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军师联盟-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辨淡然道:“伯苗不必妄自菲薄,你做得已经够好了。”
  邓芝拱手:“多谢殿下。”
  刘辨目光扫过众人,郑重言道:“诸位有何意见,尽可畅所欲言,不必担心言错,孤心中自有计较。”
  “殿下!”
  当即,有张辽横出一步,欠身拱手道:“末将以为,欲破犄角战法,关键在于如何防止其部偷袭我军后方。”
  “没错!”
  荀彧深吸口气,顺势接过话茬:“犄角之势的强横之处,便在于双方互为援兵,可令攻城者陷入腹背受敌之态。”
  “若是粱县、广成关之间有险可守,我军尚可集中大部兵力强攻一处,少量兵力以期阻敌来援。”
  “但是……”
  荀彧脸上写满了作难,愁眉不展:“诸君且看,粱县、广成关相距不过十里,中间道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对方骑兵只要出城,可以从各个方向,随意进攻我军后方,届时不论是骑兵冲阵也好,还是箭矢袭扰也罢,对于我军强攻广成关,皆是一大祸患。”
  孙坚此前参加过讨伐凉州的战事,自然清楚骑兵在战争中的作用。
  他饶有兴致地点了点头:“没错,骑兵于旷野作战,来去如风,迅捷如雷,若是我军防御得当,还自罢了,一旦被其找到突破口,必定里应外合,一举破之。”
  “可惜……”
  孙坚嗞着钢牙,抬头望向张辽:“我军精骑兵只三百人,难以与敌军骑兵抗衡,否则文远将军完全能以骑兵战骑兵,为大军进攻争取时间。”
  “骑兵战骑兵?”
  对于这样的战术,张辽不屑为之:“我军即便有两千精骑,甚至更多,张某也不会采取这种以硬碰硬的战术。”
  “且不说北军骑兵尽皆精锐,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我军骑兵即便在数量上占优,也未必会是其对手。”
  “董卓财大气粗,死两个骑兵不心疼,但我军骑兵尽皆宝贝,死一个都让辽倍感痛心,这样强行硬战,非我所愿。”
  张辽乃是雁门郡人。
  这里常年会与鲜卑、乌桓作战。
  对于饲养战马、训练骑兵的成本,没有人比张辽更清楚。
  当然,对于骑兵战法,在场众人同样难以望其项背。
  刘辨自然听出了张辽言语中的自信:“文远,你有何想法,直言便是,休要藏着掖着。”
  张辽赶忙欠身拱手:“殿下,您还记得当初在南阳时,您给了末将鸳鸯阵图,以及一份步制骑、步陷骑的策略吗?”
  “难道……”
  刘辨猛然想起当初的一幕,眼神骤亮,急忙询问:“文远可有破敌之策?”
  张辽不敢轻易答应,只能婉转表达:“末将心中有些想法,请殿下给末将一些时间准备,争取尽早拿出一份克敌制胜的策略。”
  “好!”
  刘辨大喜,点点头:“孤给你三天时间,务必要拿出一份策略,待与众将商讨通过后,便派人准备相关器械,如何?”
  张辽拱手抱拳:“末将必全力以赴。”
  荀彧淡笑,对于张辽的能耐,他早已知晓:“正好,这段时间袁术、李旻等人正在调集船只,说不定咱们能同时完成,届时便可齐头并进,破开雒阳南部防线。”
  这不巧了么,这不是?
  刘辨深觉有理,缓缓点头,转而望向孙坚:“文台。”
  孙坚忙不迭拱手抱拳:“末将在。”
  刘辨朗声道:“孤知你初来乍到,立功心切,但你切勿急躁,待李旻的船只调集完毕,必有你建功立业之日!”
  “不过……”
  刘辨声音平缓,但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满了不可违抗的王者气息:“届时你若拿不下城关,孤必军法伺候,绝不姑息。”
  孙坚大喜,声音洪亮:“殿下放心,末将若拿不下城关,甘愿军法从事。”
  刘辨唇角微扬:“很好。”
  孙坚乃是扬州吴郡人,精于水战。
  从颍川溯颖水而上,强攻轘辕关之战,没有人比孙坚更合适。
  接下来的日子。
  李旻、袁术、徐璆在汝南、颍川征调船只。
  虽然绝大部分都是载货的商船,但对于战局而言,已经足够了。
  毕竟,商船充其量只是运输工具而已,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要靠步兵攻城。
  至于刘辨?
