路线是最便捷的一条通道,但却只适合大军行进,缯关能够阻拦大军通行,但却很难阻拦一个人通行,因为这条线要防守的点实在太多了。”
  “除非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