  他则与张辽一起,亲自前往前线侦察。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要把真实的地形地貌,传达给军师联盟的专家,分析对方可能的进攻策略,以及我军该有的反制方法。
  在与张辽及军师联盟专家的沟通中,刘辨对于古代军事战争的理解,以及作战方式方法,全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毫不客气地说。
  目前刘辨的军事素养,虽然未必比得上三国名将,但绝对不输于常见的武将,甚至跻身二流将才,也是有可能的。
  “从粱县到广成关是一片开阔地,没有确定的行军路线,所以设伏陷骑的策略否定了,完全不能使用,咱们只能在广成关军队后方想办法。”
  “嗯,我明白。”
  “……”
  “拒马枪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限制骑兵器械,这玩意能制作多少,就抓紧制作多少,绝对不会浪费的。”
  “放心,已经安排好了。”
  “……”
  “枪兵克制骑兵?别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战马的生命力比较顽强,当长枪刺中战马时,很难直接将战马击杀,此时骑兵仍可进行冲锋战斗!”
  “甚至,受伤发狂的战马会在短时间内,形成更可怕的冲击力,再加上步兵的防御能力,一般情况下会差于骑兵,单从战损比而言,步兵的伤亡实际上更高。”
  “之所以会说枪兵克制骑兵,其实是从成本角度出发,不论是饲养成本,还是训练成本,骑兵远高于步兵,即便以一个骑兵换取数个步兵,也是很不划算的。”
  “原来如此!”
  “……”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步制骑的策略对器械的依赖性比较高,更像是一种小型的堡垒战术,限制骑兵机动性,然后施以反击,历史上的步制骑大都是此套路。”
  “受教了。”
  “……”
  整整三日。
  张辽的初步方案出炉。
  在经过众文武激烈的讨论后,又简单进行了修改,旋即最终敲定。
  接下来,荀彧、唐翔根据最终制定的方案,在全军范围内,搜寻各种兵器、盾牌,以及相关物资,同时派人伐木,制作方案中缺少的器械。
  然而……
  正当刘辨为进攻广成关做准备时。
  司隶,雒阳。
  巍峨皇宫,崇德大殿。
  珠帘冠下的刘协佝偻着身躯,仿佛被沉重的皇冠压弯了腰。
  他眼神中闪烁着一丝淡淡的恐惧,身体微颤,虽贵为九五至尊,却没有丝毫威严。
  在其下方,魁梧的董卓按着腰间的利剑,在殿中左右来回踱步,凶戾的目光不时扫过满朝文武,吓得文武百官一个个垂头铩羽,胆战心惊。
  安静!
  死一般的安静!
  整个崇德殿安静得,甚至能听到百官的心跳声。
  良久,董卓才驻足殿中,将腰间的长剑砰的一声,拄在地板上。
  满朝文武齐刷刷一颤,吓得闷声往后倾斜。
  “哼~~”
  董卓轻哼一声。
  果然!
  对付这帮满嘴仁义道德的士大夫,还是暴力最管用。
  没错,以前劳资是想融入你们的圈层,但你们却不给面子。
  好啊!
  劳资放弃了。
  既然你们不接纳我董卓,咱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规则来了。
  董卓扫视众文武,朗声言道:“昨夜本相夜观星象,发现紫微星西行,有感苍天示警,汉东都雒阳,已历二百余年,气数已衰。”
  “既然天道旺气在西,本相便当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奉驾西幸,以应天道,汝等各宜促装,尽早上路。”
  轰隆~~
  宛如晴空一道霹雳。
  直将满朝文武雷了个外焦里嫩。
  众大臣如雷轰电掣般愣怔,一个个瞋目结舌,惊骇不已。
  尤其是上公太傅袁隗,更是眼瞪如铃,心中巨震。
  迁都?
  董卓这条老狗还真是敢想。
  居然想要靠迁都,来躲避关东盟军的锋芒。
  要知道,迁都事关重大,必定会引起朝野震动,百姓惶恐。
  显然,董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定是准备与关东盟军死战到底了。
  “该怎么办?”
  袁隗神思如电,陷入沉思。
  正在这时,司徒杨彪壮胆横出一步:“丞相,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必会惊动百姓,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还望丞相三思。”
  “嗯?”
  董卓怒目圆睁,缓缓扭头瞥向杨彪。
  森冷的杀气,刹那间罩向对方,甚至连四周官员都不由为之一怔。
  然而……
  杨彪却依旧站如青松,直面凶煞董卓,不惧刀兵,不怕威胁,再次铿锵劝谏:“微臣恳请丞相,为天下百姓计,三思而行。”
  董卓暴怒,厉声喝道:“杨司徒,你莫非要阻拦本相?”
  言罢。
  拄在地板上的长剑,被董卓缓缓抬起,森冷的剑锋指向杨彪,凛冽的杀气令杨彪四周的文武,纷纷变色避让,唯恐伤及自身。
  正当杨彪准备吐气开声时,在其身侧不远,又有太尉黄琬横出一步:“丞相,在下以为杨司徒甚是有理。”
  “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百姓流移,百不存一,今若弃宫室而就荒地,实非明智之举。”
  “嗯?”
  董卓怒火更盛,扭头望向黄琬,厉声回怼:“而今关东鼠辈作乱,殃及雒阳,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即成,宫室营造,不须月余。”
  “可是……”
  “没什么可是!”
  董卓瞪着眼,厉声喝道:“本相已经决定,尔等不必赘言!”
  杨彪气势汹汹:“迁都乃国之大事,是由陛下决定。”
  董卓暴怒:“陛下年幼,本丞相代为决定!”
  黄琬再言:“迁都事大,必令百姓骚动!”
  董卓嗞着钢牙:“本相为天下计,何惜小民!”
  “陛下~~~”
  不等杨彪、黄琬开口,董卓再次打断:“陛下,杨彪、黄琬阻国之大计,罪无可恕,本相奏请陛下,将此二人罢黜,贬为庶民!”
  刘协吓得浑身一颤:“就……就依……依丞相所言。”


第165章 袁术,你想太多了!
  “辩爷,从目前来看,咱们的攻城方案是比较完美的,根据专家的推演,成功拿下广成关的概率高达九成。”
  “不过……”
  不等刘辨来得及高兴,一盆冷水直接浇灌下来:“因为涉及到两个方面,攻城与防守,这样的方案不是辩爷一方可以完成的,必须要靠盟军的力量完成。”
  “有道是,再英明的决策,如果由一帮蠢材来执行,得到的结果,恐怕也不尽如人意,专家可以推演方案的成功率,但却难以推测人心。”
  刘辨自然清楚军师联盟的意思:“专家的意思,袁术可能会暗中捣鬼,或者故意拖咱们的后腿,让此战失败?”
  “嗯。”
  军师联盟没有废话:“一定会!”
  刘辨皱了皱眉:“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军师联盟:“没错!”
  “为什么?”
  刘辨疑窦顿生,试着问道:“咱们不是把袁隗、袁基指出来了吗?难不成袁氏的门生故吏希望他死?逼死举主的罪名,他们承担得起?”
  “辩爷别急。”
  军师联盟的声音比较平静:“虽然,袁氏的门生故吏不知道袁家的阴谋,但袁术一定是知道的,而且袁隗、袁基虽然出不了雒阳,不代表送不出消息。”
  “专家推测,袁隗甚至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毕竟只要他死在董卓手上,一定可以激起门生故吏对董卓的愤怒,从而让战况愈演愈烈,令袁家的声望更盛。”
  “辩爷试想:”
  军师联盟尽可能描述地清楚些:“袁隗一死,袁氏门生故吏愤怒,声望大涨,甚至可以盖过全部来讨董的诸侯。”
  “一旦讨董行动获得成功,等到皇帝论功行赏的时候,袁家不仅有盟主,而且还有以死明志的上公太傅,是不是当为首功,令天下人传唱?”
  “到时候,袁隗虽然死了,但是袁术、袁绍,甚至是袁遗、袁忠,全都可以获得提拔,袁氏的力量必然更盛。”
  “而等到这个时候……”
  军师联盟停顿了片刻,轻声道:“君弱臣强,便是改朝换代的征兆,袁隗为了袁家可以真正翻身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之前专家就曾经说过,只有身份地位达到某个程度许久时,才可能会产生谋逆的想法,四世三公已经位极人臣,袁家想要更进一步的想法,由来已久。”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